1
|
卞之琳文学批评论绎 |
刘成才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卞之琳:界限的消融 |
高祥
|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
2024 |
0 |
|
3
|
“绝然的距离”的外延、内涵及诗学要义——从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读入 |
刘洋
|
《江汉学术》
|
2024 |
0 |
|
4
|
卞之琳诗歌美学气质探析 |
柏敬宜
|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诗歌主题展览的策划与延展——以“又见新月——徐志摩与卞之琳联展”为例 |
缪文君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6
|
广纳一切的海——解读卞之琳《航海》 |
包安妮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
2024 |
0 |
|
7
|
卞之琳的贡献──《卞之琳文集》的阅读和思考 |
王文彬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8
|
中国现代智性诗的特质——论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与变异 |
陈希
何海巍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9
|
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 |
许宏
王英姿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0
|
卞之琳诗歌英文自译翻译伦理之透视 |
梅阳春
汤金霞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5
|
|
11
|
论卞之琳诗歌的古典语言意识 |
王泽龙
杨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卞之琳诗歌的英文自译 |
北塔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3
|
卞之琳的翻译与诗歌创作关系 |
朱宾忠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4
|
传承、超越——卞之琳“信、似、译”翻译三原则面面观 |
汤金霞
梅阳春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15
|
从“意象”到“象征”:30年代汉语象征诗学的拓展——以废名、卞之琳、何其芳的诗歌创作为例 |
贺昌盛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6
|
灵气雄心开新面——卞之琳诗论、小说与散文漫论 |
解志熙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1 |
7
|
|
17
|
卞之琳:创新的继承 |
奚密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6
|
|
18
|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翻译伦理解析 |
梅阳春
汤金霞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19
|
形式诗学的洞见与盲视:卞之琳诗论探微 |
张松建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2 |
5
|
|
20
|
《慰劳信集》与卞之琳诗歌风格的转变 |
王泽龙
张皓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