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及危害评价
1
作者 方民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158-164,共7页
为了摸清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和危害程度,2023年3—4月,在九龙江西溪、漳江和汀江设置10个站位,采用流刺网、地笼网对外来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根据渔获物中外来鱼类的重量占比,评价其危害程度。调查结果表... 为了摸清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和危害程度,2023年3—4月,在九龙江西溪、漳江和汀江设置10个站位,采用流刺网、地笼网对外来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根据渔获物中外来鱼类的重量占比,评价其危害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外来鱼类有齐氏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马那瓜丽体鱼、豹纹翼甲鲇、革胡子鲇、露斯塔野鲮,共7种。这3条河流的外来鱼类种类数分别为6种、5种、2种,数量占比分别为58.97%、81.35%和45.22%,重量占比分别为65.53%、82.52%和41.28%。外来鱼类在这3条河流均有分布,并成为鱼类的主要类群,其中以齐氏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等罗非鱼类为主。外来鱼类在3条河流的危害程度均为重。本研究调查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为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主要河流 外来鱼类入侵 危害评价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基于云模型的崩岗侵蚀危害评价
2
作者 林小慧 何玥 +2 位作者 黄炎和 林金石 季翔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21,共11页
崩岗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最严重的土壤侵蚀形式之一。崩岗侵蚀危害的类型与大小均存在空间差异,崩岗危害评估与风险防控应具备针对性和时效性,并提高评价结果的空间精度。本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为研究区,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视... 崩岗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最严重的土壤侵蚀形式之一。崩岗侵蚀危害的类型与大小均存在空间差异,崩岗危害评估与风险防控应具备针对性和时效性,并提高评价结果的空间精度。本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为研究区,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视角构建崩岗侵蚀危害评价模型,通过云模型对2020年崩岗侵蚀危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1)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和崩岗面积占比的权重较大,分别为0.278、0.164和0.148,说明经济社会因素和崩岗侵蚀的直接影响因素对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2)崩岗侵蚀危害呈中部和东北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对生产空间造成的危害最高,生态空间次之,生活空间最小,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应重点预防中部和东北部的崩岗侵蚀危害,尤其是对生产空间的危害防控。(3)对比基于云模型与未应用云模型的评价结果,极高危害V区的空间分布趋势相似;应用云模型得出的空间评价结果更加细化,更能体现崩岗侵蚀危害的整体水平。本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崩岗侵蚀危害评价方法,并为崩岗治理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三生空间 云模型 危害评价
下载PDF
铜仁学院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及危害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盈盈 杨子德 +4 位作者 夏思宇 罗丽 杨红 谭廷鸿 王岚 《杂草学报》 2023年第1期43-49,共7页
采用线路调查法对铜仁学院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铜仁学院校园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1种,隶属5科8属。其中菊科最多,有6种,占总数的54.55%;从入侵植... 采用线路调查法对铜仁学院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铜仁学院校园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1种,隶属5科8属。其中菊科最多,有6种,占总数的54.55%;从入侵植物的原产地来看,来源于北美洲和欧洲的最多,均占总数的27.27%;从危害程度来看,铜仁学院校园内无高风险危害入侵植物,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评分最高,危害最大。铜仁学院外来植物入侵现状与校园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对校园内植物的管理,重点防控喜旱莲子草,并对校园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定期调查,确保校园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学院 外来入侵植物 层次分析法 危害评价 入侵风险
下载PDF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43
4
作者 刘芳文 颜文 +2 位作者 王文质 古森昌 陈忠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8,共5页
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Zn、Cr、Cu、Cd等重金属含量呈现由西北渐向东南递减的变化特点 ,而Pb、As、Hg等... 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Zn、Cr、Cu、Cd等重金属含量呈现由西北渐向东南递减的变化特点 ,而Pb、As、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 ;这些重金属中 ,以Hg的富集程度最高 ,其余元素的富集均较低。生态危害评价显示 ,除Hg属中等危害程度外 ,其余的重金属元素均属轻微危害程度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顺序为Hg >Cd >Pb >Cu >As>Cr>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沉积物 珠江口
下载PDF
淮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91
5
作者 黄宏 郁亚娟 +1 位作者 王晓栋 王连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7-208,231,共3页
测定了淮河 (江苏段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 ,采用 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即安徽省进入江苏省境... 测定了淮河 (江苏段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 ,采用 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即安徽省进入江苏省境内断面 (肖嘴 )时含量较低 ;在江苏省盱眙县城内断面 (淮河大桥 )含量明显增高 ;汇入洪泽湖前断面 (红光化工厂 )稍高于肖嘴断面。从富集系数来看 ,Pb的富集程度最高 ,其次是 As、Cr、Cd、Zn、Cu;而 Hg的富集程度最低。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 ,除淮河大桥断面 Cd的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外 ,其他各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都很轻微 ,污染程度顺序为 Cd>As>Hg>Pb>Cu>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危害评价 富集系数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区蓄水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28
6
作者 叶琛 李思悦 +2 位作者 卜红梅 陈晰 张全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4-1269,共6页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区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下载PDF
天津塘沽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宪斌 姜中鹏 +4 位作者 张光玉 刘占广 曹佳莲 许崇彦 刘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1-735,共5页
2006年10月对天津塘沽潮间带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砷、汞、铜、锌、铅、镉、镍和铬)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塘沽驴驹河-高沙岭段潮间带属于低度生态危害区,而... 2006年10月对天津塘沽潮间带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砷、汞、铜、锌、铅、镉、镍和铬)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塘沽驴驹河-高沙岭段潮间带属于低度生态危害区,而蛏头沽段为中度危害区。汞是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它对蛏头沽-驴驹河段潮间带构成重度危害,而对高沙岭的危害是轻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塘沽 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下载PDF
油罐区泄漏及火灾危险危害评价 被引量:27
8
作者 开方明 马夏康 +2 位作者 尹谢平 陈西南 郑津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共4页
对某大型油罐区进行泄漏及火灾的危险危害评价。采用毒性物质泄漏扩散模型模拟油罐的泄漏事故 ,得出了泄漏介质在罐区附近的等质量浓度分布曲线 ;采用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模型 ,计算油罐、输油管道、汽车装油栈台等发生池火灾时的热辐射... 对某大型油罐区进行泄漏及火灾的危险危害评价。采用毒性物质泄漏扩散模型模拟油罐的泄漏事故 ,得出了泄漏介质在罐区附近的等质量浓度分布曲线 ;采用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模型 ,计算油罐、输油管道、汽车装油栈台等发生池火灾时的热辐射强度 ,并结合不同辐射强度值对人和设备的影响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机械 油罐区 泄漏 火灾 危险危害评价
下载PDF
太湖底泥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64
9
作者 向勇 缪启龙 丰江帆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以太湖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太湖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采用Lars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太湖湖岸区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湖心区,从富集系... 以太湖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太湖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采用Lars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太湖湖岸区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湖心区,从富集系数来看,Pb的富集程度最高,其次是Zn、Cu、As、Cr、Hg、Cd。太湖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除无锡片区犊山口Hg的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外,其他各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都相对轻微,污染程度顺序为Hg>Cd>Pb>As>Cu>Z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重金属 底泥 生态危害评价
下载PDF
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与危害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术东 安建东 +3 位作者 李继莲 黄家兴 彭文君 吴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蜜蜂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对化学农药的危害十分敏感,因此,精确地测定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和评价化学农药对蜜蜂的危害,对保护蜜蜂等非靶标生物和新农药的开发与推广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众多测定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毒性方法中,急性毒... 蜜蜂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对化学农药的危害十分敏感,因此,精确地测定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和评价化学农药对蜜蜂的危害,对保护蜜蜂等非靶标生物和新农药的开发与推广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众多测定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毒性方法中,急性毒性的测定是最主要的手段,是评价化学农药对蜜蜂危害的基础.从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触杀毒性两方面综述了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和危害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化学农药 急性经口毒性 急性触杀毒性 危害评价
下载PDF
厦门贝类养殖区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阮金山 钟硕良 +2 位作者 杨妙峰 罗冬莲 陈燕婷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1,共5页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海水、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海水中Cu、Pb、Cd、Zn、Hg、As的平...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海水、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海水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6μg/L,1.23μg/L,0.05μg/L,6.28μg/L,0.033μg/L,1.01μg/L;沉积物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10-6,39.5×10-6,0.07×10-6,97.3×10-6,0.05×10-6,7.20×10-6。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海水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处于清洁水平。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属于较清洁水平。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Hg、As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于Cu、Pb、Zn,表明和Hg、As、Cd的潜在危害大于Cu、Pb、Zn,但整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属于轻微,养殖环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养殖区 海水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厦门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爆破振动危害评价初探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光明 曾新吾 +1 位作者 陈寿如 吴从师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26,共4页
结合振动主频的质点振速判据是对单一质点振速判据的补充和完善。但该判据的振动主频是通过 FFT变换的频谱分析的方法获得的 ,不能体现爆破振动波形的多主振频带特征 ,而且由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主振频率发生的时间段不能确定。小波... 结合振动主频的质点振速判据是对单一质点振速判据的补充和完善。但该判据的振动主频是通过 FFT变换的频谱分析的方法获得的 ,不能体现爆破振动波形的多主振频带特征 ,而且由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主振频率发生的时间段不能确定。小波包分析法则克服了 FFT频谱分析的局限 ,有效地分解和重构原始信号中的细节信号 ,并将其作为评价不同频率细节信号的爆破振动危害效果的基础。本文针对爆破振动的小波包分析法进行了研究 ,对各小波包细节信号加载条件下的不同危害效果进行了讨论 ,得到了相应的质点振速判据 ,并将该方法所得到的判据与 FFT变换的频谱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判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小波包分析 危害评价 建筑结构 爆炸波
下载PDF
铜陵相思河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晓春 牛杏杏 +3 位作者 王美琴 谢巧勤 黄界颖 陈莉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1,136,共5页
凤凰山铜矿和新桥硫铁矿的采矿活动对铜陵市相思河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文章根据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沉积学原理,对相思河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相思河上游到下游共取沉积物样7个,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对... 凤凰山铜矿和新桥硫铁矿的采矿活动对铜陵市相思河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文章根据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沉积学原理,对相思河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相思河上游到下游共取沉积物样7个,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相思河中下游受到的重金属污染明显比上游严重,危害指数从大至小的排列顺序为S7>S6>S4>S5>S3>S1>S2;相思河重金属生态危害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Cu>As>Pb>Zn>Cr,Cu和Cd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高;受污染的河水通过地表径流、食物链等各种途径会对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态危害评价 沉积物 相思河 铜陵
下载PDF
建筑场地地震液化危害评价及地基处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荣祥 顾宝和 +1 位作者 汪敏 石兆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05-210,共6页
本文分析了地基失稳,计算震陷值及差异震陷等地基失效形式和液化土层的隔震作用,研究了液化指数、地基失效、液化土层隔震与多层房屋震害的关系,根据液化土的双重作用原理划分了液化危害等级,并提出了建筑场地地震液化危害评价方法... 本文分析了地基失稳,计算震陷值及差异震陷等地基失效形式和液化土层的隔震作用,研究了液化指数、地基失效、液化土层隔震与多层房屋震害的关系,根据液化土的双重作用原理划分了液化危害等级,并提出了建筑场地地震液化危害评价方法和按“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液化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场地 地震液化 危害评价 地基处理 土壤液化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黎莉莉 张晟 +2 位作者 刘景红 赵秀兰 高吉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3,共4页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标准3级以上,其中Cu含量范围为10.7~80.2mg/kg,均值为37.0 mg/kg;Pb含量范围为14.6~51.8 mg/kg,均值为29.3 mg/kg;Zn含量范围为47.5~93.3 mg/kg,均值为72.7 mg/kg;Cd含量范围...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标准3级以上,其中Cu含量范围为10.7~80.2mg/kg,均值为37.0 mg/kg;Pb含量范围为14.6~51.8 mg/kg,均值为29.3 mg/kg;Zn含量范围为47.5~93.3 mg/kg,均值为72.7 mg/kg;Cd含量范围为0.081~0.864mg/kg,均值为0.321 mg/kg;Hg含量范围为0.032~0.204mg/kg,均值为0.059 mg/kg;As含量范围为4.63~12.7 mg/kg,均值为8.65 mg/kg.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轻微状态,主要生态危害元素为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下载PDF
三门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铁军 刘士忠 +2 位作者 郭远明 梅光明 张小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18-321,335,共5页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对取自三门湾的10个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Hg、Cr、As)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潜在生...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对取自三门湾的10个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Hg、Cr、As)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三门湾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Cr、As等重金属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7种重金属中,以Cr的污染程度最高,平均污染系数为1.30,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Cr>Zn>Cu>Pb>As>Hg>Cd;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均属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Hg>Cd>As>Cu>Pb>Cr>Zn,对三门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湾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下载PDF
火灾烟气危害评价HTV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鑫宏 毕海普 +1 位作者 邢志祥 邵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5,共6页
为准确评价实际火灾烟气危害,针对N-GAS和有效暴露剂量(FED)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热辐射、能见度、烟气毒性(HTv)的火灾烟气危害评价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1/4比例仿真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江苏地区复式住宅为实例。通... 为准确评价实际火灾烟气危害,针对N-GAS和有效暴露剂量(FED)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热辐射、能见度、烟气毒性(HTv)的火灾烟气危害评价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1/4比例仿真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江苏地区复式住宅为实例。通过观察试验现象,测量烟气到达各个界面的时间、CO浓度等,验证HTV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烟气在30S时蔓延至隔层,在680S时充满整个房间,热辐射在200S时对2号和3号门的人员造成伤害,CO毒性在整个火灾过程中不具备致命性,1,2,3号门的能见度分别在170,210,40S时急速下降,通过HTV模型可看出,火灾前期能见度是影响人员疏散的重要因素,后期热辐射和毒性权重上升;人员最佳疏散时间为90—32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热辐射 有效暴露剂量(FED) HTV模型 危害评价
下载PDF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世达 高金平 +1 位作者 张霞 郭常义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作为依法向用人单位提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机构,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相同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必须公正、有效和准确。要实现这一目标,评价机构应当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评价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金昌市城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璜 南忠仁 +3 位作者 胡小娜 刘晓文 李媛 丁海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通过对金昌市区范围内74处土壤的取样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d、Cu、Ni、Pb、Zn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u和Ni最为显著,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430 mg/kg和361 mg/kg;5种重金属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Cu和Ni变异系数达到了1... 通过对金昌市区范围内74处土壤的取样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d、Cu、Ni、Pb、Zn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u和Ni最为显著,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430 mg/kg和361 mg/kg;5种重金属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Cu和Ni变异系数达到了115%和123%,属强变异性;采用克立格最优内插法得到金昌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发现Cu和Ni呈局部污染态势,矿业开采和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活动是Cu和Ni最大的污染源;Pb、Zn和Cd在整个研究区域内都有积累,工矿活动和交通运输是金昌市Pb、Zn和Cd的共同污染源。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已构成中度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市 重金属 克立格插值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土壤
下载PDF
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分析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26
20
作者 赵淑苹 陈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5-199,共5页
运用对照分析方法,以大庆市"七五"土壤重金属含量、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对照,对比分析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工业用地,未利用地,草地,旱田和水田)土壤10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 运用对照分析方法,以大庆市"七五"土壤重金属含量、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对照,对比分析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工业用地,未利用地,草地,旱田和水田)土壤10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V、Mn)含量变化规律,并进行了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As、Zn、Hg、Pb含量最高的是工业用地,Cd、Cr、Cu、Ni、Mn、V含量最高的是旱田,其次草地,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对比"七五"大庆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现,除V外,其余含量都有所增加,以Hg、As、Cd增加幅度较大,尤其是Hg污染要密切关注;土壤重金属间存在复合污染,pH与重金属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重金属与有机质、CEC相关性显著;从单项潜在危害指数(Ei)分析,工业用地Hg含量达到严重生态危害程度,土壤Cd的Ei值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都较大,以旱田最为严重。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排序为:R工业用地>R旱田>R水田>R草地>R未利用地,工业用地属极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其他利用地属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地区 土壤重金属 土地利用类型 生态危害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