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枝词的“诗体汇流”现象与“广竹枝”概念的生成——兼谈“历代竹枝词全编”之构想
1
作者 马大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6,F0003,共17页
竹枝词是中国诗歌长河中一个非常复杂的体式概念,它既向外散射分流,又向内吸纳汇流,形成了密如织网的水系结构。这是自宋代至晚清的诗人们有意将各种诗体向竹枝词附丽追认而形成的结果。其中,竹枝词记讽功能大幅上升的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竹枝词是中国诗歌长河中一个非常复杂的体式概念,它既向外散射分流,又向内吸纳汇流,形成了密如织网的水系结构。这是自宋代至晚清的诗人们有意将各种诗体向竹枝词附丽追认而形成的结果。其中,竹枝词记讽功能大幅上升的现象尤其值得关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竹枝词作为风土诗歌的属性。鉴于这一判断,我们有必要重新厘定竹枝词的边界,并以“遵实归名”为原则,提出一个“广竹枝”概念,辨体从严,收录从宽,站到今人的文体立场上去动态地认识符合文学史事实的“竹枝词”内涵与外延。由此而言,编纂一部全、新、精、善兼备的“历代竹枝词全编”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与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诗体汇流 记讽功能 广竹枝 历代竹枝词全编
下载PDF
历代王朝经略广西的历史嬗变与治理实践——基于瓯骆族裔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考察(下)
2
作者 凌经球 《广西地方志》 2024年第4期24-33,共10页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基于百越各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自秦至清历代王朝经略广西的历史演变与治理实践,印证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基于百越各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自秦至清历代王朝经略广西的历史演变与治理实践,印证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于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故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王朝 经略广西 历史演变 治理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历代王朝经略广西的历史嬗变与治理实践——基于瓯骆族裔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考察(上)
3
作者 凌经球 《广西地方志》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基于百越各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自秦至清历代王朝经略广西的历史演变与治理实践,印证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基于百越各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自秦至清历代王朝经略广西的历史演变与治理实践,印证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于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故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王朝 经略广西 历史演变 治理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结构化思维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践应用——以选择性必修一“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为例
4
作者 郝绪兵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25期46-48,共3页
运用结构化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将知识直观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以选择性必修一“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为例,分析结构化思维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 结构化思维 中国历代变法改革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张彦远仕履与《历代名画记》成书考述
5
作者 韩刚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迄今,罕见对张彦远仕履与《历代名画记》(下文简称《画记》)成书之间关系的专门探讨,本文将《画记》成书纳入一般熟知的张彦远左补阙、祠部员外郎、主客员外郎、舒州刺史、兵部员外郎、大理卿等职任中考察,以揭示其仕履与《画记》成书... 迄今,罕见对张彦远仕履与《历代名画记》(下文简称《画记》)成书之间关系的专门探讨,本文将《画记》成书纳入一般熟知的张彦远左补阙、祠部员外郎、主客员外郎、舒州刺史、兵部员外郎、大理卿等职任中考察,以揭示其仕履与《画记》成书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彦远 仕履 历代名画记》
下载PDF
瓷器典籍外译中的中国形象他塑——以《历代名瓷图谱》卜士礼译本为例
6
作者 彭利元 伍一帆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早期的中国陶瓷典籍主要由外国译者进行翻译,我国陶瓷文化长期处于被“他塑”的境地,这既造成世界对中国陶瓷文化的误读,也损害国家形象。本文从形象学可运作性、投射性、互动性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瓷器典籍1908年《历代名瓷图谱》卜士... 早期的中国陶瓷典籍主要由外国译者进行翻译,我国陶瓷文化长期处于被“他塑”的境地,这既造成世界对中国陶瓷文化的误读,也损害国家形象。本文从形象学可运作性、投射性、互动性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瓷器典籍1908年《历代名瓷图谱》卜士礼译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卜士礼通过翻译选材、正文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副文本补充的运作方法塑造了一个不堪一击、怪异野蛮、封建保守的中国他者形象,这也折射出译者的东方主义自我和英国的帝国殖民自我。因此,当代译者需要重译误读作品、主动译介当代优秀瓷器著作,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信,更要追求达和雅,从而在瓷器典籍翻译的“去他者化”中实现中国文化形象的自我“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翻译 形象学 东方主义 历代名瓷图谱》
下载PDF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六法”再阐释
7
作者 雍文昴 《书画艺术》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对谢赫所提出的绘画“六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突破,即在于张彦远对绘画艺术本体认知的加强。一方面,张彦远从“书画同源”的立场出发,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看作一个整体,分... 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对谢赫所提出的绘画“六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突破,即在于张彦远对绘画艺术本体认知的加强。一方面,张彦远从“书画同源”的立场出发,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看作一个整体,分析了书画艺术“异名而同体”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其又对“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加以论证。张彦远对绘画“六法”的再阐释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与逻辑关系,使得绘画艺术的特征在其中得到了论证与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六法” 逻辑关系 体系
下载PDF
清代西域诗中的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书写——以《历代西域诗钞》《清代西域诗辑注》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亚华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以《历代西域诗钞》和《清代西域诗辑注》为中心,对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众多方面进行梳理,并归纳总结出清代西域诗中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书写的内容、特点及内涵,以期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清代乌鲁木齐社会的本真。同时... 以《历代西域诗钞》和《清代西域诗辑注》为中心,对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众多方面进行梳理,并归纳总结出清代西域诗中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书写的内容、特点及内涵,以期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清代乌鲁木齐社会的本真。同时,挖掘清代西域诗中乌鲁木齐的城市文化书写,亦对当今研究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历程提供借鉴。清代西域诗中对乌鲁木齐地理文化的书写呈现出地名之多样、自然景观之奇、地域物产之丰的特点。通过对清代西域诗中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书写内容的阐释,进而展现出城市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窥见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及西域社会生活面貌,为西域文学和文献研究提供一个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域诗 乌鲁木齐 城市文化 历代西域诗钞》 《清代西域诗辑注》
下载PDF
《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编撰体例与内容特点
9
作者 陈少华 薛倩 +4 位作者 许雯 张丽君 马钦 赵可琢 丁侃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体例与内容进行剖析和研究,认为其是集纂辑体与劄记体为一体的混合体例,内容特点有三:一是载录人物范围颇广,二是引录文献种类繁杂,三是具有独特的师承关系表。编撰特色突出,主要包括:医家篇幅详略得当...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体例与内容进行剖析和研究,认为其是集纂辑体与劄记体为一体的混合体例,内容特点有三:一是载录人物范围颇广,二是引录文献种类繁杂,三是具有独特的师承关系表。编撰特色突出,主要包括:医家篇幅详略得当,引文标注科学严谨,时希评按精当有章。探讨《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编撰体例与内容特点,可为今后医家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代医家传录 体例 内容特点 编撰特色
下载PDF
流动的书籍: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版本源流及递藏过程考辨
10
作者 郑豪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实际有A、B两本。经目验得知A、B两本版式、字体、卷端题字完全一致,所用纸张均为黄色竹纸,在装订上存在相同的错版,故二者有着共同的祖本。它们所据祖本应是今所未知的另一... 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实际有A、B两本。经目验得知A、B两本版式、字体、卷端题字完全一致,所用纸张均为黄色竹纸,在装订上存在相同的错版,故二者有着共同的祖本。它们所据祖本应是今所未知的另一明翻宋本。B本为毛氏汲古阁原单刻本,年代最早;《津逮秘书》本据B本重刻改订,年代较晚;A本《历代名画记》部分与B本同出一版,清末又经人改装,从汲古阁单刻本中选出《后画录》《古画品录》《续画品并序》三种,合订为一书。A本自汲古阁散出后,归日本人今关天彭所有,又入藏三井文库,后为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购藏。B本原为清末名宦李文田旧藏,历经其子李渊硕、其孙李棪收藏。1938年1月9日,李棪因经济困难,祖上又与中国香港富商结缘,故将B本赠予港商冯香泉。冯香泉之子冯钜飞奉母命,又将该书赠予同宗冯秉华。后从冯秉华处散出,归藏伯克利。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历代名画记》的流传与递藏,恰是知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汲古阁 今关天彭 李文田 李棪 冯香泉
下载PDF
从纸的发展演变看历代书法风格的变化
11
作者 薛斐 高雨晴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35-I0035,共1页
作为书写的载体,纸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发展演变不仅改变了书写媒介的形式,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风的形成和发展。古代纸的发明和传播开启了书籍大规模生产和传播的时代,亦推动了书法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伴随着古代纸... 作为书写的载体,纸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发展演变不仅改变了书写媒介的形式,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风的形成和发展。古代纸的发明和传播开启了书籍大规模生产和传播的时代,亦推动了书法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伴随着古代纸张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纸张质量的发展进步必然对各个时代的书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书法 书风 纸张质量 制作工艺 繁荣与发展 传播 演变
下载PDF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绘画功能和审美标准探讨
12
作者 穆瑞凤 《美术大观》 2024年第9期38-40,共3页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发展了前人有关绘画功能的观念,首先提出“成教化、助人伦”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与儒家思想中“兴成教化”“鉴戒贤愚”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其后,在给宗炳和王微两位画家做传记时,他又提出绘画“怡悦情性”的...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发展了前人有关绘画功能的观念,首先提出“成教化、助人伦”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与儒家思想中“兴成教化”“鉴戒贤愚”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其后,在给宗炳和王微两位画家做传记时,他又提出绘画“怡悦情性”的功能,“怡悦情性”反映的是绘画本身的功能,其不掺杂任何社会政治色彩,与道家思想的理念相通。因此,张彦远将绘画的功能认为是“成教化、助人伦”和“怡悦情性”的结合,这就实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在艺术的社会伦理作用与艺术怡悦情性的审美作用问题上的互补构建。在《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中,他总结前人的理论,提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说的绘画品评标准,是其绘画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绘画功能 审美标准
下载PDF
好古富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的梁氏旧藏
13
作者 吴丹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6期157-160,共4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绘画蕴含着文化基因,传承着历史根脉,彰显着民族自信。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河北籍鉴藏大家梁清标与他的旧藏也因此受到诸多关注。...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绘画蕴含着文化基因,传承着历史根脉,彰显着民族自信。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河北籍鉴藏大家梁清标与他的旧藏也因此受到诸多关注。梁氏旧藏因品质上乘,在鉴藏史上颇为重要,今天海内外多家博物馆多有收藏、展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中梁清标和他的旧藏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鉴于“贰臣”身份,学界对于梁清标本人的讨论较为有限,笔者试图通过展览中的梁氏旧藏,探究其人、其藏、其美学思想,以期客观探讨这位鉴藏家于中国书画鉴藏史、于传承优秀文化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梁清标 梁氏旧藏 书画鉴藏
下载PDF
朝鲜王朝林象鼎《林氏历代史统》之史学特色
14
作者 张璐瑶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
18世纪初,朝鲜王朝学者林象鼎在书筵以《少微通鉴节要》为启蒙教材教导世子学习中国古史的过程中,发现该书不能完整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为此萌发了以纲目体例重新整理中国历代古史的愿望。他以中国历代通鉴类史书为底本,以朱子正统论为... 18世纪初,朝鲜王朝学者林象鼎在书筵以《少微通鉴节要》为启蒙教材教导世子学习中国古史的过程中,发现该书不能完整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为此萌发了以纲目体例重新整理中国历代古史的愿望。他以中国历代通鉴类史书为底本,以朱子正统论为确立中国正统王朝的标准,整理了上起上古帝尧陶唐氏,下至明崇祯十七年的中国历代通史,编成《林氏历代史统》。编撰过程中,林象鼎较之中国通鉴类史书更为遵循朱子《纲目》凡例,强调正统论。这表明朝鲜王朝以程朱理学立国,正统论成为朝鲜儒学界倡导尊周思明的理论武器,而确认中国历代王朝的正统性,实际上也就是确认朝鲜本身作为“小中华”的正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象鼎 《林氏历代史统》 正统论 中国通史 中韩史学交流
下载PDF
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的传统观照与时代创新
15
作者 左佳昕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139-146,共8页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作为国家级文化项目的成果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下的大国气概和文化自信。此次展览也是对中华文化的观照与创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尽最大可能全面地汇集中国历代绘画名作,此为传统观照;以数字化科技为技术支撑...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作为国家级文化项目的成果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下的大国气概和文化自信。此次展览也是对中华文化的观照与创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尽最大可能全面地汇集中国历代绘画名作,此为传统观照;以数字化科技为技术支撑,用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方式存案、修典、展示,此为时代创新。此次展览是新时代民族情感需要、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等因素互相交叉的成果,也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下,中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看和重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传统与创新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春和”旧藏散各处“莲樵”具眼鉴祖物——兼考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清代之递藏
16
作者 赵伟松 《中国书画》 2024年第4期4-11,共8页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图1)作为古代肖像画的经典作品,代表了初唐时期绘画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众多知名学者围绕这幅画卷深入研究,包括图像分析、作者判断、递藏考证乃至服饰器具,...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图1)作为古代肖像画的经典作品,代表了初唐时期绘画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众多知名学者围绕这幅画卷深入研究,包括图像分析、作者判断、递藏考证乃至服饰器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然而,《历代帝王图》卷后所铃“春和园鉴藏”(朱)、“莲樵鉴赏”(朱)、“莲樵成勋鉴赏书画之章”(朱)三方印章,它们的主人身份一直没有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历代帝王图》 美术博物馆 阎立本 鉴藏 美国波士顿 图像分析 肖像画
下载PDF
中国画的“善意”“真意”“美意”——从《历代名画记》说起
17
作者 杨丹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该文通过对《历代名画记》的探究,解读中国画蕴含的美育思想,即“善意”“真意”“美意”。第一部分,主要通过解读“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论述中国画的“善意”;第二部分,阐释中国画的“真意”,重点解读“发... 该文通过对《历代名画记》的探究,解读中国画蕴含的美育思想,即“善意”“真意”“美意”。第一部分,主要通过解读“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论述中国画的“善意”;第二部分,阐释中国画的“真意”,重点解读“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第三部分,阐释中国画的“美意”,重点解读“穷神变,测幽微”。这三个部分的解读,都是通过文本解读与具体的中国画作品案例分析实现的。解读《历代名画记》文本内容与中国画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美育的角度分析中国画中的美育思想,为学习者认识中国画提供另一个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美育 善意 真意 美意
下载PDF
《历代名画记》体例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
18
作者 刘婧禹 《民族艺林》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且完整的画学著作,近代学者余绍宋将其称为“画史之祖”,可见其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广。迄今为止,研究《历代名画记》的学者不在少数,但由于版本众多以及文字标点的遗漏或改变,很容易使人造...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且完整的画学著作,近代学者余绍宋将其称为“画史之祖”,可见其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广。迄今为止,研究《历代名画记》的学者不在少数,但由于版本众多以及文字标点的遗漏或改变,很容易使人造成理解上的错误。本文将近代以来俞剑华、承载以及朱和平等校注的几个不同版本的《历代名画记》进行对比,试着找出其中的错漏问题及对句子的不同理解进行对比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版本 问题
下载PDF
《历代名画记·叙自古跋尾押署》考证
19
作者 刘钰茜 张孟迅 +1 位作者 李鹏月 王立军(指导) 《炎黄地理》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跋尾押署”的出现与发展体现了书画品鉴活动的流行与过程的规范化,跋尾押署在画面中的题写位置也增加了画面的展示空间,为后世的题跋在作品中的记叙、抒情、品评做了铺垫。文章将主要围绕“跋尾押署”的含义、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深... “跋尾押署”的出现与发展体现了书画品鉴活动的流行与过程的规范化,跋尾押署在画面中的题写位置也增加了画面的展示空间,为后世的题跋在作品中的记叙、抒情、品评做了铺垫。文章将主要围绕“跋尾押署”的含义、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展示空间 规范化 铺垫 画面
下载PDF
阮璞论《历代名画记》的学术价值
20
作者 孙延鸽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古代画史著述的经典之作。阮璞作为现代美术史学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多篇关于《历代名画记》及张彦远的研究心得,分别收录于《中国画史论辨》和《画史丛证》中。他通过辨析校正以往古代画学研...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古代画史著述的经典之作。阮璞作为现代美术史学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多篇关于《历代名画记》及张彦远的研究心得,分别收录于《中国画史论辨》和《画史丛证》中。他通过辨析校正以往古代画学研究中的错漏与误读,提出新的见解。本文主要将视线转向前人的治学成果与阮璞论述中的承接关系,并将阮璞的研究放到80年代的背景下,去看其对中国传统的坚守与弘扬,及其对当下提供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璞 历代名画记》 《画史丛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