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2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小说的三种表现形态——论传统、现代、后现代历史小说 被引量:9
1
作者 高继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以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小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传统历史小说、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传统历史小说把传播历史知识、忠实反映历史真实、补充历史作为自己的使命,使自己服务于历史。现代主义历史小说转... 以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小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传统历史小说、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传统历史小说把传播历史知识、忠实反映历史真实、补充历史作为自己的使命,使自己服务于历史。现代主义历史小说转向认识论的寻求,把历史的本质和可知性作为其探讨的主题,把自己放在与历史同样重要的位置。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在突出虚构性的时候随意虚构、歪曲历史,把历史置于附庸的地位,揭示历史知识的片面性,探询历史发展的多重可能性,关注历史纪录中少数派和从属者的缺失,确信这种缺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表现形态 传统历史小说 现代主义历史小说 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
下载PDF
现代历史小说叙事策略研究
2
作者 古世仓 张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发掘出历史小说在现代独特的艺术美感。自由的文学表现力说明文学性回归历史话语领域,增强了现代历史小说文学地位的独立性,也对中国新文学呼唤“人”的全面解放做了有力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历史小说 现代艺术模式 非理性 艺术虚构
下载PDF
“文化强国”背景下的网络历史小说及其发展
3
作者 王琳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网络文学作为新型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思想和情感的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网络文学作为新型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思想和情感的自发流露,具有大众性、宣泄性、平等性、狂欢性等特点。通过对网络文学发展30年来的网络历史小说研究,从网络历史小说的传统文化具象呈现、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网络文学在“文化强国”中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历史小说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下载PDF
神性的祛魅:施蛰存历史小说的讽刺艺术
4
作者 荀利波 依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创作的《鸠摩罗什》《石秀》等6篇历史小说,以小说改写历史故事,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独辟蹊径深入历史人物内心深处,挖掘人物潜意识状态,窥探人性深处,袒露一个个为人们熟...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创作的《鸠摩罗什》《石秀》等6篇历史小说,以小说改写历史故事,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独辟蹊径深入历史人物内心深处,挖掘人物潜意识状态,窥探人性深处,袒露一个个为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作者用比喻、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中,揭示“神性”与“人性”、“理性”与“本能”等矛盾,将历史故事中的“神”还原为人,将被历史神化的人物脱圣入俗,对女性角色的描写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关注以“事实”和“表现”的对照、呈现人性与文明的对立冲突,以及对神性的虚伪和表里不一的嘲讽。这种在鲜明对比中的辛辣讽刺,不仅显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被封建观念压迫的人性解放的呐喊,也拓宽了文学表达的途径,更为历史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和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历史小说 心理分析 讽刺
下载PDF
司各特历史小说在近代中国的经典化与意识形态形塑 被引量:1
5
作者 栾丽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晚清到民国,司各特历史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与意识形态的变迁密切相关,二者在特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相得益彰。司各特历史小说在中国的传播既是近代文学通往现代文学的一座“桥梁”,也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但意识形态的差异成为... 晚清到民国,司各特历史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与意识形态的变迁密切相关,二者在特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相得益彰。司各特历史小说在中国的传播既是近代文学通往现代文学的一座“桥梁”,也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但意识形态的差异成为横亘在中西文化之间的“藩篱”,对司各特所描绘的共同体文化记忆形成了遮蔽和重构。司各特历史小说的汉译若要保持活力,急需积极调整翻译策略,突破意识形态的藩篱,再现文化记忆。目前,迫切需要在建立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文明互鉴,因此探讨司各特历史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对于当今时代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各特 历史小说 意识形态 文明互鉴
下载PDF
20世纪历史小说创作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廖锋 《云南电大学报》 2004年第2期48-51,共4页
通过对 2 0世纪出现的现代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等几种重要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历史观念进行粗略地扫描 ,从中探寻 2 0世纪历史小说创作观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 现代历史小说 革命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 长篇历史小说
下载PDF
关于现代历史小说“以人为本”的思考
7
作者 李波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2-153,共2页
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创作皆为史著纪传体的模式,历史面貌是依据众多英雄人物参与历史事变得以直接展示;而现代历史小说则特别强调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能动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意志、能力与力量,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作用、价... 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创作皆为史著纪传体的模式,历史面貌是依据众多英雄人物参与历史事变得以直接展示;而现代历史小说则特别强调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能动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意志、能力与力量,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作用、价值,把重点摆在“写人”这一点上,写人的个性,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的七情六欲,使历史小说真正成为一门写人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历史小说 现代历史小说 西方历史小说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明代历史小说结构的伦理阐释
8
作者 江守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明代历史小说的结构可以从3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外在表现上的编年式结构和纪传式结构,二是内在理路上的线性结构和网状结构,三是深层逻辑上的二元对立和同类相应。这3个方面的结构都有其伦理意蕴。编年式结构通过时间更替、王朝更迭显... 明代历史小说的结构可以从3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外在表现上的编年式结构和纪传式结构,二是内在理路上的线性结构和网状结构,三是深层逻辑上的二元对立和同类相应。这3个方面的结构都有其伦理意蕴。编年式结构通过时间更替、王朝更迭显示历史沧桑感,纪传式结构通过三段论、按类分卷、版块对照、设局解密等方式,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以人物为线索的糖葫芦式单线结构、以事件为线索的串珠式单线结构、多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牵一发动全身的网状结构,都与小说的伦理说教宗旨有关;二元对立主要表现为忠奸对立的伦理冲突,同类相应主要表现为善恶有报的伦理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伦理 明代历史小说
下载PDF
接受者的伦理处境和小说评点形式的运用——以明代历史小说为例
9
作者 江守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古代小说接受主要表现为评点,评点形式的运用与接受者的伦理处境有关。以明代历史小说为例,商人伦理和商业伦理的形成,让一些文人乐意成为书坊主,评点成为书坊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部分士人形成小说可“补史”和“文无愧于史”的观念... 古代小说接受主要表现为评点,评点形式的运用与接受者的伦理处境有关。以明代历史小说为例,商人伦理和商业伦理的形成,让一些文人乐意成为书坊主,评点成为书坊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部分士人形成小说可“补史”和“文无愧于史”的观念,进而加入到评点队伍之中,提高了小说评点的水准。书坊主和士人在中晚明社会的伦理处境中展开合作,让评点成为明代历史小说的一大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处境 评点 明代历史小说
下载PDF
“让历史发光并照亮未来”——论光盘历史小说《失散》的叙事伦理
10
作者 甘林全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广西作家光盘的历史小说《失散》是一部采用了“以故去者自述历史”的亡灵叙事方式,显现“让历史发光并照亮未来”叙事伦理的艺术佳作。小说《失散》通过三个看似彼此独立实则紧密联系的小故事,艺术性地还原湘江战役前后的历史真实,在... 广西作家光盘的历史小说《失散》是一部采用了“以故去者自述历史”的亡灵叙事方式,显现“让历史发光并照亮未来”叙事伦理的艺术佳作。小说《失散》通过三个看似彼此独立实则紧密联系的小故事,艺术性地还原湘江战役前后的历史真实,在叙述谢全富、谌天来等红军战士与大部队失散仍坚守革命信仰和革命理想的同时,也展现了蒋述德、邓月亮等普通群众拥护穷苦大众的部队——红军的群体经历和光辉人性;传承并弘扬了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彰显了作者“让历史发光并照亮未来”的叙事伦理特征和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盘 《失散》 历史小说 亡灵叙事 叙事伦理
下载PDF
《故事新编》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小说认知范式的转变
11
作者 范桂真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64-68,共5页
明清以来,以《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代表的历史小说,以对宏伟叙事、复杂情节、史学精神的追求,形成了演义体小说较为统一的认知模式。《故事新编》的问世以及鲁迅对新编体小说类型的区分与“没有将古人写的更死”的自我点评,体现出对现代... 明清以来,以《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代表的历史小说,以对宏伟叙事、复杂情节、史学精神的追求,形成了演义体小说较为统一的认知模式。《故事新编》的问世以及鲁迅对新编体小说类型的区分与“没有将古人写的更死”的自我点评,体现出对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的认知。不仅如此,《故事新编》还开创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概念革新与现代化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创作上的率先突破,也使得现代历史小说的范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现代历史小说 认知范式
下载PDF
回放生命的璀璨--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一瞥
12
作者 谭伟平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快餐文化消费盛行的当下,写长篇小说难,写长篇历史小说更难,写名人的长篇历史小说尤其难。因为历史名人常常为大众所熟知,要画像精准,不逾规矩,且有故事性与可读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历史名人 快餐文化 谭嗣同 故事性 可读性
下载PDF
美国新历史小说再阐释——评《重访或重修19世纪:新历史小说》
13
作者 温晓媚 谷红丽 《外国语言文学》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0引言英国劳特里奇(Routledge)出版社自2011年起出版“19世纪文学研究系列丛书”(Routledge Studies in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主要聚焦19世纪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其中以英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为主。2021年,该系列丛书又出版一... 0引言英国劳特里奇(Routledge)出版社自2011年起出版“19世纪文学研究系列丛书”(Routledge Studies in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主要聚焦19世纪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其中以英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为主。2021年,该系列丛书又出版一部关于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著:《重访或重修19世纪:新历史小说》(The Nineteenth Century Revis(it)ed:The New Historical No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美国文学研究 文学与文化 重访 再阐释 重修
下载PDF
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的河南元素
14
作者 王宗辉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1-75,共5页
在建构当代河南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进程中,姚雪垠及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具有重要文学史地位。以重写明末农民起义为创作目的的《李自成》,虽然不乏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小说的基本属性,但作品融入的方言土语等河南元素,使其与当代河南文... 在建构当代河南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进程中,姚雪垠及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具有重要文学史地位。以重写明末农民起义为创作目的的《李自成》,虽然不乏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小说的基本属性,但作品融入的方言土语等河南元素,使其与当代河南文学产生内在精神关联。《李自成》中的河南元素,既是一种彰显地域文化的叙述策略,也是姚雪垠想象故乡河南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雪垠 《李自成》 河南元素 历史小说
下载PDF
论新世纪以来新历史小说的话语雅变
15
作者 汤凯伟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小说的语言是娱乐性的语言。而新世纪通俗历史小说的语言是学术性的语言,更强调论述的严密性,言必有出处,不强调情节的起伏,而注重史实之间的勾连,以历史的实际发展顺序敷衍全文,学术性强。八九十年代历史小说的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小说的语言是娱乐性的语言。而新世纪通俗历史小说的语言是学术性的语言,更强调论述的严密性,言必有出处,不强调情节的起伏,而注重史实之间的勾连,以历史的实际发展顺序敷衍全文,学术性强。八九十年代历史小说的语言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拟古语言,而这种拟古语言追求的是形似,给读者一种模糊的历史感觉,实际上还是现代通俗小说的俗语言。而新世纪通俗历史小说语言之雅,根本地在于其对“半文半白”的语言的娴熟运用。八九十年代通俗历史小说语言中传达的是一种传奇史观,更关注一代雄主的形象塑造,展现出强烈的个人崇拜色彩。反观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的创作者大都是高校科班出身,有的还是历史领域的专门研究者,由俗渐雅的语言背后蕴藏着的是精英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历史小说 语言 历史
下载PDF
论网络历史小说的架空叙事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道军 张永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架空历史小说是网络历史小说的主要小说类型,历史架空叙事是其基本叙事模式。所谓历史架空叙事,是指叙事主体面对既定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结果有所不满,从而对历史加以虚拟改变的一种小说叙事。一般来说,叙事主体与主人公在观念和身份... 架空历史小说是网络历史小说的主要小说类型,历史架空叙事是其基本叙事模式。所谓历史架空叙事,是指叙事主体面对既定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结果有所不满,从而对历史加以虚拟改变的一种小说叙事。一般来说,叙事主体与主人公在观念和身份上高度契合,与作家年龄、性别和专业密切相关;身体或观念的"穿越"是虚拟进入历史空间的方式,历史推理是情节发展的理路,虚拟地改变历史是"架空"的目的。架空历史小说的兴起与历史架空叙事的形成,激发了年轻写手亲近历史、亲近文学的兴趣与途径。虽然具有很强的游戏、娱乐特征,但是小人物能够参与历史进程、改变历史发展的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许会成为年轻一代公民意识产生的特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类型 架空历史小说 历史架空叙事 历史推理 公民意识
下载PDF
一种故事两种说法——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英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是以中国现代革命为历史背景进行创作的。革命历史小说以经典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为指导,在作品中自觉运用战时两军对阵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来构思创作,自觉强调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注重文学的工具...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是以中国现代革命为历史背景进行创作的。革命历史小说以经典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为指导,在作品中自觉运用战时两军对阵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来构思创作,自觉强调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注重文学的工具性和服务性。新历史小说受解构主义思潮"无系统、无中心的绝对自由"的影响,注重深入人物内心去挖掘敌我双方面对革命现实时立场、态度的不同,使英雄俗人化,并探索战争年代人性与反人性等具有人类意识的现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 二元对立思维 解构主义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英雄的消隐——论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嬗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宏志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100-106,共7页
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是不同时期产生在新中国文坛的不同小说形态。它们体现着各自的时代精神。本文对比研究了以民国时期为题材的新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 ,以人物形象的嬗变为切入点 ,从意义与行动、价值诉求与性格塑造、出身与... 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是不同时期产生在新中国文坛的不同小说形态。它们体现着各自的时代精神。本文对比研究了以民国时期为题材的新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 ,以人物形象的嬗变为切入点 ,从意义与行动、价值诉求与性格塑造、出身与性等三个维面对二者作一对比考察 ,分析了随着时代变迁 ,小说中人物行动由充满意义走向无意义 ,价值取向由集体转向个人 ,对肉体态度由神话到亵渎的演变。指出了作品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天然契合 ,小说人物成为时代精神的镜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 人物形象 时代精神
下载PDF
“历史小说”与“历史的小说”——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发生的日本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立飞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09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日本近现代历史小说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现代性意识与观念发展的结果",历史小说"与"历史的小说"的定义与区分,影响到鲁迅和创造社作家郁达夫对历史小说的理解,他们分... 日本近现代历史小说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现代性意识与观念发展的结果",历史小说"与"历史的小说"的定义与区分,影响到鲁迅和创造社作家郁达夫对历史小说的理解,他们分别创作出"新编体"历史小说和纯主观的"历史的小说"的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的发生开创了两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下载PDF
徘徊于史实与虚构之间——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观念探询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进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试图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观念作历时性的描述 ,并联系创作实践指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对艺术审美重视不够。在小说理论批评方面 ,往往纠缠于史实与虚构之间 。
关键词 历史真实 想像虚构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观念 古典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