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武汉历史建筑遗产刍议
1
作者 陈李波 刘宇哲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1期6-11,共6页
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无论是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还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用大量的实例,探寻建筑的科学价值... 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无论是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还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用大量的实例,探寻建筑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尝试唤起人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历史背景下的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历史建筑发展概况 建筑艺术特征
下载PDF
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文创中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谷岩 陈悦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革命历史建筑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蕴含特殊情感镌刻其中,是建筑技术与革命文化的体现。革命历史建筑文化面临“内涵弱化、同质化严重”等困境。因此,旨在运用能指与所指符号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将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与革命历史建筑... 革命历史建筑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蕴含特殊情感镌刻其中,是建筑技术与革命文化的体现。革命历史建筑文化面临“内涵弱化、同质化严重”等困境。因此,旨在运用能指与所指符号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将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与革命历史建筑融合设计,纵深内涵探索,扩宽传承路径。首先,分析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属性中的物质层与精神层价值;其次,提出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设计创新探索过程:其从能指符号的外放呈现、所指符号的内核挖掘总结创新;最后,进行黑龙江革命历史建筑元素具体的设计实践。验证上述创新设计思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其他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指与所指 革命历史建筑 文创产品 传统手工艺 设计
下载PDF
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以芜湖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辉 《陶瓷》 CAS 2024年第1期231-233,236,共4页
笔者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芜湖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为例,依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WWT 0048-2014),对其材料、构件等方面进行了检测,同时经抗震性能和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建筑整体安全性等级为C级... 笔者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芜湖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为例,依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WWT 0048-2014),对其材料、构件等方面进行了检测,同时经抗震性能和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建筑整体安全性等级为C级,并基于评估结果和相关文物保护原则,提出加固不安全构件、不改变原结构、加强维护的保护建议。笔者依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WWT 0048-2014),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芜湖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进行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估,其结构安全性等级为C级,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下一步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历史建筑 内思楼 结构安全 评估性 重点部位 完损状况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历史建筑测绘中的应用——以闽清县历史建筑测绘建档项目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健丽 《福建建筑》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文脉,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受各种因素影响遭受不断的侵蚀甚至灭失,其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文章以闽清县历史建筑保护测绘为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历史建筑真彩色三维点云模型建设进行...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文脉,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受各种因素影响遭受不断的侵蚀甚至灭失,其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文章以闽清县历史建筑保护测绘为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历史建筑真彩色三维点云模型建设进行了探索研究,为历史建筑的测绘资料建档和文物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结语对该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仅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测量成果精度,还可实现历史建筑三维可视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历史建筑测绘 点云数据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
下载PDF
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表达方法研究——以延安南关街片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嘉颖 赵伟伟 张璐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展示对于彰显城市文化特征、树立城市形象意义重大。以延安南关街片区为例,借助GIS平台对其历史建筑地标景观进行景观域面可视范围测度、景观视线廊道构建以及景观视野图景优化,从域面、轴线和焦点三个层面探... 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展示对于彰显城市文化特征、树立城市形象意义重大。以延安南关街片区为例,借助GIS平台对其历史建筑地标景观进行景观域面可视范围测度、景观视线廊道构建以及景观视野图景优化,从域面、轴线和焦点三个层面探析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表达方法与途径。研究表明,可视化分析方法可为景观表达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支撑,有助于营造增进视觉体验的可视空间语境,实现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见、可感与可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地标景观 可视化 延安南关街片区
下载PDF
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校园空间形态变迁及历史建筑解析
6
作者 毕小芳 张皓飞 +2 位作者 刘春德 王璐 庄昭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河南理工大学①创办于1909年,其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英商福公司出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本文通过梳理学校各个时期的校报、校志以及河南理工大学史,结合实地调研、测绘,从空间形态变迁、历史建筑两个方面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河南理工大学①创办于1909年,其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英商福公司出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本文通过梳理学校各个时期的校报、校志以及河南理工大学史,结合实地调研、测绘,从空间形态变迁、历史建筑两个方面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校园规划形成教学行政区与学生住宿区分隔,且教学区为美国典型的“Mall”式三合院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学校重在通过合并院校增加校园面积;改革开放后,校园建设速度加快,形成了新的以工程馆(今校史馆)为中心的东西轴线和以一号教学楼为中心的南北轴线,校园呈现出以教学行政区居中,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区环绕行政区的规划布局形式。校园历史建筑工程馆、理化实验室和科学馆立面比例均衡,突出轴线对称,门窗采用半圆券洞,具有鲜明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理工大学 焦作路矿学堂 校园空间 历史建筑 校园规划
下载PDF
南阳市历史建筑数字档案建设与保护研究
7
作者 谭征 刘浩 +1 位作者 王飞 闫冬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保护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档案的建立提供新的可能。如何从数字化的视角确定历史建筑档案内容及保护手段,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首先采取实地调研、数... 随着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保护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档案的建立提供新的可能。如何从数字化的视角确定历史建筑档案内容及保护手段,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首先采取实地调研、数据采集等方式了解南阳市档案部门历史建筑档案和历史建筑实际情况,系统构建历史建筑数字档案库;其次,遵循信息互动的原则,建立数字档案馆;借助相关数字化展示技术为公众提供更真实、更有趣味的体验;最后,从历史建筑遗产展示与传播、建筑教育与研究、建筑分享与传播三个方面进行相关探讨总结。以此完善和丰富档案资源和应用范围,为历史建筑数字档案的资源管理、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数字化技术 档案保护 资源管理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建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北京前门大街历史建筑为例
8
作者 程斌 林贤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建设来说,利用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促进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现代建筑地域化的特点,根据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 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建设来说,利用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促进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现代建筑地域化的特点,根据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关联性的国内外理论研究,以城市设计角度审视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特点,结合北京前门大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案例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进行古建筑传承与发展策略。我们应当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强化制度的顶层设计,构建一个分类科学、保护力度大且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文化传承 发展
下载PDF
非遗文化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协同推进
9
作者 黄自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在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分别作为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遗文化通过技艺、传统、仪式等形式代代相传,而历史建筑则以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结构风格记录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在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分别作为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遗文化通过技艺、传统、仪式等形式代代相传,而历史建筑则以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结构风格记录着当地的历史文化。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文化遗产的存续与维持变得日益复杂和紧迫。协同推进非遗文化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可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建筑保护 整体提升 协同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 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覃斌 张永进 舒敏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0期0174-0177,共4页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的是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全面地了解,以掌握其概念,明确其应用价值。其次,需要结合历史建筑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明确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应用的要点。在此...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的是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全面地了解,以掌握其概念,明确其应用价值。其次,需要结合历史建筑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明确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应用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绿色建筑技术具体应用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最后,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效果进行科学分析,能够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通过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实现对历史建筑资源利用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达到对历史建筑物资源消耗水平与质量提升的目的。通过在历史建筑物保护工作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不断优化传统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而实现对传统保护工作效果提升与质量优化的目的。总之,通过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中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够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效果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技术 历史建筑 保护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重庆市北碚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
11
作者 张青媛 《新丝路》 2024年第3期117-119,共3页
文章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围绕重庆市北碚区目前认定的26处历史建筑开调查研究,阐明了重庆市北碚区的历史建筑概况,分析了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 重庆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从怎么管理、怎么保护、怎么... 文章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围绕重庆市北碚区目前认定的26处历史建筑开调查研究,阐明了重庆市北碚区的历史建筑概况,分析了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 重庆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从怎么管理、怎么保护、怎么利用三个维度,对重庆市北碚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针对性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历史建筑 保护 活化利用
下载PDF
高校历史建筑夏季室内热舒适研究——以宋卿体育馆为例
12
作者 童乔慧 赵伦 熊燕 《华中建筑》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该文研究武汉大学早期历史建筑宋卿体育馆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及热舒适评价,通过对体育馆室内热环境现场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室内相关物理参数及使用者主观评价进行收集。对室内热环境实际热感觉投票值TSV与预测热舒适指标... 该文研究武汉大学早期历史建筑宋卿体育馆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及热舒适评价,通过对体育馆室内热环境现场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室内相关物理参数及使用者主观评价进行收集。对室内热环境实际热感觉投票值TSV与预测热舒适指标PMV进行对比分析,评测该历史建筑夏季室内热舒适性后,发现宋卿体育馆在夏季自然通风状态下室内热环境较差,主要是因为建筑大面积西向开窗设计很容易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室内风速过低,使用者运动强度高,从而导致实际热感觉投票值偏高。因此对该历史建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如增设外窗遮阳、机械通风以及必要的空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宋卿体育馆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优化策略
下载PDF
聚焦历史建筑再利用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13
作者 徐萌 所萌 《城乡建设》 2024年第10期96-97,共2页
历史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历史建筑,对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 历史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历史建筑,对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2024年4月出版的《求是》杂志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发表署名文章《扎实做好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其中特别指出,“要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继续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创新技术标准、实施路径,积极探索适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明确新时期创新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工作要求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街区 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活化利用 实施路径 文化保护传承 《求是》杂志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基于贴花渲染的历史建筑表观损伤孪生技术研究
14
作者 童宇 任瑛楠 +2 位作者 孙沈鹏 谷志旺 马思齐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1期1812-1816,共5页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三维模型为底座的数字孪生技术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但目前三维模型底座属于静态数据,无法动态反映历史建筑本体状态的演变。为此,选取历史建筑中出现频率较高、具有一定危害性的表观...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三维模型为底座的数字孪生技术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但目前三维模型底座属于静态数据,无法动态反映历史建筑本体状态的演变。为此,选取历史建筑中出现频率较高、具有一定危害性的表观损伤为对象,针对其在三维模型上展示、更新难的问题,研发了基于贴花渲染的表观损伤孪生技术。首先通过Unity 3D渲染引擎漫游查看三维模型,交互获取损伤位置;其次利用采集获取的损伤图像,综合计算机视觉及贴花渲染方法生成贴花缓存;最后融合原物体表面数据渲染模型场景,实现现实世界表观损伤形态向虚拟模型空间中的精准映射。基于该技术的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平台在上海音乐厅项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实践证明,该平台能够支撑三维模型上表观损伤的动态更新及直观展示,为历史建筑表观损伤的管理工作提供可视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三维模型 贴花渲染 表观损伤 数字孪生技术 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平台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宿迁市龙王庙行宫为例
15
作者 苑宏刚 康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32-234,共3页
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重要保证。历史建筑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宝贵的物质财富,其内在蕴含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对于宣传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名片、促进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 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重要保证。历史建筑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宝贵的物质财富,其内在蕴含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对于宣传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名片、促进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文旅融合视域下宿迁市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保护与利用做出有益尝试,分析宿迁市龙王庙行宫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不足,提出完善科学的保护机制,打造多元传承体系等多种策略,为以后宿迁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积极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文旅融合 宿迁市 原真性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基于历史建筑木结构直透榫节点的抗震效果
16
作者 王恒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年第8期29-31,共3页
为研究历史建筑钢板阻尼器加固木结构直透榫节点的抗震性能,提高历史建筑的抗震性能,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提出一种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抗震方法,并通过制作4个相同尺寸的试件进行模拟实验,详细分析了刚度退化和滞回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经... 为研究历史建筑钢板阻尼器加固木结构直透榫节点的抗震性能,提高历史建筑的抗震性能,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提出一种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抗震方法,并通过制作4个相同尺寸的试件进行模拟实验,详细分析了刚度退化和滞回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碳纤维布加固的试件,滞回曲线与刚度有明显的不同,且加固试件的宽度和厚度不同,滞回曲线和刚度也不相同,相对而言加固试件具有明显的加固效果,加固宽度越大,层数越多,加固效果越明显,抗震效果也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木结构 直透榫节点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传统手工艺的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开发研究
17
作者 谷岩 陈悦 《天工》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基于传统手工艺的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是推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播、赋能高校产教融合、振兴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文创品牌构建逻辑为主,传统手工艺融入为辅,重点讨论理念内涵、认知行为、视觉行... 基于传统手工艺的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是推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播、赋能高校产教融合、振兴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文创品牌构建逻辑为主,传统手工艺融入为辅,重点讨论理念内涵、认知行为、视觉行为三方面创新,从而总结出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开发高品牌附加值的路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优化服务管理,以期群策群力,统筹发展,助力革命历史建筑旅游创新性发展与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传统文化 革命历史文化 革命历史建筑文创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历史建筑保护三维可视化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研究
18
作者 李进才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2期78-80,共3页
加强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与提升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对此,本文以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对象,借助VR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特定优势,以3ds Max为建... 加强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与提升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对此,本文以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对象,借助VR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特定优势,以3ds Max为建模工具,以Unity3D虚拟现实引擎为开发平台,构建起历史建筑虚拟仿真三维可视化交互平台。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多维度展示、场景营造、交互体验、数字化建档、修复等一体化的保护传承路径,为历史建筑保护学科建设、城市品质提升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历史建筑 保护与传承 三维可视化平台
下载PDF
武汉市历史建筑资源调查与活化利用研究
19
作者 张郝妮 段翔 毛智添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保护好优秀的历史建筑资源对于保存城市历史文脉、反映社会发展历史、营造城市的独特意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武汉市为调查对象,探究历史建筑资源的调查方法。通过对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及... 保护好优秀的历史建筑资源对于保存城市历史文脉、反映社会发展历史、营造城市的独特意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武汉市为调查对象,探究历史建筑资源的调查方法。通过对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及东湖风景区内建造年份在50年以上的建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武汉市现存的有潜在价值的历史建筑资源的整体数量、分布情况、保存现状、历史文化价值、建造年代、建筑结构类型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优秀历史建筑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提出历史建筑资源的活化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资源 活化利用 价值评价体系 历史建筑
下载PDF
乡村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以黄屋大戏院修缮实践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文静 肖大威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乡村历史建筑见证着村落的发展,承载着村民的记忆,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村民期望所求。针对乡村历史建筑功能出现衰退、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实践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公众保护意识淡薄和参与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归... 乡村历史建筑见证着村落的发展,承载着村民的记忆,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村民期望所求。针对乡村历史建筑功能出现衰退、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实践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公众保护意识淡薄和参与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归纳诸多具体案例和设计团队的实践经验,从关注历史建筑本身拓展到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并将其融入乡村发展规划,提出旧材复用、大材小用、可复原、地域性、公众参与和修旧如故6项原则,从功能、体量、材料、技术4个方面建立保护与更新设计方法,并对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黄屋大戏院进行实践设计,以期为乡村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历史建筑 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黄屋大戏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