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新历史时期档案管理建设
1
作者 郭靖宇 赵妍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高校档案管理建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档案管理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明传承的关键性任务,在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过程中至关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高校档案管理建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档案管理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明传承的关键性任务,在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加强新历史时期档案管理建设,对于加快社会前行步伐、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立足当前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深入剖析其建设意义,进一步探讨优化与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的路径,旨在向业界同人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档案管理 高校
下载PDF
淮河流域上游沉积记录的历史时期沙尘灾害研究
2
作者 范小露 张新毅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淮河流域风成黄土为研究黄淮平原历史时期沙尘灾害提供了新的窗口。相较于史料记载中的灾害文字记录,风成黄土所提供信息更具本源性和客观性。淮河上游沉积剖面中的风成黄土层拥有较好的光释光测年约束和良好的研究基础,本研究以卢庄剖... 淮河流域风成黄土为研究黄淮平原历史时期沙尘灾害提供了新的窗口。相较于史料记载中的灾害文字记录,风成黄土所提供信息更具本源性和客观性。淮河上游沉积剖面中的风成黄土层拥有较好的光释光测年约束和良好的研究基础,本研究以卢庄剖面中的风成黄土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应历史年代区间内流域灾害史料,从地质学和灾害史双视角进行历史时期沙尘灾害考证。结果显示,淮河流域上游沉积记录中沙尘灾害可能为东汉元初二年(115)三月和延光二年(123)春季颍川郡风灾及东晋义熙五年(409)十一月正阳县风灾引发的近源沙尘暴连续堆积所致。依据同时期气候代用指标及历史文献记载,东汉中期(115-123)和东晋末年(409)处于气候急剧波动期,淮河北岸沙尘灾害可能是当时气候异常多变的瞬时响应。该研究结果可为淮河流域灾害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灾害 沉积记录 历史时期 考证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新历史时期助推中医药海外传播与发展的路径探析
3
作者 董莉莉 姚小强 +3 位作者 秦晓光 袁博 刘焕照 刘萍萍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新历史时期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提出新的发展路径。方法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中医药海外传播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面临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原因。结果提出了新时期中医药海外传播应遵...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新历史时期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提出新的发展路径。方法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中医药海外传播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面临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原因。结果提出了新时期中医药海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官方搭台,民间唱戏;市场先行,文化继之;坚持文化自信,变走出去为走进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推动中医药海外传播与发展的六条路径,包括以点代面、循序渐进;维护和发展现有平台;鼓励民间、合理引导;推动中医药自我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等。结论六条路径能够为新时期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助力,为中医药“走出去”和“走进去”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中医药 传播 发展 路径
下载PDF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述略
4
作者 柳国庆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6-52,共7页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区别,但两者"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又有着共同的特征。这两个历史时期存在着内在...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区别,但两者"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又有着共同的特征。这两个历史时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基础上的拨乱反正和合乎逻辑的继承发展。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方修琦 萧凌波 +3 位作者 苏筠 郑景云 魏柱灯 尹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9-736,共8页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理论上,构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气候影响传递过程分析框架;方法上,实现了服务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基于语义差异的历史社会经济序列定量重建;科学认识上,总结出"冷抑暖扬"而又福祸相依的宏观韵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气候变化 社会影响 中国
下载PDF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7
6
作者 朱士光 王元林 呼林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共11页
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历史时期气候曾发生多次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这一地区考古发掘、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划分出全新世早期寒冷、全新世中期暖湿、西... 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历史时期气候曾发生多次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这一地区考古发掘、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划分出全新世早期寒冷、全新世中期暖湿、西周冷干、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润、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隋和唐前中期暖润、唐后期至北宋凉干、金前期温干、金后期和元凉干、明清冷干等10个气候变化阶段,从而建立起该地区历史时期完整的气候变化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关中地区 气候变化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 被引量:34
7
作者 葛全胜 方修琦 郑景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1-317,共7页
自竺可桢先生 1 972年发表《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一文以来的 30年中 ,我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 6个方面对此予以概括 :(1 )印证了竺可桢先生确定的主要冷期 ,并对寒冷状况进行了定量估计 ;(2 )新... 自竺可桢先生 1 972年发表《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一文以来的 30年中 ,我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 6个方面对此予以概括 :(1 )印证了竺可桢先生确定的主要冷期 ,并对寒冷状况进行了定量估计 ;(2 )新识别出战国冷期和中唐冷期 ;(3)证明了中国存在中世纪暖期 ,并论证了该暖期是过去 2 0 0 0年中国最暖的时期 ;(4)修正了对汉代暖期和隋唐暖期温暖程度的认识 ;(5)发现了历史时期冷暖变化的千年周期 ;(6)定量估算了过去 2 0 0 0年温度变化的幅度和速率。上述进展不仅证明了竺先生所勾画的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的基本轮廓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温度变化 中国 战国时期 唐朝 寒冷状况
下载PDF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 被引量:20
8
作者 牛俊杰 赵淑贞 +1 位作者 任世芳 任伯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3-227,共5页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沙漠,由于黄河及屠申泽等水分条件的影响,当时尚存在着几处绿洲,西汉临戎等3座县城就建立在这些绿洲上。其后,由于黄河干流改道,屠申泽干涸,导致了绿洲的沙漠化。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 历史时期 环境变迁
下载PDF
研究季风区历史时期湖泊环境演化的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苏民 薛滨 张振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首先讨论了历史时期季风区湖泊环境演化研究在古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着重强调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进行定量研究是该领域的关键所在.综合中国近年来在湖泊沉积与古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提出在该领域研究... 本文首先讨论了历史时期季风区湖泊环境演化研究在古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着重强调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进行定量研究是该领域的关键所在.综合中国近年来在湖泊沉积与古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提出在该领域研究的一些新的认识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区 历史时期 湖泊记录 环境演化 湖泊
下载PDF
南疆地区历史时期气候与环境演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钟巍 熊黑钢 +2 位作者 塔西甫拉提 高村宏毅 舒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5-352,共8页
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尼雅剖面记录多指标的综合研究 ,结合南疆地区其他地质记录和历史资料 ,恢复了南疆历史时期 (近 40 0 0年 )以来气候与环境演化的特征与序列 ,共划分出 3个相对冷湿期和 3个相对暖干期。结果表... 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尼雅剖面记录多指标的综合研究 ,结合南疆地区其他地质记录和历史资料 ,恢复了南疆历史时期 (近 40 0 0年 )以来气候与环境演化的特征与序列 ,共划分出 3个相对冷湿期和 3个相对暖干期。结果表明 ,此地区气候环境的演化在冷暖变化序列上基本吻合于我国东部地区 ,而在干湿波动上则具较为显著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同时还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地区 历史时期 气候环境演化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兵疫灾害的时空变迁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龚胜生 李孜沫 +1 位作者 刘国旭 张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6,共9页
战争与疫灾均是人类的顶级灾害,战争与疫灾叠加的兵疫灾害,危害尤巨。中国自先秦至清代(770BC-1911AD)的2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之年,兵疫灾害频度8.05%,兵疫灾害波及539县。兵疫灾害频度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先秦两汉(1.21%)经魏晋南北... 战争与疫灾均是人类的顶级灾害,战争与疫灾叠加的兵疫灾害,危害尤巨。中国自先秦至清代(770BC-1911AD)的2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之年,兵疫灾害频度8.05%,兵疫灾害波及539县。兵疫灾害频度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先秦两汉(1.21%)经魏晋南北朝(8.03%)至隋唐五代(5.54%)为第一波,宋元时期(7.35%)经明代(15.22%)至清代(33.58%)为第二波。兵疫灾害频度变化具有时序共振特征,1860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兵疫灾害最密集的时期;兵疫灾害广度变化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大致以隋唐五代为界,之前影响范围有限,大多只有一个县域,之后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最高可达33个县域。兵疫灾害分布范围由内地向边疆扩散,具有统一时期扩散、分裂时期收缩的总体特征,但内地省份始终多于边疆省份,南方省份始终多于北方省份,兵疫灾害的分布重心始终位于南方地区;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战争多发,兵疫灾害分布密集;89.61%的兵疫灾害分布在以福州为圆心、以福州至兰州为半径的圆弧内。战争诱发疫灾是最主要的兵疫关系(43.23%),其次是战争伴生疫灾(36.18%);和平时期兵疫灾害较少,但比重不断上升,总体约占两成(19.48%);兵疫灾害对普通百姓的危害最巨,所有兵疫灾害中,指向百姓遭殃和军民俱损的占60.86%。兵疫灾害能影响战争进程,造成人口损失,乃至王朝鼎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兵疫灾害 时空变迁 系统传递 社会影响 中国
下载PDF
历史时期以来汉江上游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彭维英 殷淑燕 +2 位作者 朱永超 鲍小娟 任利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通过对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208BC2010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该区域洪涝灾害等级、时间(阶段、季节、周期等)和空间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220a间,汉江上游... 通过对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208BC2010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该区域洪涝灾害等级、时间(阶段、季节、周期等)和空间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220a间,汉江上游共发生洪涝灾害336次,平均6.6a发生1次,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9月份)。该区域洪涝灾害划分为轻度洪灾、中度洪灾、重度洪灾和特大洪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24.7%,29.5%,40.5%和5.3%。小波分析显示各级洪灾分别存在2~5a,38~40a,120a,160a的周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清代道光年间前期、清代光绪年间和民国后期至20世纪末为洪涝灾害多发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以安康盆地为中心向南、向北、向东、向西递减,存在两个高频中心和两个低频中心。大气环流异常,特殊地形条件,河流本身的水系特征,河道的弯曲程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该区域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上游 洪涝灾害 历史时期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历史时期希门错湖泊沉积色素记录的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薛滨 潘红玺 +1 位作者 夏威岚 王苏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湖泊沉积物中色素的含量、种类以及相应的参数是研究湖泊初始生产力和湖泊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希门错短柱岩芯XM9201沉积物的色素指标的综合判别,讨论了该地区过去2000多年来的古环境变化过程和特点.对比分析我... 湖泊沉积物中色素的含量、种类以及相应的参数是研究湖泊初始生产力和湖泊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希门错短柱岩芯XM9201沉积物的色素指标的综合判别,讨论了该地区过去2000多年来的古环境变化过程和特点.对比分析我国东西部气候记载及冰芯研究,探讨了各气候事件表现形式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湖泊 沉积色素 古环境变化
下载PDF
关中地区历史时期蝗灾统计及其影响浅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殷淑燕 黄春长 +2 位作者 仇立慧 李新艳 贾耀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9-162,共4页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蝗灾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有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唐朝中期以前,关中地区蝗灾的发生频率较低,波动幅度也较小,之后,关中地区蝗灾发生频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蝗灾的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唐朝后期...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蝗灾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有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唐朝中期以前,关中地区蝗灾的发生频率较低,波动幅度也较小,之后,关中地区蝗灾发生频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蝗灾的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唐朝后期(801-850A.D.)、明末清初(1601-1650 A.D.)和清末至民国(1851-1950 A.D.)是关中地区历史上蝗灾记载最多的时期。与水灾的发生频率相比较,关中地区的蝗灾与旱灾的发生频率表现出更强的一致性,尤其是900AD(唐末)后,每一个蝗灾频率高峰几乎都与旱灾频率高峰完全同步,说明在关中地区蝗灾的发生与旱灾具更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历史时期 蝗灾
下载PDF
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 被引量:57
15
作者 刘洪滨 邵雪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9-884,共6页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秦岭地区树轮长年表资料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表明各气象站点重建序列与器测序列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重建序列与实测记录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以上,其他站的相关系数取值也均接近或超过0.6...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秦岭地区树轮长年表资料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表明各气象站点重建序列与器测序列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重建序列与实测记录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以上,其他站的相关系数取值也均接近或超过0.6,说明重建序列能较好地反映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对重建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近300年来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冷暖时段:1715~1740年、1773~1804年和1893~1958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高,持续时间分别为26年、32年和66年;而1741~1772年、1805~1892年、1959~1992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分别为32年、88年和34年,在整体上具有升温快速降温缓慢的特征.重建结果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极为一致.但是在20世纪后期,无论是在重建序列还是在器测序列中至少到1992年均未反映出明显的增温趋势.秦岭西部地区初春季节变冷与增暖的幅度均大于秦岭中东部地区.此外,秦岭地区初春温度变化具有100年左右、50~60年、7~8年以及2~3年等准周期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秦岭地区 历史时期 初春温度 温度变化 年轮气候学 准周期变化
下载PDF
洞庭湖历史时期环境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杜耘 殷鸿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洞庭湖在晚冰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过程 .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 .进入全新世暖期 ,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地区频繁出现 ,新石器时代皂市文化分布表明人类活动主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 ... 洞庭湖在晚冰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过程 .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 .进入全新世暖期 ,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地区频繁出现 ,新石器时代皂市文化分布表明人类活动主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 ;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猎活动 ;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转暖 ,洪水开始泛滥 ,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 ;至龙山文化时期 ,气候干燥偏凉 ,降水减少 ,人类文化活动遗址向湖中推进 ,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 ,湖面缩小 .在以后的几千年里 ,洞庭湖也同样经历了扩张与萎缩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历史时期 文化遗址 人类活动 洪水 古环境
下载PDF
历史时期官吏在海南开疆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竑 薛德升 曹小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以海南岛开疆文化的发展为例 ,探讨了历史时期各级官员在海南岛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我国历代的朝廷官员因为特殊的选拔机制 ,从而较一般人更有能力在边疆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主要作用。文章最后指出 ,现今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 ,... 以海南岛开疆文化的发展为例 ,探讨了历史时期各级官员在海南岛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我国历代的朝廷官员因为特殊的选拔机制 ,从而较一般人更有能力在边疆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主要作用。文章最后指出 ,现今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 ,从经济发达地区选派干部到西部挂职锻炼 ,以及从经济落后地区选派优秀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是新时期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开疆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官吏 朝廷官员 开疆文化 推动作用 海南岛
下载PDF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和演变阶段 被引量:24
18
作者 樊自立 马英杰 王让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5,共6页
在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是绿洲化与沙漠化并存,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灌溉绿洲是通过人工水系(渠、库、井)、栽培植物和耕作土壤,逐步替代自然水系、自然植被和土壤形成的。沙漠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的... 在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是绿洲化与沙漠化并存,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灌溉绿洲是通过人工水系(渠、库、井)、栽培植物和耕作土壤,逐步替代自然水系、自然植被和土壤形成的。沙漠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的地域分配,使河流中下游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而发展扩大。在受人类干扰很少的自然水系情况下,本区生态处自然平衡;在较强干扰下的半自然水系时,生态平衡失调;在强烈干扰的人工水系时期,河流上游生态改善,下游急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耕作土壤 栽培植物 灌溉 水系 生态环境 绿洲 西北干旱区 地下水位下降 历史时期
下载PDF
历史时期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演变 被引量:16
19
作者 詹嘉 赵传玉 袁胜根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1-206,共6页
景德镇自然条件、人口结构、资源禀赋,促进了陶瓷手工业变革,陶瓷生产社会分工细化,使专业化也日渐凸显出来。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演变的人文驱动因子,在较大时空尺度,制度、政治、经济、人口主导景观格局变化;中小时空尺度,行业、工艺... 景德镇自然条件、人口结构、资源禀赋,促进了陶瓷手工业变革,陶瓷生产社会分工细化,使专业化也日渐凸显出来。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演变的人文驱动因子,在较大时空尺度,制度、政治、经济、人口主导景观格局变化;中小时空尺度,行业、工艺、技术主导景观格局变化。考察陶瓷的文化遗存、生产遗址、生活遗物,通过普通的质性案例比较分析,研究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阐述瓷器是特定的地域内人的文化创造,是一种文化景观的命题,揭示陶瓷文化景观规模、制度的社会意义,探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关系,为文化地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文本、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景德镇陶瓷 文化景观 演变特征
下载PDF
历史时期内蒙古LUCC时空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巴雅尔 敖登高娃 +2 位作者 马安青 周月敏 王建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本文的研究中,在内蒙古地区地质学、古地理学和环境演变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以及考古与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修复和描述了内蒙古陆地形成以来的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内蒙古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过程,并探索其驱动机制与因素,从而... 本文的研究中,在内蒙古地区地质学、古地理学和环境演变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以及考古与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修复和描述了内蒙古陆地形成以来的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内蒙古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过程,并探索其驱动机制与因素,从而为正确把握内蒙古地区近现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轨迹提供科学依据。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地区基本上被游牧民族所占据,达到了一种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清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高潮,耕地面积急速扩展而草场面积日益退缩,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遭遇空前的破坏,沙漠化和草原退化急速加快,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成为了土地覆盖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开垦草原、毁林开荒)的驱动因子主要有人口因素、经济利益和政府决策等三个方面,而且每一次大规模开荒时期三者往往相辅相成,促成新一轮的开荒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内蒙古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LUCC) 驱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