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思考的焦灼与生命意义的彰显——以反战电影《雁南飞》和《全金属外壳》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韩伟 赵娜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12期71-76,共6页
在反战电影中,对于人性的展示与思考,体现了电影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人性,作为人类道德存在的基本标志,彰显了生命存在的普遍意义和基本需要。文章以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创作的电影《雁南飞》和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全金属... 在反战电影中,对于人性的展示与思考,体现了电影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人性,作为人类道德存在的基本标志,彰显了生命存在的普遍意义和基本需要。文章以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创作的电影《雁南飞》和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全金属外壳》为例,从四个角度,对反战电影中塑造的人性进行阐释,把人性作为一种特定的对象,呈现于我们最平凡的情感中。在对反战电影的分析中,文章试图挖掘出沉潜于影片中的人性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情感 人性回归 反战电影
下载PDF
《乔乔的异想世界》:好莱坞反战电影反公式化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韵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对战争的反思是好莱坞反战电影表达的永恒主题,但是现在的电影为了票房保障都趋于一种公式化的创作,而忽略了电影美学创新。《乔乔的异想世界》在既有的反战电影模式下,对反战电影中电影美学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掘传统战争题... 对战争的反思是好莱坞反战电影表达的永恒主题,但是现在的电影为了票房保障都趋于一种公式化的创作,而忽略了电影美学创新。《乔乔的异想世界》在既有的反战电影模式下,对反战电影中电影美学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掘传统战争题材电影中被忽略的人物群体及其精神状况,让本片呈现出一种与传统反战电影截然不同的电影风格。通过对这样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电影的分析,学习其中的新颖之处,有利于对电影的视听表达产生新的认识,从而脱离固有公式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战电影 《乔乔的异想世界》 公式化
下载PDF
二战时期和战后十年日本反战电影的对比研究——以《战斗的士兵》和《拂晓逃兵》为例
3
作者 邱天炜 《文教资料》 2013年第35期145-147,共3页
日本电影在对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的观照意识方面独具特色,二十世纪中期日本的反战电影,对二战灾难性的后果进行了反思和谴责,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叙事方式等方面有所探索;但目前某些“反战电影”逐渐走上了美化战争的道路.
关键词 日本反战电影 对比研究 人物 叙事 主题
下载PDF
论日本反战电影遮蔽战争责任的模式化叙事策略
4
作者 胡雨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7-25,共9页
日本反战电影既有反思力度强、能够深刻自省的影片,也有大批影片在反战主题中遮蔽了日本侵略战争的责任。这些遮蔽战争责任的反战电影普遍形成了三种模式化的叙事策略:一是虚化战争责任主体,发动侵略战争者从电影中集体消失,导致战争责... 日本反战电影既有反思力度强、能够深刻自省的影片,也有大批影片在反战主题中遮蔽了日本侵略战争的责任。这些遮蔽战争责任的反战电影普遍形成了三种模式化的叙事策略:一是虚化战争责任主体,发动侵略战争者从电影中集体消失,导致战争责任无承担主体或承担主体潜隐于幕后而被虚化;二是塑造受害者群像,大部分影片都以年轻的士兵、学生兵以及妇女儿童为主人公,反复书写他们的悲惨命运,强化受害者意识;三是彰显个体生命情感,影片表现战争中普通士兵和民众的私人情感,以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抒写,凸显个体生命创伤,从而回避战争责任问题。通过对这几种模式化叙事策略的分析,我们既可以深刻认识到日本反战电影在日本社会中艰难生存的文化处境,也能警醒人们对日本社会右翼崇战倾向和意识形态保持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反战电影 遮蔽争责任 模式化 叙事策略
下载PDF
美国反战电影的历史考察与艺术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邵瑜莲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42,共8页
纵观美国反战电影的百年历史,它先后经历了由外而内、由暴露而反思、由民族而人类、由现实而哲理的发展历程。美国所经历的世界性大战,有光荣,也有错误,这为美国反战电影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而其国家精神与民间反战运动,也为美... 纵观美国反战电影的百年历史,它先后经历了由外而内、由暴露而反思、由民族而人类、由现实而哲理的发展历程。美国所经历的世界性大战,有光荣,也有错误,这为美国反战电影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而其国家精神与民间反战运动,也为美国反战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激情与活力。美国反战电影在历史发展与积淀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美国电影的反思精神与大国意识是相伴而生的。大国心态给美国反战电影带来了一种优越感,也带来了一种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影 反战电影 意识 争与人性
原文传递
反战电影制作模式类型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瑜莲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142,共4页
概括来说,反战电影可以总结出官兵对立、阵营分化、士兵残忍、战争受害、战争罪恶、他者视角等几种基本模式。反战影片的制作模式可分为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对比的方式,如官兵对立模式与阵营分化模式,通过军营中的黑幕来暴露战争的阴暗... 概括来说,反战电影可以总结出官兵对立、阵营分化、士兵残忍、战争受害、战争罪恶、他者视角等几种基本模式。反战影片的制作模式可分为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对比的方式,如官兵对立模式与阵营分化模式,通过军营中的黑幕来暴露战争的阴暗面;一种是追本溯源的方式,如战争罪恶、战争受害模式,从战争自身及其后果来揭露战争的非人本质。为了从不同层面反思战争,反战影片可能同时使用两种甚至多种反思模式,以形成合力作用,因此,这些模式之间是相互呼应的,而不是相互拒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战电影 制作模式 电影类型
原文传递
给我们一个避难所——从《全金属外壳》到《锅盖头》看反战电影
7
作者 沙蕙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8,共7页
关键词 《全金属外壳》 摇滚乐队 反战电影 60年代 理想主义
原文传递
日本反战电影的历史考察与艺术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邵瑜莲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101,共4页
日本反战电影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30年代末,至50年代则成就最为辉煌。尽管在70年代以后,日本反战电影因国内右翼思潮的重新膨胀而呈现相对衰落之势,但其创作传统始终为一部分电影艺术家所坚持。日本反战电影有其艺术特长,但也存... 日本反战电影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30年代末,至50年代则成就最为辉煌。尽管在70年代以后,日本反战电影因国内右翼思潮的重新膨胀而呈现相对衰落之势,但其创作传统始终为一部分电影艺术家所坚持。日本反战电影有其艺术特长,但也存在缺憾,诸如理念过重、不重影像、话语含混、立场模糊,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反战电影 历史 艺术
原文传递
《墨攻》:日本反战电影的阴谋 被引量:1
9
作者 红警苏红不懂爱 《艺术评论》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反战电影 日本 艺术化 《墨攻》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何日铸剑能为犁?——诗意现实主义下的以色列反战电影
10
作者 张黎歆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0-65,共6页
21世纪以来,以色列反战电影在一片"向右转"的利库德集团执政中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本文将结合21世纪以来横跨第四次、第五次中东战争及反映当今以色列国内局势的多部影片,旨在对反战电影的人物命运、主题表达和空间建构做深... 21世纪以来,以色列反战电影在一片"向右转"的利库德集团执政中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本文将结合21世纪以来横跨第四次、第五次中东战争及反映当今以色列国内局势的多部影片,旨在对反战电影的人物命运、主题表达和空间建构做深入的探讨,观察以色列社会生活与文化,理解"天选之子"(1)如何诗意地栖息于"应选之地",(2)在诗意现实主义的观照下还原出反战电影的表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反战电影 诗意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何以为人?!观日本著名反战电影《人间的条件》
11
作者 李晓欢 《大众电影》 2017年第7期96-99,共4页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停战沼书》,15日窟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作为20世纪的人类重大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于是从战后至今尽管70多载时光过去,但人们通过包括电影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对这场战争的思考与反省就...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停战沼书》,15日窟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作为20世纪的人类重大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于是从战后至今尽管70多载时光过去,但人们通过包括电影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对这场战争的思考与反省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战电影 日本天皇 第二次世界大 无条件投降 20世纪 艺术形式
原文传递
时光映像——浅析电影《伊凡的童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布 王明理(指导) 《戏剧之家》 2019年第6期93-94,共2页
时间、记忆、梦境是前苏联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永恒的主题。而梦境更是现实意愿投影在脑海深处最为真实的映像。他曾这样表述梦境:"梦,分为两种。第一种,做梦者是造物主,他主导一切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第二种... 时间、记忆、梦境是前苏联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永恒的主题。而梦境更是现实意愿投影在脑海深处最为真实的映像。他曾这样表述梦境:"梦,分为两种。第一种,做梦者是造物主,他主导一切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第二种,做梦者没有话语权,他是被动,他苦于被强暴,苦于无力保护自己。他所遭受的完全不是他想要的,这一切都极为恐怖和痛苦。"①可以说这两种梦境在电影《伊凡的童年》中那个小小的伊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梦境"与"现实",虚与实的相互交织,借梦境的童真美好反衬战争的阴暗恐怖,揭示出人类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夙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梦境 视听语言 反战电影
下载PDF
仁恶厮杀的修罗场——浅析《晚钟》的电影空间建构
13
作者 张浩苁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7期86-87,共2页
影片《晚钟》摄影极具第五代导演的风格特色,吴子牛以细腻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建构出一处安定与混乱、憎恶与良善交织的西部战后空间。荒凉深邃的平原农耕空间、破败迷乱的村庄孤坟空间、黑暗逼仄的掩体山洞空间,让观众对于战后萧条压抑... 影片《晚钟》摄影极具第五代导演的风格特色,吴子牛以细腻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建构出一处安定与混乱、憎恶与良善交织的西部战后空间。荒凉深邃的平原农耕空间、破败迷乱的村庄孤坟空间、黑暗逼仄的掩体山洞空间,让观众对于战后萧条压抑图景和战争的毁灭性有了直观具象的体验。影片通过对每处空间的勾勒,不仅映衬、显现了受战争影响的不同身份的人的主体差异、意识隔阂与冲突,还直接表达了导演的反战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钟 吴子牛 电影空间 反战电影
下载PDF
《望乡之钟》的突破与启示
14
作者 吴新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对于日本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以来多是批判的声音,认为日本影视作品中没有说明日本人作为"加害者"的史实。反战女导演山田火砂子亲历战争,对战争的思考使其拍摄的《望乡之钟》成为一部有所突破的电影。该电影通过战留孤... 对于日本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以来多是批判的声音,认为日本影视作品中没有说明日本人作为"加害者"的史实。反战女导演山田火砂子亲历战争,对战争的思考使其拍摄的《望乡之钟》成为一部有所突破的电影。该电影通过战留孤儿之父山本慈昭的人生经历,反省了即使是被欺骗的民众对战争也是有责任的,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这种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国内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战电影 《望乡之钟》 留孤儿
下载PDF
阿伦·雷乃的“历史散文电影”与电影媒介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缴蕊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94,共7页
本文重点研究阿伦·雷乃早期的短片创作,并在“散文电影”这一概念下重新审视和评价他对电影媒介形式的探索与实验。从最早的艺术史短片系列到集中营电影的开山之作《夜与雾》,雷乃创造了“历史散文电影”这一独特的媒介形式,将个... 本文重点研究阿伦·雷乃早期的短片创作,并在“散文电影”这一概念下重新审视和评价他对电影媒介形式的探索与实验。从最早的艺术史短片系列到集中营电影的开山之作《夜与雾》,雷乃创造了“历史散文电影”这一独特的媒介形式,将个人的历史沉思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来自文学传统的“散文性”。在这些影片中,雷乃发明了一种与历史对望的目光,不仅使观众看见行将湮没的历史,也使他们在持续的质询中照见自身。对于战争、死亡、幽灵、幸存等主题的大胆呈现使他的作品一方面屡遭禁映,另一方面又成为与历史形成同构关系的“元电影”,对后世影人和评论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雷乃 散文电影 《夜与雾》 反战电影
原文传递
龟井文夫“暧昧的战争物语”——以《上海——支那事变后方记录》《战斗的士兵》为例
16
作者 段端 何小青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73,共5页
龟井文夫的两部战争纪录片《上海——支那事变后方记录》和《战斗的士兵》奠定了其日本纪录片导演的先驱地位,然而各方对两部影片是否是"反战电影"的观点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两部影片的分析,试图梳理出其中内在的一条围绕&qu... 龟井文夫的两部战争纪录片《上海——支那事变后方记录》和《战斗的士兵》奠定了其日本纪录片导演的先驱地位,然而各方对两部影片是否是"反战电影"的观点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两部影片的分析,试图梳理出其中内在的一条围绕"新秩序的建立"与"代价和付出"之间关系的战争逻辑,并阐明两部影片具有逻辑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井文夫 反战电影 《上海——支那事变后方记录》 斗的士兵》
原文传递
评《无人地带》
17
作者 安德鲁.霍顿 古力 徐红燕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电影评论 争片 《无人地带》 波斯尼亚 丹尼斯·塔诺维奇 讽意味 黑色幽默 反战电影
原文传递
李安的慈悲与敦厚
18
作者 金丹 《经济》 2017年第1期109-109,共1页
笔者读大学之前,看过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有的表现机智英勇的个人英雄,有的表现场面壮烈的战役,有的表现敌我斗争的惊心动魄,观后感都是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牺牲精神,义无反顾的英勇,毋庸置疑的正义。这种东西看多了会麻木。后来... 笔者读大学之前,看过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有的表现机智英勇的个人英雄,有的表现场面壮烈的战役,有的表现敌我斗争的惊心动魄,观后感都是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牺牲精神,义无反顾的英勇,毋庸置疑的正义。这种东西看多了会麻木。后来看好莱坞的反战电影,导演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讲述着越战、海湾战争,看了之后也觉得拧巴,总能感觉到导演在强势引导着什么。一直对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很期待,以李安的温文尔雅,呈现的会是怎样的战争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 慈悲 争题材 反战电影 牺牲精神 主观色彩 海湾 观后感
原文传递
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 :以乐观与果敢成就人性之伟大
19
作者 黎晓阳 《普洱》 2020年第2期124-124,共1页
1997年12月,反战电影《美丽人生》在意大利首次上映,22年后,这部经典影片得以在中国的大银幕上重映。尽管时隔遥远,时代和观众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但该影片却依然收获了相同的口碑与热议。究其根本,还是影片中蕴含着的理想主义,以及人性... 1997年12月,反战电影《美丽人生》在意大利首次上映,22年后,这部经典影片得以在中国的大银幕上重映。尽管时隔遥远,时代和观众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但该影片却依然收获了相同的口碑与热议。究其根本,还是影片中蕴含着的理想主义,以及人性中的光亮仍然在熠熠生辉,打动着每位热爱和平与善良的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人生》 经典影片 反战电影 大银幕 贝尼尼 罗伯托 理想主义 人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