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文明视域下武昌古城的历史遗产与时代价值——首届武昌古城保护发展论坛综述
1
作者 钟晟 王萌 陈丹艳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2023年10月18日,武昌1800年·首届武昌古城保护发展论坛于武汉市武昌区召开。与会专家就武昌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成果和共识:一是具有180... 2023年10月18日,武昌1800年·首届武昌古城保护发展论坛于武汉市武昌区召开。与会专家就武昌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成果和共识:一是具有1800年历史的武昌古城是长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滨江城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二是要保护传承武昌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实现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多元参与、共治共享;三是要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主导,打造人文活态传承与艺术文旅创新交相辉映的长江文化名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古城 古城保护 文旅融合 会议综述
下载PDF
多元文化古城的历史文脉保护与发展——以昔阳古城为例
2
作者 韩卫成 王一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69-72,共4页
多种空间形态、多元建设风格的叠加对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巨大的限制。文章以昔阳古城为例,对古城历史文脉传承与延续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昔阳古城位于山西晋中市,有着独特的多元文化脉络和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较高... 多种空间形态、多元建设风格的叠加对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巨大的限制。文章以昔阳古城为例,对古城历史文脉传承与延续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昔阳古城位于山西晋中市,有着独特的多元文化脉络和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通过对昔阳古城的文化、空间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出了古城文化多元性、空间复杂性和环境叠加性的特点,并以此提出古城历史文脉传承与延续的保护策略。文章为昔阳古城的保护与规划提供编制参考,为全国其他多元文化古城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古城 昔阳古城 历史文脉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数字文化设计让古城焕“新”生
3
作者 杨京玲 薛淇文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9期55-57,共3页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由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业等融合而成的新兴战略产业。随着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在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现以苏州古城为例,探究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驱动的...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由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业等融合而成的新兴战略产业。随着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在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现以苏州古城为例,探究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驱动的古城发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苏州古城 服务业 新兴战略产业 古城保护与更新 数字
下载PDF
古城旅游的慢生活体验研究——基于丽江古城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志才 凌玮蔓 马静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8-661,共14页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通过旅游减速实现体能恢复和精神重塑成为生活潮流,但理论上在旅游情境中消费者如何体验和实现时间的减速尚未得到研究。文章选取在旅游者眼中独具慢生活体验魅力的丽江古城为案例地,...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通过旅游减速实现体能恢复和精神重塑成为生活潮流,但理论上在旅游情境中消费者如何体验和实现时间的减速尚未得到研究。文章选取在旅游者眼中独具慢生活体验魅力的丽江古城为案例地,结合网络游记和访谈的文本材料,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对慢生活体验的内涵和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是旅游者在解脱需求、记忆和情感的唤起下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享受时间流逝的沉浸式体验过程;2)时间实践、空间实践和意义赋予是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的主要方式,贯穿旅游者慢生活在场体验的全过程;3)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包括精神唤起、状态松弛、生活沉浸和价值实现4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共同推动旅游者减速体验的实现。文章从微观层面的旅游者出发,构建了古城旅游情境下的慢生活体验模型,为深入理解旅游者的减速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考,同时回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旅游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旅游 慢生活体验 扎根理论 丽江古城
下载PDF
古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策略
5
作者 董冠晓 《炎黄地理》 2024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文章通过对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古城旅游开发过程中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模式,并以丽江古城为例,分析我国现有古城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发展模式,根据现有问题阐明解决措施和创新发展策略,推动古城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文章通过对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古城旅游开发过程中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模式,并以丽江古城为例,分析我国现有古城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发展模式,根据现有问题阐明解决措施和创新发展策略,推动古城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实现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赢模式 丽江古城 文化与旅游 创新发展策略 古城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文化保护传承 古城文化
下载PDF
会理古城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亦杉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10-14,18,共6页
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优质的城市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城市设计应以城市更新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满足城市各区域公共设施合理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促... 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优质的城市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城市设计应以城市更新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满足城市各区域公共设施合理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以会理古城更新改造为例,通过对古城历史文化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更新改造应保护和展示会理古城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将会理古城打造成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保存完好的古城墙、街道、民居、寺庙等建筑为载体,以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地方美食为特色,融历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古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理古城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历史文化 古城保护
下载PDF
良渚古城老虎岭水坝遗址考古剖面保护研究与工程实践
7
作者 张秉坚 孙海波 郭青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良渚古城老虎岭水坝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中的一处典型遗存,对中国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清晰地展示老虎岭水坝土遗址上“草裹泥”筑坝工艺的痕迹,针对温热、潮湿、多雨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难题... 良渚古城老虎岭水坝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中的一处典型遗存,对中国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清晰地展示老虎岭水坝土遗址上“草裹泥”筑坝工艺的痕迹,针对温热、潮湿、多雨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难题,在总结吸取国内土遗址保护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助浙江大学的研究成果和敦煌研究院的工程经验,提出了一套避免使用化学材料加固,而以“黑屋+隔水+控湿”为主的小环境控制工程策略,包括:构建遮光大棚以避雨和抑制绿色生物生长;铺设防水毯以防止坝体渗水;设置电加热玻璃罩以保湿和封闭展示面;采用气相补水以调控空气湿度和土体含水率;采用植物精油等绿色环保技术防治微生物;同时做好遗址实时监测和管护等。这套综合保护措施是土遗址保护理念和工程实践的一次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环境土遗址 湿法保护 小环境控制 考古剖面 老虎岭水坝遗址 良渚古城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的制约因素研究——基于平遥古城游客的调查分析
8
作者 王冠孝 武宁 杨强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文中基于对平遥古城游客的调查分析,从出行系统类、市场系统类、目的地系统类和支持系统类因素四个维度,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制约作用,并提出了激发旅游市场需求潜力的具体对策。结果显示:子系统... 文中基于对平遥古城游客的调查分析,从出行系统类、市场系统类、目的地系统类和支持系统类因素四个维度,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制约作用,并提出了激发旅游市场需求潜力的具体对策。结果显示:子系统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制约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目的地子系统>出行子系统>市场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对旅游市场需求制约作用较强的因素主要来自金钱、时间、精力、社会治安、游憩设施设置、旅行手续、生态环境等方面,疫情传播风险的制约作用已然减弱。今后应采取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推进文化遗产活化、优化旅游供给体系、改善旅游发展环境等措施,来激发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文化遗产地 旅游市场需求 制约因素 平遥古城
下载PDF
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木质门窗技艺研究
9
作者 梅剑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3,87,共7页
门窗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和乡土审美观念。本文以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正房明间的木质门窗为研究对象,对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民居形式进行概述,从装饰艺术角度阐释门窗纹样... 门窗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和乡土审美观念。本文以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正房明间的木质门窗为研究对象,对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民居形式进行概述,从装饰艺术角度阐释门窗纹样承载的运河文化内涵,并总结门窗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榫卯技艺,以期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门窗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中洲古城 运河文化 木质门窗 艺术内涵 榫卯技艺
下载PDF
嘉陵江沿线古城“山-水-城”景观特征研究
10
作者 杜春兰 陈丹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共9页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游8个古城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及结合GIS平台的历史地图空间转译,提炼其“山-水-城”景观特征。具体为“宏观格局把控”方面“巴蜀要冲,控扼形胜”的城市选址、“襟江带河,群山四望”的山水格局、“江山聚结,生气聚集”的风水脉络;“中微观空间结构塑造”方面“迎山接水,不拘一格”的城市空间结构、“依形江山,因地制宜”的城市功能营建;以及“沿江山集群,南北人文关联”的“跨尺度风景审美经营”等在地特征,以期为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西南山地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嘉陵江流域 古城 “山-水-城” 景观特征 巴蜀文化走廊
下载PDF
基于城市职能的明清金州古城景观格局之发展演变研究
11
作者 张健 吕军辉 陈九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43-450,共8页
金州古城地处辽东边陲,其城市平面和功能布局既受到军事防御功能的影响,又体现出儒家礼制的特征。古城空间格局在明代已初具规模,又经清代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功能和完善的道路体系。将历经时代变迁的金州古城三维城市肌... 金州古城地处辽东边陲,其城市平面和功能布局既受到军事防御功能的影响,又体现出儒家礼制的特征。古城空间格局在明代已初具规模,又经清代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功能和完善的道路体系。将历经时代变迁的金州古城三维城市肌理变化以二维方式来进行体现,通过对明清两代古城空间结构与营建特点的介绍,直观感受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发展和演变,进而对金州古城空间形态、功能区域以及城市职能转变的推动力进行了解析,并阐释了城市发展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州古城 明清时期 空间形态 城市职能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古城墙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浚县明清古城墙遗址为例
12
作者 田亚婷 陈铭 韩海俊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1期223-227,共5页
古城墙是构建古城格局的重要因素,是古城体积最为庞大的历史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平衡古城墙保护与新城建设,挖掘古城墙价值,丰富其内涵,保留古城风貌的同时实现古城墙利用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亟需研究的系统性课题。文章通过对浚... 古城墙是构建古城格局的重要因素,是古城体积最为庞大的历史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平衡古城墙保护与新城建设,挖掘古城墙价值,丰富其内涵,保留古城风貌的同时实现古城墙利用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亟需研究的系统性课题。文章通过对浚县古城墙的历史价值与建筑价值的简要分析,从浚县古城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借助“遗产活化”的概念提出形态保护、肌理延续、整体性保护与活化、制定规划与法规,以及增强全民意识五条古城墙保护方法与措施,深入探讨了关于古城墙保护和利用的方法路径,试图为今后县级古城墙的相关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浚县古城 古城 遗产活化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讲好苏州故事,善治千年古城
13
作者 苏秦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0,共1页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自建城以来,绵延2500多年,水网密布、商贾云集、文化繁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经千年,站在新时代的路口,城市要改造发展,历史文化同样要妥善保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中华文明,...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自建城以来,绵延2500多年,水网密布、商贾云集、文化繁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经千年,站在新时代的路口,城市要改造发展,历史文化同样要妥善保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中华文明,善治千年古城,苏州将如何作答?2022年是苏州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成立1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造福一方 历史文化底蕴 姑苏区 善治 中华文明 古城 苏州
下载PDF
SPEAKING模型下滦州古城语言景观研究
14
作者 靳亚铭 孟鑫蕊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该文对唐山市滦州古城的语言景观现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SPEAKING模型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语言语码以及语言景观参与者和文本的互动关系,从多角度对古城景区的标牌语言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论显示滦州古城的语言景观呈现出国际化、多... 该文对唐山市滦州古城的语言景观现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SPEAKING模型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语言语码以及语言景观参与者和文本的互动关系,从多角度对古城景区的标牌语言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论显示滦州古城的语言景观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趋势,且“作者”“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关系明显。该研究系统总结了滦州古城语言景观使用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景区的国际化改进和国家及地区语言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滦州古城 SPEAKING模型 语码
下载PDF
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
15
作者 廖春花 张秋兰 《北方经贸》 2024年第3期156-160,共5页
文章以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国内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梳理了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包括... 文章以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国内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梳理了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包括开发原则、开发对策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指出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积极筹措红色文化发展基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发爱国教育研学旅游、党建教育旅游等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多样化的红色旅游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潮州古城
下载PDF
山东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营造技艺
16
作者 梅剑平 信慧言 龙思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临清中洲古城区作为明清时期运河的重镇,传统民居的建造受到南北文化和区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的屋面特征和营造技艺独具一格。以临清中洲古城区的传统民居屋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当地民居整体特征入手,对古城... 临清中洲古城区作为明清时期运河的重镇,传统民居的建造受到南北文化和区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的屋面特征和营造技艺独具一格。以临清中洲古城区的传统民居屋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当地民居整体特征入手,对古城传统民居屋面形式和构造进行系统阐述,详细分析其营造方式和特点。发现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的营造蕴含了南北文化特色和当地风格。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保护传承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营造技艺和运河文化遗产提供有益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洲古城 传统民居 营造技艺 南北文化
下载PDF
滁州古城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7
作者 宋迎迎 《江苏商论》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在滁州古城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力度不足、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精品线路策划宣传不够、开发运营主体不明、相关配套保障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滁州古城应以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强化“文化... 在滁州古城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力度不足、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精品线路策划宣传不够、开发运营主体不明、相关配套保障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滁州古城应以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强化“文化+旅游”双轮驱动,在指导思想、内涵挖掘、线路策划、开发主体、配套保障、对外宣传六个方面寻求创新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古城 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 路径
下载PDF
平遥古城民居视觉形象体系的建构
18
作者 安丽哲 褚玥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1-45,共5页
明清时期,平遥古城民居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域文化特征,又具有中华民族共享性。随着历史文化变迁,平遥古城民居视觉形象不断融入新的视觉潮流和文化风尚。现代的平遥古城民居视觉形象体系从观察方式、存在形态、使用功能和程度三... 明清时期,平遥古城民居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域文化特征,又具有中华民族共享性。随着历史文化变迁,平遥古城民居视觉形象不断融入新的视觉潮流和文化风尚。现代的平遥古城民居视觉形象体系从观察方式、存在形态、使用功能和程度三个层面构建,延续了明清时期的整体形制和风格,融入文化旅游和大众媒介并与不同艺术门类相结合,成为新时期的地方象征符号,成为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资源,最终平遥古城民居视觉形象实现从遗产到资源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遥古城 民居 艺术人类学
下载PDF
意涵、功能与数媒融合:古城胡同集体记忆的书写
19
作者 董世斌 黄锐 《新闻世界》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古城胡同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空间,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认知构建的指向符号和记忆构建的象征空间两个维度,它还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在唤起对古城胡同的保护和凝聚历史文化认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时... 古城胡同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空间,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认知构建的指向符号和记忆构建的象征空间两个维度,它还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在唤起对古城胡同的保护和凝聚历史文化认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时代的发展对古城胡同集体记忆延续提出新挑战,本研究认为应该借助数字媒介实现对古城胡同的数字再造,并通过多种数字转型方案实现对古城胡同集体记忆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胡同 集体记忆 数字传播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苏州古城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
20
作者 李园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共4页
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是对疫情期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反思总结。结合苏州古城特点,以及考虑居民、社会、管理者对城市公共空间新的需求,对比国外疫情期间典型的设计案例,总结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是对疫情期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反思总结。结合苏州古城特点,以及考虑居民、社会、管理者对城市公共空间新的需求,对比国外疫情期间典型的设计案例,总结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趋势,从提升苏州古城室外公共空间比例、强化古城多功能弹性空间、加强户外空间可视化安全距离设计、优化古城公共交通等四个方面,提出苏州古城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苏州古城 公共空间 更新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