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落多样性对群落可入侵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家杰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366-375,共10页
外来入侵植物(alien invasive plants, AIP)的成功入侵可能改变群落结构和群落可入侵性,并破坏本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群落多样性常用指标涵盖了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等方面,而这些多样性指标与群落可入侵... 外来入侵植物(alien invasive plants, AIP)的成功入侵可能改变群落结构和群落可入侵性,并破坏本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群落多样性常用指标涵盖了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等方面,而这些多样性指标与群落可入侵性存在复杂的相关性。群落可入侵性是评价群落对抗外来入侵物种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与群落多样性密切相关。如何准确理解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对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是入侵生态学领域一个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对现有的群落可入侵性相关性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群落多样性对群落可入侵性的作用因生境和研究尺度的不同而异。过去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单一多样性维度对群落可入侵性的作用,同时对不同群落可入侵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较少,且缺乏一个通用的群落可入侵性量化的指标。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多种多样性指数与群落可入侵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理解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制提供科学基础。在构建生态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框架时,群落多样性的考量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入侵生态学的认识,而且还能指引研究者实施更加有效的预防、监测和干预手段,从而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群落可入侵性 群落多样 入侵干预 入侵生态
下载PDF
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可入侵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许凯扬 叶万辉 +1 位作者 曹洪麟 黄忠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5-391,共7页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环境问题 ,并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尽管一些理论研究和观察表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不容易受到外来种的入侵 ,但后来有些实验研究并没能证实两者的负相关性 ,多样性 可入侵性假说仍然是入侵生态学领域争论...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环境问题 ,并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尽管一些理论研究和观察表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不容易受到外来种的入侵 ,但后来有些实验研究并没能证实两者的负相关性 ,多样性 可入侵性假说仍然是入侵生态学领域争论比较多的一个焦点。人为构建不同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功能群多样性 (C3 禾本科植物、C4植物、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和豆科植物 )梯度的小尺度群落 ,把其它影响可入侵性的外在因子和多样性效应隔离开来 ,研究入侵种喜旱莲子草 (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在不同群落里的入侵过程来验证多样性 可入侵性及其相关假说。研究结果显示 ,物种功能群丰富的群落可入侵程度较低 ,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多样性不同的群落可入侵性没有显著性差异 ,功能群特征不同的群落也表现出可入侵性的差异 ,生活史周期短的单一物种群落和有着生物固氮功能的豆科植物群落可入侵程度较高 ,与喜旱莲子草属于同一功能群且有着相似生态位的土著种莲子草(A .sessilis)对入侵的抵抗力最强。实验结果表明 ,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可入侵性并没有很显著的负相关 ,而是与物种特性基础上的物种功能群多样性呈负相关 ,群落中留给入侵种生态位的机会很可能是决定群落可入侵性的一个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 入侵 可入侵性 喜旱莲子草
下载PDF
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可入侵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郑景明 马克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38-1343,共6页
综述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可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进展.对模型研究、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得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可入侵性关系不同结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方面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模型研究的群落多样性形成机制单一、群落状态达... 综述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可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进展.对模型研究、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得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可入侵性关系不同结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方面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模型研究的群落多样性形成机制单一、群落状态达到平衡、物种特征差异不明显等简化前提假设,削弱了其结论的可信性.观察性研究的尺度不同导致不同结论,在小尺度上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群落内部的生物因素,但在较大尺度上很多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多样性和可入侵性,会导致两者出现正相关.实验性研究通常是在小尺度下进行,排除了外部因素的干扰,但是在人工组建群落多样性梯度时,会出现取样效应、相同物种多样性的群落丰富度和密度不同等问题.未来研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即观察性研究与实验相结合,分析不同尺度上入侵的机理和过程;平衡实验设计,避免抽样效应等误来源;模型与实验设计相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可入侵性 物种多样 植物群落 丰富度假说 取样效应
下载PDF
群落可入侵性及环境胁迫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凯扬 叶万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82,共8页
群落的可入侵性研究是入侵生态学的中心内容。从群落进化历史、群落结构、繁殖体压力、干扰和胁迫等5个影响入侵的主要因素综述了近年来群落可入侵性研究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其中重点阐述了群落结构对入侵的影响,包括群落物种组成、物种... 群落的可入侵性研究是入侵生态学的中心内容。从群落进化历史、群落结构、繁殖体压力、干扰和胁迫等5个影响入侵的主要因素综述了近年来群落可入侵性研究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其中重点阐述了群落结构对入侵的影响,包括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功能群多样性的诸多实验研究和相关假说,并用理论模型结合具体实验研究探讨了环境胁迫和可入侵性的关系。针对目前群落可入侵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可入侵性 入侵 资源可利用 多样 胁迫
下载PDF
植物群落可入侵性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绍明 张霞 +1 位作者 李裕 王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3-636,共4页
通过介绍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影响群落可入侵性的各种因素。重点评介了Davis等(2000)提出的“可用资源波动说”的内容及其依据。该理论的要点是植物群落中可用(或未曾利用)资源的增加将使该群落的可入侵性(或... 通过介绍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影响群落可入侵性的各种因素。重点评介了Davis等(2000)提出的“可用资源波动说”的内容及其依据。该理论的要点是植物群落中可用(或未曾利用)资源的增加将使该群落的可入侵性(或对于入侵的易感性)增加。将这一理论用于分析实际植物入侵事例,可以得到较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入侵性 植物群落 影响因子 点评 实际 理论 合理 内容 相关概念 事例
下载PDF
确定力量和随机性在生境可入侵性中的重要性
6
作者 唐龙 刘秋月 +1 位作者 周庆诗 高扬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许多土著群落的物种组成可被外来植物改变,并因此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随着全球化的提速,这样的改变已经是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风险源。揭示土著群落可入侵性的机制,阐明群落抵抗外来种的主控因素,可为入侵预警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 许多土著群落的物种组成可被外来植物改变,并因此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随着全球化的提速,这样的改变已经是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风险源。揭示土著群落可入侵性的机制,阐明群落抵抗外来种的主控因素,可为入侵预警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土著群落可入侵性主要理论的生态学原理发现,这些理论聚焦于天敌、资源、非资源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等确定性力量,而忽视了繁殖体随机移动这一过程,该过程在自然界是普遍的,并被中性理论所强调。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整合确定因素和随机过程,以促进对群落可入侵性的理解、预测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外来植物 可入侵性 入侵机制
下载PDF
草地物种多样性对群落可入侵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丽娟 吴琛珺 +2 位作者 薛杨璐 王一暖 王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3-477,551,共6页
综述草地群落入侵实验中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进展。目前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主要出现了对立的关系模式,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机制为尺度依赖。但其它研究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关系,提出物种特性、植物更新、种间关系变化... 综述草地群落入侵实验中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进展。目前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主要出现了对立的关系模式,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机制为尺度依赖。但其它研究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关系,提出物种特性、植物更新、种间关系变化和群落构建机制等其它因素可能是导致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出现复杂关系的原因。建议未来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关系在不同营养级适用性,与群落构建机制变化间的联系和时间尺度对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 群落可入侵性 尺度依赖 物种特 植物更新 种间关系 群落构建
下载PDF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植物群落可入侵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红彩 李永宝 +1 位作者 冯水园 王纳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0-34,共5页
外来物种入侵是自然保护区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为了探究哪些群落对外来入侵植物抵制作用更强以及群落可入侵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选取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进行群落调查。分别在林下(受干扰较弱)和路边(受干扰较强)生境随机选取2 m&... 外来物种入侵是自然保护区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为了探究哪些群落对外来入侵植物抵制作用更强以及群落可入侵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选取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进行群落调查。分别在林下(受干扰较弱)和路边(受干扰较强)生境随机选取2 m×2 m的小样方,调查记录样方中入侵物种、外来物种和本地种的数量;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入侵种多度占总多度比例,并以其表征群落可入侵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林下和路边生境可入侵性、用线性回归分析群落可入侵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共发现13种外来植物,其中11种属于入侵植物;多种因素影响群落可入侵性,其中群落受到的干扰越强,对入侵物种抵抗力越弱;物种多样性与可入侵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物种 可入侵性 干扰 物种多样 佛坪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意大利苍耳入侵对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9
作者 肖永康 何健霄 +4 位作者 隋晓青 蔡新斌 买尔燕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周一凡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17-5725,共9页
研究外来植物不同程度入侵对区域群落结构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入侵植物以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意大利苍耳危害较明显且分布面积较大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 研究外来植物不同程度入侵对区域群落结构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入侵植物以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意大利苍耳危害较明显且分布面积较大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为研究区域进行植物样方调查,以意大利苍耳和其共生的本地植物为切入点,以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群落可入侵性、影响程度指数、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和入侵强度来探究不同入侵程度下的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未入侵地相比,意大利苍耳轻度入侵显著增加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0.05),而重度入侵显著降低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0.05)。(2)在意大利苍耳入侵的群落中,群落稳定性由轻度入侵水平到重度入侵水平降低了25%,而群落可入侵性、意大利苍耳的竞争优势指数和入侵强度指数分别增加了77%、79%和83%。(3)在轻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0,产生了积极影响;相反,在轻中度和重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0,产生了负面影响。(4)本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均呈正相关,但与群落可入侵性呈负相关(P<0.05)。(5)Shannon-Wiener指数对群落的稳定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828;Simpson′s指数对群落可入侵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932。由此可见,意大利苍耳在中度和重度入侵对植物群落结构产生巨大影响,而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和枢纽地带的新疆,将会对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土著物种的多样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应在入侵初期对其进行控制与铲除,防止意大利苍耳等有害外来入侵种的入侵和进一步扩散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物种多样 群落稳定 群落可入侵性 入侵程度
下载PDF
外来种互花米草入侵模式与爆发机制 被引量:135
10
作者 邓自发 安树青 +5 位作者 智颖飙 周长芳 陈琳 赵聪蛟 方淑波 李红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78-2686,共9页
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因其促淤造陆和消浪护堤作用显著而被许多国家引种,如今却在侵入地快速蔓延并呈现爆发趋势,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被认为是研究生物入侵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模式植物。从种群的入侵力、生态系统... 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因其促淤造陆和消浪护堤作用显著而被许多国家引种,如今却在侵入地快速蔓延并呈现爆发趋势,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被认为是研究生物入侵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模式植物。从种群的入侵力、生态系统可入侵性和入侵通道3个方面探讨互花米草的爆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遗传分化和基因渗入能力是互花米草爆发的遗传基础,对逆境的高抗性和强竞争力是其快速扩张的保障,而高繁殖系数是互花米草爆发的源泉。我国互花米草种群的早期扩散人为影响超过了自然过程,快速扩张呈现出点源扩散和多点爆发的特点,从而为其种群控制带来困难,同时种子的跳跃式和连续式扩散在互花米草种群维持、更新和爆发中有重要作用,强有力的克隆生长能力也为互花米草种群的连续扩张提供了保障。现阶段要完全控制和根除互花米草是不实际的,但在及时预测预警的基础上,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采取有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策略,仍可望妥善解决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 可入侵性 ALLEE效应 基因渗入 繁殖系数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对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魏巍 侯玉平 +3 位作者 彭少麟 陈鹏东 梁希平 张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021-6028,共8页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之一,对光的捕获和利用直接影响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适合度。...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之一,对光的捕获和利用直接影响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适合度。本研究以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为研究对象,对比二者生长、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从而验证假设:外来植物入侵力受有效光辐射的限制,光照是影响不同演替阶段林型具有不同可入侵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3%—60%全光照下两种外来植物均可存活,并显示较灵活的生物量分配策略,可见其对光照具有广适性,为其广泛分布提供生态学基础。低光严重抑制了两种外来植物的生物量积累,这可能是导致演替后期季风林入侵现象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比两种植物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高光下薇甘菊SLA降低,LAR、LARMR减小,叶片变小变厚,有利于植株保持强光下的水分平衡;低光下薇甘菊增加SLA和LAR,叶片变薄变大,增大对光的截获面积,以实现对光强减弱的适应。相比薇甘菊,3种光照处理对飞机草的SLA、LAR、LARMR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1)光照影响所在群落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抵抗力;(2)攀援植物薇甘菊较丛生型草本飞机草对变化的光环境在叶片水平上具有更高的形态可塑性,有效寻觅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演替 入侵植物 比叶面积 生物量分配 光强 群落可入侵性
下载PDF
外来植物豚草入侵机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邓贞贞 白加德 +1 位作者 赵彩云 李俊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3,共10页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其花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高致敏原,豚草入侵到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入侵性、...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其花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高致敏原,豚草入侵到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入侵性、生境可入侵性和人类干扰密切相关:1)豚草的入侵性在于其具有的高繁殖体压力、高水肥利用效率、化感作用、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多样性;2)生境的可入侵性是由于具有适宜豚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生物多样性较低,且缺乏天敌和高竞争力的土著植物;3)国际贸易、耕作等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对豚草的入侵性和生境的可入侵性具有促进作用。建议今后应加强豚草可控试验,以探究豚草入侵的地下过程,研究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生物学特征、表型可塑性、遗传多样性和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可入侵性 入侵机制 入侵 繁殖体压力
下载PDF
香港东北角吉澳群岛入侵植物调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严岳鸿 何祖霞 +2 位作者 佘书生 黄忠良 邢福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8,共7页
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入侵是入侵生态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最近,我们对香港东北角吉澳群岛中的鸦洲湾、小鸦洲、鸦洲、拦船排、虎王洲、娥眉洲、往湾洲、吉澳等8个岛屿上的所有外来植物及本土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盖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 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入侵是入侵生态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最近,我们对香港东北角吉澳群岛中的鸦洲湾、小鸦洲、鸦洲、拦船排、虎王洲、娥眉洲、往湾洲、吉澳等8个岛屿上的所有外来植物及本土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盖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具有高钙低硅土壤基质的鸦洲、小鸦洲、鸦洲湾等三个小岛上分布有大量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具有高硅低钙土壤基质的拦船排、虎王洲、娥眉洲、往湾洲等岛屿上外来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稀少,吉澳岛虽然外来植物的种类多,但外来植物的个体数量少。分析说明:钙离子可能是影响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或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的关键因子。此外,文章还讨论及介绍了外来植物在石灰岩生境、盐碱地、海岸沙滩、温带广布的各种钙土、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形成的干旱土等钙离子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入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调查 群岛 东北 香港 外来植物 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 土壤基质 入侵生态学 本土植物 个体数量 关键因子 可入侵性 气候影响 钙离子 种类 石灰岩 盐碱地 干旱土 地中海 船排 岛屿 和数 盖度 高钙 钙土 温带
下载PDF
外来植物入侵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惊鸿 金晓玲 +1 位作者 张旻桓 吴莎 《绿色科技》 2016年第6期12-13,共2页
指出了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类健康、妨碍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因此全面了解植物入侵的发生原因,掌握其发生机制是控制和预防植物入侵的重要前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植物入侵机制:(1)外来植物的侵染性功能性状;(2)新栖... 指出了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类健康、妨碍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因此全面了解植物入侵的发生原因,掌握其发生机制是控制和预防植物入侵的重要前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植物入侵机制:(1)外来植物的侵染性功能性状;(2)新栖息地的可侵入性;(3)植物入侵的外部驱动力。深入剖析了植物入侵的外因和内因,并总结了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带来的主要危害,提出了防控措施和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入侵机制 功能 可入侵性 驱动力
下载PDF
四川攀西地区云南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旭 王国严 +3 位作者 彭培好 李景吉 石松林 张廷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5-874,共10页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入侵地本土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认识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入侵植物的防控能力。本文以攀西地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入侵地本土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认识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入侵植物的防控能力。本文以攀西地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野外群落调查,从群落可入侵性入手,分析了环境因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学特征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和火烧强度等环境因子和冠层郁闭度、灌木层盖度等生物因子对研究区紫茎泽兰入侵强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和草本层组分种与紫茎泽兰的亲缘关系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的入侵强度(P<0.05),说明灌木层对光照等环境资源的占用和草本层(同层)物种对相似资源的竞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入侵 物种多样 净种间亲缘关系指数 群落可入侵性
原文传递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with submucosal invasion:Feasibility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被引量:22
16
作者 Do-Joong Park Hyeon-Kook Lee +5 位作者 Hyuk-Joon Lee Hye-SeungLee Woo-HoKim Han-Kwang Yang Kuhn-UkLee Kuk-JinCho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3549-3552,共4页
AIM: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ertorming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on subsets of submucosal gastric cancers that are unlikely to have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A total of 105 patients underwent ... AIM: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ertorming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on subsets of submucosal gastric cancers that are unlikely to have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A total of 105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gastrectomy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submucosal gastric cancer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1995.Besides investigating many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tumor size,gross appearance,and differentiation, we measured the depth of invasion into submucosa minutely and analyzed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these patients regard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RESULTS:The rat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cases where the depth of invasion was<500 μm,500-2 000 μm,or >2 000 μm was 9%(2/23),19%(7136),and 33%(15/46), respectively(P<0.05).In univariate analysis,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ge,sex,tumor location,gross appearance,tumor differentiation,Lauren's classification,and lymphatic invasion.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tumor size(>4 cm vs≤2 cm,odds ratio=4.80, P=0.04)and depth of invasion(>2 000 μm vs ≤500 μm, odds ratio=6.81,P=0.02)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Combining the depth and size in cases where the depth of invasion was less than 500 μm, we found that lymph node metastasis occurred where the tumor size was greater than 4 cm.In cases where the tumor size was less than 2 cm,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found only where th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was more than 2 000 μm. CONCLUSION:MIS can be applied to submucosal gastric cancer that is less than 2 cm in size and 500 μm in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Procedures Minimally Invasive ADULT Aged Early Diagnosis Feasibility Studies FEMALE GASTRECTOMY Gastric Mucosa Humans Logistic Models Lymph Node Excision Lymphatic Metastasis Male Middle Aged Stomach Neoplasms
下载PDF
Possibility of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gastric mucosal precancerous changes 被引量:7
17
作者 Victor D.Pasechnikov Sergey Z.Chukov +3 位作者 Sergey M. Kotelevets Alexander N. Mostovov Varvara P. Mernova Maria B. Polyakov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3146-3150,共5页
AIM: To assess the possibility of non-invasive screening of atrophic chronic gastritis for preven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eight consecutive Helicobacter pylori ( H py... AIM: To assess the possibility of non-invasive screening of atrophic chronic gastritis for preven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eight consecutive Helicobacter pylori ( H pylori)-positive dyspeptic patients after detection of serum levels of pepsinogen-1 (PG-1) and gastrin-17 (G-17) by enzyme immunoassay were proposed for endoscopy and histology. The serologic and morphologic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estimating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rognostic values of the tests.RESULTS: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verse dependence between the grade of stomach mucosal antral or corpus atrophy and the proper decreasing of serum G17 or PG1 levels. The serologic method was quite sensitive in the diagnosis of non-atrophic and severe antral and corpus gastritis. Also,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ognostic values.CONCLUSION: Detection of serum G-17 and PG1 levels can be offered as the screening tool for atrophic gastritis. The positive serologic results require further chromoendoscopy with mucosal biopsy, for revealing probable progressing of atrophic process with development of intestinal metaplasia, dysplasia or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ATROPHY Biological Markers Biopsy Gastric Mucosa GASTRINS GASTRITIS Helicobacter Infections Humans Immunoenzyme Techniques Mass Screening Pepsinogen A Precancerous Condition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下载PDF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traits and reproductive allocations between native and invasive plants 被引量:6
18
作者 WANG Cong-yan ZHOU Jia-wei +2 位作者 LIU Jun XIAO Hong-guang WANG 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16-525,共10页
Because co-occurring native and invasive plants are subjected to similar environmental selection pressures,the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traits and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native and invasive plants... Because co-occurring native and invasive plants are subjected to similar environmental selection pressures,the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traits and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native and invasive plants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latter.Accordingly,this study examines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traits and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native and invasive plants in Eastern China.Plant height,branch number,reproductive branch number,the belowground-to-aboveground biomass ratio,and the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coefficient of invasive plants were all notab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ative species.Additionally,the specific leaf area(SLA)values of invasive plants were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of native species.Plasticity indexes of SLA,maximum branch angle,and branch number of invasive plants were each notably lower than those of native species.The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coefficien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productive branch number and the belowground-to-aboveground biomass ratio but exhibite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SLA and aboveground biomass.Plant height,branch number,reproductive branch number,the belowground-to-aboveground biomass ratio,and the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coefficient of invasive plants may strongly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their inva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trait specific leaf area reproductive allocation strategy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vasive plant
下载PDF
Analyses and predictions of rock cuttabilitie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stresses and rock properties based on rock indentation tests by conical pick 被引量:10
19
作者 Shao-feng WANG Yu TANG +1 位作者 Xi-bing LI Kun D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766-1783,共18页
The rock indentation tests by a conical pick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ock cuttability correlated to confining stress conditions and rock strength.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regression analyses,support vec... The rock indentation tests by a conical pick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ock cuttability correlated to confining stress conditions and rock strength.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regression analyses,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and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were us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ock cuttability,uniaxial confining stress applied to rock,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UCS)and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material.It was found that the regression and SVM-based models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variation law of rock cuttability,which presented decreases followed b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uniaxial confining stress and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UCS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material.Based on prediction models for revealing the optimal stress condi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cutting parameters,the axial boom roadheader with many conical picks mounted was satisfactorily utilized to perform rock cutting in hard phosphate rock around pil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cuttability rock indentation prediction model regression analysi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neural network
下载PDF
云南省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彩云 赵相健 +1 位作者 柳晓燕 李俊生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 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与本地草本植物密度的关系及对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调查发现22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其中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类最多,达14种,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种;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之间、本地草本植物密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之间均呈现正、负2种相关关系,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简单回归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本地草本植物盖度、本地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是造成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草本植物 本地草本植物 丰富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可入侵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