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栽培‘金牡丹’茶树新梢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
1
作者 孙君 朱留刚 张文锦 《茶叶学报》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研究温室栽培环境下‘金牡丹’茶树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光合特性,为其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金牡丹茶树中小开面新梢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并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 【目的】研究温室栽培环境下‘金牡丹’茶树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光合特性,为其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金牡丹茶树中小开面新梢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并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温室内茶树新梢不同叶位叶片(中开面第1至3叶和小开面第2至4叶)的净光合速率(P_(n))为2.63~4.74μmol·m^(-2)·s^(-1),以中开面第1叶最小,第3叶最大;蒸腾速率(T_(r))在2.31~5.97 mmol·m^(-2)·s^(-1)之间,以中开面第1叶最小,第2叶最大;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饱和光强(LSP)以中开面第3叶最大(7.40μmol·m^(-2)·s^(-1)、1 208.10μmol·m^(-2)·s^(-1)),第1叶最小(3.20μmol·m^(-2)·s^(-1)、867.03μmol·m^(-2)·s^(-1));光补偿点(LCP)为中开面第1叶(32.95μmol·m^(-2)·s^(-1))>第2叶(25.93μmol·m^(-2)·s^(-1))>第3叶(20.53μmol·m^(-2)·s^(-1))。【结论】中开面茶树叶片整体净光合速率高于小开面;中开面茶梢利用强光、弱光以及整体叶片的光合潜能以中开面第3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茶树 光响应 叶位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番茄苗期叶位色素含量高光谱检测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建贵 王国梁 +5 位作者 张宇 赵丽洁 陈宁 王文俊 杜慧玲 李志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91,共6页
叶片色素含量是表征作物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和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快速、精准获取色素含量及叶位分布规律是设施农业水肥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以番茄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Chll)和类胡萝卜素(Caro)为研究指标,... 叶片色素含量是表征作物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和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快速、精准获取色素含量及叶位分布规律是设施农业水肥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以番茄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Chll)和类胡萝卜素(Caro)为研究指标,用营养液配制10个氮素浓度;根据叶片位置摘取1710片(285个样本)用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采集;运用卷积平滑(S-G)、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数据预处理。首先采用竞争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对特征波段“粗”提取,然后利用迭代和保留信息变量算法(IRIV)判断“粗”提取波段的重要性,并对强弱波段组逆向消除“精”提取最优波段集合,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结果表明:(1)营养液氮素浓度为302.84 mg·L^(-1),叶片色素含量最大,且高浓度的抑制作用高于低浓度,叶位色素含量呈上叶位>中叶位>低叶位分布规律;(2)采用CARS-IRIV-PLSR算法“粗-精”特征波段筛选策略分别对Chla、Chlb、Chll和Caro提取了4、4、10和11条特征波段,其Rp为0.7722、0.7321、0.8471和0.8587;(3)结合最优模型色素定量反演图像可视化表达,Chla、Chlb和Chll分布规律一致,而Caro与Chll分布规律相反,该结论与植物生理特征和测定结果相吻合。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对叶片色素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及可视化表达,为设施农业植物叶片色素分布、养分亏缺和施肥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叶位 色素含量 特征波段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鲜烟叶叶位识别方法
3
作者 李粉粉 王爱霞 +6 位作者 赵晨 白涛 毛岚 张豹林 李生栋 宋朝鹏 王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为实现鲜烟叶叶位的快速无损识别,以不同着生部位烟叶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构建基于特征光谱的鲜烟叶叶位判别模型。首先,利用标准正态变换(SNV)、二阶导数(2ND)、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和多元散射校正(MSC)4种光谱预处... 为实现鲜烟叶叶位的快速无损识别,以不同着生部位烟叶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构建基于特征光谱的鲜烟叶叶位判别模型。首先,利用标准正态变换(SNV)、二阶导数(2ND)、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和多元散射校正(MSC)4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烟叶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采用预处理后的全波段光谱数据和特征波段光谱数据,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鲜烟叶叶位识别模型。结果表明:采用SG滤波预处理和BPNN所构建的模型识别效果最好,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1.15%和90.63%。此外,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所筛选的特征波长所建立的BPNN模型最优,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3.23%和92.19%。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判别鲜烟叶所属部位是可行的,可以实现鲜烟叶所属部位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叶位 无损识别 高光谱成像 光谱特征
下载PDF
不同无人机飞行高度下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无人机遥感反演及其指示叶位的识别
4
作者 李瑞鑫 张宝林 +3 位作者 潘丽杰 牛潘婷 斯琴高娃 何美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4-1244,共11页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对其监测精度有影响。本研究旨在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探究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与植被指数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指示叶位、无人机的最佳飞行高度。采用随机森林法构建基于植被指数的叶绿素相对含...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对其监测精度有影响。本研究旨在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探究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与植被指数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指示叶位、无人机的最佳飞行高度。采用随机森林法构建基于植被指数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遥感估算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灌浆期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乳熟期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植株中部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上部、下部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在玉米灌浆期与乳熟期,玉米叶片SPAD值的指示叶位为第5叶,当无人机飞行高度为20 m时,模型的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 2)=0.94]。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遥感监测的精度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农作物的田间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绿素 无人机 遥感 指示叶位 智能
下载PDF
水稻氮素和叶绿素SPAD叶位分布特点及氮素诊断的叶位选择 被引量:123
5
作者 李刚华 薛利红 +4 位作者 尤娟 王绍华 丁艳锋 吴昊 杨文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目的】研究分析水稻氮素和SPAD值的叶位分布特点,并试图提出SPAD计诊断氮素营养状况的最佳测定叶位。【方法】在95-38、武育粳3号、镇稻5394、9915等4个粳型品种和1个籼型品种R161-10的盆播氮肥试验和宁粳2号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 【目的】研究分析水稻氮素和SPAD值的叶位分布特点,并试图提出SPAD计诊断氮素营养状况的最佳测定叶位。【方法】在95-38、武育粳3号、镇稻5394、9915等4个粳型品种和1个籼型品种R161-10的盆播氮肥试验和宁粳2号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水稻氮素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之间及其与总叶片含氮率和植株含氮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叶位叶片SPAD测定值的变异系数。【结果】水稻不同叶位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存在差异,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同时减少叶位间的差异;SPAD值对氮素的敏感性顺序为顶4叶、顶3叶和顶2叶,而顶1叶的敏感性排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穗分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均以顶3叶与总叶片及植株含氮率相关系数最高;且适宜氮素水平下,穗分化期顶3叶SPAD值的变异系数最小。【结论】以某一特定叶片的SPAD值或以叶色差的大小来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和推荐水稻穗肥施用时,顶3叶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或参照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诊断 SPAD值 叶位 氮含量
下载PDF
水稻氮素供需差与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关系 被引量:51
6
作者 王绍华 吉志军 +2 位作者 刘胜环 丁艳锋 曹卫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61-1265,共5页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的条件下 (对照 ) ,植株上部 4张叶输出氮素 ,叶片正常衰老 ;随NSDB提高 ,顶部叶片尤其是顶 4叶的氮素输...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的条件下 (对照 ) ,植株上部 4张叶输出氮素 ,叶片正常衰老 ;随NSDB提高 ,顶部叶片尤其是顶 4叶的氮素输出显著减少 ,叶片MDA含量下降 ,SOD和CAT酶活力提高 ,上位叶与下位叶之间的叶色差缩小 ;当NSDB >0以后 (去穗 )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 ,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研究证实顶 4叶叶色受氮素供需差的影响最大 ,当土壤供氮不能满足库需氮时 ,顶 4叶叶色浅于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供给量 需求量 叶位 叶片 营养水平
下载PDF
水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52
7
作者 金松恒 蒋德安 +2 位作者 王品美 赵凯 翁晓燕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孕穗期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g)、蒸腾速率(E) 和水分利用效率(WUE) 均随叶位降低而明显下降 ;而胞间CO2 浓度 (Ci)基本维持不变 ,说明叶片衰老时Pn 的下降主要不...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孕穗期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g)、蒸腾速率(E) 和水分利用效率(WUE) 均随叶位降低而明显下降 ;而胞间CO2 浓度 (Ci)基本维持不变 ,说明叶片衰老时Pn 的下降主要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与Pn 下降的表现一致 ,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Fv/Fm 和F′v/F′m 没有随叶位发生变化 ,而PSⅡ的光化学效率 (Ф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 (ETR)随叶位降低明显下降 ,这表明可能是PSⅠ电子传递受阻导致CO2 同化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叶位 叶片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特性
下载PDF
黄瓜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对弱光的响应 被引量:45
8
作者 李伟 眭晓蕾 +5 位作者 王绍辉 关秋竹 胡丽萍 周明 孟凡珍 张振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98-3707,共10页
【目的】探讨弱光条件下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日光温室黄瓜冬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弱光的‘津研2号’和较耐弱光的‘戴多星’黄瓜幼苗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用LI-640... 【目的】探讨弱光条件下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日光温室黄瓜冬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弱光的‘津研2号’和较耐弱光的‘戴多星’黄瓜幼苗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用LI-6400光合仪和PAM-2100荧光仪研究弱光[75~85μmol·m-2·s-1,25℃(昼)/18℃(夜)]及常光对照(500~600μmol·m-2·s-1)下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弱光处理后,黄瓜第3~5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基本上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升高,尤以中部叶变化明显,Pn的下降主要是非气孔因素限制的结果。弱光下第3~5叶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非环式电子传递速率(J)和PSⅡ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P)均下降,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性(β/α-1)增大。弱光下‘津研2号’随叶位的升高其Pn、ΦPSⅡ、J和P等光合、荧光参数基本呈降低趋势,β/α-1有所升高,而‘戴多星’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其对照相似,即中部叶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光化学活性。【结论】弱光抑制了黄瓜幼苗各叶位叶片,尤其降低了中上部叶的光合同化能力和PSⅡ光化学活性。弱光下‘津研2号’幼苗整株持续光合能力明显低于‘戴多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弱光 叶位 气体交换 叶绿素a荧光
下载PDF
ALA对萝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3
9
作者 汪良驹 刘卫琴 +5 位作者 孙国荣 王建波 姜卫兵 刘晖 李志强 庄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8-496,共9页
以盆栽萝卜为材料 ,研究了叶面喷布 10 0~ 30 0 mg/ L AL A对萝卜植株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AL A促进萝卜植株生长与其促进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有关 .AL A处理提高了叶片光合表观量子效率 ,并降低... 以盆栽萝卜为材料 ,研究了叶面喷布 10 0~ 30 0 mg/ L AL A对萝卜植株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AL A促进萝卜植株生长与其促进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有关 .AL A处理提高了叶片光合表观量子效率 ,并降低了光补偿点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资料显示 ,AL A处理不仅降低了叶绿素初始荧光 Fo、稳态荧光 Fs以及两者的差值Δ Fo,还降低了暗适应以及光照下的最大荧光 Fm 和 Fm′ 和可变荧光 Fv 和 Fv′ ,但是不影响 PS 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对于中下部叶片 PS 实际光化学效率 ΦPS 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AL A处理植株叶片光合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 ETR显著提高 ,30 0 mg/ L AL A处理还降低了光合相对限制值 L PFD . AL A具有促进叶绿素荧光光化学猝灭和非光化学猝灭的双重特性 ,其中 ,前者提高了叶片光化学速率 ,后者增加热耗散量以及提高热耗散速率 .另外 ,本试验结果显示 ,AL A处理提高了植株基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中下部叶片类萝卜素含量 .以上参数变化说明 AL A通过诱导光抑制保护机制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 叶绿素荧光特性 光抑制 光合作用 萝卜 叶位 5-氨基乙酰丙酸
下载PDF
水稻不同叶位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骏威 付贤树 +2 位作者 奚辉 蔡冲 王腾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研究抽穗当天水稻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光合色素含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下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显著降低,在低光强(<800μmol·m-2·... 研究抽穗当天水稻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光合色素含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下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显著降低,在低光强(<800μmol·m-2·s-1)下,胞间CO2浓度(Ci)也随之降低,而更高光强时,下部2枚叶片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甚至远远超过上部2枚叶片,说明叶片衰老时Pn的下降主要不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初始荧光(Fo)的升高和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的降低表明PSⅡ反应中心遭受失活或/和破坏.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说明无论是光能的吸收,还是光能的转化和传递均严重受抑,尽管非光化学猝灭(NPQ)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持续升高,但仍无法阻止叶绿素(Chl)的降解和氮(N)、磷(P)含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光合 叶绿素荧光 衰老
下载PDF
日光温室黄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艾希珍 张振贤 +2 位作者 何启伟 孙小镭 邢禹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19-1524,共6页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的Pn和CE以中、上位较高 ,尤其是第 4位叶最高 ,顶部叶和中下位叶次之 ,下位叶最低 ,光合作用饱和光强也以中位叶最高 ,但光补偿点多随叶位的下降而降低 ,基部弱光和CE降低是导致下位叶Pn降低的主要原因。在黄瓜生长期...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的Pn和CE以中、上位较高 ,尤其是第 4位叶最高 ,顶部叶和中下位叶次之 ,下位叶最低 ,光合作用饱和光强也以中位叶最高 ,但光补偿点多随叶位的下降而降低 ,基部弱光和CE降低是导致下位叶Pn降低的主要原因。在黄瓜生长期内 ,各叶位叶片的Pn随PFD的升高而增大。不同叶位叶片Pn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均呈单峰曲线型 ,高峰出现在 12时左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植株各层次叶片的光量子通量密度逐渐降低 ,尤其是中下部叶片降低幅度较大。种植密度对上位叶的Pn影响不大 ,但对光补偿点影响较大 ;下位叶的Pn及其饱和光强多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但不同密度处理的光补偿点差异不显著。黄瓜叶片对光强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表现为光照越弱 ,AQY越高 ,对光的利用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叶位 叶片 光合作用
下载PDF
甘蔗不同叶位叶片形态与冠层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罗俊 张华 +4 位作者 邓祖湖 徐良年 高三基 陈如凯 陈由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利用CI-100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和CI-203叶面积分析仪测定了 4个甘蔗品种不同叶位层的冠层参数和相应叶位叶片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不同叶位层间叶片形态、冠层空间结构和冠层辐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叶位层叶面积指数、叶... 利用CI-100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和CI-203叶面积分析仪测定了 4个甘蔗品种不同叶位层的冠层参数和相应叶位叶片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不同叶位层间叶片形态、冠层空间结构和冠层辐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叶位层叶面积指数、叶簇倾角和叶分布的变化主要由冠层内不同叶位叶片叶宽的变化引起,而不同叶位层消光系数的变化主要与叶簇倾角和叶分布有关;散射光透过系数的变化主要与叶面积指数、叶簇倾角和叶分布有关,直射光透过系数的变化主要与叶分布、叶宽、长宽比有关,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叶宽、长宽比有关.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叶片形态与冠层辐射特征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 图 2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位 叶片形态 冠层参数 形态特征 品种
下载PDF
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叶位差异及其与植株氮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7
13
作者 冯伟 李晓 +2 位作者 王永华 王晨阳 郭天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664,共8页
以中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矮抗58和高蛋白质含量品种郑麦366为试验材料,2008—2010年连续2个生长季进行了施氮梯度下(0、90、180和270kghm2)的田间试验。在关键生育时期同步测定叶片荧光参数、叶和茎生物质量及氮含量,建立了基于叶位差的... 以中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矮抗58和高蛋白质含量品种郑麦366为试验材料,2008—2010年连续2个生长季进行了施氮梯度下(0、90、180和270kghm2)的田间试验。在关键生育时期同步测定叶片荧光参数、叶和茎生物质量及氮含量,建立了基于叶位差的小麦植株氮含量荧光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小麦旺盛生长的拔节至孕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和Fv/Fo与对应叶片氮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0.601、0.619和0.633,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顶三叶间荧光参数差异较小,随施氮水平提高,顶部第4叶荧光参数与顶三叶间差异逐渐缩小,说明其对增施氮肥反应敏感。顶部第4叶与顶部第1叶间的荧光参数差异(LPD4-1)可较好拟合小麦拔节期植株氮含量变化,Fv/Fo和Fv/Fm方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44(P<0.001)和0.651(P<0.001);顶部第4叶与顶部第2叶间的荧光参数差异(LPD4-2)方程拟合决定系数有所降低,分别为0.626(P<0.002)和0.592(P<0.005);而顶部第4叶与顶三叶之间的差异(LPD4-n)与小麦孕穗期植株氮含量间呈显著线性关系,其Fo、Fv和Fm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726(P<0.001)、0.791(P<0.001)和0.784(P<0.001)。独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对Fv/Fo和Fv/Fm的LPD4-1预测精度R2分别为0.844(P<0.001)和0.828(P<0.001),相对误差(RE)分别为13.0%和16.7%,而LPD4-2估算植株氮含量精度有所降低,R2分别为0.793(P<0.001)和0.813(P<0.001),RE分别为16.9%和18.4%。小麦孕穗期对Fv和Fm的LPD4-n预测方程的R2分别为0.831(P<0.001)和0.815(P<0.001),RE分别为13.2%和16.4%。比较而言,小麦拔节期Fv/Fo的LPD4-1和孕穗期Fv的LPD4-n可更好地用于评估不同条件下植株氮含量的变化,为施肥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植株氮含量 叶位 荧光参数
下载PDF
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不同叶位水、氮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2
14
作者 田永超 曹卫星 +1 位作者 王绍华 朱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29-1134,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 ,水稻不同叶位含水率、含氮率、叶色和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拔节至抽穗前后 ,不同叶位含水率为顶 1叶 <顶 2叶 <顶 3叶 <顶 4叶 ;随胁迫时间的推移 ,灌浆期后不同叶位水分变化趋... 本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 ,水稻不同叶位含水率、含氮率、叶色和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拔节至抽穗前后 ,不同叶位含水率为顶 1叶 <顶 2叶 <顶 3叶 <顶 4叶 ;随胁迫时间的推移 ,灌浆期后不同叶位水分变化趋势随水分处理而异 ,W3和W5同拔节至抽穗期 ,而W1和W2表现相反 (W1至W5为由低到高土壤水分处理 )。不同叶位叶色随水分胁迫程度而表现不同 ,拔节至抽穗期W1、W2、W3和W5基本一致 ,为顶 2叶 >顶 3叶 >顶 4叶 ,而顶 1叶总是小于顶 2叶 ;抽穗后 ,W1、W2为顶 1叶 <顶 2叶 <顶 3叶 <顶 4叶 ,而W3、W5则相反 ,高氮和低氮处理趋势一致。不同叶位 ,含氮量与叶色表现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的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为顶 1叶 >顶 2叶 >顶 3叶 >顶 4叶。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 ,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与叶片含氮量、叶色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 ,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含水率、含氮量和叶色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此外 ,水稻下部叶片与上部叶片之间含水率、含氮量和光合速率的比值或差值与冠层叶片含水率、含氮量和净光合速率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叶片含水量 叶色 叶片氮含量 光合速率
下载PDF
棉花氮素和SPAD值叶位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罗新宁 陈冰 +4 位作者 张巨松 蒋平安 娄善伟 彭小峰 何嘉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7-430,共4页
在盆栽和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棉花氮素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含氮率、SPAD值之间及其与总叶片含氮率和植株含氮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叶位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 在盆栽和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棉花氮素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含氮率、SPAD值之间及其与总叶片含氮率和植株含氮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叶位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存在差异,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同时减小叶位间的差异;SPAD值对氮素的敏感性为倒4叶最高,倒2叶最低,而倒1、倒3叶的敏感性排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以倒4叶与总叶片及植株含氮率相关系数最高;且适宜氮素水平下,初花期倒4叶SPAD值的变异系数最小。以某一特定叶片的SPAD值或以叶色差的大小来诊断棉花氮素营养状况时,倒4叶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素诊断 SPAD值 叶位 含氮率
下载PDF
水稻叶氮量等生理参数的叶位分布特点及其与氮素营养诊断的关系 被引量:24
16
作者 江立庚 曹卫星 +5 位作者 姜东 戴廷波 董登峰 甘秀芹 韦善清 徐建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5-750,共6页
以氮素营养特性差异较大的 3个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顶部 4片展开叶中叶片总氮、叶绿素和游离氨基酸及叶鞘总氮含量的叶位分布特点。各生育期叶片和叶鞘总氮含量均以顶 1叶最高 ,而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的最高含量叶位随品... 以氮素营养特性差异较大的 3个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顶部 4片展开叶中叶片总氮、叶绿素和游离氨基酸及叶鞘总氮含量的叶位分布特点。各生育期叶片和叶鞘总氮含量均以顶 1叶最高 ,而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的最高含量叶位随品种和生育期而异。抽穗前游离氨基酸的最高含量叶位随品种和生育期变化较大 ,而抽穗后以顶 1叶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抽穗前以顶 2或顶 3叶最高 ,抽穗后以顶 2或顶 1叶最高。叶片和叶鞘氮素含量与植株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均可较好地反映水稻植株氮素营养状况。顶 1叶氮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 ,顶 2叶氮素含量与植株氮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差 ,顶 3叶和顶 4叶氮素含量变异系数大 ,但因顶 4叶个体间差异太大 ,不利取样 ,因此提出顶 3叶作为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的最适宜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氮量 叶位分布 氮素营养 营养诊断
下载PDF
氮素对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8
17
作者 谭雪莲 郭天文 +2 位作者 张国宏 张绪成 王引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7-441,共5页
为了解氮素对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能量利用的影响,测定和分析了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在3个氮素水平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小麦幼苗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 为了解氮素对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能量利用的影响,测定和分析了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在3个氮素水平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小麦幼苗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都呈上升趋势,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则呈下降趋势;但旱地品种叶片荧光参数对氮素更敏感,旱地品种小麦幼苗叶片的Fm、Fv、Fv/Fm、Fv/Fo和qN均高于水地品种,qP低于水地品种。旱地和水地品种在不同氮素处理下各叶位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不同,光合能量利用随叶位的降低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水平 叶位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野生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叶位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马建军 于凤鸣 +3 位作者 张立彬 杜彬 肖啸 任艳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了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叶位成熟叶片中Ca与其他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及其相关特性,为揭示欧李果实钙素吸收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新梢不同叶位叶片中Cu、Mn、Ca、Mg(均值)逐渐增加,Fe、Zn、K(均值)... 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了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叶位成熟叶片中Ca与其他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及其相关特性,为揭示欧李果实钙素吸收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新梢不同叶位叶片中Cu、Mn、Ca、Mg(均值)逐渐增加,Fe、Zn、K(均值)逐渐下降;果实成熟增长期新梢中不同部位叶片由下至上Cu、Zn、Mn、K呈增加趋势,Fe、Ca呈递减趋势,Mg无明显变化;不同叶位叶片中Ca变化相互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新梢上位叶片中Zn、Fe、K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新梢上位和下位叶片中Mn、Mg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提出,新梢上位成熟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可以表征新梢叶片中钙素吸收和累积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果实发育期 叶片 叶位 矿质元素
下载PDF
不同冬小麦品种不同叶位叶片在个体产量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紫燕 李世清 +2 位作者 王全九 邵明安 李东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7-342,共6页
以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大田试验,在不同施氮水平基础上,以NR9405、9430、偃师9号、小偃6号、陕229号、西农2208、矮丰3号和商188等8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年度、不同农艺性状冬小麦不同叶位... 以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大田试验,在不同施氮水平基础上,以NR9405、9430、偃师9号、小偃6号、陕229号、西农2208、矮丰3号和商188等8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年度、不同农艺性状冬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在个体产量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冬小麦旗叶和倒二叶长度、宽度及其叶面积同时受品种和施氮控制,施氮后显著增加。旗叶和旗叶以下余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与不去叶处理相比,开花期去旗叶、留旗叶去其余叶、去所有叶对单穗粒数影响不大,各处理粒数变化在32.91~34.95粒/穗之间。但去旗叶后穗粒重有一定程度下降,比对照植株下降8.7%;留旗叶去其余叶和去所有叶处理,分别比对照植株减少18.2%和29.3%;去叶处理对单粒体积的影响与对单穗粒重的影响相一致;去旗叶、留旗叶去其余叶和去所有叶处理单粒重极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下降7.0%、13.3%和25.1%。花后单株叶对产量的贡献大体上在1/4~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叶位 产量 氮素营养
下载PDF
能源甘蔗不同叶位叶片形态、光合气体交换及其与产量关系 被引量:18
20
作者 罗俊 张华 +3 位作者 陈由强 徐景升 林彦铨 陈如凯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4-760,共7页
利用CI-203叶面积分析仪和CI-301CO2气体分析仪分析4个能源甘蔗品种分蘖期和伸长初期不同叶位层叶片的形态特征和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不同叶位层间叶片形态、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分蘖期和伸长初期... 利用CI-203叶面积分析仪和CI-301CO2气体分析仪分析4个能源甘蔗品种分蘖期和伸长初期不同叶位层叶片的形态特征和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不同叶位层间叶片形态、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分蘖期和伸长初期蔗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长宽比等叶片形态参数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等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均表现为随着叶位的下降,自上而下逐渐变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期第3叶的叶宽和水分利用率及第5叶的叶宽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而伸长初期第1叶和第3叶的叶面积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甘蔗 叶片形态 光合气体交换 叶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