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监测用密度可控同位素示踪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华成武 陈海军 +2 位作者 邓刚 张彦昌 沈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制备了用于油田监测的同位素示踪微球,分析了微球的形貌、抗压强度、热性能、耐溶剂性和加工性能,揭示了微球与同位素产率及加工性能的构效关系,提出了示踪微球密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示踪微球表面形貌主要为致密和松散两种,抗压强度... 制备了用于油田监测的同位素示踪微球,分析了微球的形貌、抗压强度、热性能、耐溶剂性和加工性能,揭示了微球与同位素产率及加工性能的构效关系,提出了示踪微球密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示踪微球表面形貌主要为致密和松散两种,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黏合剂种类与加料方式;采用不同黏合剂制备的微球耐溶剂性差别较大,采用酚醛胺和聚酰胺制备的示踪微球抗压强度较高,耐热性较好;采用炭粉为原料获得的同位素产率较高;微球密度的调控可以通过一个经验系数来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密度可控 同位素示踪 油田监测 测井
下载PDF
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关键金属的运移和超常富集
2
作者 胡霞 邓庚辛 +2 位作者 陈栩琦 盛佳儒 黄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0-1572,共23页
关键金属矿产对于国家经济和安全意义重大,然而其富集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即受控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还是热液流体作用。传统的地球化学手段只能间接制约成矿物质的来源,难以区分分离结晶和岩浆热液作用对成矿的影响,而Rb、Ba、Sr、U等... 关键金属矿产对于国家经济和安全意义重大,然而其富集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即受控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还是热液流体作用。传统的地球化学手段只能间接制约成矿物质的来源,难以区分分离结晶和岩浆热液作用对成矿的影响,而Rb、Ba、Sr、U等流体活动金属的同位素体系则对这两种机制具有不同的响应。笔者分别对喜马拉雅和华南地区的富关键金属花岗岩进行了Rb和Ba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当矿物结晶时,残留熔体中Ba同位素变重,Rb同位素不变;而当岩浆热液作用时,花岗岩中Ba同位素变轻,Rb同位素变重。此外,深部岩浆出溶的热液流体对亲流体易迁移的关键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贡献。上述研究表明,金属稳定同位素(尤其是流体活动金属的同位素)对于示踪岩浆-热液作用和成矿流体来源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稳定同位素 关键金属 超常富集 岩浆-热液作用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示踪法的微量O_(2)对电弧放电下SF_(6)分解产物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张振乾 杨韧 +4 位作者 徐留玉 徐孟元 高超 李小全 张万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SF_(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电弧放电下O_(2)对SF_(6)分解产物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规律及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利用^(18)O_(2)作为示踪剂开展了电弧放电实验,利用GC⁃MS分析了放电过程中和放电后含^(18)O同位素物... SF_(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电弧放电下O_(2)对SF_(6)分解产物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规律及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利用^(18)O_(2)作为示踪剂开展了电弧放电实验,利用GC⁃MS分析了放电过程中和放电后含^(18)O同位素物质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电弧放电下SF_(6)分解产物的形成途径及^(18)O_(2)对SF_(6)分解产物的影响,阐明了其深层化学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电弧放电下O_(2)杂质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SOF_(2)、SO_(2)、SO_(2)F_(2)、CO_(2)的生成,其中O_(2)主要以分解后的O原子参与SOF_(2)、SO_(2)、CO_(2)的生成反应,以O_(2)分子和分解后的O原子共同参与SO_(2)F_(2)的生成反应。SOF_(2)和SO_(2)F_(2)的生成主要由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复合反应主导,SO_(2)的生成主要由放电后发生的分子间反应主导,CO_(2)的生成则来自两者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分解产物 电弧放电 影响规律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基于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H_(2)O对SF_(6)电弧放电分解产物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徐孟元 杨韧 +3 位作者 汪金星 李旭 崔庭东 张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6,共8页
SF_(6)分解产物与SF_(6)开关设备故障放电类型和严重程度存在内在联系,可通过分解产物分析实现对开关设备的故障诊断。H_(2)O对SF_(6)电弧放电分解产物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规律及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分解产物分析法... SF_(6)分解产物与SF_(6)开关设备故障放电类型和严重程度存在内在联系,可通过分解产物分析实现对开关设备的故障诊断。H_(2)O对SF_(6)电弧放电分解产物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规律及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分解产物分析法的工程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搭建了SF_(6)开关设备电弧放电分解产物实验研究平台,利用H_(2)^(18)O作为示踪剂开展了电弧放电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放电过程中和放电后含^(18)O同位素物质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电弧放电下SF_(6)分解产物的形成途径及H_(2)O对SF_(6)分解产物的影响,阐明了其深层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发现,H_(2)O会直接参与SOF_(2)、SO_(2)、SO_(2)F_(2)和CO_(2)的生成反应,化学反应机理的不同导致各物质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具有显著差异。其中,SOF_(2)和SO_(2)F_(2)的生成主要由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分解反应和复合反应主导,SO_(2)的生成主要由放电后发生的分子间反应主导,CO_(2)的生成则来自两者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放电 SF_(6)分解产物 H_(2)O杂质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污染校正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福利 柴细元 +2 位作者 李冬梅 金勇 马飞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28-533,共6页
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的理论基础是同位素示踪测量技术。测井实践表明,同位素示踪污染广泛存在。同位素污染校正是改善和提高注水剖面测井解释成果的重要技术,研究各种井况下污染类型识别、污染校正系数等是保证污染校正准确的基础。... 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的理论基础是同位素示踪测量技术。测井实践表明,同位素示踪污染广泛存在。同位素污染校正是改善和提高注水剖面测井解释成果的重要技术,研究各种井况下污染类型识别、污染校正系数等是保证污染校正准确的基础。研究表明,目前各油田普遍使用的常规经验校正系数,仅对特殊的井况条件适用,必须根据现场实际研究相应的校正方法才能更好满足注水剖面监测需要。WATCH平台提供了完善的注水剖面污染校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测井 同位素示踪污染 污染类型识别 污染校正系数 WATCH平台
下载PDF
赣北大湖塘钨矿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的矿物学和同位素示踪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辉 丰成友 +2 位作者 李大新 项新葵 周建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5-739,共15页
赣北大湖塘超大型钨矿位于九岭钨多金属矿集区东部。本文对大湖塘钨矿石门寺矿段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同位素示踪分析了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岩相学研究表明,石门寺矿段蚀变以黑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碱交代(钾长石化、钠长石化)... 赣北大湖塘超大型钨矿位于九岭钨多金属矿集区东部。本文对大湖塘钨矿石门寺矿段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同位素示踪分析了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岩相学研究表明,石门寺矿段蚀变以黑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碱交代(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作用为主。黑云母化的过程中释放了一定量的挥发分,云英岩化和碱交代作用除萃取部分的成矿物质外,使岩体中的Ca2+大量活化迁移。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燕山中期似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矿物成分研究表明:(1)斜长石普遍富钠,似伟晶岩壳主晶为钾长石,客晶为钠长石;(2)黑云母具有富铁贫镁的特点,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及似斑状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均为铁质黑云母,花岗斑岩中黑云母为铁叶云母。黑云母成分指示大湖塘石门寺矿段花岗岩类均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成岩物质均为壳源。石英氢、氧同位素及黑钨矿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黄铜矿、辉钼矿硫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中硫来自于岩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富钨的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在燕山中期发生了部分熔融,产生了高分异的富含钨元素及挥发分的岩浆,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含矿热液使侵入体自身及围岩发生大规模的蚀变作用,进而在燕山中期侵入岩的内外接触带形成了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同位素示踪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大湖塘钨矿 石门寺 赣北
下载PDF
稻秆木素侧链^(13)C同位素示踪及固体^(13)CNMR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顾瑞军 谢益民 +2 位作者 曾绍琼 伍红 安田征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在水稻 (Oryza sativa L.)生长过程中 ,向其茎秆部节间的空腔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有 1 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 ,得到 1 3C标记的稻秆木素 ,用高分辨率固体核磁 1 3C NMR对其组织进行分析 ,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 在水稻 (Oryza sativa L.)生长过程中 ,向其茎秆部节间的空腔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有 1 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 ,得到 1 3C标记的稻秆木素 ,用高分辨率固体核磁 1 3C NMR对其组织进行分析 ,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水稻中木素的正常合成 .证明了 β-O-4,β-β,β-5和 β-1结构是稻秆原本木素中的主要结构 ,另外还有少量的松柏醇和阿魏酸类结构 ,并证实木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 木素 同位素示踪 碳13 核磁共振 分离 造纸工业 制浆
下载PDF
里伍式富铜矿床同位素示踪及其成矿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8
作者 姚鹏 汪名杰 +2 位作者 李建忠 马国桃 祝向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笔者在分析江浪变质穹隆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变质岩系以及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i、Pb、S等同位素示踪和Ar-Ar同位素等定年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并对改造期形成的团块状矿石进行了定年。笔者通过研究认为... 笔者在分析江浪变质穹隆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变质岩系以及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i、Pb、S等同位素示踪和Ar-Ar同位素等定年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并对改造期形成的团块状矿石进行了定年。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类型矿床的Si、Pb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江浪变质穹隆含矿变质岩系;而矿床中的硫则主要来自于该岩性段中前变质的火山物质。同时,根据硫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矿石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含矿变质岩系曾经历过区域变质作用、成穹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性流变和流体作用等,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改造,从而形成富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不同矿石类型 成矿地质意义 里伍式富铜矿
下载PDF
同位素示踪法测定稀土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和扩散 被引量:36
9
作者 章力干 竺伟民 +1 位作者 张继榛 陈祖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对9种不同性质土壤测定结果表明,RE的吸附或解吸均与Langmuir方程有极好的拟合性。土壤RE吸附容量在1.5~15mg/g之间,它与土壤中伊利石的相对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土壤RE解吸量与吸附量之间呈显著指数曲线关系... 对9种不同性质土壤测定结果表明,RE的吸附或解吸均与Langmuir方程有极好的拟合性。土壤RE吸附容量在1.5~15mg/g之间,它与土壤中伊利石的相对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土壤RE解吸量与吸附量之间呈显著指数曲线关系,曲线转折点的RE吸附量称为土壤特征吸附量,以它表征RE在土壤中运移难易,比土壤吸附容量表征更有意义。RE在土壤中的扩散能力很弱,其扩散系数比土壤中一般离子小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 扩散 土壤 稀土元素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迁移和赋存规律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启明 王世杰 +1 位作者 朴河春 欧阳自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92,共4页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在降解过程中的迁移、赋存规律 ,利用C3植物与C4 植物明显的δ13C值差异 ,选取贵州茂兰保护区内农林生态系统发生转换生长的地域 ,分析土壤的不同粒径组分和比重组分中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 .结果表明 ,粗砂中的土壤...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在降解过程中的迁移、赋存规律 ,利用C3植物与C4 植物明显的δ13C值差异 ,选取贵州茂兰保护区内农林生态系统发生转换生长的地域 ,分析土壤的不同粒径组分和比重组分中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 .结果表明 ,粗砂中的土壤有机质年代最新 ,细粉中的土壤有机质年代最老 ,有机质在降解过程中 ,在土壤各粒径组分中的迁移次序是 :粗砂 <细砂 <粗粉 <粘土 <细粉 ;土壤重组分中的有机质年代较老 ,以降解充分、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为主 ,相对而言 ,轻组分中的有机质含有更多的降解尚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农林生态转换系统 迁移 赋存规律 生态系统 δ^13C值 土壤有机质 粒径组分 比重组分
下载PDF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测定NaFeEDTA强化酱油中铁在人体中吸收率 被引量:14
11
作者 霍军生 朴建华 +10 位作者 于波 苗虹 高俊全 田无 许洁 赵精玲 卢承前 杨晓光 陈君石 庄甲举 张宇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9-24,共6页
采用铁稳定性同位素54Fe和58Fe分别标记FeSO4及NaFeEDTA并以稀土元素 (Dy)作为排泄物回收标记物。自愿受试人群为 18~ 2 2岁健康女性。采用我国典型城镇成年女性膳食模式。两种铁剂及Dy以酱油为食物载体一同分 2日 6次经口给入。实验... 采用铁稳定性同位素54Fe和58Fe分别标记FeSO4及NaFeEDTA并以稀土元素 (Dy)作为排泄物回收标记物。自愿受试人群为 18~ 2 2岁健康女性。采用我国典型城镇成年女性膳食模式。两种铁剂及Dy以酱油为食物载体一同分 2日 6次经口给入。实验其间每日留取受试人膳食样品并完全收集受试人在实验期的排泄物。采用原子吸收和ICP -MS分别检测膳食及排泄物中总铁含量和铁同位素比例 ,对两种铁剂中的铁的吸收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FeSO4中铁在人体中的平均吸收率为 4 73% ,NaFeEDTA为 10 5 1%。二者差异为极显著(P <0 0 1)。说明NaFeEDTA中铁的吸收率优于Fe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EEDTA FESO4 稳定性同位素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 吸收率
下载PDF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7
12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1 位作者 邹利群 刘建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本文利用放射成因同位素 (Pb、Sr)和轻稳定同位素 (C、O)对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示踪 ,从物源角度揭示了其大规模成矿、元素发生超常富集的原因。研究表明 ,锡矿山锑矿床的成矿物质不可能是来自赋矿围岩 ;深部地幔和... 本文利用放射成因同位素 (Pb、Sr)和轻稳定同位素 (C、O)对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示踪 ,从物源角度揭示了其大规模成矿、元素发生超常富集的原因。研究表明 ,锡矿山锑矿床的成矿物质不可能是来自赋矿围岩 ;深部地幔和基底都卷入了该矿的成矿作用 ;富Sb的交代型地幔和富Sb的元古界基底为其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矿源 ,两者是形成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 同位素示踪 锡矿山 锑矿床 深部地幔 基底 成矿作用
下载PDF
DHP的^(13)C同位素示踪及固体^(13)C NMR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顾瑞军 谢益民 +1 位作者 伍红 赖燕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以侧链α位带13 C同位素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苷作为起始物 ,在实验室中模拟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人工合成脱氢聚合物 (DHP) ,得到带13 C标记的DHP。用高分辨率固体13 CNMR和红外光谱对DHP进行了分析。红外分析结果显示 :该实验条件下用松... 以侧链α位带13 C同位素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苷作为起始物 ,在实验室中模拟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人工合成脱氢聚合物 (DHP) ,得到带13 C标记的DHP。用高分辨率固体13 CNMR和红外光谱对DHP进行了分析。红外分析结果显示 :该实验条件下用松柏醇葡萄糖苷合成的DHP同天然银杏木材的磨木木质素 (MWL)在组成和结构上有较好的相似性。13 CNMR证明了 β O 4、β β、β 5和松柏醇结构为DHP的主要结构 ,另有少量香兰素结构和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聚合物 木质素 碳-13 同位素示踪 松伯醇 生物合成 同位素标记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及其Pb、S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元根 刘丛强 +2 位作者 张国平 吴攀 朱维晃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
对榨子厂附近一个废弃多年的古老土法炼锌点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积累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土壤、沉积物样品中Pb、Zn、Cd含量已大大高于该地区的背景值,zn的积累明显大于Pb的积累程度。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和沉积物中Fe2O3对... 对榨子厂附近一个废弃多年的古老土法炼锌点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积累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土壤、沉积物样品中Pb、Zn、Cd含量已大大高于该地区的背景值,zn的积累明显大于Pb的积累程度。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和沉积物中Fe2O3对重金属有强烈的固定作用。沉积物和土壤中有很高的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很高。化学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以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有效态所占的比例很低,但其含量并不很低,在酸性条件下,有释放导致污染的可能性。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和沉积物中积累的Pb、S为矿山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积累 同位素示踪 综合污染指数 化学形态
下载PDF
大鼠体内铅镉分布的稳定同位素示踪ICP-MS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建平 庄峙厦 +3 位作者 陈成祥 黄华斌 齐士林 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35-838,共4页
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重金属元素铅、镉在大鼠体内的分布,通过对大鼠进行浓缩同位素206Pb、112Cd灌喂,解剖取其肝、肾、睾丸和心脏等脏器,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量铅、镉元素在各个脏器中的含量及... 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重金属元素铅、镉在大鼠体内的分布,通过对大鼠进行浓缩同位素206Pb、112Cd灌喂,解剖取其肝、肾、睾丸和心脏等脏器,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量铅、镉元素在各个脏器中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变化。根据同位素比值的变化研究Pb、Cd在各脏器中的分布、蓄积规律和各脏器对引入的浓缩同位素利用率。结果发现:重金属Pb和Cd蓄积的最主要场所是肝和肾,其次是睾丸和心脏,而在脑中的积累最少。在肝和肾中Cd的同位素利用率为0.0488%、0.0154%,Pb的同位素利用率为0.0101%、0.0078%,远高于其它脏器。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该法具有更接近慢性中毒、危害性小,能将重金属来源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引入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示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用^(45)Ca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瓜蒌皮具钙拮抗作用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远友 刘宁 +3 位作者 邱明丰 莫尚武 韦锦学 金建南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瓜蒌皮用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 ,拮抗实验表明 ,70 %乙醇提取物钙拮抗作用最强 ;将70 %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萃取 ,萃取物经硅胶层析后的各组分 ,用4 5Ca跨膜测量方法研究其对大白兔主动脉PDC钙通道Ca2 + 内流的影响 ,以探明瓜蒌皮治疗冠... 瓜蒌皮用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 ,拮抗实验表明 ,70 %乙醇提取物钙拮抗作用最强 ;将70 %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萃取 ,萃取物经硅胶层析后的各组分 ,用4 5Ca跨膜测量方法研究其对大白兔主动脉PDC钙通道Ca2 + 内流的影响 ,以探明瓜蒌皮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 ,组分 1、4、5具有明显的钙拮抗作用 ,且组分 5活性最好 ;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成分 同位素示踪技术 瓜蒌皮 钙拮抗剂 冠心病 钙45 中药 跨膜测量 化学成分 化学分析
下载PDF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碳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14
17
作者 沈承德 孙彦敏 +2 位作者 易惟熙 彭少麟 李志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2-460,共9页
本文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和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为对象 ,开展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 (SOC)同位素示踪研究 ,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碳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庆云寺和仓下剖面代表自然林 ,SOC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 - 2 4 63... 本文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和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为对象 ,开展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 (SOC)同位素示踪研究 ,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碳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庆云寺和仓下剖面代表自然林 ,SOC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 - 2 4 63‰和 - 2 3 76‰ ;坑口和马占林剖面代表草坡上植树造林恢复的人工林 ,SOC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 - 2 1 2 2‰和- 2 2 73‰ ;剖面底界SOC的14 C表观年龄前者分别为 875 0aB .P .和 1 0 31 5aB .P .,后者分别为 2 880aB .P .和 41 1 3aB .P .。在SOC的14 C表观年龄老的丘陵草坡上进行退化生态系统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同位素示踪 土壤有机质 人工林
下载PDF
广西金牙金矿毒砂 Re-O s同位素测年和硫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苏桥 陈懋弘 +2 位作者 杨锋 戴昱 张延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30,共8页
金牙金矿的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次为含砷黄铁矿。毒砂矿物结构均一,为主成矿阶段热液成因,相较于成因复杂的环带状含砷黄铁矿更适合于同位素测年和示踪。通过对该矿床毒砂的单矿物Re-Os同位素测年和S同位素分析,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2... 金牙金矿的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次为含砷黄铁矿。毒砂矿物结构均一,为主成矿阶段热液成因,相较于成因复杂的环带状含砷黄铁矿更适合于同位素测年和示踪。通过对该矿床毒砂的单矿物Re-Os同位素测年和S同位素分析,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206±22)Ma,反映金矿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大致相当于印支期挤压造山向燕山期拉伸的构造转换期。毒砂δ34S值为-9‰^-3.9‰,平均值为-5.3‰,具有沉积硫的特征,推断硫来自地层,成矿流体为盆地建造水。由此认为金牙金矿是一个与盆地流体和沉积物有关的后生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砂 RE-OS 测年 同位素示踪 盆地流体 金牙金矿 广西
下载PDF
矿石铅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综述 被引量:222
19
作者 吴开兴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彭建堂 唐群力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2年第3期73-81,共9页
矿石铅同位素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矿石铅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并指出 :单阶段模式年龄、特征参数示踪已逐步淘汰 ,铅构造模式示踪遭质疑 ,Δβ Δγ图解示踪还需要接受更多矿床实例... 矿石铅同位素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矿石铅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并指出 :单阶段模式年龄、特征参数示踪已逐步淘汰 ,铅构造模式示踪遭质疑 ,Δβ Δγ图解示踪还需要接受更多矿床实例的检验 ,全方位对比是矿石铅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铅 同位素示踪 成矿物质来源 单阶段模式年龄
下载PDF
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10
20
作者 路睿 缪柏虎 +5 位作者 徐兆文 陆建军 王汝成 左昌虎 屈金宝 赵增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5-1298,共14页
清水塘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祁东县北东部,是一个中型矿床。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氢、氧同位素和含矿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等综合研究,探讨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 清水塘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祁东县北东部,是一个中型矿床。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氢、氧同位素和含矿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等综合研究,探讨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清水塘铅锌矿床中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硫同位素δ^(34)S介于-7.41‰~2.91‰之间,重晶石的硫同位素δ^(34)S介于11.49‰~12.34‰之间,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并受到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Pb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7.810~18.710之间,^(207)Pb/^(204)Pb介于15.497~15.726之间,^(208)Pb/^(204)Pb介于37.858~38.834之间;其中闪锌矿变化范围略偏大,表明矿石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地壳,可能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δD_(SMOW)介于-87.4‰^-79.3‰之间,δ^(18)O_(H_2O)介于-8.10‰~0.63‰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δ^(13)C_(VPDB)介于-5.3‰^-4.6‰之间,δ^(18)O_(SMOW)介于12.30‰~13.48‰之间;与地层灰岩的δ^(13)C_(VPDB)(0.9‰~2.6‰),δ^(18)O_(SMOW)(21.86‰~23.39‰)不一致;说明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自深源岩浆。以上研究表明,清水塘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混合作用是成矿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清水塘铅锌矿床 湖南省祁东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