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人类主义时代的心理学演进
1
作者 葛鲁嘉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心理学的演变面临从人类主义的时代到后人类主义的时代转换,涉及从自然人类到机器人类的变迁,从自然智能到人工智能的变迁,从自然反映到生活创造的变迁。从人类到后人类包含了研究立场重要的递进:一是人类主义到后人类主义,二是科学实... 心理学的演变面临从人类主义的时代到后人类主义的时代转换,涉及从自然人类到机器人类的变迁,从自然智能到人工智能的变迁,从自然反映到生活创造的变迁。从人类到后人类包含了研究立场重要的递进:一是人类主义到后人类主义,二是科学实在论到社会建构论,三是镜像反映论到共同生成论。后人类主义带来了重要变革包括从自然进化到技术创造,从科学技术到人类文化,从科学理论到科学实践。后人类主义持有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为思想的原则、理论的原则、研究的原则、创造的原则、生活的原则。后人类主义给心理学的研究、演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从物质主义到心理主义,从自然心理到人工心理,从直接反映到现实生成。后人类主义时代的心理学的新突破在于:一是从环境决定到关系决定,二是从心身关系到人机关系,三是从反映主义到共生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主义 后人类主义 共生主义 心理学 演进
下载PDF
一次都市爱情题材向科幻叙事的转向:从《非诚勿扰3》中的后人类主义视角说起
2
作者 岳文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2024新年之际,曾经以风格独特的“冯氏喜剧”在内地开创“贺岁档”与“贺岁片”概念的导演冯小刚携新作《非诚勿扰3》(2023)回归,率先开启了2024年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从商业表现来看,《非诚勿扰》系列有着较为辉煌的“前史”。
关键词 《非诚勿扰》 导演冯小刚 贺岁档 非诚勿扰 贺岁片 后人类主义 冯氏喜剧 春节档
下载PDF
数字衣橱与身体解放——探讨后人类主义下数字时尚艺术的角色
3
作者 崔岩 王璇 《纺织报告》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在一个逐渐由数字构建的世界里,时尚正经历一场革命—一场超越物理界限、触及人类深层自我认知与表达方式的革命。文章深入探索了如何通过后人类主义的镜头,将数字时尚艺术视为一种身体和精神的解放工具。在元宇宙背景下,人们将数字衣... 在一个逐渐由数字构建的世界里,时尚正经历一场革命—一场超越物理界限、触及人类深层自我认知与表达方式的革命。文章深入探索了如何通过后人类主义的镜头,将数字时尚艺术视为一种身体和精神的解放工具。在元宇宙背景下,人们将数字衣橱视为超越物理限制的自我表达工具,让个体在虚拟世界中探索多元身份,并分析相关案例,揭示这些数字创造如何推动个体探索和表达自我,同时也触及伦理文化的挑战,旨在为数字时代下的自我和社会互动提供新视角,鼓励对时尚、技术与身份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尚 后人类主义 身体解放 元宇宙 身份表达 伦理挑战 虚拟自我 文化影响
下载PDF
镜像·伦理·后人类主义:《流浪地球2》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研究
4
作者 汪春晓 焦仕刚 《视听》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流浪地球2》热映期间,以不俗的口碑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末世危机下,数字人与人类有着共存之争,由此引发后人类主义的伦理存在危机。在电影中,后人类主义拓展了故事的叙事元素,延伸了故事的叙事空间,形成了后人类主义叙事美学。同时,电... 《流浪地球2》热映期间,以不俗的口碑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末世危机下,数字人与人类有着共存之争,由此引发后人类主义的伦理存在危机。在电影中,后人类主义拓展了故事的叙事元素,延伸了故事的叙事空间,形成了后人类主义叙事美学。同时,电影中所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实现了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国家情怀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越,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的深刻内涵。如果说科幻电影元年由《流浪地球1》开始,那么《流浪地球2》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又一高峰,开辟了中国电影工业生产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后人类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流浪地球2》
下载PDF
分道而行:技术时代人类命运的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主义想象
5
作者 苏晨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当代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类关于自我的理解,但传统人文主义与新兴技术的碰撞与交融诞生的各种形式的超人类主义、后人类主义及其复杂关系又成为人类理解自我的重要障碍。一种清晰区分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主义的新人... 当代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类关于自我的理解,但传统人文主义与新兴技术的碰撞与交融诞生的各种形式的超人类主义、后人类主义及其复杂关系又成为人类理解自我的重要障碍。一种清晰区分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主义的新人类主义哲学谱系可以以人类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被建构。其中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人文超人类主义、悲观技术后人类主义和技术超人类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存在人文后人类主义和人文—技术后人类主义两种立场;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表现为乐观技术后人类主义。三种立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存在内在关联,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为深入思考技术将人类带往何方的问题提供基本的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时代 人类主义 后人类主义 人类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仿生身体:技术、残疾与后人类主义
6
作者 闫书帝(译) 赵夫鑫(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2-79,共8页
历史上,无论是从社会、文化、经济和法律等层面实施“他者化”,还是对(基于种族、生理/社会性别的)“下等”身份污名化、对差异性去规范化,残疾和“残疾化”过程始终内在于此类实践的结构性方法中。仿生技术的发展对当代媒体文化中的残... 历史上,无论是从社会、文化、经济和法律等层面实施“他者化”,还是对(基于种族、生理/社会性别的)“下等”身份污名化、对差异性去规范化,残疾和“残疾化”过程始终内在于此类实践的结构性方法中。仿生技术的发展对当代媒体文化中的残疾表征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残疾身体的当代表征也同样影响了有关“人类”和“非人类”范畴的彼此界限的认知变化。随着技术进步,在后人类主义、残疾研究和仿生学的交叉地带诞生了后人类残疾批判研究,它试图理清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法律及哲学边界,为人类权利、物种的权利等级、知觉、生死等议题引入新的概念理解。后人类残疾批判研究可以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批判理论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广泛的框架,去重新概念化我们“杂交性”的后人类未来,在那个未来,我们将不可避免地与那些重新定义了自然存在的等级体系的机器们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技术 后人类主义 残疾研究 后人类残疾批判研究 人类增强
下载PDF
后人类主义视角下的科幻电影:一种时间体验的身体尺度
7
作者 蔡耿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51,共5页
科幻电影对后人类未来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身体与身份政治的探讨上。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角色往往拥有与人类不同的身体形态和认知方式。从“身体”开始让人类重新获得亲身体验世界的方式可以跨越精神与身体的思维界限,成为思考后... 科幻电影对后人类未来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身体与身份政治的探讨上。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角色往往拥有与人类不同的身体形态和认知方式。从“身体”开始让人类重新获得亲身体验世界的方式可以跨越精神与身体的思维界限,成为思考后人类角色身份政治的有效尺度。科幻电影中后人类觉醒的关键在于发现自己与时间的关系,这一概念强调该如何重新定义“人”。科幻电影对于伦理维度和情感问题的思考仍依托于现实现世的人类社会,对于业已或正在消逝的家园的怀念会最终牵涉人类情感的支撑点。看似全然不同的情景中形成一种情感复归的怀旧体验,正是在现代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解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科幻电影 时间性 身体性
下载PDF
型号·镜像·拟像——后人类主义视阈下《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人机关系研究
8
作者 杨姗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70,77,共7页
普世伦理与问题始终为石黑一雄“国际性写作”中的核心话题。在人工智能、生物科学不断改变个体生命形态、群体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时代,《克拉拉与太阳》应时探讨、反思人机共生共在的境况。透过科幻故事的表象,本文拟探讨... 普世伦理与问题始终为石黑一雄“国际性写作”中的核心话题。在人工智能、生物科学不断改变个体生命形态、群体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时代,《克拉拉与太阳》应时探讨、反思人机共生共在的境况。透过科幻故事的表象,本文拟探讨三个人机关系议题:首先,从型号与姓名之争揭露传统主客人机关系的裂隙;其次,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情感模仿与再创造中展现克拉拉从机器到后人类的历时发展,映射出当代模糊的人机临界状况;最后,自克拉拉从人类的“镜像”到“拟像”的转变可窥见“铭写/归并”碾压传统“在场缺席”的二元关系,以此指向逆向、相向后人类化的人类机器化与机器人性化历程。此三个层次的思考对于探索人类本质与人机伦理做出了跨时、立体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人机关系 克拉拉与太阳 石黑一雄 拟像
下载PDF
拟象构筑的迷思——后人类主义电影中人与“非人”的耦合关系
9
作者 林静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作为当代思潮中仍处发展期的“后人类主义”理路,醉心于探寻人类权力与身份确认的问题。当下技术的触角已攀爬至生活的每个角落,演化成一个表述行为性的悖谬,以此为观照的电影创作热衷于呈现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博弈与缠绕”。影像表现... 作为当代思潮中仍处发展期的“后人类主义”理路,醉心于探寻人类权力与身份确认的问题。当下技术的触角已攀爬至生活的每个角落,演化成一个表述行为性的悖谬,以此为观照的电影创作热衷于呈现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博弈与缠绕”。影像表现出的科技异形、同伴物种、末世灾难等“幻窅”实践早在电影诞生之初显现,影像通过没有本源的“虚拟幻象”来勾勒一卷“超现实”图景,经由拟象“幻境”的影绘与描摹将人与“非人”共存的后人类“仿真视界”清晰展示。在生活写实与虚拟数字、实境与仿象、此在与彼在等博弈关系之中,人与“非人”在后人类主义电影景观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角逐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科幻电影 拟象与仿真 耦合关系
下载PDF
后人类主义科学技术论的病理学诊断——走向技术的拜物教批判进路
10
作者 常照强 张海楠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后人类主义”作为一种跨学科思潮,近年来在科学技术论(STS)领域影响甚巨。侧身于该思潮之下,以拉图尔为代表的STS学者倾向于将能动性乃至欲望归因于非生物对象,陷入了技术去政治化困境。在对该困境予以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霍恩伯格等... “后人类主义”作为一种跨学科思潮,近年来在科学技术论(STS)领域影响甚巨。侧身于该思潮之下,以拉图尔为代表的STS学者倾向于将能动性乃至欲望归因于非生物对象,陷入了技术去政治化困境。在对该困境予以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霍恩伯格等学者认为有必要将马克思拜物教概念拓展到技术研究领域,从而将技术生成与发展嵌入全球交换系统脉络,即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层面上把握技术现象之本质:现代技术不过是一种全球剥削的和策略和手段。这样的技术拜物教批判进路,能为我们审视和颠覆西方科技霸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拜物教 政治经济学 世界体系
下载PDF
艾丽丝·门罗动物书写的后人类主义——以《男孩与女孩》为例
11
作者 刘金梅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22-24,共3页
本文从后人类主义视域出发,对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男孩与女孩》中的动物书写进行再解读。小说中,门罗聚焦动物书写中的后人类理论视野,通过叙述者的认知嬗变历程,揭示动物受人类宰制的生存困境,解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 本文从后人类主义视域出发,对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男孩与女孩》中的动物书写进行再解读。小说中,门罗聚焦动物书写中的后人类理论视野,通过叙述者的认知嬗变历程,揭示动物受人类宰制的生存困境,解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为动物权利提供正当性辩护。该叙事从叙述者生成—动物的过程中看到了人与动物同行共生,构建人与动物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男孩与女孩》 动物书写 后人类主义
下载PDF
智能时代赛博人、后人类主义与人机关系研究
12
作者 李赫 黄振 《今传媒》 2023年第4期19-21,共3页
本文以智能时代为背景,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人机之间产生的相应问题和解决对策。文章简要阐述了智能时代的定义,重点讨论智能时代下赛博人的伦理思考与人机传播关系,认为在后人类主义视角下,人机合一并非一片光明,人机冲突等现象屡... 本文以智能时代为背景,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人机之间产生的相应问题和解决对策。文章简要阐述了智能时代的定义,重点讨论智能时代下赛博人的伦理思考与人机传播关系,认为在后人类主义视角下,人机合一并非一片光明,人机冲突等现象屡见不鲜,提出在智能时代下,赛博人与机器应当相互协作,发挥各自所长,以人机协同、人机合一的方式共同促进人与机器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赛博人 后人类主义 人机关系
下载PDF
人类世到赛博格:后人类主义的教育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博文 冯建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后人类主义在当代的兴起颠覆了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论”,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个体与自然界、科技、机器等非人类他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结构的重新构建。在教育领域,后人类主义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人文教育理念,拓展了教育研究... 后人类主义在当代的兴起颠覆了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论”,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个体与自然界、科技、机器等非人类他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结构的重新构建。在教育领域,后人类主义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人文教育理念,拓展了教育研究的领域,还突破了人类至上的例外优越论,力图构建以互融共生关系为导向的后人类教育框架。从人类主体到万物共生,从技术增强到生命完善,从数据致瘾到数字人文,后人类主义教育如何超越人类中心的现代教育传统,转变当下人的功能化与工具化趋向,将会是后人类世创建教育新范式的必要选择和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 人类中心论 赛博格 共生教育 人机共教 数字人文主义
下载PDF
从延展认知到延展体验:元宇宙与后人类主义生存
14
作者 朱林蕃 叶浩生 《心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基于具身互联网技术的元宇宙不仅在技术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挑战了经典认知科学对认知与智能概念的定义。人的认知过程不再仅仅被理解为颅内的神经计算,而被理解为一个介于生命-机器广泛互动的信息交互过程中。文章试图重新讨论延展... 基于具身互联网技术的元宇宙不仅在技术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挑战了经典认知科学对认知与智能概念的定义。人的认知过程不再仅仅被理解为颅内的神经计算,而被理解为一个介于生命-机器广泛互动的信息交互过程中。文章试图重新讨论延展认知的定义与机制,并试图说明从延展认知到延展体验等认知科学假说对元宇宙框架下认知理论的贡献,并论证基于延展体验基础上的元宇宙(具身互联网)可以成为认知过程的一部分,影响并冲击经典认知科学与哲学领域对认知自身的理解。最终,文章将试图说明,延展体验与元宇宙可以帮助我们走进一个后人类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认知 延展体验 身体归属感 元宇宙 后人类主义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下的科幻电影中后人类主义书写
15
作者 胡欣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3-75,共3页
数字技术下的科幻电影中对人工智能形象类型书写多种多样,有机器形人工智能、拟人形人工智能和虚拟形人工智能三种,而且还赋予了人工智能以人类感情,使人和机器人之间产生了亲情或爱情,打造人与机器人协同拯救世界的桥段。此外,科幻电... 数字技术下的科幻电影中对人工智能形象类型书写多种多样,有机器形人工智能、拟人形人工智能和虚拟形人工智能三种,而且还赋予了人工智能以人类感情,使人和机器人之间产生了亲情或爱情,打造人与机器人协同拯救世界的桥段。此外,科幻电影还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胆构想,包括人与机器人共处型的人机共生社会、外星物种入侵和对外探索外太空和外星生命的探索型社会。科幻电影中对于后人类主义的书写方式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更令人充满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后人类主义 科幻电影
下载PDF
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我国科幻剧集的文化图解
16
作者 李阜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后人类主义与科幻文艺作品处于双向互动的关系。我国科幻题材剧虽起步较晚,但其中也已自觉出现后人类影像特色。科幻剧中对人工智能和赛博格的想象,以他者化视角审视人类的存在,帮助人类完成自我身份确认。在面对科技风险时,科幻剧始终... 后人类主义与科幻文艺作品处于双向互动的关系。我国科幻题材剧虽起步较晚,但其中也已自觉出现后人类影像特色。科幻剧中对人工智能和赛博格的想象,以他者化视角审视人类的存在,帮助人类完成自我身份确认。在面对科技风险时,科幻剧始终坚持技术为人所用的态度,用“积极入世”的哲学思想化解人类命运危机,归于和谐的大结局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剧中表现了我国对家庭伦理的重视,但也反衬出剧集想象力的匮乏。未来科幻剧的发展,需要提出中国自身的科幻文化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安怡 科幻剧 后人类主义 电视剧文化
下载PDF
后人类主义视域下赛博格的身份认同——以电影《银翼杀手2049》为例
17
作者 程斯媛 《艺术研究快报》 2023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诞生自控制论的“赛博格”高度概括了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人类与非人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此进入后人类主义时代。赛博朋克电影作为科幻电影的分支,其“高科技,低生活”的影视内核映射出此类电影“反乌托邦...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诞生自控制论的“赛博格”高度概括了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人类与非人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此进入后人类主义时代。赛博朋克电影作为科幻电影的分支,其“高科技,低生活”的影视内核映射出此类电影“反乌托邦”的理念,而赛博格作为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主体形象,实则处于边缘化的身份困境之中。本文以影片《银翼杀手2049》为例,以赛博格对于边缘化的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需求为出发点,探析后人类时代下人类对于自我身份的焦虑与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赛博格 身份认同 身份焦虑
下载PDF
后人类主义视域下的身体感知与情感认同——以《银翼杀手2049》为例
18
作者 田茹雪 《艺术研究快报》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电影《银翼杀手2049》在展现复制人为了生存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叙事主线的同时,也凸显了人类身体与技术之间相互嵌合又彼此断裂的事实。影片中的人物在自身认知和情感交融中得到了自我指认,在“我思”中逐渐实现身份认同。本文将从身体... 电影《银翼杀手2049》在展现复制人为了生存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叙事主线的同时,也凸显了人类身体与技术之间相互嵌合又彼此断裂的事实。影片中的人物在自身认知和情感交融中得到了自我指认,在“我思”中逐渐实现身份认同。本文将从身体认知、情感投射、身份认同等角度出发,在后人类主义视野下,对影片《银翼杀手2049》中的身体感知与情感认同进行探究和解析,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何以为人以及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翼杀手2049》 后人类主义 身体感知 情感认同
下载PDF
后人类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以《银翼杀手》与《错位》为例
19
作者 王佳瑜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近几年来,后人类主义的出现引发学界的广泛讨论。以美国的《银翼杀手》和中国的《错位》为代表的后人类主义电影,挑战西方的传统二元论,强调身体美学的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迫使人类开始关注人与... 近几年来,后人类主义的出现引发学界的广泛讨论。以美国的《银翼杀手》和中国的《错位》为代表的后人类主义电影,挑战西方的传统二元论,强调身体美学的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迫使人类开始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走向,生态美学应运而生。在后人类境况下审美范式的转型时期,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的多元主体交互势不可挡,后人类时代将最终体现多元主体共生这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电影 美学 共生
下载PDF
后人类主义与艺术哲学的未来: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20
作者 陶亚萍 陈维娜 《书画艺术》 2023年第6期30-34,共5页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不断演进,后人类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辩论。探讨后人类主义对艺术哲学的影响,着眼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通过传统艺术理论与后人类主义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哲...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不断演进,后人类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辩论。探讨后人类主义对艺术哲学的影响,着眼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通过传统艺术理论与后人类主义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哲学在面对未来挑战时的可能路径。通过分析后人类主义与艺术哲学的关系,我们可以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后人类主义为艺术家和哲学家提供了重新思考创作和审美的机会,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案例研究,揭示后人类主义与传统艺术哲学之间的互动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艺术哲学 传统与现代 冲突与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