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机器学习的低含油饱和度砂岩储层参数预测——以准噶尔盆地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
刘军
钟洁
倪振
王庆国
冯仁蔚
贾将
梁岳立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致密砂岩孔隙演化及其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储层为例 |
钟红利
陈礼华
张凤奇
梁咏琪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徐伯东
邹贤利
吴新豫
赵文苹
王爱霞
许涛
赵晓东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天赐湾地区长4+5、长6油层组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 |
李鹏勃
周冕
高路遥
张佳磊
|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24 |
0 |
|
5
|
基于共生互层的页岩油储层含油饱和度测定方法 |
李广青
阎保雄
宁涛
|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
2024 |
0 |
|
6
|
利用毛管压力计算地层原始含油饱和度 |
孔令辉
孙天竹
凌涛
高玉洁
唐宇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7
|
砂岩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求取与发展 |
栾海波
林景晔
崔月霞
刘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8
|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岩心含油饱和度恢复 |
李硕
郭和坤
刘卫
孙佃庆
李海波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9
|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砂岩储集层厚度及含油饱和度 |
张娥
高书琴
侯成福
刘爱香
罗永胜
王奇
张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1
|
|
10
|
应用CT成像技术研究岩心水驱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高建
韩冬
王家禄
吴康云
刘莉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11
|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水渗流特征——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为例 |
刘柏林
李治平
匡松远
王建
孙志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4
|
|
12
|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饱和度和孔隙度的关系与油气侵位对成岩作用的抑制 |
孟元林
潘雪梅
吴河勇
王成
李明明
张安达
修洪文
王正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13
|
低渗透砾岩油藏含油饱和度解释及水淹层评价 |
彭寿昌
许长福
张强
廉桂辉
贾金伟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4
|
也谈压汞资料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 |
朱家俊
耿生臣
林会喜
彭传圣
杨英珍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
2003 |
16
|
|
15
|
富黏土页岩储集层含油饱和度计算方法——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为例 |
李潮流
闫伟林
武宏亮
田瀚
郑建东
俞军
冯周
徐红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6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油运移过程中含油饱和度 |
周波
侯平
王为民
罗晓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7
|
水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估算方法探讨 |
耿长喜
赵晨颖
马德华
杨静波
宋相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8
|
用毛管压力资料求取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方法 |
赵国欣
朱家俊
关丽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19
|
根据油藏流体饱和度形成条件建立碎屑岩油层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
张凤敏
孙广博
于俊文
曹宏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20
|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古龙页岩含油饱和度评价新方法 |
闫伟林
张兆谦
陈龙川
赵志伟
王文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