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1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1
作者 孙美花 李庆玲 +1 位作者 黄芳芳 厉以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中途脱落3例,实际完成57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29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26/29),高于对照组的64.29%(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5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 特定电磁波谱照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寒地地域特点探析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
2
作者 孙忠人 马瑀彤 +2 位作者 胡其回 刘征 尹洪娜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93-96,共4页
周围性面瘫寒地高发,受寒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寒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影响,形成了寒地周围性面瘫极具地域特色的发病特点:脉络空虚,风邪侵袭,内外为患;寒邪稽留,血脉凝泣,肌肤失养;饮食偏嗜,痰湿盘踞,窜犯脉络。临床中医在诊病思路及施... 周围性面瘫寒地高发,受寒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寒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影响,形成了寒地周围性面瘫极具地域特色的发病特点:脉络空虚,风邪侵袭,内外为患;寒邪稽留,血脉凝泣,肌肤失养;饮食偏嗜,痰湿盘踞,窜犯脉络。临床中医在诊病思路及施针方法上应基于寒地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体质特点及其病邪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做到标本兼顾、审时度法与相因施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寒地 病邪特点 针灸
下载PDF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卜秀焕 王雷 王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指标(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指标[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各项评分(躯体功能及社会/行为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缩短,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及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PSV均显著升高,RI和FDI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及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PSV均高于对照组,RI和FD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改善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及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提升患者面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筋排刺法 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瞬目反射 部肌电图 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4
作者 王一丹 戴丽君 +2 位作者 白彦君 宋美多 戴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五位一体综合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78.1%(25/32)(P<0.05)。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眼歪斜 周围性面瘫 针刺疗法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栾莎 马振贤 +4 位作者 吕豪 胡艺潇 王祖红 胡芮 李绍荣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高于对照组47.22%(P<0.05)。观察组House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部肌肉损伤,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平衡针 筋膜 经筋 针刺治疗
下载PDF
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治疗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英 邴兴红 +4 位作者 吴军 孙吉雅 杨一帆 缪新群 赵海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8-21,37,共5页
目的:探讨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对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激素、神经营养剂、康复及传统中医针灸治疗等... 目的:探讨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对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激素、神经营养剂、康复及传统中医针灸治疗等;观察组在保守组基础上,予蝶颚神经节针刺疗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波幅、面部残疾指数(FDI)、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并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波幅、FDI、SF-36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贝尔麻痹 针灸 蝶腭神经节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7
作者 叶惠香 朱光耀 +2 位作者 熊义斌 陈铭青 李碧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观察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组用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FGS评分、FDIP评分及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 目的:观察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组用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FGS评分、FDIP评分及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DIS评分、ET水平及H-B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孕期 表情肌功能训练 热敏灸
下载PDF
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附2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俞丽凝 刘红 张慧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该文报道了2例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变异型的患者。这2例患者均为以周围性面瘫起病,其中1例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疼痛;另1例为左侧周围性面瘫合并头晕、思睡、食欲缺乏等。2例患者早期肌电图均未发现异常。1例... 该文报道了2例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变异型的患者。这2例患者均为以周围性面瘫起病,其中1例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疼痛;另1例为左侧周围性面瘫合并头晕、思睡、食欲缺乏等。2例患者早期肌电图均未发现异常。1例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另1例血清抗GQ1b抗体IgM(+)。诊断为GBS变异型。2例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人血免疫球蛋白,症状好转后出院。对以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患者,需考虑是单纯的面神经炎还是以周围性面瘫起病的其他疾病,如GBS变异型等,以便正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变异型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基于面肌超声指标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疗效
9
作者 任应国 白方会 +2 位作者 彤小聪 李尽义 彤萌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目的:基于面肌超声指标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的疗效。方法:选取146例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结合组各73例。研究过程中2组各剔除3例,最终均纳入7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针药... 目的:基于面肌超声指标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的疗效。方法:选取146例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结合组各73例。研究过程中2组各剔除3例,最终均纳入7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针药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牵正散加减治疗。1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面肌超声指标及异常超声发生率,分析症状体征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与面肌超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95.71%,高于对照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结合组症状体征、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针药结合组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回声信号增强,肌纤维模糊、增粗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结合组回声信号增强,肌纤维模糊、增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体征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与各项面肌超声指标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面部神经功能,面肌厚度、异常超声表现等指标对疗效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肌萎缩 针刺 牵正散 神经功能 肌超声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及对面神经功能、表情肌弹性的影响
10
作者 龚杰 徐密密 +2 位作者 潘宁芳 潘亚英 柴晓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103-108,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和表情肌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2组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和表情肌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面肌表面肌电图指标值、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阻力指数(RI)]、表情肌弹性模量值、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82.98%,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角歪斜、面肌瘫痪、眼不能闭、鼻唇沟变浅、味觉减退、耳后疼痛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表面肌电信号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波幅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3项表面肌电信号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波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侧面动脉Vd、Vs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RI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d、Vs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RI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弹性模量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上述3项弹性模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评分低于对照组,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可改善血液循环和面神经功能,恢复表情肌弹性,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风寒袭络型 温针灸 神经 模量值
下载PDF
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王成研 张钰琪 王琢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PFP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4)。治疗组实施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PFP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4)。治疗组实施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腹针“扶正气法”治疗PFP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腹针 扶正气法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林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86-0089,共4页
讨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周围性面瘫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 讨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周围性面瘫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B评分低于对照组,TFG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面部对称评分、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DIP与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增加针灸可提升疗效,更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周围性面瘫 神经功能 部残疾
下载PDF
针刺联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庆彪 赵惠 +4 位作者 仲济法 朱嘉民 朱鸿 孙波 孙宏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易留下后遗症,给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双重打击。本文查阅并整理近5年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刺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能够克服单一针刺疗法刺激量小、易于耐受等缺点,可快速、高效地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并且能有效降...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易留下后遗症,给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双重打击。本文查阅并整理近5年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刺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能够克服单一针刺疗法刺激量小、易于耐受等缺点,可快速、高效地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并且能有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本文就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针刺联合拔罐治疗、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等联合治疗方法进行评述,以期拓宽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思路,优化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案。针对目前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笔者亦产生了一些思考,对不同的患病群体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 联合疗法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ABC-X模型联合热敏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沈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94-0097,共4页
探讨ABC-X模型联合热敏灸对周围性面瘫(PFP)患者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80例PF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40例。在常规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基础上,与对照组PFP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相较... 探讨ABC-X模型联合热敏灸对周围性面瘫(PFP)患者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80例PF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40例。在常规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基础上,与对照组PFP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相较,干预组则采用ABC-X模型健康指导,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TFGS)评分、焦虑(SAS)抑郁(SDS)混合状态、睡眠质量(SRS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TFGS、SAS、SDS评分和SR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TFGS评分和SR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TFGS和SR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ABC-X模型联合热敏灸应用于治疗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PFP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PFP 焦虑抑郁混合状态 热敏灸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赵慧子 李彬 +1 位作者 黄志宏 幸小玲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风寒证PFP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风寒证PFP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Sunybrook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u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PFP患者效果满意,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风寒证 麦粒灸 透刺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嫔容 林友聪 陈清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 目的:分析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面肌肌电图(口轮匝肌、眼轮匝肌)及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虽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面肌肌电图、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口轮匝肌、眼轮匝肌肌电图高于对照组,H-B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不仅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可帮助患者提高面肌肌电图,改善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康复功能训练 周围性面瘫 肌电图 并发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17
作者 边小平 寄婧 +2 位作者 孙其斌 陈国栋 董春璇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理论指导下非口服药物治疗疾病方法的统称,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患者接受,便于临床推广。本文综述近5年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关研究,总结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发掘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理论指导下非口服药物治疗疾病方法的统称,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患者接受,便于临床推广。本文综述近5年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关研究,总结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发掘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医学及社会学价值,以期为中医防治周围性面瘫理论机制及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非药物疗法 周围性面瘫 综述
下载PDF
中耳术后周围性面瘫8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18
作者 何星辰 来育斌 +5 位作者 刘红生 杨润琴 李瑞 杜苗苗 查定军 韩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耳炎性疾病手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中耳炎性病变手术且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8例患者,分析其面瘫原因、...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耳炎性疾病手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中耳炎性病变手术且术后发生周围性面瘫的8例患者,分析其面瘫原因、术中面神经情况及面瘫治疗效果。结果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迟发性面瘫6例、术腔感染致面瘫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中耳炎1例;术中面神经骨管完整者4例、有面神经管骨质缺损者4例;给予保守治疗6例,保守治疗联合手术治疗1例,免疫治疗1例。面瘫持续时间,最短5 d、最长3年;随访至今,6例恢复至面神经功能HB I级,2例恢复至HBⅡ级。结论周围性面瘫为中耳术后少见并发症之一,以迟发性面瘫最为多见,保守治疗效果好;部分患者则为术后术腔感染、病变残留或复发导致面神经炎而出现面瘫;尚有少见免疫相关疾病。临床医师需仔细鉴别,避免误诊,并针对性提供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耳炎疾病 手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三线针法联合祛风愈瘫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李为成 王天磊 +3 位作者 潘能毅 彭亚婷 樊伟 刘建浩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00,共5页
目的:观察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与单纯三线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与单纯三线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线针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Sunnybrook(S-B)评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和波幅变化、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的身体功能指数(FDIp)和社会功能指数(FDIs)比较及血清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治疗后2组患者H-B(P<0.05)、S-B(P<0.001)及FDIp(P<0.001)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MAP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延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明显延长(P<0.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线针法联合祛风愈瘫丸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肌电图指标及血清ET、NO水平,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三线针法 神经功能损伤 祛风愈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部残疾指数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秀雅 李融琦 +2 位作者 肖亮满 吴琬铭 黄键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51-957,共7页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颜面部一侧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在周围性面瘫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均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颜面部一侧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在周围性面瘫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均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该文收集整理了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从脑功能连接、脑功能可塑性、脑偏侧性、神经营养因子、黏附分子、局部微循环、神经结构及功能等方面梳理针刺干预潜在的中枢及外周机制,以期为日后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功能磁共振成像 神经损伤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