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知社会善念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袁博 刘怡畅 库婷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3-1162,共10页
以往研究发现,感知社会善念影响社会善念“接受者”对“实施者”的亲社会行为。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先前互动中感知到社会善念是否会影响个体对随后互动中陌生他人的亲社会行为(溢出效应)。结合经济互动游戏与认知计算建模,考察了感知社... 以往研究发现,感知社会善念影响社会善念“接受者”对“实施者”的亲社会行为。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先前互动中感知到社会善念是否会影响个体对随后互动中陌生他人的亲社会行为(溢出效应)。结合经济互动游戏与认知计算建模,考察了感知社会善念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青少年在先前互动中感知高社会善念水平时,在随后与陌生他人进行互动时,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选择。计算建模结果表明,感知高社会善念增加了随后互动中的优势不公平厌恶倾向,但并未影响劣势不公平厌恶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感知社会善念 亲社会行为 不公平厌恶
下载PDF
积善成德: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善念的融入机制与路径
2
作者 赵菊 肖春艳 韩婷婷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52,64,共6页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善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善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善德与育心得以全方位结合。通过分析社会善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教育长入机制、教育协同机制和教育实践机制等三种...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善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善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善德与育心得以全方位结合。通过分析社会善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教育长入机制、教育协同机制和教育实践机制等三种融入机制,以保障社会善念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且通过知善、测善、行善和善疗的链式教育方式融入路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育心与育德的融合,从而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 心理健康 道德教育
下载PDF
社会善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珊明 尹美 韦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为考察大学生社会善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社会善念自陈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社... 为考察大学生社会善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社会善念自陈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社会善念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基本心理需要在社会善念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领悟社会支持在社会善念与主观幸福感、社会善念与基本心理需要之间均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善念与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 主观幸福感 基本心理需要 领悟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不对称社会困境和社会善念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姜晓怡 袁媛 李雨阳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462-473,共12页
在全球化时代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本研究从现实情境出发,采用2 (不对称社会困境:相对优势、相对劣势) × 2 (社会善念感知水平:高水平、低水平)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显示:1) 不对称社会困... 在全球化时代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本研究从现实情境出发,采用2 (不对称社会困境:相对优势、相对劣势) × 2 (社会善念感知水平:高水平、低水平)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显示:1) 不对称社会困境的主效应显著(F = 25.107, p F = 60.524, p F = 30.916, p p Under the trend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trend of the times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win-win cooperation is unstoppable. Based on the real-world situation, this study adopted a mixed experimental design of 2 (asymmetric social dilemmas: rel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 2 (social kindness perception level: high and low lev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main effect of asymmetric social dilemma was significant (F = 25.107, p F = 60.524, p F = 30.916, p p < 0.05, 95% CI = [0.005, 0.081]). This conclusion shows the synergistic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n 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 and provide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management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行为 社会善念 不对称社会困境 公共物品选择
下载PDF
“乐”于合作:感知社会善念诱导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 被引量:36
5
作者 窦凯 刘耀中 +1 位作者 王玉洁 聂衍刚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基于两个仿真行为实验,考察了互动博弈中行为实施者的社会善念促进接受者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实验1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控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结果发现:接受高社会善念行为的被试体验到更强的积极情绪和更弱的消极情绪,... 基于两个仿真行为实验,考察了互动博弈中行为实施者的社会善念促进接受者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实验1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控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结果发现:接受高社会善念行为的被试体验到更强的积极情绪和更弱的消极情绪,且愿意在随后的公共物品游戏中贡献更多的资源;其中,积极情绪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操纵被试在"纸牌"选择游戏中需要对手提供帮助的程度来设置自主性需要水平,进而揭示自主性需要在社会善念增强积极情绪体验中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除了证实实验1的结论外,积极情绪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而自主性需要对感知社会善念—积极情绪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相比于低自主性需要,接受者的高自主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低。据此可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是实施者的社会善念促进接受者合作行为的中介机制,而自主性需要的满足是获取积极情绪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行为 社会善念 积极情绪 自主性需要 公共物品游戏
下载PDF
信任还是设防?互动博弈中社会善念对合作行为的促进效应 被引量:18
6
作者 窦凯 聂衍刚 +1 位作者 王玉洁 刘耀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0-396,共7页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通过实施社会善念有助于提升他人的合作行为。为检验这一假设,本实验设置了"施—受"双方的互动博弈情境,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通过实施社会善念有助于提升他人的合作行为。为检验这一假设,本实验设置了"施—受"双方的互动博弈情境,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纵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分别利用信任博弈和公共物品游戏测查接受者在互动过程中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结果发现:相比于低社会善念组,被试在高社会善念组中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进一步路径分析也发现,信任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社会善念行为的实施为互动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降低了人们时时"设防"的监控动机,使合作带来的利益双赢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行为 社会善念 信任 公共物品游戏 互动博弈
下载PDF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被引量:13
7
作者 田一 王莉 +1 位作者 许燕 焦丽颖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3-1017,共15页
为探究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研究采用人格词汇法,在开放调查收集的词汇中选取代表社会善念的心理词语,确立了社会善念词库。通过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包含18个人格特质词的社会善念词汇评定量表和包含17项描述... 为探究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研究采用人格词汇法,在开放调查收集的词汇中选取代表社会善念的心理词语,确立了社会善念词库。通过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包含18个人格特质词的社会善念词汇评定量表和包含17项描述的社会善念自陈量表。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社会善念是一种具有二阶四因素结构的人际特质,二阶是指宜人特质和外倾特质,四因素分别是善良尊重、谦和恭逊、包容理解和积极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 心理结构 词汇学方法 中国文化
下载PDF
感知社会善念对信任修复的促进:社会距离与时间距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怀勇 许雅梅 +1 位作者 岳思怡 陈雅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从信任修复的时间阶段模型来看,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信任违背发生后的修复策略及效果,而鲜有研究从违背前的视角对此展开探索。为检验社会善念能否作为信任修复的“事前”策略及其修复效果的边界条件,本研究采用Somi范式操纵违背方的社... 从信任修复的时间阶段模型来看,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信任违背发生后的修复策略及效果,而鲜有研究从违背前的视角对此展开探索。为检验社会善念能否作为信任修复的“事前”策略及其修复效果的边界条件,本研究采用Somi范式操纵违背方的社会善念,通过让信任方完成信任博弈游戏来考察其感知到的社会善念对信任修复的效果及社会距离与时间距离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感知社会善念有助于促进受损信任的修复,感知高(vs.低)社会善念的被试修复效果更好;实验2发现社会距离调节了感知社会善念对信任修复的影响,面对社会距离远(vs.近)者的信任违背,感知到高社会善念的被试有更好的修复效果;实验3不仅再次验证了前两个实验的发现,还进一步发现时间距离调节了社会距离对感知社会善念与信任修复关系的调节作用,即当违背方回应时间距离短,且其是社会距离远的陌生人时,感知高社会善念的被试修复效果更好,当违背方回应时间距离长,且其是社会距离近的朋友时,感知高社会善念的被试修复效果更好。由此可见,违背发生前信任方感知到违背方的社会善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信任,但其效果受到社会距离与时间距离的制约。这些发现对未来探讨信任修复的事前策略及拓展社会善念理论的实践应用均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修复 感知社会善念 社会距离 时间距离
下载PDF
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及其提升 被引量:5
9
作者 袁博 廖苏霞 +2 位作者 郭俏俏 高奇扬 陈思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8-273,共6页
采用社会善念范式,探究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移情训练对流动儿童社会善念水平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低于非流动儿童;(2)移情训练活动可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本研究... 采用社会善念范式,探究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移情训练对流动儿童社会善念水平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低于非流动儿童;(2)移情训练活动可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本研究扩展了社会善念的研究领域,为促进流动儿童社会互动技能和亲社会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亲社会行为 社会善念 移情训练
下载PDF
社会善念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一 王莉 许燕 《心理学进展》 2020年第8期1069-1078,共10页
社会善念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反映在人际互动情境中能够感知他人状态,愿意尊重对方选择、做出让渡权利行动的善意。本文试图理清社会善念的概念内涵并追根溯源其理论基础,从表现特征、测量范式、认知加工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社会善念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反映在人际互动情境中能够感知他人状态,愿意尊重对方选择、做出让渡权利行动的善意。本文试图理清社会善念的概念内涵并追根溯源其理论基础,从表现特征、测量范式、认知加工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已有研究表明,社会善念具备特质和状态的表现特征;研究范式应关注文化背景的影响,且社会善念具备直觉或控制加工的认知特征。在影响因素方面,除了传统的认知、人格影响因素外,更关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强调未来研究应着重考察社会善念的特质状态结构、研究范式的中国化和潜在的影响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 特质状态 测量方式 认知加工
下载PDF
重新凝结我们的善念——人文精神再讨论管见
11
作者 李有亮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90,共5页
善念是人文精神的灵魂所在。在这2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作为"善"之主体的人文知识分子,从内在心态到外在姿态都全然发生了根本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两种不同语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彼此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199... 善念是人文精神的灵魂所在。在这2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作为"善"之主体的人文知识分子,从内在心态到外在姿态都全然发生了根本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两种不同语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彼此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1993年的讨论,在近似一体化社会结构中,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相对容易确立,其启蒙民众的内在意愿及文化姿态均容易彰显。而20多年后的今天,三大领域冲突,四种文明交织,两种"冲动"失衡,在这样的普遍状态下讨论人文精神的重构、善念的重铸问题,势必要从人文精神与善念的文化承载体系,特别是文学艺术创造中寻求某种突破,在"多元善变"的文化趋势与"一念安居"的人文精神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重新凝结起我们的善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善念 知识分子 “冲动”失衡
下载PDF
社会善念测量范式的本土化探索及信效度检验
12
作者 田一 王莉 +1 位作者 许燕 焦丽颖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社会善念是一种个体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在人际互动情境中表现为:能感知他人状态、尊重对方选择,同时愿意做出选择权的让渡。其测量范式源于笔选择范式,研究以经典社会善念测量范式为基础,从物品处理、偏好控制、稀缺刺激三个方面,探索本... 社会善念是一种个体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在人际互动情境中表现为:能感知他人状态、尊重对方选择,同时愿意做出选择权的让渡。其测量范式源于笔选择范式,研究以经典社会善念测量范式为基础,从物品处理、偏好控制、稀缺刺激三个方面,探索本土化社会善念测量范式。结果表明,最终形成的社会善念测量范式三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社会善念的跨文化测量和研究起到奠基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测量范式 本土化 信效度
下载PDF
从善念发动到果业成熟——略论《柳毅传》中古代士子的人格修持
13
作者 何素平 《文教资料》 2015年第6期4-5,共2页
唐传奇《柳毅传》中柳毅由一个落第书生到得道成仙的命运转折,源自柳毅救助龙女的善因果报,其中包含了因果报应的命运逻辑。而善"因"的本源和起决定作用的"缘",其本质都是柳毅由戒得定、由定生慧的人格修持。
关键词 善念发动 果业成熟 《柳毅传》 古代士子 人格修持
下载PDF
让世界充满温情——《善念》赏读
14
作者 陈晓龙 《语文知识》 2006年第6期44-44,共1页
[原文] 一次,我乘公共汽车往市区去。车走在半路上上来一个民工模样的乘客,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本地话问到不到某中学去,跟车的连忙说:“到!到!”但我知道这路车是不到某中学的,跟车的真不是东西,只为了赚那两块钱的车费,要害别人... [原文] 一次,我乘公共汽车往市区去。车走在半路上上来一个民工模样的乘客,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本地话问到不到某中学去,跟车的连忙说:“到!到!”但我知道这路车是不到某中学的,跟车的真不是东西,只为了赚那两块钱的车费,要害别人走许多冤枉路——如今公交车之间竞争激烈,争客抢客现象十分严重。我正想告诉那个乘客,司机已先开了口:“不到,不到,坐1路车吧,1路车就到校门口。”跟车的马上抢过话头:“我们这路车也要经过某某路口的,从某某路口走几步就到了嘛!”“走几步?”司机突然凶狠狠地盯着跟车的。“这么毒的太阳你走走看!坐1路车!”司机边说边转过脸望着那个乘客。乘客一边道谢一边下车,就在车门即将关闭、汽车重新启动的瞬间,司机又扭过头来望着已经下车的乘客大声喊:“坐1路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念 中学 语文 故事 阅读欣赏
下载PDF
人际互动中的社会善念:概念、测评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窦凯 聂衍刚 +1 位作者 王玉洁 张庆鹏 《心理学进展》 2017年第9期1101-1112,共12页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可通过SoMi范式进行有效测评。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善念受到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资源负荷等认知因素和移情、社会价值取向、诚实–谦恭、宜人性等人格...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可通过SoMi范式进行有效测评。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善念受到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资源负荷等认知因素和移情、社会价值取向、诚实–谦恭、宜人性等人格因素的影响;此外,社会善念与社会敌意作为同一种动机连续体的两端,社会善念能促进人际互动中更多的信任与合作,而社会敌意会带来一些负性人际结果,如厌恶、憎恨和攻击等。为了能更全面深入的理解社会善念,本文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研究框架,并强调未来研究可从社会善念测评的适用性、社会善念的调节因素和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 社会认知 人际互动 SoMi范式
下载PDF
心理理论与社会互动方式对初中生社会善念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严益霞 刘颜蓥 丁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494,共10页
为了探讨初中生社会善念的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卡通插图范式和SoMi范式,以628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不同心理理论类型初中生的社会善念的发展;实验2使用社会互动情境和SoMi范式,以360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社会... 为了探讨初中生社会善念的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卡通插图范式和SoMi范式,以628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不同心理理论类型初中生的社会善念的发展;实验2使用社会互动情境和SoMi范式,以360名7~9年级初中生为被试,考察社会互动方式与反馈类型对不同年级初中生社会善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社会善念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但7年级中高情感心理理论初中生的社会善念显著多于高认知心理理论初中生;(2)7年级初中生在积极反馈条件下的社会善念较多,而8年级初中生在消极反馈条件下较多,9年级初中生在这两种条件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合作情境中,初中生在积极反馈下的社会善念更多,而在竞争情境中,初中生在消极反馈下的社会善念更多。研究说明初中生的社会善念具有跨年龄和跨性别的稳定性,并且会受到心理理论、社会互动方式及反馈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社会善念 心理理论 社会互动方式 反馈类型
下载PDF
勿以善小而不为:正念与智慧--社会善念与观点采择的链式中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伊萌 张敬敏 +2 位作者 汪凤炎 许文涛 刘维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641,共16页
基于正念的去自我中心机制,提出正念可通过观点采择与社会善念的链式中介对智慧产生正向效应的假设,运用问卷横断自评、正念干预和社会善念的操纵等多种方法从特质与状态层面进行验证(总样本量为909)。研究表明,特质层面的正念与社会善... 基于正念的去自我中心机制,提出正念可通过观点采择与社会善念的链式中介对智慧产生正向效应的假设,运用问卷横断自评、正念干预和社会善念的操纵等多种方法从特质与状态层面进行验证(总样本量为909)。研究表明,特质层面的正念与社会善念、智慧两两正相关,可正向预测社会善念与智慧,并验证了社会善念的中介作用(研究1);从状态层面发现正念干预能在短期内有效提升个体的状态社会善念与智慧推理水平,再次验证社会善念的中介效应(研究2);受到操纵的社会善念也能够提升正念对智慧的正向预测效应,不仅验证了社会善念中介作用的稳健性,也验证了社会善念与智慧的因果关联,同时,观点采择与社会善念的链式中介作用也得到了研究结果的支持(研究3),即具备特质正念或进行正念练习时体验状态正念的个体,更易运用观点采择能力,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善意关注,由此作出考量他人的智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社会善念 观点采择 Z世代
下载PDF
催产素对社会善念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琪 陈冰 +2 位作者 刘来 赵玉芳 吴宗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2-717,共6页
两个实验考察催产素对社会善念的作用以及面孔吸引力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验1采用双盲实验,使用安慰剂作对照,发现催产素可以促进社会善念,不受面孔性别的影响。实验2依然采用双盲实验,进一步考察面孔吸引力与面孔性别对催产素与社会善... 两个实验考察催产素对社会善念的作用以及面孔吸引力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验1采用双盲实验,使用安慰剂作对照,发现催产素可以促进社会善念,不受面孔性别的影响。实验2依然采用双盲实验,进一步考察面孔吸引力与面孔性别对催产素与社会善念关系的作用,发现催产素对社会善念的作用不受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女性面孔(与男性面孔相比)吸引力对男性的社会善念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催产素可以稳定地提高社会善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善念 催产素 面孔吸引力 亲社会行为
下载PDF
儿童社会善念感知与情绪体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方园 房英娟 +2 位作者 许莉婷 陈永辉 黄亮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采用现场实验形式,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考察感知社会善念水平与情绪体验的关系.选择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与行为实施者(由同龄陌生人扮演)双方现场选择实物进行互动.参照范德赛(Van Doesum)等的社会善念范式,通过控制行为实施者在物品选... 采用现场实验形式,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考察感知社会善念水平与情绪体验的关系.选择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与行为实施者(由同龄陌生人扮演)双方现场选择实物进行互动.参照范德赛(Van Doesum)等的社会善念范式,通过控制行为实施者在物品选择游戏中选择“唯一选项”和“非唯一选项”的比例,对被试感知到的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进行操纵,并采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测量其情绪体验.结果显示感知高社会善念水平与积极情绪体验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回归分析也发现感知社会善念水平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积极情绪体验(β=0.54,t=3.78,p<0.01),其解释量为28%.研究初步证实儿童感知高社会善念水平与积极情绪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会善念 积极情绪 现场实验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欣 李丹丹 杨向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2-904,共13页
本文探究了4~6岁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测量了100名4~6岁儿童的社会善念理解、心理理论、亲社会性和执行功能。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愈加在社会评价和朋友偏好上倾向于社会善念人物,并且此社会善念理... 本文探究了4~6岁儿童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测量了100名4~6岁儿童的社会善念理解、心理理论、亲社会性和执行功能。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愈加在社会评价和朋友偏好上倾向于社会善念人物,并且此社会善念理解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发展呈显著正相关,且此相关在控制了年龄、执行功能及亲社会性后依然稳定存在,但社会善念理解与亲社会性并不相关。此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可能对社会善念理解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发展 社会善念 心理理论 学龄前儿童 道德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