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5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陵江源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李君轶 吴金明 +3 位作者 杜浩 张辉 邵俭 危起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2,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嘉陵江源头水域鱼类群落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在嘉陵江源头水域开展了春夏两季的鱼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9种,分属2目6科,其中鲤科10种,鳅科5种,平鳍鳅科、鳍科、鲇科和鲿科各1种;嘉陵江源...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嘉陵江源头水域鱼类群落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在嘉陵江源头水域开展了春夏两季的鱼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9种,分属2目6科,其中鲤科10种,鳅科5种,平鳍鳅科、鳍科、鲇科和鲿科各1种;嘉陵江源干流和支流小峪河鱼类群落优势度指数较高,各河段优势种以鲤科鱼类为主。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河流鱼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6~2.06、0.59~0.73和1.52~2.63,嘉陵江源干流河段和小峪河鱼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河流,而安河鱼类丰富度指数最高;与嘉陵江源历史记载相比,鱼类群落结构为中等相似。鱼类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小峪河鱼类群落较为稳定外,其余河段鱼类群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河道曲折系数是影响调查区域内优势鳍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环境因子 多样性 稳定性 冗余分析 嘉陵江
下载PDF
岷沱江、嘉陵江流域致宜昌大洪水暴雨过程的特征及天气成因
2
作者 王孝慈 孟英杰 +2 位作者 李双君 王继竹 李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996,共16页
为揭示岷沱江、嘉陵江流域致大洪水暴雨过程的天气成因及宜昌控制站雨洪规律,加深对宜昌站大洪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天气学等方法分析研究了1980—2020年发生在岷沱江、嘉... 为揭示岷沱江、嘉陵江流域致大洪水暴雨过程的天气成因及宜昌控制站雨洪规律,加深对宜昌站大洪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天气学等方法分析研究了1980—2020年发生在岷沱江、嘉陵江流域的19例致洪暴雨过程特征、雨洪关系、致洪暴雨源地及下垫面特征、天气系统配置等。结果表明:宜昌作为长江流域主要控制站,当前期起始入库流量达到19000 m^(3)·s^(-1)以上,且刚好遭遇连续性暴雨过程,则发生大洪水概率会显著提高。从岷沱江或嘉陵江的连续性暴雨过程开始至洪峰产生所需时长平均在6 d左右。暴雨持续时间和累计面雨量与洪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每次大洪水的形成都需要一次持续3 d以上的暴雨过程,多数在4~6 d。大洪水过程全部发生在7—9月。致洪暴雨过程以准静止类雨带为主,其次是东移类和转向类。89%的过程雨带呈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分布。强降水中心源地与特殊地形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3处:岷江下游与青衣江交汇处,转向类降水多发;嘉陵江中下游、涪江流域及渠江流域,多以准静止类为主;涪江中游及渠江流域北部,东移类暴雨过程多发。孟加拉湾热带低压系统的存在对上游产生连续性暴雨至关重要,其次是南海地区的低值系统,两者参与过程占比达68%。低压系统不仅为岷沱江、嘉陵江流域带来充足能量和水汽,其东侧水汽的卷入容易在岷沱江、嘉陵江流域触发低涡,再配合特殊地形,产生强的上升运动。降水过程分为准静止持续性降水和移动性持续降水2类。易发大洪水的天气概念模型有3类:Ⅰ型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西风短波东移触发暴雨型,Ⅱ型为青藏高原低值系统东移触发暴雨型,Ⅲ型为低层偏东气流暴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沱江 嘉陵江 致洪暴雨 宜昌大洪水 天气概念模型 准静止类
下载PDF
嘉陵江沿线古城“山-水-城”景观特征研究
3
作者 杜春兰 陈丹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共9页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游8个古城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及结合GIS平台的历史地图空间转译,提炼其“山-水-城”景观特征。具体为“宏观格局把控”方面“巴蜀要冲,控扼形胜”的城市选址、“襟江带河,群山四望”的山水格局、“江山聚结,生气聚集”的风水脉络;“中微观空间结构塑造”方面“迎山接水,不拘一格”的城市空间结构、“依形江山,因地制宜”的城市功能营建;以及“沿江山集群,南北人文关联”的“跨尺度风景审美经营”等在地特征,以期为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西南山地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嘉陵江流域 古城 “山-水-城” 景观特征 巴蜀文化走廊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
4
作者 杜华明 屈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9-15,共7页
为了促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加权叠加分析法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高与较高生态风险区主要位于嘉陵江流域上游局部地区,中、下游的西南部地区.遴选出2... 为了促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加权叠加分析法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高与较高生态风险区主要位于嘉陵江流域上游局部地区,中、下游的西南部地区.遴选出22个生态源地、构建出15条生态廊道、辨识出17个生态节点,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生态网络优化格局;对比嘉陵江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前后的连通性指数发现,优化后的整体景观连通性提高了87.35%.建议该区域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加强生态源地的保护、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的建设以形成稳定的、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空间主成分分析法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景观格局优化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孟长青 董子娇 +3 位作者 刘柯莹 王远坤 张验科 钟德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0,58,共9页
为探究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可识别特性与时空演变特征,基于标准化蒸发胁迫比研究了1980—2020年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密度聚类算法提取骤发干旱斑块分析了斑块质心的轨迹变化,并探讨了骤发干旱暴发初期气象要素的异常... 为探究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可识别特性与时空演变特征,基于标准化蒸发胁迫比研究了1980—2020年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密度聚类算法提取骤发干旱斑块分析了斑块质心的轨迹变化,并探讨了骤发干旱暴发初期气象要素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流域西北部骤发干旱强度更高且发展速度更快,流域南部骤发干旱持续时间更长;流域骤发干旱事件主要发生在4—11月,且骤发干旱事件的质心主要沿东北和西北方向迁移;嘉陵江流域的骤发干旱主要由高温和降水共同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发干旱 标准化蒸发胁迫比 密度聚类算法 质心迁移 时空演变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嘉陵江流域水沙丰枯遭遇关系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才琳 莫淑红 +1 位作者 张兰 李占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7,135,共9页
为了深入了解嘉陵江水沙关系的变化规律。基于嘉陵江出口北碚水文站1965-2022年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并结合物理成因法诊断水沙关系的变异点,通过AIC、BIC、RMSE对径流量和输沙量的边缘分布... 为了深入了解嘉陵江水沙关系的变化规律。基于嘉陵江出口北碚水文站1965-2022年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并结合物理成因法诊断水沙关系的变异点,通过AIC、BIC、RMSE对径流量和输沙量的边缘分布函数和Copula函数进行优选,确定最优Copula函数并建立嘉陵江流域水沙联合分布模型,运用模型对流域内水沙丰枯遭遇概率、联合和同现重现期进行计算,进而对比分析水沙单变量和联合变量设计值。结果表明:①水沙关系在1989年发生突变,变异前的水沙相关性强于变异后的水沙相关性;②1965-1989年阶段水沙序列最优边缘分布都为Logn,最优水沙联合分布模型为Gumbel Copula模型。1990-2022年阶段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最优边缘分布分别为Gamma、GP,最优水沙联合分布模型为Frank Copula模型;③2个阶段水沙序列同步概率分别是59.77%、61.14%,均大于异步概率,且出现极端情况“水丰沙枯”、“水枯沙丰”类型的概率极低,表明水沙概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来水来沙条件相对稳定;④联合变量设计值大于单变量设计值,通过两变量联合分布计算的径流量和输沙量设计值更加可靠。水沙联合重现期集中在2年附近,同现重现期绝大部分小于50年。通过探讨嘉陵江流域来水来沙联合变化特征,可为流域的水沙调控、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联合分布 水沙丰枯遭遇 输沙量 嘉陵江
下载PDF
嘉陵江四川段平水期CH_(4)、CO_(2)排放通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伍析桥 刘朝荣 +3 位作者 黄兴 罗丹 权秋梅 杨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6,共11页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内陆水域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以嘉陵江四川段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0月采集表层水样,运用改良顶空法采集表层水体溶存的CH_(4)、CO_(2),分析了研究区域平水期CH_(4)、CO_(2)溶存浓度与排放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内陆水域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以嘉陵江四川段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0月采集表层水样,运用改良顶空法采集表层水体溶存的CH_(4)、CO_(2),分析了研究区域平水期CH_(4)、CO_(2)溶存浓度与排放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水体理化性质和土地利用类型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结果表明,嘉陵江四川段人类活动主导了水质变化特征,城市和农业活动是氮素和磷素沿河流方向累积的重要原因。表层水体中CH_(4)和CO_(2)浓度分别为(16.87±15.55)nmol·L^(-1)和(836.11±132.68)μmol·L^(-1),排放通量分别为(68.39±81.26)nmol·m^(-2)·d^(-1)和(1596.08±1291.61)μmol·m^(-2)·d^(-1)。CH_(4)、CO_(2)浓度和排放通量具有较大空间异质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耕地主导河段接收了较多的非点源污染和陆源碳。这些污染物质的输入导致水体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影响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生长以及微生物活动,进而给CH_(4)和CO_(2)产生和释放造成影响。总氮(TN)、磷酸盐(PO_(4)^(3-)-P)和耕地面积占比是影响嘉陵江四川段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表明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受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温室气体 CH_(4) CO_(2) 通量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8
作者 李龙龙 陶国亮 +7 位作者 杜崇娇 彭金宁 罗开平 陈拥锋 左宗鑫 蒋小琼 汪远征 陆永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0-1062,共13页
嘉陵江组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传统层系,近年来在川北、川西南等地区连续获得发现,但盆地内仍有大面积的勘探空白区,亟需深化对该层系天然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明确成藏主控因素,进而指出未来的勘探方向。利用天然气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 嘉陵江组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传统层系,近年来在川北、川西南等地区连续获得发现,但盆地内仍有大面积的勘探空白区,亟需深化对该层系天然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明确成藏主控因素,进而指出未来的勘探方向。利用天然气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结合构造恢复、盆地模拟等技术,以气源分析为基础,以典型气藏解剖为核心,结合对嘉陵江组成藏条件认识,通过对成藏过程的分析探讨了成藏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成藏模式。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下部的原油裂解气,嘉陵江组具有多套优质烃源岩供烃、发育多类型碳酸盐岩储层、通源断裂有效沟通气源的良好成藏条件,主生油期古构造、调整期构造及通源断裂、有利储层类型是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嘉陵江组具有“多源形成古油藏—古油藏裂解供气—通源断裂输导—晚期调整成藏”的成藏模式。基于此指出,分布于川西、川北等地区山前带,主生油期、气藏调整成藏期均处于相对高部位,发育通源断裂、保存条件较好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是勘探的首选方向;分布于川东高陡构造带构造稳定区及向斜区的孔隙型岩性气藏是未来的主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成藏模式 天然气勘探方向 嘉陵江 三叠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和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
9
作者 李文鑫 金君良 +3 位作者 舒章康 张建云 王国庆 陈宇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3,共14页
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率增大,水文波动性增强。嘉陵江水资源丰富,科学预估其未来水资源变化及极端水文事件对支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嘉陵江历史径流演变,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流域水资源响应及极端... 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率增大,水文波动性增强。嘉陵江水资源丰富,科学预估其未来水资源变化及极端水文事件对支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嘉陵江历史径流演变,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流域水资源响应及极端水文事件预估较少。基于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计划的22个气候模式耦合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IC模型),预估了不同代表性典型浓度路径下嘉陵江流域未来径流变化趋势,分析了极端水文事件强度的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VIC模型在嘉陵江流域的适用性较好,各站点日径流模拟纳什效率系数均大于0.7,多年水量相对误差在8%之内,对极端水文指标年最大洪峰流量和年最大5日洪量模拟较好;(2)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将以暖湿化为主,2031—2090年降水量相较基准期(1985—2014年)将增加5.5%~13.8%,温升幅度超2℃;(3)未来径流量很可能会增加,在2061—2090年,径流量相较基准期(1985—2014年)将增加7.0%~14.0%;(4)流域未来洪水强度可能增大,在2061—2090年,SSP5-8.5排放情景下基准期年最大洪峰流量与年最大5日洪量50年一遇值的重现期将缩短为10~2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流域水循环加快,水文形势不容乐观,需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及洪涝风险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估 气候模式 VIC模型 COPULA函数 极端水文事件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水质综合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
10
作者 徐芬芳 乔宇豪 +2 位作者 王康 朱焱 贾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5,共10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由于其水域广,存在农业污染和跨界污染等问题,水质状况不够稳定。为深入分析嘉陵江干流及涪江、渠江两个主要支流的水质变化特征,基于2021年总流域48个水质断面5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包括溶解氧、高...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由于其水域广,存在农业污染和跨界污染等问题,水质状况不够稳定。为深入分析嘉陵江干流及涪江、渠江两个主要支流的水质变化特征,基于2021年总流域48个水质断面5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最近邻法分析了流域的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偏劣,最近邻法偏优,模糊评价法能更好地反映各指标对每级水质标准的贡献程度。②流域有38个断面总氮劣于Ⅲ类,有1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为Ⅳ类,总氮污染较为严重,高锰酸盐存在超标问题,农业活动是这两个指标超标的重要原因。其余3个指标符合嘉陵江水域功能控制标准;③空间上,干流劣Ⅲ类断面最少,水质相对最优,而涪江最差;且Ⅴ类断面都分布在中下游,流域上游水质优于中下游;④在年内,流域枯水期的劣Ⅲ类断面相比汛期增加3个,枯水期水质相对更差;其中涪江全年水质变化较小,而渠江在7-12月Ⅴ类断面数降低,年内水质有变好的趋势;干流在7-12月Ⅴ类断面数增多,年内水质有变差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嘉陵江流域的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流域 综合水质评价法 土地利用 汛枯水期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旱涝急转演变规律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李文晖 曹辉 +3 位作者 任玉峰 刘新波 马一鸣 李文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140,共13页
针对气象旱涝转换对流域径流影响的问题,基于嘉陵江流域逐日降水量和流量数据,采用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方法,揭示了旱涝急转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定量评估了径流变化对不同旱涝急转类型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977~2022年,嘉陵江... 针对气象旱涝转换对流域径流影响的问题,基于嘉陵江流域逐日降水量和流量数据,采用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方法,揭示了旱涝急转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定量评估了径流变化对不同旱涝急转类型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977~2022年,嘉陵江流域共发生了8次汛期旱涝急转事件,其中6次发生在2004年及之后;空间上,南部、中部以及西北部地区发生旱涝急转的频率较大,在17%以上;在月尺度上,6~7月发生旱涝急转的频率最大,超过了20%。当汛期发生涝转旱时,北碚、罗渡溪、武胜以及小河坝等站的前半汛期流量相比常年平均增长了57.52%,38.74%,85.50%和99.73%,后半汛期流量相对常年平均偏低了20.82%,49.83%,22.64%和14.53%;而在旱转涝影响下,上述站点前半汛期流量较常年平均减少了31.17%,45.77%,28.83%和26.16%,后半汛期流量较常年分别增长了31.45%,47.17%,24.31%和3.27%;月尺度上也表现出相似规律,表明旱涝急转对嘉陵江径流有着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梯级水库科学调度、流域水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径流变化 时空分布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近31年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探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士为 吴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7-439,共13页
[目的]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给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加,多方位、客观、准确、快速测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法]利用Landsat数据和耦合的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 [目的]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给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加,多方位、客观、准确、快速测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法]利用Landsat数据和耦合的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探究了1990—2020年不同时间段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地形和气象变化的敏感性。[结果](1)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变好趋势,RSEI线性变化倾斜率为0.0003/a。2003年之前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变化较为稳定,2003年之后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50%以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不明显。但1990—1995年陇南以北和达州以东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呈退化趋势,平武部分地区呈改善趋势。1995—2000年遂宁零星分布有轻微退化趋势的区域。2005—2010年南充以南、广元以北等地区均呈轻微改善趋势。2010—2020年迭部地区均以轻微退化趋势为主。(3)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海拔、坡度和降水在2015年之前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小,2015年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呈增加趋势。气温和风速对生态环境影响力在1995年、2015年均出现突增。(4)地形因子和气象与土地利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均较大,且任何两种因子的交互作用都大于单个因子对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论]国内生产总值和任何两个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小。研究区在2015年前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但在2015年之后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但总体上其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得益于近年来该市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气象因子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嘉陵江总磷通量变化及空间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关文海 骆国辉 +2 位作者 王攀菲 娄保锋 邱光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8-1456,共9页
研究了2002~2019年嘉陵江北碚断面径流量、悬浮泥沙(SS)浓度与输沙量、磷浓度与通量[分总磷(TP)、溶解态磷(DP)、颗粒态磷(PP)]年际变化及水期特征,基于河流基流分割原理对磷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2002~2019年,嘉陵江悬浮泥沙... 研究了2002~2019年嘉陵江北碚断面径流量、悬浮泥沙(SS)浓度与输沙量、磷浓度与通量[分总磷(TP)、溶解态磷(DP)、颗粒态磷(PP)]年际变化及水期特征,基于河流基流分割原理对磷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2002~2019年,嘉陵江悬浮泥沙浓度和输沙量年际波动巨大,最大年输沙量是最小年输沙量的20倍以上.(2)18a间嘉陵江北碚断面总磷浓度年均值在0.058~0.139mg/L范围内波动,其多年平均值为0.098mg/L.2002~2013年,TP和PP浓度表现为丰水期>平、枯水期,之后有的年份表现为丰水期>平、枯水期,有的年份则表现为丰水期<平、枯水期.(3)18a间DP浓度总体呈先上升(2002~2016年)后下降趋势(2016~2019年),尤以平、枯水期最为显著.(4)18a间TP和PP通量年际波动巨大,TP年通量最大值(2.280万t/a,2005年)是最小值(0.399万t/a,2006年)的6.7倍.水量、沙量、TP通量和PP通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水、沙、磷”同步效应,而且丰水期最强,枯水期最弱.(5)水期之间对比,丰水期TP、PP和DP通量远大于平、枯水期.TP、PP和DP丰水期通量在年度通量中的平均占比分别为73.5%、77.5%和64.9%.(6)面源磷负荷年际波动远大于点源磷负荷,TP总负荷的年际变化趋势取决于面源磷负荷趋势.除2006年外,其他年份面源负荷在总负荷中占绝对优势,按年度计算,面源负荷平均占82.5%,按丰水期计算,面源负荷平均占90.8%.面源年度负荷主要来自于丰水期(平均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通量 来源
下载PDF
嘉陵江水东坝航运枢纽工程坝址方案
14
作者 姜兴良 黄道刚 +1 位作者 樊锐 刘海民 《水运工程》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与常规渠化工程相比,在已建渠化梯级间增建航运梯级的坝址选择时,存在梯级间最低通航水位衔接和对已建电站发电影响分析等技术难题,研究案例较少。以嘉陵江水东坝航运枢纽工程坝址选择为例,采用对库尾河段水深、河势、地形地质、淹没损... 与常规渠化工程相比,在已建渠化梯级间增建航运梯级的坝址选择时,存在梯级间最低通航水位衔接和对已建电站发电影响分析等技术难题,研究案例较少。以嘉陵江水东坝航运枢纽工程坝址选择为例,采用对库尾河段水深、河势、地形地质、淹没损失等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的方法,提出坝址初选、枢纽建筑物布置和确定枢纽正常蓄水位的思路,从水位衔接、库区景观、对上下游已建电站发电影响、施工导流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坝址综合比选。推荐复兴场坝址为水东坝航运枢纽建设坝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枢纽 坝址 方案 嘉陵江
下载PDF
基于ESV-ERI-MCR评价的嘉陵江流域景观生态格局构建与优化
15
作者 杨光容 蒋贵国 周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5,共12页
[目的]分析嘉陵江流域景观生态格局,旨在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固生态系统从而降低生态风险,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动态当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结果识别... [目的]分析嘉陵江流域景观生态格局,旨在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固生态系统从而降低生态风险,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动态当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结果识别生态源地,基于最优空间尺度的景观生态风险(ERI)评价结果确定生态阻力面,再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的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结果](1)2005—2020年嘉陵江流域ESV呈北高南低格局和呈波动增长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增加2.10×10~(10)元,林地贡献率最高(50%),依次为草地(25%)、耕地(14%)。(2)嘉陵江流域适宜分析粒度和幅度分别为150,750 m。2005—2020年ERI呈西北部高,中南部低格局和呈逐年降低趋势。(3)整个生态网络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共识别出生态源地11个,总面积36297.19 km^(2),潜在生态廊道365条,生态节点133个。其中,重要生态廊道47条,重要生态节点39个。(4)建设的重点生态保护区作为新增生态源地,为嘉陵江流域限制开发区域。新增道路型生态廊道6条,绿带型生态廊道3条,河流型生态廊道13条,生态节点24个。[结论]优化后嘉陵江流域生态网络密度增加,贯穿了全方位的生态源地,整体连通度得以提升。研究成果可为流域生态格局修复、生态保护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生态风险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网络 生态格局优化
下载PDF
水库对嘉陵江流域鱼类繁殖的影响评估
16
作者 刘洋 刘攀 +5 位作者 张杨 廖劲松 吴四飞 林东升 冯安龙 王欢 《水资源研究》 2024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水库的生态影响评估可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依据。传统统计学方法确定的生态流量难以反映整个河流的满足情况,对目标保护鱼类的分析也缺乏系统性。本文以嘉陵江为例,首先,构建保护物种优先级评价体系,依照珍稀性、受人类影响程度和经济... 水库的生态影响评估可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依据。传统统计学方法确定的生态流量难以反映整个河流的满足情况,对目标保护鱼类的分析也缺乏系统性。本文以嘉陵江为例,首先,构建保护物种优先级评价体系,依照珍稀性、受人类影响程度和经济价值进行打分,按照分数排序选出12种代表性鱼类;其次,分析目标鱼类最佳产卵温度,鱼卵漂浮阈值,并按照产粘沉性卵鱼类和产漂流性卵鱼类进行分类;再次,基于水力学模型将流速阈值转化为若干断面的流量阈值;最后,分析嘉陵江水温、流量特征变化,以刺激产卵涨水时间和鱼卵漂浮流量阈值作为指标,评价水库对保护鱼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使得鱼类产卵期的平均温度降低,年均最佳涨水天数频次减少。该论文可为嘉陵江流域生态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评价 生态调度 目标鱼类 嘉陵江 一维水动力
下载PDF
嘉陵江南充段冬季水鸟的多样性
17
作者 刘子宁 蒋亚飞 +2 位作者 曾赛男 李艳红 胡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水鸟多样性监测是湿地生态系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嘉陵江南充段水鸟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水鸟32种,隶属7目10科,涉禽类有10种,游禽类有21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四川... 水鸟多样性监测是湿地生态系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嘉陵江南充段水鸟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水鸟32种,隶属7目10科,涉禽类有10种,游禽类有21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四川省保护鸟类3种。冬候鸟25种,留鸟5种,夏候鸟1种,旅鸟1种。区系组成上古北界24种,广布种6种,东洋界2种。优势种有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和赤膀鸭(Mareca strepera)两种,占观察水鸟总数的25.69%。通过相关性分析,干扰强度与涉禽类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14,P<0.05),河漫滩面积与涉禽种类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8,P<0.01),河漫滩面积与涉禽类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冬季水鸟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河漫滩面积
下载PDF
民生疾苦与救亡图存——抗战时期嘉陵江纤夫的劳动者形象
18
作者 王成国 《书画世界》 2024年第6期4-13,共10页
全面抗战的爆发迫使国民政府将大批人员、物资向西南大后方迁移,作为地域性劳动者的嘉陵江纤夫在抗战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引起了流寓西南的艺术家的注意,他们通过木刻、国画等不同的艺术媒介反复描绘着嘉陵江纤夫的形象,嘉陵... 全面抗战的爆发迫使国民政府将大批人员、物资向西南大后方迁移,作为地域性劳动者的嘉陵江纤夫在抗战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引起了流寓西南的艺术家的注意,他们通过木刻、国画等不同的艺术媒介反复描绘着嘉陵江纤夫的形象,嘉陵江纤夫也从贫苦的劳动者逐渐成了抗战的象征。在民生疾苦和救亡图存两种目光的交织下,嘉陵江纤夫呈现出多维的视觉形象,也反映了现实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纤夫 抗战 劳动者
下载PDF
空间治理背景下四川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协同绩效评价
19
作者 陈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4,共11页
【目的】长江流域资源开发与保护是关乎我国全局的战略性问题,空间治理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重要支流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四川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空间治理与流域土地协同利用理论逻辑,构建协调度模型测度嘉陵江流... 【目的】长江流域资源开发与保护是关乎我国全局的战略性问题,空间治理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重要支流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四川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空间治理与流域土地协同利用理论逻辑,构建协调度模型测度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协同绩效。【结果】空间治理背景下流域土地协同利用应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注重流域用地结构优化,以形成流域土地资源经济-生态要素系统的协同关系,实现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四川嘉陵江流域研究发现,该流域土地利用协调度指数2011年和2020年分别为0.815 8、0.815 6,总体变化较小,流域土地利用协同绩效较弱;虽然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和生态质量提增明显,但用地结构有序配置不足,且流域空间及其内部差异显著,空间治理对流域土地利用在经济效率、生态质量和结构配置上的协同性有待提升,未来需要重点关注流域空间用地结构优化问题。【结论】基于此,提出统筹流域国土空间格局以优化用地结构空间布局、强化流域土地“五量”管控以确保土地保护实施效能、建立流域土地预警系统和调控机制以保障流域用地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土地协同利用 绩效 对策 嘉陵江流域 四川
下载PDF
LSTM模型在嘉陵江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中的适用性研究
20
作者 葛杰 康秀 +3 位作者 白钰 张晓鹏 董超超 王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0,共9页
为有效提高缺乏气象数据时嘉陵江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选取流域及周边20个气象站58 a(1960-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基于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ET0计算模型,并将其与Har... 为有效提高缺乏气象数据时嘉陵江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选取流域及周边20个气象站58 a(1960-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基于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ET0计算模型,并将其与Hargreaves-Samani、Makkink和Irmark-Allend等3种在嘉陵江流域计算精度较高的模型进行对比,研究LSTM模型在嘉陵江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LSTM模型能精准地捕捉输入参数与ET0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基于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和地球外辐射(R_(a))建立的LSTM2模型计算精度能达到应用要求(MAPE平均为14.6%,RMSE平均为0.476 mm/d,NSE平均为0.891,R2平均为0.903),模型计算精度随输入气象要素数量的增加而升高。②模型输入参数中增加R_(a),可有效提高模型计算精度(MAPE平均降低17.3%,RMSE平均降低11.1%,NSE平均升高0.779%,R2平均升高0.715%)。③基于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地球外辐射(R_(a))和日照时间(n)构建的LSTM12模型是嘉陵江流域缺乏气象数据时最适宜的ET0计算模型。④LSTM模型的计算精度均优于相同输入参数依赖下的Hargreaves-Samani、Makkink和Irmark-Allen模型。⑤LSTM模型在嘉陵江流域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不同气象站点建立的LSTM相互移植时,能保持较高精度(MAPE低于7.42%,RMSE低于0.242 mm/d,NSE高于0.972,R2高于0.980)。因此,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的ET0模型在嘉陵江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作为气象数据缺乏时嘉陵江流域ET0计算的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参考作物蒸散量 缺乏资料 LSTM 适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