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陶渊明四言诗之以隐求道
1
作者 张炜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陶渊明四言诗自宋代以后受到好评,《停云》《时运》《归鸟》等优秀的诗篇还能自立门户有所发明,成就并不在其五言诗之下。其诗旨在以隐求道,实为抒发儒家理想的载体;其风格清腴简远、澹穆奇峭,同其五言诗颉颃并进。同时,陶渊明四言诗出... 陶渊明四言诗自宋代以后受到好评,《停云》《时运》《归鸟》等优秀的诗篇还能自立门户有所发明,成就并不在其五言诗之下。其诗旨在以隐求道,实为抒发儒家理想的载体;其风格清腴简远、澹穆奇峭,同其五言诗颉颃并进。同时,陶渊明四言诗出入《诗三百》,在精神意趣和形式上继承风雅传统而不受其笼罩,在魏晋诸家后别开生面,不仅体现了陶渊明的价值,也证明了四言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四言诗 求道 风雅 澹穆
下载PDF
论陆云四言诗对《诗经》的承继与创新
2
作者 赵婧 谷志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魏晋诗坛,陆云诗歌以四言诗取胜,其作品不仅受到《诗经》形式、题材与精神的影响,还受到汉魏《诗经》学的影响。引用《诗经》时或取诗序义,或取毛传义,或取郑笺义,甚至取魏晋诗经学家的注释之义。陆云四言诗对《诗经》的承继体现在:承... 魏晋诗坛,陆云诗歌以四言诗取胜,其作品不仅受到《诗经》形式、题材与精神的影响,还受到汉魏《诗经》学的影响。引用《诗经》时或取诗序义,或取毛传义,或取郑笺义,甚至取魏晋诗经学家的注释之义。陆云四言诗对《诗经》的承继体现在:承继《诗经》的内容与形式;承继《诗经》的典故;承继原题,创作拟《诗经》诗。陆云的四言诗并非亦步亦趋模拟《诗经》,而是能汲取精华,自成一家,呈现出创新特色:融《古诗》《楚辞》之风入诗,以风入雅、以雅得风,语言清省、余味深长,从而成为西晋四言诗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云 四言诗 《诗经》 《诗经》学
下载PDF
陶渊明四言诗研究初探
3
作者 王开冉 杨媛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7-11,共5页
四言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体裁之一,诞生于先秦时代,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后趋向衰弱,两汉有过短暂的复兴,魏晋后再次繁荣起来,隋唐后逐渐衰弱最终失去痕迹.四言诗繁盛于隋唐之前,发展历程长达上千年,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 四言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体裁之一,诞生于先秦时代,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后趋向衰弱,两汉有过短暂的复兴,魏晋后再次繁荣起来,隋唐后逐渐衰弱最终失去痕迹.四言诗繁盛于隋唐之前,发展历程长达上千年,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陶渊明是晋宋之际最为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创作了大量的传世诗篇,其中就有四言诗的作品.以陶渊明四言诗为核心,从四言诗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陶渊明四言诗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田园农耕、建功立业、述祖戒子、思念亲友及感慨咏怀几种类型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陶渊明四言诗的艺术特色,即在风格、形式、语言和意境等几方面的特点,从总体上把握陶渊明四言诗的特征和贡献,为陶渊明四言诗的相关研究做一定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四言诗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嵇康四言诗引《诗》法的继承与流变
4
作者 郑永辉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0-64,共5页
归纳整理嵇康的四言诗,可以发现其四言诗创作的引《诗》法可以分为摘取《诗经》原句入诗及摘《诗经》原句易以一字入诗两种。其引《诗》的动机在于留下文本痕迹,昭示《诗经》为其四言诗创作的典型。这种作法并非嵇康独创,汉末时已蔚然... 归纳整理嵇康的四言诗,可以发现其四言诗创作的引《诗》法可以分为摘取《诗经》原句入诗及摘《诗经》原句易以一字入诗两种。其引《诗》的动机在于留下文本痕迹,昭示《诗经》为其四言诗创作的典型。这种作法并非嵇康独创,汉末时已蔚然成风。纵观四言诗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发展,置于篇首的引诗法一直沿用到清代,且应用于五、七言诗;置于除篇首外任意位置的引诗法,则演变为集句和“摘句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诗》法 四言诗 嵇康
下载PDF
梁巘生平考及其《行书四言诗轴》作品辨伪
5
作者 王小蝶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收录了177件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在梁巘《行书四言诗轴》释文中,编者对梁巘生年、去官、著述的考释存在错误。梁巘约生于雍正五年(1727),而非康熙四十九年(1710);梁巘“丁...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收录了177件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在梁巘《行书四言诗轴》释文中,编者对梁巘生年、去官、著述的考释存在错误。梁巘约生于雍正五年(1727),而非康熙四十九年(1710);梁巘“丁父忧”期满后主动放弃候补机会,而非“辞官”;梁巘著作是《评书帖》和《承晋斋积闻录》,而非《论书笔记》。从印章、署款方式和书法风格看,梁巘《行书四言诗轴》应系伪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莽苍苍斋 梁巘 生卒年 去官原因 《行书四言诗轴》
下载PDF
魏晋玄言四言诗对《诗经》的继承
6
作者 荆睿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期4-6,共3页
《诗经》作为周代礼乐文化下产生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毋庸置疑。后世兴起的众多文学体裁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诗经》遗风,尤其《诗经》是四言诗成熟的标志,四言形式为《诗经》艺术的重要体现。魏晋时期诗歌创作远... 《诗经》作为周代礼乐文化下产生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毋庸置疑。后世兴起的众多文学体裁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诗经》遗风,尤其《诗经》是四言诗成熟的标志,四言形式为《诗经》艺术的重要体现。魏晋时期诗歌创作远承《诗经》传统,近继汉乐府风貌,四言诗与五言诗共同繁荣,达到了四言诗最后的兴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魏晋四言诗 四言形式
下载PDF
南朝四言诗嬗变历程
7
作者 牛香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7-102,共6页
南朝初期的刘宋时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创作的又一个新台阶。刘宋诗风弃东晋淡乎寡味玄雅诗风而去,寄兴遥思、吟咏性情之风扑面而来,即使是典型的四言赠答诗也踏过东晋以来衰退的风气,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当玄言诗长期统治东晋诗坛,谢氏家... 南朝初期的刘宋时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创作的又一个新台阶。刘宋诗风弃东晋淡乎寡味玄雅诗风而去,寄兴遥思、吟咏性情之风扑面而来,即使是典型的四言赠答诗也踏过东晋以来衰退的风气,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当玄言诗长期统治东晋诗坛,谢氏家族以山水摹状为主要内容的四言体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都为沉寂的诗坛增添清新之气。南朝后期四言诗四言体居多,实属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的杂骚体,极具南朝修辞艺术之美而不失汉魏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四言诗 家族四言诗
下载PDF
论四言诗音节分化与五言诗的发生 被引量:7
8
作者 沈亚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1-195,207,共6页
人们已习惯在四言诗之外探寻五言诗之源,但将汉语诗歌之分为"四言""五言"等仅是不得已的语言策略,已将鲜活的诗歌纳入语言的牢笼。由于诗歌本为"长言",其音节数量往往会挣脱汉字数量的束缚,而五言诗正是... 人们已习惯在四言诗之外探寻五言诗之源,但将汉语诗歌之分为"四言""五言"等仅是不得已的语言策略,已将鲜活的诗歌纳入语言的牢笼。由于诗歌本为"长言",其音节数量往往会挣脱汉字数量的束缚,而五言诗正是源于四言诗的五音节化。《诗经》主体为四音节诗,这将汉语诗歌发展纳入齐言框架。主体情境和解读方式的改变,使得原有音节长度及句读模式被打破,音节之顿挫及语气沉郁,已对音节之绵延和分化虚席以待;《楚辞》在汉初的盛行,使得"句外"之语气助词"兮",栖息于四音节模式之中,进而演化为早期五言诗之语气词,后正式分化为一个独立音节,成为五音节诗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汉初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楚辞》独白式私人视角,也使得长歌当哭成为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楚辞 音节分化 五音节诗 五言诗
下载PDF
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句法结构与语言功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敏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7-92,共6页
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句法结构与语言功能比较研究赵敏俐青岛大学文学院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四言诗和五言诗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在《诗经》时代,中国的诗歌体式基本是四言,到汉代以后则逐渐变成以五言为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四言... 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句法结构与语言功能比较研究赵敏俐青岛大学文学院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四言诗和五言诗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在《诗经》时代,中国的诗歌体式基本是四言,到汉代以后则逐渐变成以五言为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四言和五言在诗体结构与语言表现功能上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句法结构 四言诗 语言功能 附加成分 《二南》 语言结构 主谓句 双音词 形容词
下载PDF
陶渊明四言诗与《诗经》的传承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学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文章从四言形式这一角度分析了陶渊明与《诗经》之间的关系,提出:在陶渊明以前,诗人们以《诗经》为摹本创作四言诗,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不是“太离”就是“太肖”。而陶渊明学习《诗经》可谓“不即不离”、形神兼备,从而得出结论:陶渊... 文章从四言形式这一角度分析了陶渊明与《诗经》之间的关系,提出:在陶渊明以前,诗人们以《诗经》为摹本创作四言诗,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不是“太离”就是“太肖”。而陶渊明学习《诗经》可谓“不即不离”、形神兼备,从而得出结论:陶渊明对《诗经》的四言诗是全面的继承,陶诗与《诗经》之间是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诗经 传承
下载PDF
四言诗在两汉的发展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彦霞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143-146,共4页
西汉四言宗庙郊祀歌有楚辞之风、劝谏之意,东汉以后此类诗走向僵化,成为一种纯粹颂美的赞歌;文人抒情言志诗则因儒家思想的崩溃走向新生,成为一种可以自由抒发的诗体;称誉应答之诗则因为东汉之末品评之风的流行而开始兴盛,这些变化深刻... 西汉四言宗庙郊祀歌有楚辞之风、劝谏之意,东汉以后此类诗走向僵化,成为一种纯粹颂美的赞歌;文人抒情言志诗则因儒家思想的崩溃走向新生,成为一种可以自由抒发的诗体;称誉应答之诗则因为东汉之末品评之风的流行而开始兴盛,这些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四言诗从政治和儒家思想的附庸走向独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四言诗 发展 变化
下载PDF
四言诗与雅乐的离合——从诗乐分离的角度考察四言诗衰落的原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雷 李文倩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晋代以后,四言诗最终归于沉寂,究其原因,有上古至中古语言变迁、情感表达方式转换的冲击,但诗与乐的逐渐分离应该是导致其盛衰升降的根本原因。四言诗产生之初原本与雅乐共存。春秋以来,雅乐逐渐为俗乐所代替,而俗乐在格调节奏上跟四言... 晋代以后,四言诗最终归于沉寂,究其原因,有上古至中古语言变迁、情感表达方式转换的冲击,但诗与乐的逐渐分离应该是导致其盛衰升降的根本原因。四言诗产生之初原本与雅乐共存。春秋以来,雅乐逐渐为俗乐所代替,而俗乐在格调节奏上跟四言诗很难相和。一旦失去了音乐,四言在节奏、韵律上的单调就显露出来;而语言变迁、抒情方式的转换更进一步把四言诗的窘迫显现出来,扩大了四言诗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最终导致四言诗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五言诗 衰落 雅乐
下载PDF
陶渊明四言诗与《诗经》传承关系考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金坤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68,共4页
陶渊明的四言诗约占陶诗总数的六分之一。这部分四言诗无论在思想抑或艺术方面,都是陶诗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陶渊明四言诗独具诗学审美价值。它们对于《诗经》的形态体式、现实精神、比兴手法诸方面,皆有很好的承继与发展,达到了... 陶渊明的四言诗约占陶诗总数的六分之一。这部分四言诗无论在思想抑或艺术方面,都是陶诗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陶渊明四言诗独具诗学审美价值。它们对于《诗经》的形态体式、现实精神、比兴手法诸方面,皆有很好的承继与发展,达到了形神兼备、深入骨髓、古色古香、神韵独特的自然化境。这是诗人烂熟《诗经》、学以致用的理想收获,也为后世学习《诗经》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楷模。陶渊明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使四言诗自曹操以后再次焕发出古朴清雅的艺术光芒,给东晋玄言诗充斥的沉闷局面透射出一线光明。陶渊明的四言诗承前启后,功不可没,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四言诗 《诗经》 形态体式 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四言诗虚字中心说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立尧 《中国韵文学刊》 2006年第4期25-36,共12页
四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从四言诗的节奏与句式、四言诗的“传统“、四言诗衰亡的原因以及四言诗与初期五言诗的关系等几方面来看,四言诗有其独特的价值。《诗经》中四言诗的节奏变化造成了其风格的顿挫,这是其不同于后世... 四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从四言诗的节奏与句式、四言诗的“传统“、四言诗衰亡的原因以及四言诗与初期五言诗的关系等几方面来看,四言诗有其独特的价值。《诗经》中四言诗的节奏变化造成了其风格的顿挫,这是其不同于后世箴、铭、诔、赞等文体的根本所在;四言诗的传统则与远古的句式及套语、套语结构有莫大关联,传统的逸失也宣告了四言诗的终结;四、五言交替之际,五言诗在其形式上延续了四言诗的格调,从而形成早期五言诗的一种特殊风格。事实上,这一切都与四言诗中的虚字密切相关,而其核心则在于其独有的虚字及虚字结构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虚字 中心
下载PDF
璀璨的余晖——论嵇康四言诗 被引量:5
15
作者 皮元珍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魏晋文坛上 ,嵇康可谓继往开来、雄视一代的人物 ,有着独特的人生 ,不同凡响的艺术追求。他既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 ,更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文备众体 ,成就卓著。其四言诗尤独步当时 ,无论表... 在魏晋文坛上 ,嵇康可谓继往开来、雄视一代的人物 ,有着独特的人生 ,不同凡响的艺术追求。他既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 ,更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文备众体 ,成就卓著。其四言诗尤独步当时 ,无论表现手法 ,还是语言的运用 ,都显示出对《诗经》传统的继承与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传统 四言诗 开拓 嬗变
下载PDF
论钟嵘对四言诗的态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应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5-71,共7页
论钟嵘对四言诗的态度陈应鸾钟嵘《诗品序》中有一段论诗之滋味的话,集中表现了他对四言诗的态度。他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 论钟嵘对四言诗的态度陈应鸾钟嵘《诗品序》中有一段论诗之滋味的话,集中表现了他对四言诗的态度。他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这些话文字并不艰深,但要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文约意广 《诗经》 《诗品》 《诗经原始》 《文心雕龙·辨骚》 《国风》 《毛诗序》 五言 《风》
下载PDF
古直以《诗经》注陶渊明四言诗的特殊贡献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红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251-256,共6页
古直著《陶靖节诗笺定本》用昔人注经的方法注陶诗,对阐释陶诗是很大的推进,朱自清曾有专论。此本开大量引《诗经》注陶诗之先河,以独特视角审视陶诗,上溯渊源,揭示内涵,挖掘深义,探索对《诗经》意韵的承袭,为阐释陶渊明四言诗作出了特... 古直著《陶靖节诗笺定本》用昔人注经的方法注陶诗,对阐释陶诗是很大的推进,朱自清曾有专论。此本开大量引《诗经》注陶诗之先河,以独特视角审视陶诗,上溯渊源,揭示内涵,挖掘深义,探索对《诗经》意韵的承袭,为阐释陶渊明四言诗作出了特殊贡献。通过古直笺注,我们可明白苏轼所谓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内涵与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直 《诗经》 陶渊明 四言诗 特殊贡献
下载PDF
诗体流变与汉代四言诗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世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5,共9页
四言诗在汉代的流变,是汉代诗歌体式研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结合诗体演进来看,两汉四言诗的流变主要表现为:一、汉初在"雅颂"传统的作用下,四言诗创作较之于战国中晚期有着明显的复苏与回升,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诗作;二... 四言诗在汉代的流变,是汉代诗歌体式研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结合诗体演进来看,两汉四言诗的流变主要表现为:一、汉初在"雅颂"传统的作用下,四言诗创作较之于战国中晚期有着明显的复苏与回升,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诗作;二、在雅正主题的自我约束下,四言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囿于汉初的模式而无所突破,也不敢有所新变,因而逐渐走向了程式化;三、程式化的结果,一方面使其创作越来越单调、趋同,另一方面,也使得它开始向其他体式融合、渗透,文体互渗与多部类尝试也就成为四言诗流变中的必然之事,并最终走向新变。要之,四言诗在两汉各类诗体的演进当中,并未如前人所说一味衰落、消歇,而是不断地调整、尝试、突破,最终成为汉代诗歌体式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诗歌 四言诗 诗体流变
下载PDF
近十年四言诗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蕾 徐开良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四言诗是古代最早产生的一种诗体。无论是《诗经》还是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大部分都是以四言诗为主。魏晋时期,四言诗曾一度繁荣,却无法改变万物由盛到衰的发展规律,更无法与新兴的文学样式五言诗抗衡。尽管如此,就文学的审美价值、文... 四言诗是古代最早产生的一种诗体。无论是《诗经》还是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大部分都是以四言诗为主。魏晋时期,四言诗曾一度繁荣,却无法改变万物由盛到衰的发展规律,更无法与新兴的文学样式五言诗抗衡。尽管如此,就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学价值、兴衰变迁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四言诗从产生、发展到衰落有一千多年的文化现象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四言诗数量少,艺术水平不高。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对四言诗的研究才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研究者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对四言诗作更进步、更为具体深入的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诗 研究动向 局限性
下载PDF
颂赞与四言诗的文体辨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露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颂赞以四言韵语为载体、以短小精警见长,在形式上与四言诗接近。随着魏晋六朝颂赞文的主体由神明到人事细物转移,主旨由祖述功德的儒家说教向性情抒发、意境创造转变,并变赋法铺陈为比兴象征,其中一部分已与四言诗体合流。
关键词 颂赞 四言诗 文体辨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