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7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空间站宇航光纤通信器件发展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伟 殷杰 +5 位作者 田庄 王九龙 叶杨高 周海峰 王琛 隋宁菠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光纤通信技术在国际空间站(ISS)上首次大规模应用,是光通信技术从地面进入太空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了ISS舱内光纤通信所用宇航光缆和光纤连接器的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ISS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特殊需求;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 光纤通信技术在国际空间站(ISS)上首次大规模应用,是光通信技术从地面进入太空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了ISS舱内光纤通信所用宇航光缆和光纤连接器的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ISS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特殊需求;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的光纤器件空间适应性试验研究情况,NASA和欧洲太空总署(ESA)负责建造舱段的光纤通信系统,以及NASA针对ISS光纤通信器件缺陷问题的质量调查情况和整改过程;结合ISS光纤通信器件质量问题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宇航光缆和光纤连接器在制造、工艺、材料、环境、检测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最后,对宇航光纤通信器件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宇航 光纤 连接器 光通信 经验教训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商业化发展研究
2
作者 张蕊 杨哲 宋国梁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美国在建造和运营国际空间站过程中,大力发展商业载人航天,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综述了国际空间站商业化发展背景、推进举措、实施效果。在国家层面,持续改革完善商业航天政策,美国第一至三号总统航天政策令中,要求相关政府机构... 美国在建造和运营国际空间站过程中,大力发展商业载人航天,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综述了国际空间站商业化发展背景、推进举措、实施效果。在国家层面,持续改革完善商业航天政策,美国第一至三号总统航天政策令中,要求相关政府机构改进对商业航天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管理层面,建立商业载人航天管理机制,开展商业货物运输和乘员运输,与空间科学促进中心签订协议管理空间站商业应用。国际空间站商业化相关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升综合效益,同时也暴露出运输安全性、应用管理不到位相关问题,在研究国际空间站商业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商业化发展机制、健全完善商业应用管理体系、探索发展重点商业应用方向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商业化 空间科学促进中心 商业补给服务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延寿情况发展研究
3
作者 肖武平 王功波 +1 位作者 张蕊 何慧东 《中国航天》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国际空间站”于2011年基本完成大规模组件的在轨组装工作,最初设计寿命为15年,鉴于其运行状态良好及巨大的应用价值,先后经历3次延寿。本文首先梳理“国际空间站”的延寿背景和概况,在研究其延寿审查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延寿风险及应... “国际空间站”于2011年基本完成大规模组件的在轨组装工作,最初设计寿命为15年,鉴于其运行状态良好及巨大的应用价值,先后经历3次延寿。本文首先梳理“国际空间站”的延寿背景和概况,在研究其延寿审查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延寿风险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延寿 风险 审查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舱外多载荷运行任务规划
4
作者 单亚东 张汉勋 +1 位作者 杜昌帅 钟红恩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7,共13页
空间站舱外载荷平台支持部署众多不同类型的载荷,为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机会.但随着舱外载荷数量及相应任务量的不断增加,且在受限于资源约束的情况下,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任务规划,以提高舱外载荷的工作效率.针对舱外多载荷运... 空间站舱外载荷平台支持部署众多不同类型的载荷,为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机会.但随着舱外载荷数量及相应任务量的不断增加,且在受限于资源约束的情况下,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任务规划,以提高舱外载荷的工作效率.针对舱外多载荷运行任务规划方法,深入分析了国际空间站舱外载荷任务规划现状,重点分析了其舱外载荷平台、载荷类型及特点和多载荷运行任务规划方法,分析当前任务规划策略、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根据中国空间站舱外载荷平台特点,从载荷总体设计和运行任务规划方法等方面为中国空间站后续舱外多载荷系统运行任务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舱外载荷平台 舱外载荷 运行任务规划 中国空间站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美国太空国家实验室运营与管理研究
5
作者 韩樾夏 《民主与科学》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以下简称ISS)是人类在近地轨道建造的第十个空间站,同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在近地轨道建造的最大飞行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欧洲航天局(ESA...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以下简称ISS)是人类在近地轨道建造的第十个空间站,同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在近地轨道建造的最大飞行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欧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加拿大航天局(CSA)直接参与了国际空间站大型模块的组装和建设。自1993年以来,美国已投入上千亿美元建造以及运营国际空间站,每年投入30亿-40亿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欧洲航天局 近地轨道 研究开发机构 宇宙航空 运营与管理 大型模块 太空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上的机器人
6
作者 迟惑 《太空探索》 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
国际空间站的投入使用,给国际空间站操作机器人的研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种机械臂、自动拍摄机器人、自动卫星测试平台应运而生。ROTEX项目。1993年德国航天局的ROTEX项目是德国太空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起点。其实ROTEX在1988年就发... 国际空间站的投入使用,给国际空间站操作机器人的研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种机械臂、自动拍摄机器人、自动卫星测试平台应运而生。ROTEX项目。1993年德国航天局的ROTEX项目是德国太空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起点。其实ROTEX在1988年就发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国际空间站 机械臂 卫星测试 自动化 自动拍摄 德国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或将使用到2030年后
7
作者 江山 《太空探索》 2024年第1期16-16,共1页
近日,美国宇航局副局长鲍尔索克斯称,国际空间站按目前的计划将于21世纪20年代末退役,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根据相关企业的商业空间站建设进展情况而定.如果商业空间站不能在21世纪20年代末及时"接班",那么国际空间站在2030... 近日,美国宇航局副局长鲍尔索克斯称,国际空间站按目前的计划将于21世纪20年代末退役,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根据相关企业的商业空间站建设进展情况而定.如果商业空间站不能在21世纪20年代末及时"接班",那么国际空间站在2030年后有可能会继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美国宇航局 副局长 建设进展 21世纪 强制性 商业
下载PDF
俄罗斯货运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
8
作者 小默 《太空探索》 2024年第1期17-17,共1页
2023年12月1日,俄罗斯联盟2-1a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进步MS-25货运飞船.飞船装载了2540千克食品、燃料和其他补给物资,在12月3日借助航天员手动控制,同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
关键词 拜科努尔发射场 国际空间站 货运飞船 手动控制 航天员 对接 俄罗斯
下载PDF
变数多多,商业空间站能否接国际空间站的班?
9
作者 张雪松 《太空探索》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2024年1月5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向蓝色起源公司和航海家空间公司追加9950万美元资金,为商业低地球轨道目的地(CLD)研制商业空间站。无独有偶,美国宇航局的航天安全咨询小组曾表示,商业空间站的开发时间非常紧迫。
关键词 美国宇航局 国际空间站 航天安全 低地球轨道 商业 目的地
下载PDF
第23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APHO)理论问题1:国际空间站(ISS)轨道衰减动力学【10.0分】
10
作者 王若鹏(译) 孟策(译) +1 位作者 李智(译) 荣新(译) 《大学物理》 2023年第11期61-64,共4页
简介国际空间站目前保持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最低平均高度为370 km,最高平均高度为460 km,轨道处于热层的中心,相对于赤道的倾角为θ=51.6°.空间站的轨道类似于螺旋形,即空间站到地球表面的距离是缓慢变化的,在一个螺旋周期中,这... 简介国际空间站目前保持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最低平均高度为370 km,最高平均高度为460 km,轨道处于热层的中心,相对于赤道的倾角为θ=51.6°.空间站的轨道类似于螺旋形,即空间站到地球表面的距离是缓慢变化的,在一个螺旋周期中,这种高度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地球表面 衰减动力学 缓慢变化 平均高度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乘员行为准则》研究
11
作者 李明建 《中国航天》 2023年第7期44-48,共5页
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设完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2024年,“国际空间站”(ISS)退役之后,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低轨空间站。我国航天机构与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ESA)等航天组织及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多国航天机构签署... 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设完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2024年,“国际空间站”(ISS)退役之后,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低轨空间站。我国航天机构与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ESA)等航天组织及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多国航天机构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将面向国际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实验研究。因而,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的行为准则亟需明确。但在空间站乘员行为准则相关研究方面,当前的制度规定多集中于以国际法为背景的关于ISS的法律研究,在具体空间站乘员行为准则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本文对《国际空间站乘员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文件要求及法律要点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中国空间站的具体实际,给出了针对中国空间站的有关建议,希望为“中国空间站乘员行为准则”的确立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航天机构 欧空局 在轨运行 行为准则 航天员 合作与交流 俄罗斯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上的柔性展开式太阳能电池阵
12
作者 钱卫 《太空探索》 2023年第2期30-37,共8页
2022年12月,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进行了两次空间行走,其中的重要工作,就是部署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ROSA)。其中一对安装在S4桁架的3A位置,另一对安装在旧4A太阳能电池阵列的顶部。此前的2021年6月,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就在P6桁架上安装了... 2022年12月,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进行了两次空间行走,其中的重要工作,就是部署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ROSA)。其中一对安装在S4桁架的3A位置,另一对安装在旧4A太阳能电池阵列的顶部。此前的2021年6月,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就在P6桁架上安装了两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这件事比中国空间站展开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晚了差不多两个月。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中美基本上已经是并驾齐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阵列 国际空间站 展开式 桁架 航天员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玉涛 刘保国 +2 位作者 王瑞军 李塘 万鹏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与工作方式,并总结归纳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多手段备份、采用高性能编码等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能够为我国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测控通信系统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空空通信系统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生命科学实验装置研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双生 傅岚 艾为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9-462,共4页
国际空间站即将建成 ,生命科学是其重点研究对象。因此 ,针对不同目的的多种生命科学飞行实验装置正在加紧研制 ,有的已经完成并通过了地面模拟和空中抛物线飞行实验 ,个别的已经参加了空间飞行实验。本文就有关各种类型实验设备的最新... 国际空间站即将建成 ,生命科学是其重点研究对象。因此 ,针对不同目的的多种生命科学飞行实验装置正在加紧研制 ,有的已经完成并通过了地面模拟和空中抛物线飞行实验 ,个别的已经参加了空间飞行实验。本文就有关各种类型实验设备的最新研制进展及其空间飞行实验进展进行全面概述 ,以期在相关学科间发挥借鉴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生命科学 航天 实验装置 研制
下载PDF
2012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淋 王海名 +2 位作者 杨帆 王海霞 冷伏海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4期90-96,共7页
概述2012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技术开发与验证、物理科学、人体研究、教育活动和推广、地球与空间科学及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 概述2012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技术开发与验证、物理科学、人体研究、教育活动和推广、地球与空间科学及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考察任务 微重力科学研究与应用 多学科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上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辉 余志斌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3-450,共8页
第一批长期考查组进驻国际空间站(ISS)开始长期载人飞行活动,揭开了人类航天史上崭新的一页,迄今已成功完成14批长期考查组飞行任务。在航天飞行中,航天员受到微重力、辐射、昼夜节律变化、隔离等异常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保障航天员长期... 第一批长期考查组进驻国际空间站(ISS)开始长期载人飞行活动,揭开了人类航天史上崭新的一页,迄今已成功完成14批长期考查组飞行任务。在航天飞行中,航天员受到微重力、辐射、昼夜节律变化、隔离等异常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保障航天员长期飞行的健康,在ISS上已开展或将要开展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共计59项。这些研究探讨了长期失重引起骨皮质下骨质丧失与恢复的速度,骨骼肌萎缩与功能降低的特点,脊髓兴奋性降低,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与病毒再度活化的关系。另外,亦观察了长期隔离导致航天员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昼夜快速转换对睡眠的影响,并发现长期辐射可能引起白内障与肿瘤,也可能导致生殖、神经系统的损害,甚至会诱发遗传性病变。同时在飞行过程中检验了药物、运动、营养与振动等对抗措施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观测这些对抗措施对不同系统的防护效果。这些研究结果为发展新一代、针对性更强的对抗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空间生命科学 生理学变化 心理学变化 对抗措施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人体研究成果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强静 康金兰 刘朝霞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国际空间站是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是研究长期航天飞行对人体影响的重要场所,其研究成果对未来载人登月和火星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人体研究是国际空间站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整理分析了2015年10月至2019... 国际空间站是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是研究长期航天飞行对人体影响的重要场所,其研究成果对未来载人登月和火星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人体研究是国际空间站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整理分析了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公开发表的国际空间站人体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对心血管、大脑、感知与认知、心理以及双胞胎兄弟等方面的研究,可为我国空间站任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航天医学 国际空间站 人体研究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环境试验标准及力、热试验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亚新 刘敏 +1 位作者 孙玉玮 张羽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7-494,共8页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的最大空间平台,具有系统体积庞大、构型复杂、接口众多、载荷种类不确定等特点。因此,系统级力学试验、热试验以及组件环境试验对空间站的设计和工艺验证非常重要。文章调研了国际空间站各舱段的系统级力学试...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的最大空间平台,具有系统体积庞大、构型复杂、接口众多、载荷种类不确定等特点。因此,系统级力学试验、热试验以及组件环境试验对空间站的设计和工艺验证非常重要。文章调研了国际空间站各舱段的系统级力学试验、热试验以及组件环境试验情况,以期为我国空间站的地面试验系统设计、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试验标准 力学试验 热试验
下载PDF
2011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上)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淋 杨帆 +2 位作者 王海霞 王林 冷伏海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2期90-96,共7页
概述2011年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人体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及教育活动和推广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 概述2011年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人体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及教育活动和推广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态势和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考察任务 微重力科学实验 多学科
下载PDF
2011年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续)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淋 杨帆 +2 位作者 王海霞 王林 冷伏海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3期93-96,共4页
概述2011年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人体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及教育活动和推广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 概述2011年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总体态势,介绍人体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及教育活动和推广等6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分析各领域科学实验开展情况及其新变化,探讨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态势和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考察任务 微重力科学实验 多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