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劳动力市场晋升激励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胡增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在地区劳动力市场竞争所引发的锦标赛效应的驱动之下,公司CEO可能为了提升其在地区劳动力市场晋升的机会,而故意掩饰公司的坏消息,进而可能会提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运用2006—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晋升激励... 在地区劳动力市场竞争所引发的锦标赛效应的驱动之下,公司CEO可能为了提升其在地区劳动力市场晋升的机会,而故意掩饰公司的坏消息,进而可能会提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运用2006—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晋升激励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晋升激励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为高管地区劳动力市场晋升激励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劳动力市场晋升激励 股价崩盘风险 坏消息
下载PDF
河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对策
2
作者 陈玉玲 丁利杰 《北方经贸》 2019年第12期42-44,共3页
河北省贫困地区扶贫任务的完成和脱贫成果的巩固,必须依靠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即依赖于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现主要分析了河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扶贫同扶志相结合;... 河北省贫困地区扶贫任务的完成和脱贫成果的巩固,必须依靠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即依赖于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现主要分析了河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保障自我发展能力的可持续性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贫因地区劳动力 能力提升
下载PDF
山西省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调查报告
3
作者 赵源 《山西农经》 2007年第6期30-34,共5页
山西省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进展与成效;政策与措施;问题与难点;意见与建设。
关键词 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 成效 政策 问题 建设
下载PDF
中国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测度方法、演进趋势与决定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蒋为 倪诗程 吉萍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7,共18页
要素自由流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壁垒仍然是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阻碍了统一大市场与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本文在人口迁移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基于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数量提出了一种反推相对跨地区劳动... 要素自由流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壁垒仍然是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阻碍了统一大市场与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本文在人口迁移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基于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数量提出了一种反推相对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的测算方法,运用中国1990—2015年历次人口普查以及抽样调查数据,对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始终保持快速下降趋势,但在不同地区的下降幅度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而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最为严重。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推拉理论将劳动力流动壁垒分解为自然壁垒与制度壁垒,结果发现虽然自然壁垒与制度壁垒均大幅降低,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自然壁垒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制度壁垒。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削弱劳动力流动壁垒边际效应逐步递减的情形下,破除制度壁垒已经成为中国畅通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关键因素。本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支撑,为破除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 显示性壁垒指数 自然壁垒 制度壁垒
原文传递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西部地区劳动力普通话能力对收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蔡文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3年的微观数据,采用明瑟方程模型考察西部地区劳动力普通话能力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普通话单项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均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收入情况,而且较之于教育水平,普通话能力在西...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3年的微观数据,采用明瑟方程模型考察西部地区劳动力普通话能力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普通话单项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均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收入情况,而且较之于教育水平,普通话能力在西部地区提升劳动力职业收入的作用更为突出;普通话能力回报率随着人群阶层收入分布状况而变化,呈现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总体来看,在中低收入层次普通话能力对其职业收入的贡献更大,在高收入层次受教育程度则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把推普工作融入国家宏观战略并做好相关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劳动力 普通话能力 职业收入 语言经济学
原文传递
基于农民收入结构对比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先玲 王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14,共3页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城镇化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针对中国同时存在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和"用工荒"的现象,文章基于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数据,从我国农村劳...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城镇化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针对中国同时存在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和"用工荒"的现象,文章基于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数据,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差异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东部地区劳动力专业水平高于其它地区,中部、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劳动力转移潜力。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中部、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劳动力转移地区差异
下载PDF
个人禀赋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
7
作者 李丽莎 杨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为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3—9月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采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人禀赋(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 为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3—9月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采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人禀赋(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民族文化习惯、家乡经济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家乡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对外出务工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男性外出务工的意愿强于女性,婚姻状态对外出务工意愿影响不显著,民族文化习惯对外出务工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有效引导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禀赋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 外出务工意愿 云南
下载PDF
中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指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尧 袁连生 曾满超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年第3期84-96,共13页
教师劳动投入是义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其价格在我国地区间有明显差异。经分析发现,该差异主要由地区补偿性工资差异和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两个因素决定。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模型,利用2005年的微观数据测算我国城镇地区间义... 教师劳动投入是义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其价格在我国地区间有明显差异。经分析发现,该差异主要由地区补偿性工资差异和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两个因素决定。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模型,利用2005年的微观数据测算我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指数以度量该差异,发现指数的变异性很大,在研究涉及的30个地区,极差率达到2.19。为掌握教师劳动投入在地区间的真实配置状况,建议政府对地区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指数进行常规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资指数 地区补偿性工资差异 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
下载PDF
资源型地区界定标准及其类型划分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伏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第10期66-69,72,共5页
本着动态性、本地化、相对性的判定原则,引入资源经济活动"区位熵指数"概念,设置资源产业地区GDP区位熵、地区劳动力区位熵、当地资源余量区位熵等三个指标,共同组成资源型地区判定体系,按照三个指标均值的偏离幅度作为资源... 本着动态性、本地化、相对性的判定原则,引入资源经济活动"区位熵指数"概念,设置资源产业地区GDP区位熵、地区劳动力区位熵、当地资源余量区位熵等三个指标,共同组成资源型地区判定体系,按照三个指标均值的偏离幅度作为资源型地区划分标准,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验证和现实比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资源型地区及其所处阶段进行划分。研究表明,据此界定标准与判定方法得出的结果与我国现状较为贴合,从方法论意义上具有客观、高效等优点,适宜作为资源型地区研究的基础性界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界定标准 区位熵 地区GDP 地区劳动力 资源余量
下载PDF
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薪酬待遇研究——基于苏南企业职工的再次问卷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妹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74,共5页
劳动力是可移动生产要素之一,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拥有自主权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苏南地区是外来劳动力主要聚集地之一,也是人口流动频繁的区域。该文通过对苏南地区的常熟市、昆山市、无锡市及常州市部分不同性质企业职工的薪酬待遇再... 劳动力是可移动生产要素之一,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拥有自主权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苏南地区是外来劳动力主要聚集地之一,也是人口流动频繁的区域。该文通过对苏南地区的常熟市、昆山市、无锡市及常州市部分不同性质企业职工的薪酬待遇再次问卷调查,发现这一地区外来职工被边缘化现象虽然仍存在,但与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被边缘化的程度逐渐减轻。文章剖析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地区外来劳动力 薪酬待遇差别化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俄罗斯北极开发移民:特点和机遇
11
作者 +2 位作者 王丽梅(译) 石岩(译) 《西伯利亚研究》 2022年第5期5-19,共15页
俄属北极地区是俄重要的地缘战略区域,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俄政府也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开发,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俄属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和技术因素,也取决于社会因素,首先是劳动力资源的保... 俄属北极地区是俄重要的地缘战略区域,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俄政府也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开发,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俄属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和技术因素,也取决于社会因素,首先是劳动力资源的保障。俄属北极地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劳动力供给问题因而更加突出。地区间人口迁移是保持俄属北极地区人口数量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目前俄15个劳动力过剩地区迁居北极地区的人口仅占北极迁入人口规模的13%,对北极地区人力资源的贡献并不大(伊尔库茨克州和达吉斯坦共和国除外)。圣彼得堡、莫斯科等15个地区是俄属北极地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地。北高加索剩余劳动力转移潜力有进一步挖掘空间,可以作为北极劳动力资源的潜在供给地。应加大对北极地区工作机遇和发展前景的宣传,采取综合举措,以政策引人留人,同时兼顾人口分布均衡问题。原文发表于俄罗斯《地区: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2022年第1期(1),经作者同意在《西伯利亚研究》以中文刊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属北极地区 地区间移民 劳动力过剩地区 北极开发
下载PDF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Technology Export
12
作者 陈晓华 黄先海 刘慧 《China Economist》 2011年第4期83-96,共14页
Extending Long's (2001) two-sector model into a three-sector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y exports. The authors also have applied ... Extending Long's (2001) two-sector model into a three-sector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y exports. The authors also have applied an adjusted Hausman model to measure the structure of exported technology at China's provincial level regions. Upon this foundation, approaching the subject from it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mpact factor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motives driving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technology export. The conclusions are: (1)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technology export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 but not as highly as measured by Rodrik (2006) et al. (2)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technology export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the mounting physical capital stock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but with obvious decreasing marginal utility. (3) Excessive unskilled labor in the capital production sector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excessively low export prices in the eastern regions have caused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skilled labor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unskilled labor in the eastern region on local structure of technology ex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ical structure of exports physical capital unskilled labor skilled labor
下载PDF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ood security,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13
作者 Bangxi Li Yape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12期29-31,共3页
From the background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uild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i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manpower on its possible configurat... From the background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uild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i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manpower on its possible configuration space, noting that effective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building and to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and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so on ; Meanwhile,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me problems of rural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of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rural areas, it raises possible valid configuration p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ecurity resource allocation regional coordination
下载PDF
How Efficient Is China"s Industrial Relocation from East to West? - Evidence from 20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14
作者 周勤 周世军 《China Economist》 2013年第5期109-125,共17页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drive, industrial relocation from China's eastern regio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in full swing. However, does the relocatio...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drive, industrial relocation from China's eastern regio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in full swing. However, does the relocation demonstrate industrial clustering effect?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twenty two-digi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27provinces from 2000 to 2009 demonstrate that industrial clustering effect appeared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hich had undertaken industrial relocation from eastern region; however, the studies do not show excessive administrative interference as evidenced by th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oductivity of the relocated industries. Compared with non-labor- 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re easier to form cyclic accumulative effects. Studies also revealed that improvement in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chain and higher labor quality in non-agriculture employment during urbanization are significant for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re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relocation AGGLOMERATION returns to scale Generalized Method of ments (GMM)
下载PDF
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个体工资变动的影响--基于CHNS2000-2011年个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明志 刘杜若 邓明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6-46,共11页
本文以中国"入世"后大幅度关税减让为现实背景,借鉴Kovak(2013)的理论模型,构建和测算了按各省劳动力就业结构加权的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指标,并采用CHNS 2000-2011年共5次微观个体追踪调查数据,就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同... 本文以中国"入世"后大幅度关税减让为现实背景,借鉴Kovak(2013)的理论模型,构建和测算了按各省劳动力就业结构加权的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指标,并采用CHNS 2000-2011年共5次微观个体追踪调查数据,就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同一个体工资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贸易自由化进程更深入的省份,个体工资变动遭受了更多的负面冲击。但就长期而言,这种负面冲击效应不存在。本文进一步采用剔除服务业从业人员之后的各省劳动力就业结构作为权数,重新构建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指标并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证实了本文的实证结论是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贸易自由化 个体工资变动 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
原文传递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 被引量:1
16
作者 邰素兰 《机电产品市场》 1995年第1期37-37,共1页
当长达8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之时,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上首次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在享受其权利的同时亦承担服务贸易领域自由化的义务,这将为我国最大限度地参与... 当长达8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之时,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上首次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在享受其权利的同时亦承担服务贸易领域自由化的义务,这将为我国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经贸事务提供良好的机遇。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法”已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列作为扩大出口的两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工程承包 劳务输出 服务贸易 总协定 多边贸易体制 货物贸易 对外承包工程 乌拉圭回合谈判 劳动力短缺地区 国际服务贸易
下载PDF
Estimates of China’s Rural Surplus Labor and Its Structure from 2002 to 2010
17
作者 郭金兴 王庆芳 《China Economist》 2015年第3期49-62,共14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hina's rural surplus labor over time. According to our estimates,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surplus workers declined sharply by more than 90% between 2002 and 201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hina's rural surplus labor over time. According to our estimates,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surplus workers declined sharply by more than 90% between 2002 and 2010. During this period, explicit un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increased by 70% to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surplus labor. Among rural surplus workers, the proportions of workers aged 40 and above, workers with primapy and lower education levels and female workers show a clear upward trend, reaching 72.3%, 48.11% and 56.99% respectively in 2010. These changes can explain the apparent paradox of concurrent surplus labor, rising wages and migrant worker shortage. Thes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labor surplus makeup indicate that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L TP) has arr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icit surplus labor implicit surplus labor surplus labor structure LewisTurning Point
下载PDF
Labor Quality, Labo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Discrepancies and Solutions*
18
《China Economist》 2012年第2期72-88,共1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to assess average labor quality and labor force utiliz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using slack-based inefficiency measurement (SBI). We found that there is a...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to assess average labor quality and labor force utiliz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using slack-based inefficiency measurement (SBI). We found that there is a discrepancy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labor resources and their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average quality of labo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eastern regions, but labor force utilization is less efficient. Slow in economic growth and laggard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ve failed to provide their high-quality labor forces with adequate and suitable job opportunities, leading to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labor resource 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olving this discrepancy might help coordin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quality labor fo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SBI Tobit ModelJEL: JO1 Rl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