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光垂榕微繁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文澄 戴策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2-78,共7页
对星光垂榕的试管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嫩稍饱满的待萌发腋芽,诱导萌发最有效,可迅速形成多芽苗。植物激素配比对多芽苗的增殖影响极显著,在多次优选后找出最佳组合为改良MS培养基附加6-BA2,NAA0.1或0.... 对星光垂榕的试管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嫩稍饱满的待萌发腋芽,诱导萌发最有效,可迅速形成多芽苗。植物激素配比对多芽苗的增殖影响极显著,在多次优选后找出最佳组合为改良MS培养基附加6-BA2,NAA0.1或0.05mg/L,无根嫩稍转植于去除6-BA只含NAA的多种生根培养基上诱导其生根,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合为Ms培养基附加NAA0.1mg/L,糖20g/L,活性炭500mg/L,根苗齐全的完整小植株出瓶种植易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繁殖 星光垂榕 桑科 栽培 观赏植物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垂叶榕的雌花子房分层对榕树-传粉小蜂繁殖利益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尧金燕 赵南先 +3 位作者 陈贻竹 贾效成 邓源 于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71-274,共4页
雌雄同株榕树Ficus具有显著的雌花花柱异长现象并在花序腔内形成子房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在每个子房层里的每一朵雌花都可能产生一个种子或是一个小蜂后代。研究针对雌雄同株的子房分层现象,对榕亚属的垂叶榕F.benjaminasubgenusUros... 雌雄同株榕树Ficus具有显著的雌花花柱异长现象并在花序腔内形成子房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在每个子房层里的每一朵雌花都可能产生一个种子或是一个小蜂后代。研究针对雌雄同株的子房分层现象,对榕亚属的垂叶榕F.benjaminasubgenusUrostigma从雌花期到雄花期进行了跟踪调查。该种榕树雌花期的花序果可接收多于一只传粉小蜂E.koningsbergeri,说明小蜂间存在产卵竞争。雄花期产蜂雌花的子房层分布显示,在雌花期传粉小蜂间有产卵竞争的情况下,它们多将卵产在中间层的子房中。这一现象说明,小蜂间为竞争产卵位置使其有增加在外层子房中产卵的趋势。同时,对雄花期产种子的雌花子房分布调查表明,产种子的雌花花柱显著长于产蜂的雌花,即明显向子房外层分布方向增加。另外,还发现在少数果中只有种子产生。与正常即产种子又产小蜂的花序果相比,在短花柱雌花的子房中产生的种子明显增加,这些种子多集中于中层子房花中。雄花期调查结果还表明,最终种子的产出显著大于传粉小蜂后代的产出,表现出明显的种子产出优势。产蜂与产种子的子房的空间分层分布与榕树雄花期的种子和小蜂产出之间的差异均表明,榕树的雌花子房分层现象是调节榕树与传粉小蜂利益冲突的关键因素。榕树具有明显的种子优势可能也与雌花的子房分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小蜂 雌花子房分层 繁殖利益冲突
下载PDF
蓟马锉吸胁迫对垂叶榕叶片表面超微结构及其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德亿 胡进锋 +3 位作者 黄鹏 姚锦爱 蓝炎阳 方大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明确蓟马锉吸胁迫对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inn.叶片的表面超微结构及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蓟马危害垂叶榕不同等级叶片为对象,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面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检测了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结果... 为明确蓟马锉吸胁迫对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inn.叶片的表面超微结构及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蓟马危害垂叶榕不同等级叶片为对象,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面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检测了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垂叶榕叶片受蓟马锉吸为害后,表面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蜡质层破裂,表皮细胞损伤,气孔功能渐失,影响叶片功能与整体观感。蓟马锉吸胁迫因子对垂叶榕叶片蛋白质含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各危害等级处理叶片两两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不同。与0级叶片相比,锉吸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级叶片中下降最快,随后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变缓,甚至在危害最重的4级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出现了小幅提高。氨基酸中有蓟马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9种和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8种。在同一危害等级叶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可划分为3个层级,但它们含量排序相对稳定;在不同危害等级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随叶片危害等级的提高而变化,两者紧密关联。TAA(总氨基酸total amino acids),EAA和NEAA含量均随蓟马危害等级的提高而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2级和3级叶片中的降幅明显;17种氨基酸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部分随危害叶片等级的提高而下降,2级叶片中降幅最大,Arg,Lys和Met3种EAA与Asp,Cys,Ser和Tyr4种NEAA则不同,在某些等级叶片中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本研究可为定量描述蓟马对垂叶榕叶片功能效益损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锉吸胁迫 叶片表面结构 蛋白质含量 氨基酸含量
下载PDF
垂叶榕种子的二次散布:蚂蚁和非蚁传植物互惠关系的新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霜 陈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13-1919,共7页
蚂蚁对热带森林中小种子的二次散布会影响种子最终到达地点和种子命运。本文以一种由鸟散布的榕树垂叶榕(Ficus benjamina)为研究对象,观察蚂蚁对不同处理种子二次散布的影响。共记录到菱结大头蚁(Pheidole rhombinoda)、法老小家蚁(Mon... 蚂蚁对热带森林中小种子的二次散布会影响种子最终到达地点和种子命运。本文以一种由鸟散布的榕树垂叶榕(Ficus benjamina)为研究对象,观察蚂蚁对不同处理种子二次散布的影响。共记录到菱结大头蚁(Pheidole rhombinoda)、法老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横纹齿猛蚁(Odontoponera transversa)和布立毛蚁(Paratrechina bourbonica)等4种蚂蚁参与了种子的搬运,其出现频率分别为71.7%、23.3%、2.5%、2.5%。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距离为179cm±13cm(n=159)。其中,最主要的散布者菱结大头蚁把种子搬进蚁巢后,取食了内果皮,并把58.6%的净种子抛弃在巢外垃圾堆中。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特性(萌发率由49.3%提高到93.3%)。去除内果皮后种子被蚂蚁搬走的比率显著下降(由75.0%降为29.5%)。垂叶榕种子外着生的内果皮,明显提高了对蚂蚁的吸引力,而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能力,垂叶榕和二次散布的蚂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传植物 种子散布 二次散布 油质体 互惠关系
下载PDF
垂叶榕叶片表面蜡质化学组分及蓟马锉吸胁迫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德亿 姚锦爱 +2 位作者 黄鹏 陈峰 康文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6-452,共7页
为明确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叶片表面蜡质的化学组分和蓟马(Thrips spp.)锉吸胁迫对蜡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危害等级蓟马锉吸叶片的表面蜡质化学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垂叶榕叶片... 为明确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叶片表面蜡质的化学组分和蓟马(Thrips spp.)锉吸胁迫对蜡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危害等级蓟马锉吸叶片的表面蜡质化学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垂叶榕叶片的表面蜡质中含有32种化合物,包含有9种酸、8种醇、5种酯、5种酮和5种烃。不同危害等级叶片的表面蜡质总量、已分离化合物的总离子峰面积、各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各类化合物及其主要组分的离子峰面积均不同。垂叶榕叶片的表面蜡质的化学组分和含量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叶片受蓟马锉吸危害的程度。这说明叶片表面蜡质的化学组分及含量在垂叶榕与蓟马的互作和协同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锉吸协迫 表面蜡质
下载PDF
垂叶榕瘿花发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效成 陈良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7-1512,共6页
研究榕属植物瘿花发育特性是理解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解析了垂叶榕隐头花序伴随瘿花发育的5个发育时期,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比较了瘿花与正常雌花同工酶(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酯酶)谱带的差异... 研究榕属植物瘿花发育特性是理解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解析了垂叶榕隐头花序伴随瘿花发育的5个发育时期,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比较了瘿花与正常雌花同工酶(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酯酶)谱带的差异,采用扫描电镜对比了瘿花壁与授粉后雌花子房壁的差异。结果表明,瘿花被榕小蜂产卵以后,至少启动了一个与消除过氧化物有关的酶;而且,瘿花子房壁结构疏松,内含物小而少,雌花子房壁结构致密且内含物多而大,说明瘿花发育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大于正常雌花发育的消耗。研究结果支持造瘿生物汇集营养与植物防御行为的互利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花 同工酶 协同进化 假说
下载PDF
垂叶榕的生物学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方农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垂叶榕是城市绿化和园林造景中应用的一种重要树种,本文就垂叶榕的生物学习性及在绿化和盆景制作中的管理技术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 生物学习性 管理技术
下载PDF
细叶榕叶与其混淆品垂叶榕叶的鉴别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舜让 刘伯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53-553,共1页
桑科植物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的干燥叶是民间常用中草药,也是中成药咳特灵片(胶囊)的主要原料.具清热祛湿、止咳化痰、活血散瘀作用,用于治疗感冒高热、湿热泻痢、痰多咳嗽、跌打损伤等.最近在收验药材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属植物垂叶... 桑科植物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的干燥叶是民间常用中草药,也是中成药咳特灵片(胶囊)的主要原料.具清热祛湿、止咳化痰、活血散瘀作用,用于治疗感冒高热、湿热泻痢、痰多咳嗽、跌打损伤等.最近在收验药材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属植物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的叶混用,为区别两者,特作如下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鉴定 药材性状 显微特征 细叶
下载PDF
垂叶榕的周年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饶佩兰 李华养 +1 位作者 金剑平 廖沙 《广东园林》 1996年第1期19-21,共3页
垂叶榕的无性扦插繁殖以1/2珍珠岩加1/2蛭石的混合基质最好,促进垂叶榕枝条生根成活的植物激素最好的是50ppm吲哚丁酸加250倍速大多混合液,生根率可达100%,比对照高23%。夏季采用间歇微喷雾和冬季采用透明塑料覆盖的繁殖技术打破了夏... 垂叶榕的无性扦插繁殖以1/2珍珠岩加1/2蛭石的混合基质最好,促进垂叶榕枝条生根成活的植物激素最好的是50ppm吲哚丁酸加250倍速大多混合液,生根率可达100%,比对照高23%。夏季采用间歇微喷雾和冬季采用透明塑料覆盖的繁殖技术打破了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造成的成活率低的局限,从而使垂叶榕全年能进行扦插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叶植物 扦插 育苗
下载PDF
榕-蜂互惠关系中榕树对未传粉榕小蜂的惩罚效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管俊明 彭艳琼 杨大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632,共7页
为验证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这一严格的、一对一的互利共生系统中是否存在寄主惩罚效应,作者于2007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对雌雄同株的垂叶榕(Ficus benjamina)进行了单果放蜂实验。将为垂叶榕传粉的榕小蜂(Eupristina koningsbe... 为验证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这一严格的、一对一的互利共生系统中是否存在寄主惩罚效应,作者于2007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对雌雄同株的垂叶榕(Ficus benjamina)进行了单果放蜂实验。将为垂叶榕传粉的榕小蜂(Eupristina koningsbergeri)处理成带粉和不带粉的两组,每组又分一只和两只两个水平,分别放进单个隐头花序果中。结果发现:没有传粉榕小蜂进入的隐头花序果会很快终止发育并脱落;而在放了传粉榕小蜂的隐头花序果里,除少数几个放一只不带粉的外,隐头花序果基本都能完成其生活史。但是,带粉雌蜂繁殖的后代小蜂数量显著高于没有带粉的雌蜂,特别是在放两只蜂的处理中。研究结果说明传粉榕小蜂的主动传粉对其繁殖不是必需的,但是主动传粉能增加其繁殖成功的几率。这些结果预示着寄主惩罚效应在榕-蜂互惠系统中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小蜂 寄主惩罚 互利共生 权衡
下载PDF
小叶榕生药学研究
11
作者 熊颖 谢美晓 +2 位作者 侯惠婵 顾利红 栗建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1年第5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小叶榕的生药学特征及与易混淆品垂叶榕的鉴别方法,为提高小叶榕质量标准及鉴别小叶榕与垂叶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性状鉴别、组织和粉末显微鉴别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小叶榕的表皮气孔下陷,为不定式,被明显突起的类圆形角... 目的研究小叶榕的生药学特征及与易混淆品垂叶榕的鉴别方法,为提高小叶榕质量标准及鉴别小叶榕与垂叶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性状鉴别、组织和粉末显微鉴别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小叶榕的表皮气孔下陷,为不定式,被明显突起的类圆形角质拱盖缘完全包围;主脉维管束是近环状的外韧型。小叶榕褐色,革质,先端钝,短渐尖,叶柄颜色深褐色。垂叶榕黄绿色,薄革质。先端长渐尖,叶柄不与主脉在同一直线上,下表面中间多有纵沟。结论获取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可望提高小叶榕质量标准,并可用于鉴别小叶榕与垂叶榕,有效地控制小叶榕与垂叶榕混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 生药学特征 质量标准提高 鉴别区分
下载PDF
广东省榕树虫瘿蓟马种类及营瘿蓟马寄主专一性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超 陈红星 童晓立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7-1132,共6页
2013年对广东地区榕树虫瘿中的蓟马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Marchal)、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Zimmerman)、榕端宽管蓟马Mesothrips jordani Zimmermann、拉马棘腿管蓟马Androthrips ramachandrai ... 2013年对广东地区榕树虫瘿中的蓟马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Marchal)、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Zimmerman)、榕端宽管蓟马Mesothrips jordani Zimmermann、拉马棘腿管蓟马Androthrips ramachandrai Karny和黄胫棘腿管蓟马Androthrips monsterae(Moulton)5种管蓟马科种类,其中黄胫棘腿管蓟马为中国新纪录种。榕母管蓟马和榕管蓟马为营瘿蓟马,诱导初始虫瘿具有寄主专一性,榕母管蓟马是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初始虫瘿的诱导者,而榕管蓟马仅在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inn.上诱导形成虫瘿;但当两种榕树种植在一起时,榕母管蓟马和榕管蓟马偶尔会入侵到对方成熟虫瘿中并与之生活在一起。榕端宽管蓟马属于盗寄生种类,而拉马棘腿管蓟马和黄胫棘腿管蓟马主要捕食营瘿蓟马的幼体(包括卵、若虫和"蛹"),三者均为寄居性蓟马,无寄主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 营瘿蓟马 蓟马虫瘿 寄主专一性
下载PDF
10.5%三氟甲吡醚乳油对榕管蓟马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试验
13
作者 唐家年 郑泽群 +2 位作者 李志坚 刘颖 吴正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3期60-61,共2页
为了探究10.5%三氟甲吡醚乳油(EC)对园林害虫榕管蓟马的毒杀活性并为其田间应用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5%三氟甲吡醚EC对榕管蓟马成虫48h LC50值为76.62mg/L。田间... 为了探究10.5%三氟甲吡醚乳油(EC)对园林害虫榕管蓟马的毒杀活性并为其田间应用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5%三氟甲吡醚EC对榕管蓟马成虫48h LC50值为76.62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10.5%三氟甲吡醚EC在140mg/L剂量,药后1、3d时防效显著低于添加助剂赛特胜及400mg/L 40%毒死蜱乳油,而在药后7d其防效提高到79.99%。10.5%三氟甲吡醚EC对榕管蓟马具有较好毒杀活性,通过相应助剂的添加使用适合田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啶虫丙醚 药效
下载PDF
榕树和它的风景日戳
14
作者 程明滋 《上海集邮》 1997年第3期13-13,共1页
榕树是桑科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它多数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喜酸性土潮湿地带,是常绿大乔木。榕树有附生于其它乔木上的特性,当鸟类食其果实把种子排泄到其它乔木上,种子发芽成苗,并长气根将附主树缠绕包裹,并可把附主树绞死,取而代之。... 榕树是桑科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它多数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喜酸性土潮湿地带,是常绿大乔木。榕树有附生于其它乔木上的特性,当鸟类食其果实把种子排泄到其它乔木上,种子发芽成苗,并长气根将附主树缠绕包裹,并可把附主树绞死,取而代之。这种有附生特性的榕树很多,如高山榕、斜叶榕、钝叶榕、垂叶榕、印度榕、黄葛树、菩提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科植物 种子发芽 酸性土 亚热带 菩提树 大乔木 主树 鸟类
下载PDF
垂叶榕果内寄生瘿蚊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白鸽 杨大荣 彭艳琼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5-1262,共8页
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地区,一种还未被描述属和种的瘿蚊寄生于垂叶榕果内的雌花子房里,并膨大形成虫瘿,靠取食花胚组织完成发育。通过2010年定时定点的系统观察和研究瘿蚊的发生规律,结果发现:该种瘿蚊在垂叶榕上发生频率较高,抽样的18批... 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地区,一种还未被描述属和种的瘿蚊寄生于垂叶榕果内的雌花子房里,并膨大形成虫瘿,靠取食花胚组织完成发育。通过2010年定时定点的系统观察和研究瘿蚊的发生规律,结果发现:该种瘿蚊在垂叶榕上发生频率较高,抽样的18批果有17批被瘿蚊寄生,其中有13批果的寄生比率超过了60%,部分甚至达到100%。瘿蚊寄生雌花的平均比率不超过6%,平均每个榕果内有瘿蚊1~40只不等。瘿蚊寄生不仅降低了垂叶榕的种子数,还致命性地影响着传粉榕小蜂的繁殖。在对瘿蚊的羽化、交配行为及其成虫的活动规律观察中,结果显示:寄生在一个榕果里瘿蚊需要5~7 d才能羽化完,其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第2~3天;一天内羽化的高峰出现在上午8:00—10:00及晚上20:00—0:00;而羽化后瘿蚊活动高峰期出现在上午8:00—11:00。雄蚊会帮助雌蚊离开榕果并优先获得交配权,雌蚊交配后飞离繁殖自身的榕树,去寻找适合产卵的榕果繁殖后代,雄蚊不离开羽化树,而死在繁殖自身的榕树附近。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瘿蚊的防治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蚊 寄生率 生物学特性 传粉小蜂
原文传递
室内观叶植物价值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吴丽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运用AHP法对室内观叶植物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并计算福建南平市81种常用室内观叶植物的价值得分,为南平市及其它地区引种和评价室内观叶植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室内观叶植物 价值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琴叶蔓绿绒 夏威夷椰子 马拉巴栗 散尾葵 大王万年青 垂榕
下载PDF
汕头市区抗风园林树种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宝琼 《广东园林》 1992年第3期30-31,共2页
汕头市地处海滨,与我省沿海地区一样,是台风多发区。太平洋强台风每年从五月至十月多次从我省沿海一带登陆,对城镇绿化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就极为严重。从1991年太平洋第七号强台风在汕头市正面登陆一例看,这次强台风登陆的最大时速达到52.... 汕头市地处海滨,与我省沿海地区一样,是台风多发区。太平洋强台风每年从五月至十月多次从我省沿海一带登陆,对城镇绿化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就极为严重。从1991年太平洋第七号强台风在汕头市正面登陆一例看,这次强台风登陆的最大时速达到52.9米/秒,风力达12级以上,是近20多年在汕头市登陆风力最强的一次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市区 城镇绿化 园林树种 沿海地区 米/秒 抗风性能 通讯线路 垂榕 红花羊蹄甲 抗风力
下载PDF
观叶植物的彩斑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容茂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89年第1期43-47,共5页
观赏植物,尤其观叶植物的许多品种的叶片或茎秆具有各种独特的斑纹,它们多为变异体,其观赏价值大多高于原种或普通品种,这不仅丰富了观赏种类,同时也提高了其商品价值。如:金心常春藤浓绿色的叶片中央嵌有金黄色的斑块;花叶万年青、绿... 观赏植物,尤其观叶植物的许多品种的叶片或茎秆具有各种独特的斑纹,它们多为变异体,其观赏价值大多高于原种或普通品种,这不仅丰富了观赏种类,同时也提高了其商品价值。如:金心常春藤浓绿色的叶片中央嵌有金黄色的斑块;花叶万年青、绿萝等绿叶上嵌有白或黄色的斑纹或斑点;花叶垂枝榕叶面上有黄白斑块;金边虎尾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叶植物 彩斑 花叶万年青 金边虎尾兰 绿萝 斑叶凤梨 浓绿色 亮丝草 彩叶草
下载PDF
朱红毛斑蛾在广东地区的爆发程度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志嘉 茅裕婷 +2 位作者 朱映 孙朝辉 温秀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47-49,共3页
朱红毛斑蛾是一种重要的榕树食叶害虫。通过对深圳、惠州、东莞、广州4个城市的街道进行随机抽样,实地调查朱红毛斑蛾于2017年在4个城市爆发程度。在调查结果中以受害榕树的叶片损失率作为指标衡量受害程度。发现在4个城市中,榕树受害... 朱红毛斑蛾是一种重要的榕树食叶害虫。通过对深圳、惠州、东莞、广州4个城市的街道进行随机抽样,实地调查朱红毛斑蛾于2017年在4个城市爆发程度。在调查结果中以受害榕树的叶片损失率作为指标衡量受害程度。发现在4个城市中,榕树受害程度最严重的两个城市为深圳和东莞,广州和惠州的受害程度相对较低。受害的榕树品种为垂叶榕和小叶榕。其中垂叶榕的受害程度在调查地区普遍高于小叶榕。分析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同一时间段不同地区的爆发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红毛斑蛾 叶片损失率 小叶
下载PDF
越南中部以北山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信仰(续)
20
作者 莫唐 梁红奋 《印支研究》 1983年第4期56-57,共2页
古树崇拜和剽牛崇拜四季常青、枝叶繁茂的大树,特别是对长期经受狂风暴雨、雷电袭击的古树更为信仰,如大榕树,木棉树、苦楝树等等。原始人把这些古树视为万物之祖。
关键词 苦楝树 越南中部 万物之祖 雷电袭击 剽牛 芒族 四季常青 大叶 南亚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