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3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琴表演专业复调音乐分析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以W学院为例
1
作者 喻波 《当代音乐》 2024年第7期18-21,共4页
“复调音乐分析基础”是W学院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课程内容以复调音乐发展史与理论的介绍、复调技法的讲解、复调键盘音作品的分析为重点。该课程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谱例选择乃至整个教学过程都与学... “复调音乐分析基础”是W学院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课程内容以复调音乐发展史与理论的介绍、复调技法的讲解、复调键盘音作品的分析为重点。该课程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谱例选择乃至整个教学过程都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作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复调键盘作品,使理论知识与表演实践实现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音乐分析基础 钢琴表演 复调技法
下载PDF
主题的复调与书写的多维——房伟《太湖万物生》读论
2
作者 丁晓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房伟新作《太湖万物生》是一部“太湖生态岛寻踪录”。作品以对苏州探索实践的深度报告,表达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经济发达的、生态文明的、赓续中华优秀文化的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愿景。这样的书写使本部作品在同类写... 房伟新作《太湖万物生》是一部“太湖生态岛寻踪录”。作品以对苏州探索实践的深度报告,表达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经济发达的、生态文明的、赓续中华优秀文化的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愿景。这样的书写使本部作品在同类写作中显示出更新更深的意义。《太湖万物生》是一部多种叙事有机融合的复调性作品,它包含了生态文明叙事、精神文明叙事和历史文化叙事等,与此相应采用了新闻、散文和小说等叙事方式。这在模式化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伟 《太湖万物生》 报告文学 复调书写
下载PDF
国之重器的复调抒写--读丁捷的《“三”生有幸》
3
作者 王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丁捷的长篇报告文学《“三”生有幸》以对交控公司为代表的国企现实的真实完整再现践行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表现出卓越的新闻性和文献性,表现出思考的新高度;作品以复调叙述结构全文,是话语方式的出新,也具意义组合的新... 丁捷的长篇报告文学《“三”生有幸》以对交控公司为代表的国企现实的真实完整再现践行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表现出卓越的新闻性和文献性,表现出思考的新高度;作品以复调叙述结构全文,是话语方式的出新,也具意义组合的新意,显示出同类题材文学纪实视角观照的新维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再现与概括叙述紧密勾连,呈现出个案与综述、具象与宏阔、灵动与雄浑相结合的文本状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坐实”复调叙述,成为作品叙写新力度的显明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捷 《“三”生有幸》 报告文学 复调叙述
下载PDF
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的“复调现场”及其史述重构
4
作者 刘凯 《江汉学术》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1920年代以来,本土电影报刊的繁荣,使得早期电影批评在批评主体、批评观念和批评内容上呈现为一种“复调现场”。批评主体往往兼具通俗文人、报刊编辑、电影从业者、普通观众等多种复调性身份;批评观念上则将电影艺术视为市场产品、媒... 1920年代以来,本土电影报刊的繁荣,使得早期电影批评在批评主体、批评观念和批评内容上呈现为一种“复调现场”。批评主体往往兼具通俗文人、报刊编辑、电影从业者、普通观众等多种复调性身份;批评观念上则将电影艺术视为市场产品、媒介工具与文化载体,表现出不同的批评侧重点;批评内容上散点聚焦,涉及电影艺术从生产到传播的各个类别,呈现了“众声喧哗”式的批评现场和文化景观。形成这种“复调现场”的直接原因是晚清民国以来“知识人”社会的结构转型及其带来的多样化的批评主体,也与这一时期的勃兴的传播媒介如报刊载体关系密切。运用跨学科理论观点阐释中国早期电影批评历史现场,从“历史的电影批评研究”转向“电影批评的历史研究”的史述重构,是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 复调 早期电影 电影批评 史述
下载PDF
以复调理论为视角的地方博物馆叙事话语初探
5
作者 周韵 吴铮争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9,共6页
地方博物馆根植于本地的历史、文化和体验,与地方公众联系紧密,但地方博物馆的叙事常通过单一话语权,传递与国家宏观叙事相关的主题,不能体现地方博物馆代表的价值和特色。本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基础,以葡萄牙圣·布拉斯·德... 地方博物馆根植于本地的历史、文化和体验,与地方公众联系紧密,但地方博物馆的叙事常通过单一话语权,传递与国家宏观叙事相关的主题,不能体现地方博物馆代表的价值和特色。本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基础,以葡萄牙圣·布拉斯·德·阿尔波特尔民族服饰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西馆为例,通过开放性的对话、重视思考的价值和遵循个体平等为特征,对地方博物馆的单一叙事话语模式进行复调思考。从地方博物馆的叙事修辞、关系建立和形象更新补充三个方面进行叙事话语的复调阐述,以提升地方博物馆叙事话语的丰富性和多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 复调理论 对话 叙事话语
下载PDF
从复调思维看歌剧作品的多层结构——以谭盾《牡丹亭》为例
6
作者 丛密雨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52-65,M0003,共15页
歌剧作为音乐体裁的最高形式,它涵盖了文学、表演、舞蹈、舞美等诸多要素。一部歌剧从写作之初到完成,无论是对剧本的构想,还是戏剧线索与音乐场次的设定,又或是器乐形式与剧情发展的契合,均为作曲家的精心“设计”。在写作中,复调思维... 歌剧作为音乐体裁的最高形式,它涵盖了文学、表演、舞蹈、舞美等诸多要素。一部歌剧从写作之初到完成,无论是对剧本的构想,还是戏剧线索与音乐场次的设定,又或是器乐形式与剧情发展的契合,均为作曲家的精心“设计”。在写作中,复调思维以独具的纵横原则构架起音乐织体,塑造出人物形象、戏剧情绪并推动音乐发展。通过音高、织体与文学脚本的双重语义来触发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并以逻辑又立体的方式,全方位地进行塑情塑景。文章通过对谭盾歌剧《牡丹亭》的情节解析与音乐材料分析,从局部到整体两方面来剖析复调思维对歌剧作品多层结构的构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戏剧性 复调思维 多层结构
下载PDF
罗忠镕《第一弦乐四重奏》五声性复调结构研究
7
作者 王丽君 孙志鸿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本文对罗忠镕《第一弦乐四重奏》中五声性复调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其基于西方古典对位规则和在五声性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多声部技巧的对位规则,横向循环调性和纵向调性的复杂化等调性逻辑,以及五声性复调结构呈示、展开、连接等... 本文对罗忠镕《第一弦乐四重奏》中五声性复调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其基于西方古典对位规则和在五声性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多声部技巧的对位规则,横向循环调性和纵向调性的复杂化等调性逻辑,以及五声性复调结构呈示、展开、连接等曲式功能,论证了该作品所具有的融贯中西的艺术品质和锐意创新的可贵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忠镕 第一弦乐四重奏 五声性复调结构
下载PDF
复调、狂欢与时空体: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学价值探寻
8
作者 汪旭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巴赫金对话理论不仅是一种文艺学的理论创新,还是一种关于“人”的主体建构的哲学理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狂欢理论和时空体理论均以“对话”这一哲学范畴作为生发点,在本质上共同指向巴赫金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关注,它们三者是巴赫... 巴赫金对话理论不仅是一种文艺学的理论创新,还是一种关于“人”的主体建构的哲学理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狂欢理论和时空体理论均以“对话”这一哲学范畴作为生发点,在本质上共同指向巴赫金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关注,它们三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性变体。具体而言,复调理论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审美转型,狂欢理论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尘俗化与肉身化,时空体理论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学基础。站在哲学的高度,基于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人学价值的挖掘,不难发现“人”是一个未完成的时空体,是一种诗意的生成,始终呼唤着对话与应答。“人”因其占据着唯一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时空位置,故而同时具有视阈剩余和视阈短缺,需要在一个充满多声部的复调世界中不断地向他者敞开。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人学价值的探寻有助于重新审视审美事件和生活事件,回答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促进人与人更好地对话,并在对话中实现每个“人”的主体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复调 狂欢 时空体 对话理论
下载PDF
新见法国藏清代南音唱本《十送英台》的在地化意象与复调式叙事
9
作者 任增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93,共6页
新见法国国家图书馆庋藏《十送英台》作为中国传统说唱文学的稀见文献,与目前已知的清代《全本梁山伯即系牡丹记南音·十送英台》在文字表述和思想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法国藏南音唱本《十送英台》融入了岭南地区的风物意象,受南越区... 新见法国国家图书馆庋藏《十送英台》作为中国传统说唱文学的稀见文献,与目前已知的清代《全本梁山伯即系牡丹记南音·十送英台》在文字表述和思想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法国藏南音唱本《十送英台》融入了岭南地区的风物意象,受南越区域文化的反叛性品格以及晚清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复调式的叙事方式建构了祝英台自我与“他者”意识间的对话,人物刻画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封建礼教的规约,呈现出别样的祝英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汉籍 《十送英台》 在地化 复调 女性形象
下载PDF
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
10
作者 沈国华 魏联宇 谢明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复调电影作为互动影视的前身,目前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中的皮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为复调电影和互动影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跨学科空间。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 复调电影作为互动影视的前身,目前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中的皮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为复调电影和互动影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跨学科空间。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运用心理生理测量实验并结合问卷调查、后期访谈等方法,从纵向“复调电影到互动影视”的媒介考古学关联和横向“复调电影/文学/音乐/”的互文性指涉维度,论证了复调电影多支线的叙事逻辑对观众的不同情绪唤醒度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皮肤电反应 媒介考古学 复调电影 互动影视
下载PDF
复调与回声:从《芙蓉镇》看新时期乡土小说的饮食书写策略
11
作者 郭文轩 叶永胜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芙蓉镇》作为20世纪80年代乡土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借助在场性观照与具身化解读的方式,直观且深刻地描绘出原乡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秩序结构与发展态势。饮食书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书写方式,以饮食书写隐喻社会生活也是常被使用... 《芙蓉镇》作为20世纪80年代乡土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借助在场性观照与具身化解读的方式,直观且深刻地描绘出原乡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秩序结构与发展态势。饮食书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书写方式,以饮食书写隐喻社会生活也是常被使用的创作手法。从饮食书写的角度窥探这一时期以《芙蓉镇》为代表的乡土小说,能够梳理出关于乡土秩序更迭的“复调”与“回声”式书写策略;通过饮食书写展露乡村社会在传统伦理秩序与革命秩序不断更迭中的呈现状态,也寄寓着世俗伦理价值向度中对于原乡秩序肯定与颂扬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书写 乡土小说 秩序建构 复调叙事 回声结构
下载PDF
巴托克《小宇宙》第50首小步舞曲复调技法探究
12
作者 陈时灼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巴托克,20世纪杰出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民族音乐学家,其创作的钢琴作品集《小宇宙》无论对其自身音乐创作生涯而言,还是对其在世界音乐创作范围的影响力而言,都具有重要地位。《小宇宙》创作于1926至1937年间,共153首独立的钢琴小... 巴托克,20世纪杰出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民族音乐学家,其创作的钢琴作品集《小宇宙》无论对其自身音乐创作生涯而言,还是对其在世界音乐创作范围的影响力而言,都具有重要地位。《小宇宙》创作于1926至1937年间,共153首独立的钢琴小曲,本文以其中的第50首钢琴作品“小步舞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对位材料、复调技法、结构布局等内容的研究,窥探巴托克创作中的复调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托克 小宇宙 小步舞曲 复调技法
下载PDF
论约恩·福瑟《有人将至》中的“复调”
13
作者 杨书睿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的戏剧首作兼代表作《有人将至》中的“复调”风格尤其突出:通过对抗式的对白复调,福瑟尝试复现诗性所能抵达的人类灵魂深处的生命力量;借助双重逻辑的行动复调,他堆砌起现代文明的无名空间,却又...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的戏剧首作兼代表作《有人将至》中的“复调”风格尤其突出:通过对抗式的对白复调,福瑟尝试复现诗性所能抵达的人类灵魂深处的生命力量;借助双重逻辑的行动复调,他堆砌起现代文明的无名空间,却又利用人物行动将其摧毁,以完成对现代文明的质问和对现代社会人类内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再现与探求。“复调”不过是矛盾与虚无的外化形式,关于人和现代文明的静默与深思才是福瑟戏剧的精妙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恩·福瑟 《有人将至》 复调 现代主义
下载PDF
复调叙事与“悲剧”设置: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的叙事策略
14
作者 李忠业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人生第二次》作为《人生第一次》的续作,延续了《人生第一次》对个体生活状态的关照,同时在叙事与情感表达上引入了诸多创新。在影片中,导演对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索,将复调叙事贯穿于影片的每个叙事单元之中,增强了影片主题表达的传递... 《人生第二次》作为《人生第一次》的续作,延续了《人生第一次》对个体生活状态的关照,同时在叙事与情感表达上引入了诸多创新。在影片中,导演对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索,将复调叙事贯穿于影片的每个叙事单元之中,增强了影片主题表达的传递效果。同时,在情感的传递上与影片的主题相融合,依托在地化的情感,在“悲剧”的建构上选择大团圆的结局,向观众传递勇敢、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实现了主流价值观念传递与具体个体情感体验的完美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第二次》 人文纪录片 复调叙事 悲剧
下载PDF
流行音乐创作中复调技法的运用
15
作者 卫正非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6期85-87,共3页
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合理运用复调技法,可以有效增添音乐的层次感与律动感,还可以在旋律上增加和声的空间感。因此,当前的作曲家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越来越重视复调思维和技法的运用。本文探究了流行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复调作曲技法,并结合... 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合理运用复调技法,可以有效增添音乐的层次感与律动感,还可以在旋律上增加和声的空间感。因此,当前的作曲家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越来越重视复调思维和技法的运用。本文探究了流行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复调作曲技法,并结合实际的音乐作品分析了复调技法的具体运用,以期对流行音乐创作中复调思维与技法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作曲活动 音乐材料 复调技法 对位技法
下载PDF
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分析研究——以杜费、若斯坎和帕莱斯特里纳为代表
16
作者 曹意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3期78-80,共3页
文艺复兴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中期见证了器乐音乐逐渐脱离声乐音乐的影响并崭露头角的过程。本文将通过“文艺复兴”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三个阶段的音乐特征,并以杜费、若斯坎以及帕莱斯特里纳为代表,对三位作曲家的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中期见证了器乐音乐逐渐脱离声乐音乐的影响并崭露头角的过程。本文将通过“文艺复兴”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三个阶段的音乐特征,并以杜费、若斯坎以及帕莱斯特里纳为代表,对三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进而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复调音乐 杜费 若斯坎 帕莱斯特里纳
下载PDF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复调问题再思考
17
作者 刘雨萌 《文教资料》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不少学者将鲁迅的小说称之为复调小说,认为其中存在的多种声音构成了对话关系。本文从复调小说的三个基本特性出发,将主人公的主体性、人物之间的对话性、艺术呈现方式上的共时性一同作为衡量标准,对《狂人日记》中的复调问题再次进行... 不少学者将鲁迅的小说称之为复调小说,认为其中存在的多种声音构成了对话关系。本文从复调小说的三个基本特性出发,将主人公的主体性、人物之间的对话性、艺术呈现方式上的共时性一同作为衡量标准,对《狂人日记》中的复调问题再次进行思考。基于对《狂人日记》这一篇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研究,认为该小说不具有复调理论的基本特性,不能称之为复调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狂人日记》 巴赫金 复调小说理论
下载PDF
巴赫e小调两部创意曲复调技法对比分析
18
作者 盛永琪 《黄河之声》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小型复调乐曲是学习复调音乐创作的基础。作为巴洛克最伟大的复调大师--巴赫,自由复调技法在他高度紧密的逻辑与结构的复调乐曲中发挥到了极致;而他的《创意曲集》是各声部自由对位的小型复调器乐曲,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型复调乐曲之... 小型复调乐曲是学习复调音乐创作的基础。作为巴洛克最伟大的复调大师--巴赫,自由复调技法在他高度紧密的逻辑与结构的复调乐曲中发挥到了极致;而他的《创意曲集》是各声部自由对位的小型复调器乐曲,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型复调乐曲之一。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两部《创意曲集》的第七首e小调二部及三部创意曲中所运用的复调技法,感受巴赫在创意曲创作中的自由灵魂,以及创造性写作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 创意曲 主题 复调技法
下载PDF
作为复调时空体的草原--《一日长于百年》中的身份认同困境
19
作者 任佳闻 《今古文创》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一日长于百年》是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描述的时空体系聚焦于草原,以长时段和空间的多层次为特点,书写了对于自然和现代,传统与文明的看法,也蕴含着对于现实世界秩序的回应。本文拟以巴赫金时空体理论与... 《一日长于百年》是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描述的时空体系聚焦于草原,以长时段和空间的多层次为特点,书写了对于自然和现代,传统与文明的看法,也蕴含着对于现实世界秩序的回应。本文拟以巴赫金时空体理论与复调理论相结合分析艾特玛托夫对这一以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为主体的对立秩序空间的解构,和其在历史与现实的身份认同困境中对于未来畅想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体 复调理论 自我与他者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参差有致--浅析《世说新语》的“互见”与“复调”
20
作者 杨睿之 《今古文创》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清人刘熙载论文风之变,谓:“文章蹊径好尚,自《庄》《列》出而一变,佛书入中国又一变,《世说新语》成书又一变。此诸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刘熙载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世说新语》的风格,但将其与《庄子》甚至外来的佛经并... 清人刘熙载论文风之变,谓:“文章蹊径好尚,自《庄》《列》出而一变,佛书入中国又一变,《世说新语》成书又一变。此诸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刘熙载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世说新语》的风格,但将其与《庄子》甚至外来的佛经并列,已经可见《世说新语》文体风格的独特魅力。概括来说,《世说新语》文体的独特性来自史部特点和子部小说特点的结合,其中史部特点突出表现在其文章的“互见性”,而子部小说特点突出表现在其“复调”的体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互见 复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