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旱对剑阁县水稻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浅议
1
作者 唐正银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0期43-45,共3页
地处川北盆周山区的剑阁县,常年遭受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袭击,农业生产尤其是以水稻为代表的大春粮食生产深受其害。本文在对剑阁县旱灾发生特点、成因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地水稻生产重点是迟栽水稻避... 地处川北盆周山区的剑阁县,常年遭受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袭击,农业生产尤其是以水稻为代表的大春粮食生产深受其害。本文在对剑阁县旱灾发生特点、成因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地水稻生产重点是迟栽水稻避旱夺高产的对策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对同类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旱防治对策 水稻
下载PDF
夏旱期不同管理措施下高产油茶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左继林 龚春 +3 位作者 黄建建 周文才 赵松子 高捍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8,共6页
为了研究夏旱期间灌溉、覆膜与盖草不同管理措施对盛产期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赣无系列2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参数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灌溉、覆膜与盖草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 为了研究夏旱期间灌溉、覆膜与盖草不同管理措施对盛产期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赣无系列2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参数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灌溉、覆膜与盖草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EWUE)、气孔导度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其中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赣84-8与赣71的Pn日均值从大到小均表现为灌溉B、覆膜、灌溉A、盖草;赣84-8的Tr日均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溉B、灌溉A、覆膜、盖草;赣71的则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溉B、覆膜、灌溉A、盖草;赣84-8的EWUE日均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溉B、覆膜、灌溉A、盖草;而赣71的从大到小则为盖草、覆膜、灌溉B、灌溉A。说明采取上述措施能有效缓解夏季高温干旱对油茶林的水分胁迫,促进高产油茶夏旱期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作用,此外,还可提高油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夏旱 管理措施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栋梁 陈丽萍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83-391,共9页
利用青藏高原60个站25年地-气温差资料计算的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经 EOF 进行分解,选用载荷量最大的玉树和日喀则作为代表站,计算了1958—1987年两站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年各月平均距平指标,用以代表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本文根据此... 利用青藏高原60个站25年地-气温差资料计算的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经 EOF 进行分解,选用载荷量最大的玉树和日喀则作为代表站,计算了1958—1987年两站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年各月平均距平指标,用以代表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本文根据此指标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自身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东亚环流、西北初夏旱的关系,从天气气候学的角度作了统计分析,结论可用于西北初夏旱的长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度 夏旱 长期预报 天气气候学 距平 环流形势 月平均 载荷量 资料计算 环流异常
下载PDF
贵州夏旱对水稻、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武文辉 吴战平 +1 位作者 袁淑杰 刘雪梅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提出了作物夏旱度的计算公式和作物历史灾损量的估算方法,建立了夏旱对水稻、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模型。研究指出:(1)夏旱对贵州水稻、玉米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以东地区;(2)伏旱的影响区域大于初夏旱;(3)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区域大于玉米。
关键词 作物夏旱 灾损量 评估 贵州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夏旱多因素综合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庆 毛军需 彭国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5,共4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夏旱定量评估方法的探索,分析影响干旱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因子综合影响的单站和区域干旱定量评估模式,开发了干旱评估业务系统。利用新评估模式建立了单站和区域夏旱程度评估序列,通过新旧... 通过对四川盆地夏旱定量评估方法的探索,分析影响干旱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因子综合影响的单站和区域干旱定量评估模式,开发了干旱评估业务系统。利用新评估模式建立了单站和区域夏旱程度评估序列,通过新旧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新干旱指数与以前评估指数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旱期多气候因子对评估影响的结果,新评估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在业务中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夏旱 气候多因子 综合评估模式
下载PDF
论川西北丘陵春夏旱区二熟制水稻节水栽培技术途径 被引量:2
6
作者 陶诗顺 王双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5,23,共5页
在多年研究与实践基础上,针对川西北丘陵春夏旱区的气候特点、水资源现状和稻田耕作制度,对该区二熟制杂交水稻生产环节中的节水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普及旱育秧、调整栽插期、适度精细耕整、田面覆盖、合理中耕和减少晒田期水资源浪... 在多年研究与实践基础上,针对川西北丘陵春夏旱区的气候特点、水资源现状和稻田耕作制度,对该区二熟制杂交水稻生产环节中的节水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普及旱育秧、调整栽插期、适度精细耕整、田面覆盖、合理中耕和减少晒田期水资源浪费等栽培途径的节水意义及其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栽培技术 丘陵 夏旱 水稻 中耕 制水 川西 气候特点 西北
下载PDF
泉州平原作物生长季和夏旱期降水量叠加预测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家豪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38-242,共5页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最能代表整个泉州平原降水情况的晋江气象站1960~1996 年共37 a 中3~11 月(作物生长季)和7~9 月(夏旱期)2 段时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了该地区的降水量变化规律,获得了该...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最能代表整个泉州平原降水情况的晋江气象站1960~1996 年共37 a 中3~11 月(作物生长季)和7~9 月(夏旱期)2 段时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了该地区的降水量变化规律,获得了该地区上述2 段时间的降水量模式,进而提出了防御干旱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季 夏旱 降水量 叠加预测模式
下载PDF
1999年黄河流域夏旱的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车振学 王春青 李一寰 《陕西气象》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1999年黄河流域夏旱的天气成因 ,主要由于北太平洋区经向环流稳定 ,副热带高压在日本附近长时间盘踞 ,朝鲜至我国华北、华东沿海一带常有冷涡、冷槽停滞 ,致使副高西伸的活动异常偏弱 ,台风、低空急流深入内陆的次数也显著偏少 ,加之冷... 1999年黄河流域夏旱的天气成因 ,主要由于北太平洋区经向环流稳定 ,副热带高压在日本附近长时间盘踞 ,朝鲜至我国华北、华东沿海一带常有冷涡、冷槽停滞 ,致使副高西伸的活动异常偏弱 ,台风、低空急流深入内陆的次数也显著偏少 ,加之冷空气活动偏北 ,大陆高压活动强 ,从而导致中低纬度天气系统在黄河流域的相互作用较往年明显偏弱 ,区域性暴雨次数显著减少 ,流域大部 7、8月份降雨及径流量均较往年同期显著偏少 ,花园口站年最大洪峰流量为 32 60 m3/ s,为历史实测记录的次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夏旱 副热带高压 径流量 天气成因
下载PDF
辽宁省2014年特大夏旱分析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玉成 《中国防汛抗旱》 2015年第4期47-50,共4页
辽宁省2014年发生了严重的夏旱,7月1日至9月1日,全省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最小值,7月22日至8月23日,全省持续33 d无有效降水,干旱导致农业、林业、渔业、牧业均遭受损失。从降水、河道径流、水库蓄水等方面分析辽宁省2014年旱情,并分别以... 辽宁省2014年发生了严重的夏旱,7月1日至9月1日,全省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最小值,7月22日至8月23日,全省持续33 d无有效降水,干旱导致农业、林业、渔业、牧业均遭受损失。从降水、河道径流、水库蓄水等方面分析辽宁省2014年旱情,并分别以降水量频率、河道来水量距平、作物缺水率为指标,对干旱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辽宁夏旱为特大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旱 分析评估 2014年 辽宁省
下载PDF
长期夏旱对水资源、树(苗)木的影响
10
作者 盛能荣 胡炳堂 卞尧荣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67,共7页
1994年夏季连续干旱2月余,经过对亚林所地下水、地面水的某些变化及干旱对苗木、绿化树木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了极旱情况下水资源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树(苗)木受(耐)旱情况及损失,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夏旱 水资源 苗木
下载PDF
漳州平原作物生长季和夏旱期降水量的数学模拟及其应用
11
作者 陈家豪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56-60,共5页
采用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 ,对漳州市气象台 4 7a (1951~ 1997年 )中历年作物生长季(2~ 11月 )和夏旱期 (7~ 9月 )的降水量资料进行数学模拟 ,获得了相应的降水量模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该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作物生长季 夏旱 降水量 数学模拟 漳州平原
下载PDF
关于四川省抢播套作大豆、弥补夏旱损失的建议
12
作者 杨文钰 任万军 刘卫国 《大豆科技》 2009年第4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四川省 夏旱 监测预警系统 大豆 套作 损失 上部叶片 气候灾害
下载PDF
2014年朝阳市严重夏旱成因分析
13
作者 徐红梅 刘丹丹 梁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247-248,共2页
2014年夏季朝阳地区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使得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对西风环流、副高位置、850 h Pa风场、海温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度场主要由负距平控制,西太副高平均位置偏东偏南,东北冷涡活动偏弱,... 2014年夏季朝阳地区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使得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对西风环流、副高位置、850 h Pa风场、海温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度场主要由负距平控制,西太副高平均位置偏东偏南,东北冷涡活动偏弱,海温偏高,850h Pa风场有反气旋距平风环流等因素,造成了朝阳地区的历史性大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旱 成因 西风环流 西太副高 东北冷涡 辽宁朝阳 2014年
下载PDF
莆仙平原作物生长季和夏旱期降水量数学模拟与应用
14
作者 陈家豪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50-253,共4页
以莆田县气象站作为莆仙平原的代表站 ,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对该站 196 1- 1997年共 37a中历年作物生长季 (3- 11月 )和夏旱期 (7- 9月 )的降水量进行数学模拟 ,得到了该站这两段时间的模拟式 。
关键词 作物生长季 夏旱 降水量 数学模拟 莆仙平原
下载PDF
贵州夏旱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梁玉华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0-84,共5页
指出了贵州夏旱的气候特征和规律,分析了太阳活动、环流形势和海温变化与夏旱气候形成的对应关系,从气候学角度讨论夏旱发生的影响因子。
关键词 夏旱 气候特征 影响因素 贵州 环流形势 太阳活动 海温变化 气候学
下载PDF
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桔梅 金建德 +4 位作者 周治黔 黄世芹 袁淑杰 于飞 徐智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736-13738,共3页
[目的]揭示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变化的多尺度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夏旱变化的周期特征和突变点,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方法]利用1951~2004年共54 a 8个站6~8月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了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采用Morlet小渡函数,... [目的]揭示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变化的多尺度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夏旱变化的周期特征和突变点,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方法]利用1951~2004年共54 a 8个站6~8月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了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采用Morlet小渡函数,对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点,夏旱强度指数存在22 a的周期特征;2~3 a的周期震荡也很明显;并且存在着2 a的主周期。[结论]根据主周期进行预测,干旱程度将加重。同时,还分析了夏旱的分布特征、形成的环流形式和物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 喀斯特 夏旱 小波分析 多时间尺度
下载PDF
安顺夏旱的统计分析
17
作者 吴哲红 《贵州气象》 1999年第1期16-17,32,共3页
统计分析了安顺1955~1996年夏旱及其天气环流背景,并计算了夏旱指数,指出安顺夏旱与中高纬及到热带环流密切相关。并提出统计分析过程中遇到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 统计分析 夏旱 夏旱指数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在江苏省淮北地区春旱、初夏旱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莹 金龙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方法建立的GM(1,1)预测模型,对我省淮北地区春季、初夏季节未来的干旱少雨趋势进行了预测。为淮北地区春季、初夏季节的农业气象干旱研究和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夏旱 灰色系统 预测模型 江苏
下载PDF
贵州省夏旱特征及分区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雪梅 宋国强 +2 位作者 程平顺 谷小平 吴俊铭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2-299,共8页
干旱是贵州省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应用夏旱强度指数和修正的帕尔默指数及降雨量等其它指标,对贵州夏旱的类型、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地区分布、易发生时段和垂直变化等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贵州夏旱的主要特征并进行了夏旱分区。
关键词 帕尔默指数 夏旱 强度指数 贵州
下载PDF
安阳地区严重初夏旱长期预报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相英 郭文彦 +1 位作者 杨晓峰 王安俊 《河南气象》 1996年第4期15-16,共2页
经对安阳地区5县市30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确定了安阳地区严重初夏旱的标准。根据遥相关关系,挑选中长期天气预报因子,通过0,1处理及相关显著性检验,利用多因于综合相关法建立安阳地区严重初夏旱的预报模式。
关键词 夏旱 预报法 长期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