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及多巴胺类药物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希莲 吴荫云 韩玉昆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8-71,共4页
儿茶酚胺类物质在维持循环和代谢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分娩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已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2岁以下小儿游离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成人3倍以上,窒息、心力衰竭时儿茶酚胺将成倍增加。α、β受体生后即已成... 儿茶酚胺类物质在维持循环和代谢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分娩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已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2岁以下小儿游离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成人3倍以上,窒息、心力衰竭时儿茶酚胺将成倍增加。α、β受体生后即已成熟,故用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DOP)和多巴酚丁胺(DOB),对心功能改善有较好效果。本文就DOP与DOB临床应用的作用机理和血液动力学效应加以阐述。DOB在新生儿和儿童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 多巴胺类 儿科 应用
下载PDF
1例大剂量多巴胺类药物致皮肤损伤的护理
2
作者 肖志红 石青 《海军医学杂志》 1992年第3期263-264,共2页
拟肾上腺素药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多用于休克的抢救,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皮肤损伤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因输入大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而致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1 临术资料姚某,男性,70岁,病案号52482。患者肺癌术后5年,因头晕... 拟肾上腺素药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多用于休克的抢救,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皮肤损伤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因输入大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而致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1 临术资料姚某,男性,70岁,病案号52482。患者肺癌术后5年,因头晕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类 皮肤损伤 护理
下载PDF
6-羟基多巴胺诱发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制作和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毅 杨明会 +1 位作者 窦永起 王海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向大鼠中脑黑质区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并从行为学(ethology)及组织病理、生化角度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入大鼠右侧中脑黑质(SN)区,观察阿朴吗啡(APO)诱发的大鼠旋转行为及... 目的向大鼠中脑黑质区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并从行为学(ethology)及组织病理、生化角度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入大鼠右侧中脑黑质(SN)区,观察阿朴吗啡(APO)诱发的大鼠旋转行为及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脑组织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及黑质酪氨酸羟化酶的免疫活性。结果120只大鼠中经APO诱导后有67只(占55.8%)持续转向健侧(旋转圈数>7r/min),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复制成功。PD鼠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较对侧明显减少,体积缩小,结构欠清晰。注射侧脑组织液中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色胺(5-HT)含量均低于对侧,注射侧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较健侧明显减少。连续观察10个月,PD模型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无自发性恢复。结论用6-OHDA选择性损毁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可造成与PD患者相似的基本病理变化,建立起可靠而稳定的PD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羟基多巴胺类 大鼠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尼古丁对6-羟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小南 汪雪兰 +3 位作者 何进 余剑平 王琴 陈汝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 6 羟多巴胺 (6 OHDA)诱导PC1 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与烟碱受体的关系。方法 用 6 OHDA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 2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 ;用MTT、二乙酸荧光素活细胞染色、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 6 羟多巴胺 (6 OHDA)诱导PC1 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与烟碱受体的关系。方法 用 6 OHDA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 2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 ;用MTT、二乙酸荧光素活细胞染色、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PC1 2细胞的凋亡 ;用尼古丁及N型和M型受体拮抗剂预处理 ,观察尼古丁的拮抗作用及其与受体的关系。结果 尼古丁可明显拮抗 6 OHDA(50 μmol·L-1 )诱导PC1 2细胞凋亡 ,呈钟型浓度效应关系 ,1 0 μmol·L-1 尼古丁的拮抗作用最强。用 1 0 μmol·L-1 尼古丁预处理PC1 2细胞 2h可明显降低 6 OHDA诱导的细胞凋亡。用 1 0 μmol·L-1 六甲溴胺阻断烟碱受体 ,可取消尼古丁对 6 OHDA诱导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但用阿托品阻断M型胆碱受体 ,对尼古丁的拮抗作用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尼古丁对 6 OHDA诱导的PC1 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这种作用由烟碱受体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烟碱受体 羟基多巴胺类 细胞凋亡 PC12 6-羟多巴 拮抗作用
下载PDF
正常雌鼠及6-羟基多巴型帕金森病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孟金兰 何敏 +2 位作者 罗海芸 熊文昌 魏书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8期68-70,共3页
目的:在清醒安静的自然状态下记录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同时观察6-羟基多巴胺对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1在昆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神经电生理和帕金森病研究室进行。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鼠61... 目的:在清醒安静的自然状态下记录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同时观察6-羟基多巴胺对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1在昆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神经电生理和帕金森病研究室进行。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鼠61只,在右侧黑质致密带埋置电极后随机分为3组:①模型组(n=25)雌鼠黑质致密带给予4μL的6-羟基多巴(2g/L),以0.5μL/min速度推注,注射完毕留针5min。②溶剂对照组(n=15)则向黑质致密带内注入同等剂量维生素C。③正常对照组(n=21)不给药。采用试验/条件(T/C)刺激模式,在清醒安静的自然状态下记录各组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结果:51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黑质内微量注射神经毒剂6-羟基多巴可成功建立帕金森病模型(皮下注射阿朴吗啡1mL/kg后,定向旋转>7r/min,持续时间>30min为造模成功);成功率60%(15/25)。②P50试验/条件(T/C)比值:正常对照组为66.68±3.71;溶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64.05±5.89,P>0.05),模型组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39.90±5.41,P<0.01)。结论:①正常雌鼠黑质内存在听觉P50诱发电位。②多巴胺可能对黑质P50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诱发电位 听觉 黑质 羟基多巴胺类
下载PDF
PPQ通过清除活性氧修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彭佳欣 冯文翔 +3 位作者 李奕霖 龚熊美玉 曾聚涛 李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22-430,共9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聚乙二醇修饰负载槲皮素的聚多巴胺(PDA)类黑色素纳米粒子(PPQ),检测其物化表征及活性氧(ROS)清除能力,并进一步探究其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力。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水合粒径(DLS)、Zeta电位分析PPQ的形貌、... 目的:设计并合成聚乙二醇修饰负载槲皮素的聚多巴胺(PDA)类黑色素纳米粒子(PPQ),检测其物化表征及活性氧(ROS)清除能力,并进一步探究其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力。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水合粒径(DLS)、Zeta电位分析PPQ的形貌、粒径大小;利用紫外光谱(UV-Vis)分析PPQ中槲皮素的载药浓度及包封率;利用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试剂(DPPH和ABTS)检测槲皮素、聚乙二醇修饰PDA(PEG-PDA)及PPQ的ROS清除能力;将人子宫异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hEM15A)分为对照组及刺激组,并将刺激组分别用槲皮素、PEG-PDA及PPQ进行孵育处理,进一步采用激光共聚焦、细胞毒性试验、细胞活性染色、细胞EdU增殖染色试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评估PPQ清除ROS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结果:TEM及DLS结果提示制备的PDA、PEG-PDA及PPQ为100 nm左右的圆球颗粒,其电位分别为-30、-32、-35 mV左右。紫外光谱提示槲皮素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23%和≤85%。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结果提示槲皮素、PEG-PDA及PPQ均可减少氧自由基的含量,且随着浓度升高其含量越少,同时PPQ展示出最好的ROS清除能力。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提示:相比于对照组,IL-1β可显著上调hEM15A细胞内ROS水平(P<0.001),而槲皮素、PEG-PDA及PPQ都会降低IL-1β处理的hEM15A细胞内ROS水平(P<0.001),且相比于槲皮素和PEG-PDA,PPQ在细胞内可更有效清除ROS(P<0.001)。细胞毒性试验、细胞活性染色及EdU增殖染色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IL-1β可显著降低hEM15A细胞的存活率、增殖能力及增加细胞死亡率(P<0.001),而槲皮素、PEG-PDA及PPQ可增加IL-1β处理的hEM15A细胞存活率及增殖能力,降低死亡率(P<0.001),且相比于槲皮素和PEG-PDA,PPQ对处理的细胞效果最显著(P<0.001)。在体试验显示:PPQ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区域有良好的富集作用,且相比于对照组,PPQ可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症区域的体积(P<0.001),同时显著降低其ROS水平(P<0.001)。结论:PPQ具有良好的清除ROS功能,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潜在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修饰负载槲皮素的聚多巴胺类黑色素纳米粒子 活性氧 子宫内膜细胞 增殖能力 小鼠
下载PDF
7,8-二羟基黄酮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祝绍磊 曲志强 +3 位作者 牛雅文 宋丹羽 成梦南 韩晓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7,8-二羟基黄酮(D HF)对6-羟基多巴胺(6-O HD 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OHDA(25~200 Lmol/L)和PC12细胞混合后孵育24 h,观察6-O HD A的毒性作用;以D HF(1~25Lmol/L)预处理细胞1 h,再加入100 ... 目的 探讨7,8-二羟基黄酮(D HF)对6-羟基多巴胺(6-O HD 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OHDA(25~200 Lmol/L)和PC12细胞混合后孵育24 h,观察6-O HD A的毒性作用;以D HF(1~25Lmol/L)预处理细胞1 h,再加入100 Lmol/L 6-O HDA继续培养24 h,观察D HF对6-O HD 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25 Lmol/L D HF预处理前30 min加入10 n mol/L L Y294002,观察D HF的保护作用是否可被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所阻断。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200 Lmol/L 6-O HDA作用24 h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其中100 Lmol/L 6-O HD A可导致半数细胞死亡。D HF预处理剂量依赖性抑制了6-OHDA诱导的细胞损伤,该作用部分被PI3K抑制剂所阻断。结论 DHF对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PI3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 羟基多巴胺类 PC12细胞 细胞保护
下载PDF
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
8
作者 王雪楠 耿希文 +3 位作者 向冬生 韩红玉 姚晓萌 王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13只大鼠内侧前脑束位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作为模型组,另9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分别记...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13只大鼠内侧前脑束位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作为模型组,另9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分别记录分析正常组9只和模型组7只脚桥核神经元信号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同时利用尼氏染色法观察6只帕金森病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脚桥核神经元类型Ⅰ和神经元类型Ⅱ放电频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12.09±1.62)Hz vs(7.35±0.98)Hz,P<0.05;(4.09±0.34)Hz vs(2.87±0.26)Hz,P<0.01],放电变得不规则;脚桥核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损伤侧脚桥核大型神经元、中型神经元、小型神经元较正常侧分别减少了20.3%,19.4%和20.9%(P<0.05)。结论 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了脚桥核内神经元电生理特征和形态学特征的广泛变性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多巴胺类 黑质 脑桥脚被盖核 帕金森病 神经元
下载PDF
纹状体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9
作者 孙超 尹寿玉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单点双注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注入到大鼠右侧纹状体,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和中脑黑质区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注药后2周,大鼠经阿扑吗啡诱导出现向健侧旋转行为,在2个月...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单点双注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注入到大鼠右侧纹状体,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和中脑黑质区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注药后2周,大鼠经阿扑吗啡诱导出现向健侧旋转行为,在2个月的观察中见旋转行为稳定.形态学观察结果示,损伤侧黑质区致密部和中脑被盖腹侧区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结论]6-OHDA单针道双点法是制作大鼠PD模型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羟基多巴胺类 纹状体 大鼠
下载PDF
3种不同脑区定点注射6-OHDA单侧损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进 孙杰 +3 位作者 赵楠 吴钧 刘俊 马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目的从神经行为学、组织病理和生化方面对3种不同脑区单侧定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伤大鼠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纹状体组、黑质组、黑质+中... 目的从神经行为学、组织病理和生化方面对3种不同脑区单侧定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伤大鼠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纹状体组、黑质组、黑质+中脑腹侧被盖区组。根据脑立体定位图谱,将微量6-OHDA单点定位注入大鼠中脑黑质区、纹状体区和双点定位注入黑质区与中脑腹侧被盖区。观察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黑质区酪氨酸(tyrosine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数目,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i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含量。结果纹状体组3周后模型稳定,黑质组与黑质+中脑腹侧被盖区组大鼠2周后稳定,3组30min内向健侧转圈数均呈升高趋势,黑质+中脑腹侧被盖区组高于纹状体组和黑质组,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纹状体组和黑质+中脑腹侧被盖区组造模成功率高于黑质组(P<0.05)。3组大鼠注射6-OHDA损伤侧纹状体中DA、DOPAC、HVA含量和TH+神经元数目均明显低于非损伤侧(P<0.05)。结论纹状体单点注射6-OHDA损伤建立PD模型成功率高,可作为研究PD的一种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羟基多巴胺类 大鼠
下载PDF
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冉秋 李亚明 何建成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注射法制作PD模型,并应用活血化瘀(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涤痰熄风(代表方涤痰汤)、滋阴熄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和复合治法(代表方复方地...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注射法制作PD模型,并应用活血化瘀(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涤痰熄风(代表方涤痰汤)、滋阴熄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和复合治法(代表方复方地黄方)等不同治法的方剂进行治疗,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作对照。测定大鼠中脑黑质纹状体部位丙二醛、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模型组SOD、GSH、GSH—Px下降,MDA升高。各中药组均可以改善模型组的异常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桃红四物汤组与涤痰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钩藤饮组与桃红四物汤组比较,在SOD、MDA、GSH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涤痰汤组比较,在SOD、MDA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地黄方与桃红四物汤比较,在SOD、MDA和GSH—Px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涤痰汤比较,在SOD、MDA和GSH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天麻钩藤饮比较,在GSH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种治法均有明显的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但以复合治法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羟基多巴胺类 帕金森病 氧化性应激 大鼠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帕金森病模型鼠纹状体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丽华 胡国华 王育珊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前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2/04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6)、生理盐水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2)。将5μL神经毒素6-羟... 目的:探讨前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2/04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6)、生理盐水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2)。将5μL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2g/L)立体定向术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内,制备帕金森病模型,生理盐水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正常对照组不干预。术后2周开始检测由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向左侧旋转速度大于7r/min为模型成功的标志)。术后2个月每组取2只鼠行病理切片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改变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每组取10只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纹状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3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组造模成功有18只。模型组右侧黑质致密区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几乎消失,残存细胞萎缩;右侧黑质和纹状体内均有肿瘤坏死因子α的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②纹状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模型组右侧显著高于左侧[(3.853±0.364),(2.891±0.306)ng/g,t=2.391,P<0.05];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右侧[(2.721±0.446),(2.960±0.341)ng/g,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了6-羟基多巴胺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过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发病机制中有炎症因子的参与,氧化应激与炎性作用机制可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肿瘤坏死因子 羟基多巴胺类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损毁大鼠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海马CA3区突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跃春 孙黎明 +4 位作者 王子栋 何斯纯 郑辉 柏志全 周卓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4-997,共4页
目的 :观察中枢去甲肾上腺素 (NE)与海马突触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 6 -OHDA损毁大鼠双侧背去甲肾上腺素束来建立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损伤大鼠模型 ,于建模前后对其进行迷宫检查及类P3测定 ,然后对大鼠海马CA3区多形层突触界... 目的 :观察中枢去甲肾上腺素 (NE)与海马突触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 6 -OHDA损毁大鼠双侧背去甲肾上腺素束来建立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损伤大鼠模型 ,于建模前后对其进行迷宫检查及类P3测定 ,然后对大鼠海马CA3区多形层突触界面的结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厚度明显变薄 ,突出界面曲率减小、穿孔性突触的比例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突触间隙宽度加大。结论 :海马内NE的正常水平对维持突触界面超微结构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去甲肾上腺索 羟基多巴胺类 突触
下载PDF
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14
作者 苏平 李艳华 +4 位作者 郑敏 管利东 王韫芳 陆兵勋 裴雪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改进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06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①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传统组20只,改良组30只,对照组10只。②传统组向右侧中脑黑... 目的:建立一种改进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06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①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传统组20只,改良组30只,对照组10只。②传统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6-羟基多巴胺8μg制作传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改良组向中脑腹侧被盖区单点6-羟基多巴胺12μg制作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含2g/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4μL。③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传统组术后分别有1只和4只动物在1周内死亡,改良组无动物死亡。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①改良组30只大鼠有22只旋转稳定,平均转数>7r/min,成功率超过70%,与传统组相当。改良组大鼠死亡率低于传统组(20%)和对照组(10%)。②术后传统组和改良组均有部分动物出现震颤、活动迟缓、易激惹、竖毛、尾僵等异常行为。③成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脑黑质注射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达90%以上,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注射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P<0.001)。结论: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方法简便实用,动物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以较快建立稳定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疾病模型 动物 羟基多巴胺类 黑质 中脑被盖
下载PDF
IGF-1对6-OHDA诱导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晓光 许孝飞 +4 位作者 马江波 瞿宝明 扈燕来 张静 李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5-910,1033,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5、50、100、150、200μmol/L的6-OHDA处理PC12细胞,在12、24、48 h用MTT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实验浓度和...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5、50、100、150、200μmol/L的6-OHDA处理PC12细胞,在12、24、48 h用MTT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实验浓度和观察时间。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6-OHDA组(150μmol/L处理24 h)和IGF-1+6-OHDA组(IGF-1 100 nmol/L预处理2 h,后加入150μmol/L 6-OHDA处理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Hoechst33342/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6-OHD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的活性呈梯度降低,150μmol/L 6-OHDA浓度和处理后24 h作为本研究的最佳的实验浓度和观察时间。与6-OHDA组比较,IGF-1+6-OHDA组PC12细胞活力增强、ROS水平下降、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IGF-1预处理能减少6-OHDA引起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增加细胞活性,为防治帕金森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羟基多巴胺类 PC12细胞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评价体系的创建在电生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庆洋 何婷婷 +5 位作者 向冬生 李敏 类成东 侯亚兵 马硕 王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72-976,共5页
目的创建适宜Plexon信号采集系统的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评价体系,对PD大鼠运动缺陷症状进行量化评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10只,实验组大鼠建立PD模型,有8只大鼠PD模型鉴定成功,2组大... 目的创建适宜Plexon信号采集系统的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评价体系,对PD大鼠运动缺陷症状进行量化评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10只,实验组大鼠建立PD模型,有8只大鼠PD模型鉴定成功,2组大鼠手术置入脑内电极。2组大鼠使用自制跑步机、多通道在体记录系统分别进行最长运动时间、步频、失误次数和不连续运动频率量化评测,对9~30r/min旋转速度(转速)筛选,并组织学鉴定。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在20和30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最长运动时间显著变短[(18.03±2.74)minus(26.98±0.91)min;(3.33±1.45)minus(26.67±0.71)min],失误次数显著增多[(7.50±0.76)次VS(1.50±0.43)次;(10.00±0.00)次Vs(2.00±0.58)次],步频显著降低[(73.33±7.00)步/minWS(95.50±4.94)步/min;(76.33±7.41)步/minvs(110.33±7.58)步/min,P〈0.05,P〈0.01];在9和15r/ml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最长运动时间、步频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和30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不连续运动频率显著降低,在15和20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不连续运动频率显著升高[(2.00±0.31)次/minus(0.70±0.21)次/min;(7.00±0.37)次/rainVS(1.00±0.33)次/min,P〈0.05,P〈0.01]。结论行为学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价了PD大鼠对高转速控制能力差,运动协调性差的运动缺陷症状,筛选出了12r/min为适宜的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运动活动 震颤 羟基多巴胺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6-OHDA所致MES23.5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明波 陈文芳 谢俊霞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77-378,38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MES23.5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MES23.5细胞常规培养,观察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6-OHDA毒性作用的影响,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观...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MES23.5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MES23.5细胞常规培养,观察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6-OHDA毒性作用的影响,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6-OHDA可剂量依赖性地损伤MES23.5细胞(F=71.24,P<0.01),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可对抗6-OHDA的毒性作用(F=14.63,P<0.01);6-OHDA可明显降低TH和Bcl-2基因的表达,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可明显逆转上述改变(F=9.80、15.34,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明显对抗6-OHDA对MES23.5神经细胞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类 羟基多巴胺类 神经元 细胞保护
下载PDF
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洁 张惠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4期2127-2127,2129,共2页
关键词 PD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 多巴胺类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不同疾病阶段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永芳 马开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764,共7页
帕金森病(PD)分为前驱期、早期(稳定期)、中晚期(不稳定期)、晚期4个阶段。目前,针对PD运动症状的治疗药物包括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抗胆碱药物等;而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主... 帕金森病(PD)分为前驱期、早期(稳定期)、中晚期(不稳定期)、晚期4个阶段。目前,针对PD运动症状的治疗药物包括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抗胆碱药物等;而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由于PD在不同的疾病阶段其症状不一致,治疗的目标和侧重点也应有差异。因此,该文针对PD不同疾病阶段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类药物 前驱期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浮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验案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渝凡 崔华峰 王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2007-2008,共2页
不安腿综合征以下肢的酸胀疼痛等不适感为主要症状,西医治疗以镇静药物、多巴胺类药物为主,中医多从营卫气血失调的角度辨证组方,笔者从经筋理论着手,用浮针对患肌行扫散及再灌注活动,症状改善明显,举例如下。患者,女,49岁,2021年12月3... 不安腿综合征以下肢的酸胀疼痛等不适感为主要症状,西医治疗以镇静药物、多巴胺类药物为主,中医多从营卫气血失调的角度辨证组方,笔者从经筋理论着手,用浮针对患肌行扫散及再灌注活动,症状改善明显,举例如下。患者,女,49岁,2021年12月30日初诊。入睡时双下肢酸胀疼痛2年,加重半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腿综合征 酸胀疼痛 营卫气血 镇静药物 症状改善 经筋理论 验案 多巴胺类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