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大上海计划”“三十六宅”研究
1
作者 张鹏 何渝丰 周啸林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大上海计划”作为近代上海最重要的都市计划之一,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影响持续至今。学界对“大上海计划”的研究多聚焦于整体规划和公共建筑,鲜有对其中居住建筑的探讨。“三十六宅”是“大上海计划”遗留下来的最大规模住... “大上海计划”作为近代上海最重要的都市计划之一,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影响持续至今。学界对“大上海计划”的研究多聚焦于整体规划和公共建筑,鲜有对其中居住建筑的探讨。“三十六宅”是“大上海计划”遗留下来的最大规模住宅区。本文基于历史文献档案研究和现场实录,详细梳理了项目从土地准备、设计施工到售卖入住的全过程,进而分析了其颇具“城投”特色的项目运作动机、模式与效果。在规划与建筑层面,通过将“三十六宅”与上海租界新式里弄、花园洋房以及同期建设的民国南京“第一住宅区”——颐和路花园住宅的对比,提出了20世纪30年代“民国风”样式的关键特征:西体中用,新技导入和朴素适用,也可认为是民国“新生活运动”的物质呈现。最后,论文提出大上海计划的理想性与“三十六宅”的现实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项目失败的核心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六宅” 大上海计划 民国风 独立式住宅
下载PDF
土地征收与“大上海计划”之铁路改造规划的中止 被引量:1
2
作者 岳钦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192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为减少铁路对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制定了一系列改造规划,并将其作为实现"大上海计划"的两项关键工程之一。但国民政府铁道部采纳了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局长陈兴汉违背"大上海计划"理念... 192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为减少铁路对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制定了一系列改造规划,并将其作为实现"大上海计划"的两项关键工程之一。但国民政府铁道部采纳了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局长陈兴汉违背"大上海计划"理念的规划方案,剥夺了市政府的规划实施权。铁路土地行政管理与市政权力的矛盾以及两者间的制度性障碍难以从根本上化解,成为近代上海铁路改造规划推进缓慢且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大上海计划"的流产与铁路改造规划的中辍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计划 铁路改造规划 土地征收 铁道部 上海市政府 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
下载PDF
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以上海杨浦区连接“大上海计划”特色文化空间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玎 王越 《园林》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可以提升市民和游客体验城市特色文化的品质。本文在城乡特色文化空间理论框架下,将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的方法总结为三个层次: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地图、建设引导性体验线路、提供专线体验的交通设施和导览服务... 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可以提升市民和游客体验城市特色文化的品质。本文在城乡特色文化空间理论框架下,将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的方法总结为三个层次: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地图、建设引导性体验线路、提供专线体验的交通设施和导览服务。同时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文提议以杨浦图书馆新馆和江湾体育场为源空间,绿瓦大楼等为拓展空间,形成特色文化空间地图,并由道路和滨水带组成环形体验线路,旨在为上海杨浦区连接“大上海计划”特色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 城市特色文化空间 方法 大上海计划
下载PDF
“大上海计划”中的公共体育设施及其影响
4
作者 徐泽民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9,共2页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预备实施一项名为"大上海计划"的城市工程。在这一计划中,公共体育设施被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关键词 大上海计划 公共体育 体育设施
下载PDF
1929年“大上海计划”的特点及其失败原因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俞世恩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大上海计划”是近代上海第一次全面、综合的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在上海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对后来上海乃至国内其他城市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述“大上海计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从计划的选址过程、实施过程、实施时决策... “大上海计划”是近代上海第一次全面、综合的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在上海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对后来上海乃至国内其他城市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述“大上海计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从计划的选址过程、实施过程、实施时决策的科学性、规划布局及建筑式样等特点及其中断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计划 特点 失败原因
原文传递
《大上海都市计划1946-1949》——近代中国大都市的现代化愿景与规划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侯丽 王宜兵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3,共8页
以1946-1949年间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实践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国家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及制度的历史宏观发展背景之中,从科技史和人物史的角度,综述了大上海都市计划在短短4年间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战后全面接管及重建、国... 以1946-1949年间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实践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国家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及制度的历史宏观发展背景之中,从科技史和人物史的角度,综述了大上海都市计划在短短4年间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战后全面接管及重建、国共内战、金融和社会秩序混乱直至上海解放的整体工作过程和主要成果,以及其核心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对上海未来现代化愿景的描绘和执着追求——这一以海归为主的新兴的专业技术精英团体在1940年代中后期对都市计划的性质、作用及其对城市发展作用方式的认识,在现实的约束下对现代规划技术方法、理念进行的选择与调整,对重大城市发展问题的论争。该事件对于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则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都市计划 近代中国 规划史 上海
下载PDF
“大上海计划”中城市共同体想象的报刊建构——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怡靓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44,122,共14页
1927年至1937年间,为改变华界落后的面貌,"大上海计划"在上海特别市政府的主持下出台并实施。市府秘书处从1927年12月开始与《申报》合作,每周四印行《市政周刊》专版,专载"大上海计划"相关内容,《申报》在宣传、... 1927年至1937年间,为改变华界落后的面貌,"大上海计划"在上海特别市政府的主持下出台并实施。市府秘书处从1927年12月开始与《申报》合作,每周四印行《市政周刊》专版,专载"大上海计划"相关内容,《申报》在宣传、动员和推动计划实施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大上海计划"不仅是一项市政建设方案,更是一个媒介事件。在《申报》对"大上海计划"全方位的呈现和诠释中,城市共同体想象在地方和民族两个层面同时展开,二者之间既存在张力又相互统合。本文将"大上海计划"作为一个剖面,探讨这一时期《申报》话语建构的两种不同的共同体想象、二者在话语网络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这种相对位置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计划 《申报》 地方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鼙鼓惊破“大上海计划”之梦
8
作者 肖舟 《龙门阵》 2013年第4期4-11,共8页
在今天很多人眼里,上海是座名副其实的魅力之都,这里有熙来攘往的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徐家汇,还有浦东新区高耸入云的环球金融中心、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处处都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正因为上海如此繁华,如此之"大&... 在今天很多人眼里,上海是座名副其实的魅力之都,这里有熙来攘往的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徐家汇,还有浦东新区高耸入云的环球金融中心、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处处都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正因为上海如此繁华,如此之"大",才被称为"大上海"。举目四望,全中国没有哪座城市像上海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计划 徐家汇 环球金融中心 举目四望
原文传递
大上海都市计划:从规划理想到实践追求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玉鑫 熊鲁霞 +1 位作者 杨秋惠 乐晓风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3期14-20,共7页
作为二次大战后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大上海都市计划"对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深远影响,也对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规划导向、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组织与决策、实施... 作为二次大战后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大上海都市计划"对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深远影响,也对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规划导向、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组织与决策、实施与支撑角度具体阐述了其影响以及对当今规划特别是上海新一轮总规编制的启示作用。"大上海都市计划"作为众多先辈垒砌的基石,将启发我们如何思考与规划"上海的2040",将支撑我们不懈地脚踏现实,面对未来,追求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都市计划 规划导向 规划理念 规划方法 规划组织与决策 实施与支撑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基层政区的归属——以近代上海七宝、莘庄两镇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乐锋 《历史地理》 CSSCI 2016年第1期222-237,共16页
1843年开埠以后的上海,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在租界扩张的带动下,城市空间因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向外拓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结果,周边地区逐渐被纳入上海城市的发展之中,与城区关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随着上... 1843年开埠以后的上海,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在租界扩张的带动下,城市空间因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向外拓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结果,周边地区逐渐被纳入上海城市的发展之中,与城区关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城区范围日渐突破原有的上海县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镇 上海市区 近代上海 城区范围 人口增长 横沥 城郊农业 犬牙相错 大上海计划 交界地带
下载PDF
商港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 从上海工业用地规划与工业建筑建设讨论(1945-1960年)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凌洲 彭怒 张俊杰 《时代建筑》 2020年第6期160-167,共8页
随着1949年政权更迭,上海从综合性商港城市逐渐转变为以工业建设为主导的生产型城市。若从1949年前后上海的工业用地规划、工业区建设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建造三个具体层面展开研究,能够有效揭示这一时期上海的城市转型。文章首先梳理大上... 随着1949年政权更迭,上海从综合性商港城市逐渐转变为以工业建设为主导的生产型城市。若从1949年前后上海的工业用地规划、工业区建设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建造三个具体层面展开研究,能够有效揭示这一时期上海的城市转型。文章首先梳理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工业用地规划构想,并比对20世纪50年代的三次城市规划,探寻上海工业用地在规划层面的变迁;其次,基于各类地方志、产业志与工业企业建设档案中的50年代工业建设资料,力图呈现这一时期规划引导下的工业区建设状况;随后,通过实地调查与档案图纸查阅,从工业建筑总平面布局、结构、形式等角度,揭示从自发建设到统筹建设模式转变中,工业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变化。文章最后指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以及国家工业化战略对上海的定位,彻底改变了上海的城市建设,既导致了1953—1957年上海在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型中实现工业区位的空间调整,也促成了1958年后大规模的工业用地扩张和郊区工业区、工业卫星城的建设,推动上海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也从以原租界为核心的单中心转变为以工业区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工业建筑多采用苏联标准和规范、总平面分区明确,大量建造的超大跨度巨型厂房成为这一时期上海重工业建设的标志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转型 工业用地规划 工业建设 工业建筑设计与建造 商港 生产性城市 大上海都市计划 超大跨度巨型厂房
下载PDF
沈怡——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实践者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瑞 冰河 《华中建筑》 2016年第11期14-17,共4页
在推动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新型市政学者中,沈怡是一位实践先驱及重要代表。他主持了"大上海计划"系列都市计划的编制、南京都市计划的编制,并参与了相关规划实践。从人物史的角度,分析沈怡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考证其参... 在推动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新型市政学者中,沈怡是一位实践先驱及重要代表。他主持了"大上海计划"系列都市计划的编制、南京都市计划的编制,并参与了相关规划实践。从人物史的角度,分析沈怡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考证其参与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剖析其规划思想的主要来源——孙中山《实业计划》、欧美城市规划理论、民族主义思想、民主主义与民权主义思想,总结其对近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将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怡 近代城市规划 大上海计划 规划实践
下载PDF
亚洲城市点评:从《吉隆坡规划:新城区及其影响》一文想到的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江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4期67-67,共1页
说起吉隆坡,很多人都会想到双子塔。这既说明了重要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吉隆坡城市规划建设中“项目导向”的特点。这与中国强调城市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有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上海在开埠之前就是一个已经... 说起吉隆坡,很多人都会想到双子塔。这既说明了重要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吉隆坡城市规划建设中“项目导向”的特点。这与中国强调城市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有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上海在开埠之前就是一个已经存在了近600年的中等规模的城市,而吉隆坡在形成城市之前却只是河口荒滩,但作为东南亚近代殖民地城市,吉隆坡和开埠后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亚洲城市 双子塔 大型建设项目 项目导向 国际大都市 马哈蒂尔 都市计划 计划经济模式 大上海计划
下载PDF
中国近代房地产的兴起,和建筑业、建筑师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元炤 《世界建筑导报》 2017年第2期53-55,共3页
在中国近代时期,房地产的兴起决定着建设的开展,分有几个波段,而每个波段所兴起的建设皆因当时的情况而异,形成了近代多面向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让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密不可分,建筑师与房地产开发商形成了一种"契约&... 在中国近代时期,房地产的兴起决定着建设的开展,分有几个波段,而每个波段所兴起的建设皆因当时的情况而异,形成了近代多面向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让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密不可分,建筑师与房地产开发商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建筑项目进入到了商业、买卖和开发的阶段,中国近代建筑师也因此活跃于房地产业建筑当中,彼此构成了项目委托和循环的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地产开发商 近代时期 金城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 大上海计划 商帮 基督教青年会 房地产经营 四行储蓄会
下载PDF
位尊不掩是清名——被遗忘的著名工程师沈君怡
15
作者 智效民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5期151-157,共7页
1936年4月,首届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开幕。据说这次展览会"因为得到全国建筑界的通力合作",所以能够"将中国建筑艺术的过去的成绩,现在的实况,未来的趋势,荟集一堂",从而给世人"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注意"[1]。正因为如此,展... 1936年4月,首届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开幕。据说这次展览会"因为得到全国建筑界的通力合作",所以能够"将中国建筑艺术的过去的成绩,现在的实况,未来的趋势,荟集一堂",从而给世人"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注意"[1]。正因为如此,展览会呈现出1935年"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后未曾有过的热闹"[2]。我注意到,沈君怡不仅是这次展览会的发起人之一,还与曾养甫并列为名誉副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君 中国建筑 名誉副会长 国民党中央 百度百科 大上海计划 沈亦云 房龙 工务局 藏头诗
下载PDF
浴火重生
16
作者 黄秀丽 《质量与标准化》 2020年第9期10-13,共4页
80余载光阴如水,"她"静伫于此,历经民族劫难,愈显绝代风华。"她",叫绿瓦,曾经是"大上海计划"的中心,也是上海迄今唯一留存的大型宫廷式建筑。20世纪20年代,外国侵略者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攫得的特权,在上海... 80余载光阴如水,"她"静伫于此,历经民族劫难,愈显绝代风华。"她",叫绿瓦,曾经是"大上海计划"的中心,也是上海迄今唯一留存的大型宫廷式建筑。20世纪20年代,外国侵略者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攫得的特权,在上海建立了公共租界。在租界中,中国完全丧失国家主权,所以租界也被人称为"国中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侵略者 不平等条约 公共租界 国中之国 国家主权 大上海计划
下载PDF
霍华德与江湾环形道路
17
作者 吴志伟 《上海城市规划》 2009年第1期54-55,59,共3页
打开一张上海市地图,很快就可以发现五角场一带的道路"与众不同":北面的民京路、市光路、国和路;西南的国权路、国年路、国顺路、国定路等都是环形道路。稍微知道一些上海历史的人基本都知道,这是上世纪二、
关键词 市中心区域 环形道路 城市花园 道路系统 霍华德 江湾 商业区 区(城市) 住宅区 大上海计划 子城 母城 上海
下载PDF
从乐园到围场 ——江湾体育场作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变迁的缩影
18
作者 袁烨 张子岳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5,共8页
通过对历史文献、规划蓝图以及现实景象的梳理与对照,探究江湾体育场所在区域的历史变迁,揭示了江湾体育场在急剧变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性的缺位,在城市更新的进一步推进下,应尝试结合江湾体育场的现状条件,以保护建筑为核心改善周... 通过对历史文献、规划蓝图以及现实景象的梳理与对照,探究江湾体育场所在区域的历史变迁,揭示了江湾体育场在急剧变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性的缺位,在城市更新的进一步推进下,应尝试结合江湾体育场的现状条件,以保护建筑为核心改善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计划 江湾体育场 公共空间 绿地规划 城市更新
原文传递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
19
作者 唐子来 《检察风云》 2021年第24期90-91,共2页
总体规划上海曾经编制过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目标定位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第一阶段的两版总体规划是1927年的《大上海计划》和1946年的《上海市都市计划》,突出港口和工商中心。1927年《大上海计划》依据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 总体规划上海曾经编制过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目标定位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第一阶段的两版总体规划是1927年的《大上海计划》和1946年的《上海市都市计划》,突出港口和工商中心。1927年《大上海计划》依据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设想,城市目标定位是“设世界港于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总体规划 都市计划 《建国方略》 东方大港 时代烙印 大上海计划 目标定位
原文传递
从“小杭州”、“小苏州”、“小广东”到“大上海”
20
作者 张忠民 《国家航海》 2013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从"小杭州"、"小苏州"、"小广东"到"大上海"。这三个"小"、一个"大"不是现在的人杜撰出来的,也不是本人杜撰出来的,而是历史文献里有所记载的。这个三&...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从"小杭州"、"小苏州"、"小广东"到"大上海"。这三个"小"、一个"大"不是现在的人杜撰出来的,也不是本人杜撰出来的,而是历史文献里有所记载的。这个三"小"一"大"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上海口岸和经济地位变迁的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在这个题目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计划 刘家港 社会经济发展 江海关 镇将 支柱产业 长江入海口 县级行政区划 税务机构 公用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