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国地位中的均衡人口规模与中国的取向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先兵 齐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大国地位的保障依赖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入口是一个大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均衡人口规模在人口自身内部要求与人口结构、质量相平衡,在与外部系统中要求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平衡。国家的力量取决于国家的人口数量与人均... 大国地位的保障依赖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入口是一个大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均衡人口规模在人口自身内部要求与人口结构、质量相平衡,在与外部系统中要求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平衡。国家的力量取决于国家的人口数量与人均力量。中国崛起中主要的人口规模因素包括人口红利、消费市场、人力资本。均衡人口规模既要考虑人口自身均衡,也要顾及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地位 适度人口 均衡人口规模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取得之关键因素--兼评中国大国地位“赐予”说 被引量:4
2
作者 温锐 陈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7-55,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戮力抗战所成就的中国大国地位问题,学术研究更加深入;然而,将中国大国地位的取得说成是西方大国"赐予"的观点则在学界流传且未能得到应有澄清。本文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奠定...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戮力抗战所成就的中国大国地位问题,学术研究更加深入;然而,将中国大国地位的取得说成是西方大国"赐予"的观点则在学界流传且未能得到应有澄清。本文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国力基础、中国政府实施的务实积极外交策略对世界反法西斯联合阵营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政府主导与推动的对日持久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巨大贡献、中国与同盟大国间构成的是互为支撑的战略格局等方面,分析论证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取得的四大关键因素,兼对"赐与"说予以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大国地位 关键因素
下载PDF
中国: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中国贸易增长与贸易平衡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时联 熊柴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贸易平衡 贸易增长 论坛会 大国地位 贸易强国 综述 进程
下载PDF
俄罗斯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与大国地位塑造 被引量:7
4
作者 魏敏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2,157,共21页
长期以来,经济外交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俄罗斯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一度走向沉寂。普京执政以后,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恢复,俄罗斯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目标逐渐清晰,形成了以能源和... 长期以来,经济外交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俄罗斯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一度走向沉寂。普京执政以后,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恢复,俄罗斯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目标逐渐清晰,形成了以能源和金融合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乌克兰危机后,为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双重压力,俄罗斯利用其在中东地区的历史遗产和战略资源,充分发挥经济外交的优势,从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全力塑造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俄罗斯深度介入叙利亚危机等地区热点问题,对中东国家的经济外交目标也做了调整,即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以能源合作为手段塑造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中东地区日渐成为俄罗斯对抗西方经济制裁、影响国际能源市场、提升大国地位和地区影响力的战略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中东政策 经济外交 能源合作 大国地位
下载PDF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中国大国地位政策的起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志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4-69,共6页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中国大国地位政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美国战时政治军事战略的需要,也体现了美国的对华政策思想与传统;同时,美国的中国形象和罗斯福总统本人对此政策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国 中国大国地位 政策起源
下载PDF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中国大国地位的寻求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真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5,共9页
关键词 抗战期间 国民政府 中国 大国地位 领事裁判权 宋美龄 国际事务 蒋介石 印度 外交史
下载PDF
贸易大国地位与中国贸易政策战略调整 被引量:2
7
作者 兰宜生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3,共2页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贸易政策 大国地位 出口经济效益 贸易增长方式 对外贸易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
下载PDF
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光寿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在五十年前结束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奠定确立的。中国成了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文从此成为国际会议五大正式语言之一。这些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在五十年前结束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奠定确立的。中国成了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文从此成为国际会议五大正式语言之一。这些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国地位 蒋介石 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开罗会议 中国政府 太平洋战争 国际组织 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下载PDF
斯特莱斯曼外交与魏玛共和国大国地位的恢复 被引量:2
9
作者 鲍秋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斯特莱斯曼在1923年到1929年期间担任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外交部长,他充分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协约国与苏(俄)联的矛盾,积极推动德国摆脱战败国的屈辱地位,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使德国在1929年重新崛起。斯... 斯特莱斯曼在1923年到1929年期间担任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外交部长,他充分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协约国与苏(俄)联的矛盾,积极推动德国摆脱战败国的屈辱地位,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使德国在1929年重新崛起。斯特莱斯曼的外交策略为德国魏玛共和国恢复大国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莱斯曼 外交 大国地位 国际舞台
下载PDF
儒家文化视野中的“大国地位” 被引量:2
10
作者 戢斗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17,共6页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大国地位"愈加明确。中国应当行儒家的"王道",反对恃强凌弱的"霸道",以仁道、公道、恕道处理国际事务,在把国内事情办好的前提下,成为世界上公正而有威信的"负责任的大国&q...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大国地位"愈加明确。中国应当行儒家的"王道",反对恃强凌弱的"霸道",以仁道、公道、恕道处理国际事务,在把国内事情办好的前提下,成为世界上公正而有威信的"负责任的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大国地位 王道 霸道
下载PDF
航空工业与大国地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左鸣 《航空工业经济研究》 2008年第1期4-16,共13页
航空工业对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清晰阐明这种关系却非常困难。下面我尽最大努力,就这个题目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 大国地位 航空工业 歼10战机 虚拟价值 电传操纵 复合材料 中国
下载PDF
太平洋战争与中国的大国地位
12
作者 隋淑英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4,共6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而具有了世界意义,国民政府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努力,美国对中国作用的重视,这些因素使中国取得了大国的地位。尽管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有其局限性,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而具有了世界意义,国民政府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努力,美国对中国作用的重视,这些因素使中国取得了大国的地位。尽管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有其局限性,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积极意义。即使取得了大国地位,也并不表明在大国关系中就能够获得平等地位。在世界历史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平等的大国。中国大国地位的取得源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而这一无形的精神因素又是最不稳定最易消失的。中国内部本身两个政权、两个军队、两个战场的存在就更加剧了这种不稳定性。只有如此认识中国的大国地位,方可解释中国在战争中作为一个大国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战争 中国 大国地位
下载PDF
美国惟一超级大国地位的加强和面临的问题
13
作者 董武 《新视野》 CSSCI 2004年第2期78-80,共3页
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一地位还有所加强,表现在经济地位的稳固和加强、军事力量的加强与提升和称霸世界野心的不断增强等几个方面;与此同时,美国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经济领域和外... 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一地位还有所加强,表现在经济地位的稳固和加强、军事力量的加强与提升和称霸世界野心的不断增强等几个方面;与此同时,美国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经济领域和外交领域面临的问题,另外还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的长期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超级大国地位 经济地位 军事力量 国际恐怖主义 军费开支
下载PDF
现实性与虚幻性——影响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若干因素
14
作者 郝银侠 《晋中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4-89,共6页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虚幻性,且虚幻性大于现实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取决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的大小、中国国力的强弱以及美英苏各自的利益。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 大国地位 现实性 虚幻性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定——纪念建国60周年
15
作者 王峰 《榆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抗日战争的惨烈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中华民族所展现的不屈意志和决心,改写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衰弱形象,赢得了文明世界普遍的尊重和信任,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复兴的基础。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民族觉醒 大国地位
下载PDF
战时国民政府争取中国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
16
作者 余本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7-100,共4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首倡建立反法西斯军事同盟,为提高中国战区的地位而积极努力;政治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大国的合作,废除不平等条约,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国民政府为争取亚洲的民族解放事业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创建联合国的过程...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首倡建立反法西斯军事同盟,为提高中国战区的地位而积极努力;政治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大国的合作,废除不平等条约,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国民政府为争取亚洲的民族解放事业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创建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发挥了大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 大国地位
下载PDF
战时中国大国地位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 被引量:2
17
作者 游艳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美国全球战略 中国大国地位 战时中国 蒋介石 国民政府 太平洋 罗斯福总统 宋美龄 联合国家宣言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下载PDF
试论戴高乐主义与大国地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鑫 王孝坤 《沧桑》 2013年第6期46-49,共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但因在经济和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使得政治和外交也被迫与美国保持一致,逐步丧失了外交上的独立性。直至戴高乐上台后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奉行戴高乐主义,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但因在经济和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使得政治和外交也被迫与美国保持一致,逐步丧失了外交上的独立性。直至戴高乐上台后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奉行戴高乐主义,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谋求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法国才又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本文拟从法国独立自主外交的逐步丧失和法国重拾外交独立两个方面来探讨独立外交对大国地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高乐 外交 独立 大国地位
下载PDF
“9·11”以后俄罗斯重振大国地位的努力 被引量:5
19
作者 相兰欣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3年第1期4-10,78,共8页
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从“帝国”旧梦中解脱出来,从国内稳定和外交方面努力重振大国地位。在俄美关系方面,俄罗斯抓住“9.11”以后的机遇,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的伙伴;但普京认识到俄美关系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远不如俄欧关系更具实质性,俄... 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从“帝国”旧梦中解脱出来,从国内稳定和外交方面努力重振大国地位。在俄美关系方面,俄罗斯抓住“9.11”以后的机遇,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的伙伴;但普京认识到俄美关系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远不如俄欧关系更具实质性,俄罗斯的命运在欧洲,特别是旧欧洲;另一方面与中亚诸国在反恐、反核扩散以及缉毒方面进行积极合作,同时还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进行集体安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ll”事件 俄罗斯 大国地位 外交工作 普京 俄美关系
下载PDF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大国地位之争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29-35,54,共8页
从19世纪开始,中国由一个东方大国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大国地位”又失而复得,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坚持抗战的结果,也是美国亚洲战略... 从19世纪开始,中国由一个东方大国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大国地位”又失而复得,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坚持抗战的结果,也是美国亚洲战略设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一手扶植下的特殊产物。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大国地位,并不等于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大国,更不等于说中国真正具有了与美英苏等国平等交往的权力和实力。在中国头上“大国地位”光环的背后,依然残留着旧中国贫弱落后的影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继续遭到美英苏等大国的任意宰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国地位 二次世界大战 蒋介石政府 德黑兰会议 罗斯福总统 丘吉尔 帝国主义列强 日本 开罗会议 美国全球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