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莎”台风影响期间浙江的大风分布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董美莹 俞燎霓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分析了“麦莎”台风引起浙江省的大风分布特征和成因,指出受“麦莎”影响,大风过程历时之长、强风持续时间之久、分布范围之广属历史罕见;其成因在于“麦莎”台风本身的强度大是本次强风出现的基础因子,“麦莎”台风的西北行路径特点和... 分析了“麦莎”台风引起浙江省的大风分布特征和成因,指出受“麦莎”影响,大风过程历时之长、强风持续时间之久、分布范围之广属历史罕见;其成因在于“麦莎”台风本身的强度大是本次强风出现的基础因子,“麦莎”台风的西北行路径特点和较慢移速是大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重要保证,“麦莎”台风与周围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大风出现和偏态分布的直接诱因,浙江省的特殊地形也是促成大风出现并呈偏态分布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莎”台风 大风分布特征 大风成因
下载PDF
不同天气形势下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大风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2
作者 于慧珍 马艳 韩旭卿 《气象科技》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为例,利用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大风的环流形势和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大风的天气型有5种,按大风日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西北路冷高压型、低压槽后型、... 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为例,利用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大风的环流形势和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大风的天气型有5种,按大风日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西北路冷高压型、低压槽后型、低压槽前型、江淮气旋型和北路冷高压型,与不同天气型下大风发生的概率大小顺序一致。(2)冷高压型(包括西北路冷高压型和北路冷高压型)的冬季大风最多,低压槽型(包括低压槽前型和低压槽后型)的春季大风最多,江淮气旋型的春、秋季大风最多。(3)高空冷平流、地面冷高压和动量下传是西北路冷高压型大风的成因;高空冷平流和地面冷高压是北路冷高压型大风的成因;高空暖平流、入海高压和东北低压是低压槽前型大风的成因;高空冷平流、地面冷高压和东北低压是低压槽后型大风的成因;受高空正涡度平流和暖平流影响,气旋发展并向东北方向移动在半岛南部形成大的气压梯度是江淮气旋型大风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分型 大风 大风成因
下载PDF
防城港电厂—久隆变500kV线路最大风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成宗 《红水河》 2009年第2期9-11,共3页
送电线路的设计风速,是确定线路塔型、塔材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线路的工程造价和安全运行等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区沿海防城港电厂—久隆变500 kV线路的特点,经过对大风成因分析、微地形、微气候调查、风速取值分区等途径分析确定... 送电线路的设计风速,是确定线路塔型、塔材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线路的工程造价和安全运行等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区沿海防城港电厂—久隆变500 kV线路的特点,经过对大风成因分析、微地形、微气候调查、风速取值分区等途径分析确定最大设计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成因 微地形 微气候 设计风速 线路
下载PDF
一次猛烈低压大风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雷 林伟 徐哲永 《海洋预报》 2010年第6期45-50,共6页
对舟山海域一次猛烈的低压大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气旋的强烈发展是由于其与高空疏散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中心、辐散中心和暖平流中心在垂直方向紧密耦合的结果,高空急流的活动和加强进一步促进了地面气旋的发展,地面气旋... 对舟山海域一次猛烈的低压大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气旋的强烈发展是由于其与高空疏散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中心、辐散中心和暖平流中心在垂直方向紧密耦合的结果,高空急流的活动和加强进一步促进了地面气旋的发展,地面气旋发生发展在青藏高原上空西北急流出口区的左侧和日本海上空西南急流入口区的右侧。地面气旋的发展和冷空气共同作用造成的强气压梯度是引起海上强风的主要原因;高空西南急流轴附近激发出的次级环流下沉支中往南的非地转风,加大了地面风速;对流层中下层垂直环流由上升运动转为一致的下沉运动,引起动量下传进一步加大了地面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 高低空耦合 高空急流 次级环流 大风成因
下载PDF
2015年1月13—14日罕见东海气旋的风雨成因分析
5
作者 於敏佳 刘菡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受东海气旋影响,2015年1月13—14日舟山市普遍出现了强风暴雨天气。从风力强度、出现时间和年均次数来看,此次东海气旋过程较为罕见。分析资料发现,气旋自身的发生发展是引起此次大风过程的主要原因,北高南低的地面形势又为大风的产生... 受东海气旋影响,2015年1月13—14日舟山市普遍出现了强风暴雨天气。从风力强度、出现时间和年均次数来看,此次东海气旋过程较为罕见。分析资料发现,气旋自身的发生发展是引起此次大风过程的主要原因,北高南低的地面形势又为大风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的气压梯度条件。深厚的南支槽提供的涡度平流、各层暖湿气流提供的温度平流以及水汽凝结产生的潜热释放是东海气旋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充沛的水汽、有利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导致了暴雨的产生。对比日本和EC2家数值预报,日本对于此次大风过程有更好的反映,在降水预报方面,2家模式均较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气旋 大风成因 暴雨成因 数值模式 2015年1月13—14日
下载PDF
2013年5月21日广东沿海一次飑线过程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詹棠 宗淼 郑浩阳 《广东气象》 2015年第6期19-22,共4页
2013年5月21日,一次飑线过程影响阳江至汕尾沿海。综合利用常规资料、加密地面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风廓线仪资料,从天气形势、层结条件和飑线风场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飑线及其地面大风的成因,同时分析了珠海地形对飑线发展的... 2013年5月21日,一次飑线过程影响阳江至汕尾沿海。综合利用常规资料、加密地面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风廓线仪资料,从天气形势、层结条件和飑线风场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飑线及其地面大风的成因,同时分析了珠海地形对飑线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次飑线发生在中低纬短波槽前的西南季风中。低层西南急流增温增湿作用使不稳定层结增大是飑线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飑线伴随的地面大风主要由强烈的后侧入流急流引发,地面冷池密度流也是原因之一。同时发现在飑线和对应的地面冷池移动过程中,地形差异可通过冷池的流向对飑线发展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飑线 大风成因 后侧入流急流 地形 广东沿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