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钟差修正的脉冲星和太阳观测组合导航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成伟 邓新坪 +1 位作者 郑建华 高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9-1473,共5页
为提高深空探测器巡航段的导航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提出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太阳观测信息的组合导航方法.利用脉冲星导航的脉冲到达时间测量值,同时利用太阳敏感器、分光计分别测量太阳视线矢量和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并... 为提高深空探测器巡航段的导航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提出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太阳观测信息的组合导航方法.利用脉冲星导航的脉冲到达时间测量值,同时利用太阳敏感器、分光计分别测量太阳视线矢量和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并将星载时钟钟差增广为状态变量,构建组合导航系统,利用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UD(Upper triangularmatrix-Diagonal matrix)分解信息融合算法进行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因钟差漂移引起的导航滤波发散问题,同脉冲星导航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太阳观测 组合导航 钟差修正 UD分解
下载PDF
基于太阳观测的深空巡航段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常晓华 崔平远 崔祜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7-1023,共7页
针对基于小行星观测的自主光学导航在深空巡航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太阳观测的自主导航方法。以太阳视线矢量为基本观测量,分别利用分光计和星载导航相机测量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和导航天体相对于探测器的视线矢量... 针对基于小行星观测的自主光学导航在深空巡航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太阳观测的自主导航方法。以太阳视线矢量为基本观测量,分别利用分光计和星载导航相机测量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和导航天体相对于探测器的视线矢量,进而构建了基于太阳信息和视线信息的两种观测方案。对两种观测方案的原理和观测方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推导,并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实时估计探测器轨道。最后,以深度撞击任务的实际飞行数据对本文提出的两种自主导航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两种自主导航方法的轨道估计精度满足深空巡航段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观测 视线矢量 径向速度 自主导航
下载PDF
MSRT的太阳观测能力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喜镇 朴廷彝 庞雷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MSRT) 是一架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大型设备,工作频率在232 MHz。使用该望远镜能得到太阳爆发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丰富信息,所得数据将填补我国具有空间... 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MSRT) 是一架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大型设备,工作频率在232 MHz。使用该望远镜能得到太阳爆发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丰富信息,所得数据将填补我国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太阳射电数据的空白。在国际太阳活动监测中,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也是其它同类设备不可取代的。可以期待在第23 周太阳峰年的观测与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仪器 太阳活动 米波爆发 太阳观测
下载PDF
抚仙湖老鹰地太阳观测基地的地质概况与地震危险性初析
4
作者 张子雄 楼柯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7-219,共3页
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老鹰地太阳观测基地处于小江断裂带两侧分支的控制之下,但该基地址点的地质构造未见断裂错动。址点之东5000m,北1000m,南1500m,P1-P2β-C等地层未见缺失,组成由P2β玄武岩为核,P1、C等地层为翼的向斜构造。因此,该地块... 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老鹰地太阳观测基地处于小江断裂带两侧分支的控制之下,但该基地址点的地质构造未见断裂错动。址点之东5000m,北1000m,南1500m,P1-P2β-C等地层未见缺失,组成由P2β玄武岩为核,P1、C等地层为翼的向斜构造。因此,该地块是断裂带中相对稳定的地质小块体,址点的地层为P1虎斑状灰岩、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是溶蚀岩层,应注意和防范抚仙湖水体的浪蚀对石灰岩本体的溶蚀等潜在的地质缺陷。虽说抚仙湖老鹰地太阳观测基地所处地块是地震活动带中相对稳定的地质块体,但它不能脱离小江断裂带西侧分支的控制,因此,在基建规划和实施中应作抗Ⅷ度地震的技术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太阳观测基地 地质 地震
下载PDF
可用于近红外太阳观测的几种红外探测器阵列
5
作者 曹文达 宋谦 季凯帆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7年第4期73-80,共8页
总结了天文用近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发展历程,阐述了IRFPA的结构,重点介绍了InSb、HgCdTe和PtSi三种近红外探测器阵列,结合目前正在筹建的红外太阳塔计划。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阵列 太阳观测 近红外观测 性能 噪声
下载PDF
日-地系拉格朗日L1点太阳观测器热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祥 李义 杨献伟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6期930-938,共9页
对将运行于日-地L1点的太阳观测器进行了热设计,重点论述了日-地L1点的轨道外热流计算和Lymanα日冕仪(LACI)反射镜M2光阱、Lymanα日冕成像仪(LADI)滤光片组件、CCD组件、电箱、观测器主体等部分的热设计方案。通过在探测器对日面设置... 对将运行于日-地L1点的太阳观测器进行了热设计,重点论述了日-地L1点的轨道外热流计算和Lymanα日冕仪(LACI)反射镜M2光阱、Lymanα日冕成像仪(LADI)滤光片组件、CCD组件、电箱、观测器主体等部分的热设计方案。通过在探测器对日面设置集热板,将观测器的主动加热功耗降低了73%;选用预埋热管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对日定向观测导致的框架温差问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日高温工作、对日低温工作、低温存储、轨道转移等4个极端工况下,观测器各组件温度均满足指标要求。该热设计方案以较低的加热功耗,解决了太阳观测器在轨工作阶段的散热、轨道转移阶段的保温等问题,满足CCD焦面工作温度<-5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设计 Lymanα日冕仪 Lymanα日冕成像仪 太阳观测
下载PDF
空间太阳观测入射窗组件热分析与试验验证
7
作者 王晨洁 陶文铨 +3 位作者 杨文刚 马奕新 秦德金 李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7-230,共14页
空间太阳观测光学载荷在轨期间需要对日定向长期工作,入射窗位于载荷最前端,直接面对太阳,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入射窗的设计尤为重要。首先对入射窗进行了光-机-热一体化太阳直射热流影响抑制的设计,然后研究了入射窗的热分析方法以... 空间太阳观测光学载荷在轨期间需要对日定向长期工作,入射窗位于载荷最前端,直接面对太阳,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入射窗的设计尤为重要。首先对入射窗进行了光-机-热一体化太阳直射热流影响抑制的设计,然后研究了入射窗的热分析方法以评估其对太阳热流的抑制能力,并设计了专门的热平衡试验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与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对热分析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模型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将修正后的模型用于预测入射窗组件的实际在轨温度水平,分析得到窗口玻璃的最高温度为26.3℃,同时主镜温度可以稳定控制在22±2℃,说明所设计的入射窗组件能够满足在轨使用需求并留有一定的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观测 隔热型入射窗组件 等效太阳辐射参数 太阳模拟器 热平衡试验
下载PDF
太阳观测卫星的数传天线波束及其指向设计
8
作者 曾麒麟 于锡峥 熊蔚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2,共8页
针对三轴稳定对日指向姿态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提出为获得最大对地数据传输时间的天线波束设计及布局方案。根据某型太阳观测卫星的轨道姿态设计方案,建立数传天线对指定地面站的天线波束指向仿真模型;使用卫星工具包STK仿真软件,分析... 针对三轴稳定对日指向姿态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提出为获得最大对地数据传输时间的天线波束设计及布局方案。根据某型太阳观测卫星的轨道姿态设计方案,建立数传天线对指定地面站的天线波束指向仿真模型;使用卫星工具包STK仿真软件,分析不同波束角方案及其可能的指向对数传时间的影响,发现了对日指向卫星与对地指向卫星在数传时间上的不同规律,找到最优的天线波束布局来获得最大的数传时间;根据星载数传能力与不同天线波束宽度之间的关系,获得传输数据的最佳天线波束宽度,为这类卫星数传天线的波束设计及其布局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三轴稳定对日指向姿态 太阳同步轨道 定向波束天线 卫星天线布局 STK仿真软件
下载PDF
太阳观测高潮迭起 世界首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上天
9
作者 晓昊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37,共5页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孪生 世界 太阳磁场 太阳活动 空间天气 日地关系 观测
下载PDF
美国用巨型气球发射太阳观测望远镜
10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9年第6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望远镜 气球 发射 天文台 太阳观测 太阳 北极圈 吊篮 科学家 悬挂
下载PDF
国内首套高分辨率太阳观测自适应光学系统诞生
11
《红外》 CAS 2003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高分辨率太阳观测 自适应光学系统 太阳活动 天文学 试验
下载PDF
太阳观测卫星SOHO重新露面前途未卜
12
作者 文木 《航天》 1998年第6期38-38,共1页
在“消失”了一个月后,太阳观测卫星(SOHO)又被重新发现,但是卫星的前途尚不清楚。 这颗耗资达10亿美元的太阳观测卫星是美国航宇局和欧洲空间局于1995年11月底联合发射升空的,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太阳观测活动。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SOHO 美国 欧洲
下载PDF
日本研制新型太阳观测卫星
13
作者 纪实 《国外空间动态》 1991年第1期10-12,共3页
日本的航天与航空科学研究所(ISAS)现正研制两颗新型复杂的太阳观测卫星:太阳A卫星和Geotail卫星。美国和英国的有关单位参与了这项研制计划。一、太阳A卫星太阳A卫星价值3300万美元。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卫星 研制 日本
下载PDF
俄罗斯将研制新一代太阳观测卫星
14
《大众科技》 2010年第4期9-9,共1页
俄罗斯莫斯科物理工程学院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科托夫近期说,俄罗斯将研制新一代太阳观测卫星。科托夫介绍说,鉴于去年年初发射的对日观测卫星“科罗纳斯-Foton”已经退役,俄罗斯将在此卫星基础上研制新一代科研卫星。与原卫星相比,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俄罗斯 物理研究所 工程学院 莫斯科 发射
下载PDF
太阳观测 高潮迭起 世界首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上天
15
作者 晓昊 《太空探索》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但这个脾气有些暴躁的火球也经常对地球人的生活造成威胁。为了摸清它的脾气,了解太阳磁场中蕴藏的能量以及该能量对地球的影响,对最剧烈的太阳活动——耀斑进行研究,以期最终实现“太空天气”预报,2006年10... 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但这个脾气有些暴躁的火球也经常对地球人的生活造成威胁。为了摸清它的脾气,了解太阳磁场中蕴藏的能量以及该能量对地球的影响,对最剧烈的太阳活动——耀斑进行研究,以期最终实现“太空天气”预报,2006年10月25日,美国用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观测台”(STERE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孪生 世界 地球人 太阳磁场 太阳活动 太空天气 日地关系
下载PDF
美国一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观测台”(STEREO)10月25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
16
作者 小号(摘) 《国际太空》 2006年第12期5-5,共1页
2颗STEREO卫星在内部结构上有一些细微差别。它们将在未来3个月内借助月球引力,进入各自的飞行轨道,其中之一定位于地球绕日轨道的前方,另一个则在后方。随后,二者就将如同人的双眼一样,利用在太空中相互错开的优越定位“注视”太... 2颗STEREO卫星在内部结构上有一些细微差别。它们将在未来3个月内借助月球引力,进入各自的飞行轨道,其中之一定位于地球绕日轨道的前方,另一个则在后方。随后,二者就将如同人的双眼一样,利用在太空中相互错开的优越定位“注视”太阳,首次拍摄太阳爆发时的三维图像,测量和记录太阳爆发。每颗卫星都配备了4套高级成像、观测等仪器,可以更精准地观测太阳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观测 火箭发射 日地关系 升空 孪生 美国 太阳爆发
下载PDF
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观测卫星升空
17
作者 诸葛炎 《太空探索》 2010年第5期44-49,共6页
太阳对地球气候和空间天气影响十分巨大,太阳耀斑爆发时可将宇宙粒子喷射抵达地球而中断卫星通信,甚至导致地面供电中断。最新的研究也表明,地球气候为宇宙星体相互作用所致,而太阳对其影响首当其冲,所以监控和研究太阳的活动性十分重要。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升空 世界 地球气候 供电中断 空间天气 卫星通信 耀斑爆发
下载PDF
俄罗斯将研制新一代太阳观测卫星
18
《浙江气象》 201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俄罗斯莫斯科物理工程学院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科托夫2010年02月22日说,俄罗斯将研制新一代太阳观测卫星。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俄罗斯 物理研究所 工程学院 莫斯科
下载PDF
我国首台空间太阳观测天文望远镜通过验收
19
作者 王综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5年第8期7-7,共1页
据报道,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空间太阳望远镜通过验收,并计划于2008年射入太空,以观测2009年至2010年的太阳黑子大爆发。
关键词 空间太阳望远镜 通过验收 太阳观测 天文望远镜 自主研制 太阳黑子 爆发
下载PDF
美发射太阳观测卫星
20
作者 江山 《太空探索》 2006年第12期12-12,共1页
10月25日,美国航宇局两颗“立体”(STEREO,全称“日地关系观测台”)卫星由德尔它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两颗几乎完全桕同的卫星将像一投入晦一样从地球运行轨道外的两个有利位置上观测太阳,从而首次实现对太阳的三维研... 10月25日,美国航宇局两颗“立体”(STEREO,全称“日地关系观测台”)卫星由德尔它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两颗几乎完全桕同的卫星将像一投入晦一样从地球运行轨道外的两个有利位置上观测太阳,从而首次实现对太阳的三维研究。每颗卫星重620千克,预计工作寿命为两年。科学家希望本次任务能使他们深入地认识日冕质量抛射(CME)等太阳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观测卫星 发射 美国航宇局 日地关系 运行轨道 工作寿命 太阳活动 德尔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