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
1
作者 王鲁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5-32,共8页
法律传播不仅使公众了解法律信息,更可以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2022年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落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修订内容和修订程序通过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 法律传播不仅使公众了解法律信息,更可以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2022年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落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修订内容和修订程序通过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向公众传递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和历次修订的传播经验,可以指导新媒介环境下该法律的传播实践,进一步助力妇女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 妇女权益保障法 法律传播
下载PDF
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研究——浅析《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
2
作者 樊雯洁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4年第8期44-45,共2页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新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妇女权益保障法》专设一章即第五章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与修订前相比,该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作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规定。
关键词 劳动和社会保障 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劳动权益 女职工劳动权益 新修订
下载PDF
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明舜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12,共4页
妇女权益的充分实现,需要国家保障、社会维护、个人努力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要体现"保障妇女人权、适当倾斜立法"的精神,既要保障妇女的特殊权益又要对妇女权益给予特殊保护。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特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人权 修改 立法 国家 基本思路 有机结合 体现
下载PDF
妇女家务劳动补偿权之完善建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第71条为中心
4
作者 李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3-15,共3页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二审稿》)第71条不再囿于“分别财产制”这一前提,虽具有积极意义,肯定了家庭照顾劳动的价值,但是仍存在改善空间。特别是在“三孩”入法的时代背景下,家庭照顾的负担成倍增加,《妇...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二审稿》)第71条不再囿于“分别财产制”这一前提,虽具有积极意义,肯定了家庭照顾劳动的价值,但是仍存在改善空间。特别是在“三孩”入法的时代背景下,家庭照顾的负担成倍增加,《妇女权益保障法》更应为承担抚幼的女性家庭照顾者提供系统性支持。建议将《二审稿》第71条修改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修订草案 分别财产制 妇女权益保障法 家务劳动补偿 家庭照顾者 审议稿 审稿
下载PDF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的亮点与不足
5
作者 薛宁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10,共3页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保障妇女人权的基本法。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着保障力度弱、缺乏刚性约束、若干规定滞后等不足,亟须补充完善。继2021年底全国人大法工委提出《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一审稿,2022年4月18日十三届...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保障妇女人权的基本法。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着保障力度弱、缺乏刚性约束、若干规定滞后等不足,亟须补充完善。继2021年底全国人大法工委提出《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一审稿,2022年4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二审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修订草案 妇女权益保障法 社会各界意见 刚性约束 妇女人权 保障力度 审议稿
下载PDF
“禁止性骚扰”法律成本的性别分配——新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慧敏 于慧君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1,共7页
新修《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性骚扰”,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由于法律要件不完全,其它法律法规不配套,产生了法律制度供给的局部不足,立法仅具倡导意义,很难实现法律的预期效益。不仅如此,性骚扰人身权属性的立法设计,在... 新修《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性骚扰”,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由于法律要件不完全,其它法律法规不配套,产生了法律制度供给的局部不足,立法仅具倡导意义,很难实现法律的预期效益。不仅如此,性骚扰人身权属性的立法设计,在事实上可能产生雇主和其他责任主体的缺位,而仅靠受害妇女投诉禁止性骚扰,在法律文化和程序障碍共存的情况下,等于将救济成本和诉讼风险同时分配给可能是潜在受害人的女性,这可能导致权利的义务化逆转,造成新的法律成本分配的性别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骚扰 法律成本 性别分配 妇女权益保障法
下载PDF
多重视角下的妇女权益保障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党日红 李明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100,共3页
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从法律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从人权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 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从法律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从人权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调整男女两性社会关系,体现先进性别文化的法律;全面认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视角 男女平等
下载PDF
关于性骚扰立法的几点思考——兼评《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条款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波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本文就中国性骚扰立法提出浅见。首先须准确界定性骚扰的概念,将公众场所性骚扰、女性对男性性骚扰、同性间性骚扰和非受雇性骚扰纳入性骚扰范畴;其次坚持以反性别歧视法为主的立法路径,明确雇主责任;最后应综合运用公法和私法手段,形... 本文就中国性骚扰立法提出浅见。首先须准确界定性骚扰的概念,将公众场所性骚扰、女性对男性性骚扰、同性间性骚扰和非受雇性骚扰纳入性骚扰范畴;其次坚持以反性别歧视法为主的立法路径,明确雇主责任;最后应综合运用公法和私法手段,形成反性骚扰的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骚扰 性别歧视 雇主责任 妇女权益保障法
下载PDF
男女平等的法律辨析——兼论《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原则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忆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8,共5页
"求差别的平等"追求的是事实上的平等而非形式上的平等,它着眼于社会弱者,更关心结果上的平等,力求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事实上的平等原则,要求立法者认真关切妇女的实际利益,以结果平等为目标来制定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和法规... "求差别的平等"追求的是事实上的平等而非形式上的平等,它着眼于社会弱者,更关心结果上的平等,力求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事实上的平等原则,要求立法者认真关切妇女的实际利益,以结果平等为目标来制定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和法规,其关键就在于弥补妇女因其不利地位而失去的平等,使发展条件不平等的妇女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发展机会。为了达此目的,给予妇女特殊照顾、特殊保护是必要的,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男女平等 特殊保护 结果平等 妇女权利 立法者 立法原则 实际 关心 基本途径
下载PDF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建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3-17,共5页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应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应确立"保障妇女人权"、"性别平等"以及"禁止一切形式性别歧视"三项基本原则;二是应对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在修改时加以完善;三是重...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应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应确立"保障妇女人权"、"性别平等"以及"禁止一切形式性别歧视"三项基本原则;二是应对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在修改时加以完善;三是重视履行国际妇女人权公约,体现公约的精神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人权 修改 公约 履行 确立 完善 问题 价值 国际
下载PDF
妇女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决策的实践及启示——以我国妇女非政府组织参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国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我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是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决策的成功实践。其成功的具体表现是:参与时间较长,参与组织多且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参与行动是自发的。妇女非政府组织成功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原因是:妇女非政... 我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是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决策的成功实践。其成功的具体表现是:参与时间较长,参与组织多且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参与行动是自发的。妇女非政府组织成功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原因是:妇女非政府组织体系合理并有参与公共决策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国家与妇女非政府组织间的良性互动。妇女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公共决策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需建立公权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非政府组织 公共决策 妇女权益保障法 实践 启示
下载PDF
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新《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萍 《行政与法》 2006年第10期50-54,共5页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以妇女为主体,以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本文以其为视角,探讨分析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环境进行深层的剖析,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进城进工女性 劳动权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协调中的差异——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眼光审视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巧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绝大多数是协调的,我们国家已经或正在忠实地履行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的国际义务。但由于社会意识、设定权利的哲学基础、背景的不同以及我国的习惯,我们的妇女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绝大多数是协调的,我们国家已经或正在忠实地履行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的国际义务。但由于社会意识、设定权利的哲学基础、背景的不同以及我国的习惯,我们的妇女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还有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权利来源、权利内容等方面,针对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原则性问题不能动摇,非原则性问题应与国际公约靠近,遗漏的应补上,因习惯导致不同的应改变我们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 差异
下载PDF
女性不仅有“肖像权”——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法》应增设保障女性平等享用大众传播资源条款的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卜卫 宋小卫 《中国妇运》 2004年第1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国 妇女权益 妇联组织 《未成年人保护法》 大众传播
下载PDF
生育保障制度法律化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完善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祖云 邵华 《中国妇运》 2004年第9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生育保障制度 法律化 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权益
下载PDF
立足现实 重在保障——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总体构想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大文 《中国妇运》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权益 个体权益 群体权益 体系结构 立法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与地方实施办法的互动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丽 《人权研究》 2020年第2期60-75,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其上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保障人权、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等宪法理念,下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形成国家法律→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其上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保障人权、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等宪法理念,下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形成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妇女权益保障实践的适法链条。近年来,地方立法积极创新,表现出鲜明的综合性、操作性、本土性和前瞻性,但囿于上位法固有的历史局限,在框架结构和规则机制方面受到一定的辖制,渐已形成倒逼国家法省思和完善的态势。于此之际,反向梳理妇女权益保障实践→地方法规→国家法律的传导链条,将实践中产生的制度需求精准反馈至国家立法层面,将地方立法经验及时转化为国家法律修改的经验借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价值理念、篇章架构和法律规范进行体系化重构和优化,是完善妇女人权法治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人权 妇女权益保障法 地方实施办法 互动
下载PDF
增加惩处性骚扰规定 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慧玲 《中国妇运》 2004年第9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权益 男女平等观 妇女权益 法律保护 举证责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认知状况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小楠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作为保障妇女权益的专门法律,社会公众及女性自身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知晓程度和评价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女性的权利意识和法律观念。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与十年前进行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相比,... 作为保障妇女权益的专门法律,社会公众及女性自身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知晓程度和评价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女性的权利意识和法律观念。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与十年前进行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相比,社会公众及女性自身对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但是对该法的评价有所降低。公众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知晓程度的提高与我国政府对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以及在全国开展的普法教育密不可分。随着权利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提高,公众对法律内容及法律实效的心理期待也会相应提高,同时由于妇女权益保障法主要对中国妇女各方面权益进行综合性、原则性规定的特点,都可能导致公众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有用性评价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法律认知 知晓 评价
下载PDF
在全国妇联维权机制建设暨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修改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秀莲 《中国妇运》 2007年第12期20-26,共7页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隆重召开的前夕,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国妇联维权机制建设暨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修改推进会议,总结交流新形势下,各级妇联不断推进妇女维权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隆重召开的前夕,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国妇联维权机制建设暨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修改推进会议,总结交流新形势下,各级妇联不断推进妇女维权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全国妇联 维权工作 机制建设 修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成功经验 历史进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