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标法对在先姓名权的保护路径探析——基于“乔丹”商标系列案11份再审裁判文书的考察
1
作者 杨春磊 黄梦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乔丹”商标系列案对商标领域的姓名权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对11份再审裁判文书的考察及对案件判决结果的梳理,有助于厘清商标法中在先姓名权与人格性姓名权的关系。基于姓名权的双重属性,应对在先姓名权和人格性姓名权采取两条平行的保... “乔丹”商标系列案对商标领域的姓名权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对11份再审裁判文书的考察及对案件判决结果的梳理,有助于厘清商标法中在先姓名权与人格性姓名权的关系。基于姓名权的双重属性,应对在先姓名权和人格性姓名权采取两条平行的保护路径,结合法院对在先姓名权保护程度的变化,针对以迈克尔·杰弗里·乔丹为代表的外国人在先姓名权的对应关系、知名度考量及侵权商标撤销等相关标准提供正当性依据与判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法 在先姓名 “乔丹”商标系列案 人格性姓名
下载PDF
姓名权行使纠纷的裁判规则及应然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冠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不论姓名命名权、姓名变更权还是姓名使用权,都应当允许自由行使,除非有损社会善良风俗或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姓名命名权中的姓氏决定权只要不违背家族意志,即应当承认其私权属性,姓名登记机关对取他人姓氏、自创的姓氏也均应持开明态度... 不论姓名命名权、姓名变更权还是姓名使用权,都应当允许自由行使,除非有损社会善良风俗或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姓名命名权中的姓氏决定权只要不违背家族意志,即应当承认其私权属性,姓名登记机关对取他人姓氏、自创的姓氏也均应持开明态度。姓名变更权虽属私权,但仍宜原则上设定变更次数的上限。父母离异的,一方变更未成年子女已登记姓名的,一般应征得另一方同意,但最终判断因素应是未成年人利益的最大化;同理,若未成年人姓名已经实际变更,则也应当综合考虑现实生活中使用变更后姓名的具体情况、未成年人意志,以及是否存在新家庭难以接纳异姓孩子等因素,本着有利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是否恢复原名。总结裁判经验有利于编纂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格权编(草案)·民法室室内稿》理应整合上述裁判规则建构姓名权的行使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民法典编纂 姓名 姓名命名权 姓名变更权 姓名使用权
下载PDF
《民法典》第1014条(姓名权、名称权不得非法侵害)评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晓峰 《时代法学》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民法典》第1014条规定的姓名权、名称权不得非法侵害,是姓名权、名称权的消极防御权能,其与《民法典》第1012条、第1013条规定的姓名权、名称权的积极权能,共同构成现行法律体系下关于姓名权、名称权权能的一般规定。对于涉及姓名权... 《民法典》第1014条规定的姓名权、名称权不得非法侵害,是姓名权、名称权的消极防御权能,其与《民法典》第1012条、第1013条规定的姓名权、名称权的积极权能,共同构成现行法律体系下关于姓名权、名称权权能的一般规定。对于涉及姓名权、名称权消极权能的法律纠纷,在其他法律如《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没有具体规定时,应回溯到本条作为规范依据。本条在立法技术上采具体列举+概括规定的方式,既明确了应予禁止的典型侵害行为,也将那些尚不足以预先概括其事实构成的侵害行为纳入现行法调整范围,从而使制定法能够跟得上社会发展而为姓名权、名称权提供充分保护。主张本条规定的典型侵害行为及其他侵害行为的权利人负有证明责任,需要证明行为人实施了干涉、盗用和假冒等行为,若权利人不能证明或提供的证据前后矛盾等,则要承担不利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第1014条 姓名 名称权 干涉 盗用 假冒
下载PDF
网络平台对公众人物姓名商标抢注的规制研究
4
作者 张夏恒 王璐 《荆楚学刊》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网红因其姓名(包括笔名、译名、艺名等)具有商业价值屡被抢注,这不仅对网络平台公众人物造成损失,也导致商标囤积现象。为此,可从法律和平台两个层面对抢注行为予以规制。在法律层面,引入公共领域禁止注册规则,明确公众人物姓名不可注... 网红因其姓名(包括笔名、译名、艺名等)具有商业价值屡被抢注,这不仅对网络平台公众人物造成损失,也导致商标囤积现象。为此,可从法律和平台两个层面对抢注行为予以规制。在法律层面,引入公共领域禁止注册规则,明确公众人物姓名不可注册为商标的情形;借鉴意图说明规则对抢注人申请注册的公众人物姓名商标予以审查;在平台层面,发挥平台自主决定权履行监管职责,对网络用户注册的账号、冻结账号的期限范围以及帮助公众人物收集在先使用证据的范围进行自主决定,充分履行类政府职责;同时明确网络平台自主决定权的的权利行使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商标 商标抢注 公众人物 网络平台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的姓名特征及其生成机制分析
5
作者 陈泽源 黄秀灵 李美仙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763-769,共7页
作为人际区分的一种语言符号,姓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呈现时代印记的一种独特标识。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交叉的视角探究当代大学生姓名用字特征及其生成机制。分析发现,大学生姓名用字在音律、语义选择和认知偏好以及社会文化语境... 作为人际区分的一种语言符号,姓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呈现时代印记的一种独特标识。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交叉的视角探究当代大学生姓名用字特征及其生成机制。分析发现,大学生姓名用字在音律、语义选择和认知偏好以及社会文化语境等层面呈现出差异性特征;姓名的生成源自隐喻、直抒胸臆或寓意辐射、词性搭配以及概念整合机制。姓名的生成还与个体、文化、时代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所致。对姓名的深度解读有助于了解当代人的取名偏好、机制及其动因,揭示其蕴含的时代印记,并更好地理解姓名文化。As a kind of linguistic symbol for interpersonal differentiation, names are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are also a distinctive mark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ames and their generative mechanisms from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It is found that distinctive features are creat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names in terms of phonology, semantic choices, cognitive preferences, and sociocultural contexts;and that names are derived of metaphors, direct expressions or allegorical radiations, lexical collocations,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y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individual, culture, epoc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re driven by multiple factors. Through an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names, it is hoped that people could better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naming preferences,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reasons, so as to reveal the imprints of the times and the internal culture of na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 语言文化视角 用字特征 生成机制
下载PDF
论其他人格标识符号对姓名权、名称权保护规定的参照适用
6
作者 朱晓峰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4年第2期68-83,共16页
《民法典》第1017条采“具体列举+概括规定”的方式,将姓名、名称之外的其他人格标识符号纳入现行法关注和保护的范畴,当这些人格标识符号具备《民法典》第1017条规定的条件时,即可参照适用姓名权、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其中,对于该... 《民法典》第1017条采“具体列举+概括规定”的方式,将姓名、名称之外的其他人格标识符号纳入现行法关注和保护的范畴,当这些人格标识符号具备《民法典》第1017条规定的条件时,即可参照适用姓名权、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其中,对于该条规定的人格标识符号范围的认定,应当结合文义解释、目的解释的方法而采识别标准,将那些能够在民事主体的社会交往中使民事主体彼此区分开来的人格标识符号都纳入现行法的关注范围来。对于不确定概念“一定社会知名度”,应采对应关系标准认定,并通过综合考量案涉人的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等,来增强相应法律效果评价结果的说服力。对于“足以造成公众混淆”,应当从主体、原因和结果三个方面来把握,从而在与“一定社会知名度”相协调的前提下,共同作用于其他人格标识符号是否参照适用姓名权、名称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第1017条 姓名(名称)权 人格标识 一定社会知名度 公众混淆
下载PDF
姓名的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7
7
作者 潘炳信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8-72,共5页
一、引言姓名是用来指代社会成员的符号,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管这种符号形式如何变化,其基本功能是相同的。交际过程一开始,交际者首先遇到的问题往往是需要了解对方的姓名,以便交际正常进行。比如,在称呼、介绍... 一、引言姓名是用来指代社会成员的符号,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管这种符号形式如何变化,其基本功能是相同的。交际过程一开始,交际者首先遇到的问题往往是需要了解对方的姓名,以便交际正常进行。比如,在称呼、介绍、问候语中,姓名是必不可少的;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姓名翻译 交际者 外国人 中国文化 异文化 不同文化 英文姓名 汉语姓名 名从主人
下载PDF
英汉姓名异同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冬青 张文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54-157,共4页
姓名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紧密相连。英汉姓名的起源与结构虽各具特色,但也不乏相同之处。论述汉英姓氏的起源、汉英姓名结构、汉英名字相似特点和汉英名字变化的异同,揭示姓名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与文化,对英汉姓氏的探讨对于中外历史... 姓名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紧密相连。英汉姓名的起源与结构虽各具特色,但也不乏相同之处。论述汉英姓氏的起源、汉英姓名结构、汉英名字相似特点和汉英名字变化的异同,揭示姓名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与文化,对英汉姓氏的探讨对于中外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以及中外交际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 汉语姓名 英语姓名
下载PDF
关于姓名商标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宋贻珍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3-87,共5页
现代社会里,姓名商标为商标家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讨论姓名商标的利弊和种类,并着重对姓名商标所导致的在姓名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方面的法律冲突与调整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姓名商标 名人效应 名人姓名商标 虚构角色姓名商标
下载PDF
应用双曲空间特征融合的姓名消歧方法研究
10
作者 武南南 郭泽浩 +3 位作者 赵一鸣 甄紫旭 王文俊 柳研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针对传统用户影响力分析等研究遇到姓名重名的挑战,姓名歧义的影响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基于双曲空间结合欧氏空间进行特征融合,提出融合多空间特征的网络对齐方法(geometry interaction network alignment,GINA),有效建模网络结构对用... 针对传统用户影响力分析等研究遇到姓名重名的挑战,姓名歧义的影响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基于双曲空间结合欧氏空间进行特征融合,提出融合多空间特征的网络对齐方法(geometry interaction network alignment,GINA),有效建模网络结构对用户姓名消歧的主要作用。本文同时使用欧氏空间和双曲空间进行网络表示学习,以获取具有不同空间特点的网络结构信息,使用跨空间网络映射及跨空间特征融合在尽量减少空间映射损失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空间的信息交互得到最终的网络表示,进行网络对齐,进而实现姓名消歧。本文在中文论文合作网络、英文论文合作网络和中文专利合作网络上,两两对齐构建论文-专利实证数据网络对齐数据集和中文-英文实证数据网络对齐数据集,开展GINA模型在网络对齐数据集上对重名人员身份识别和中外论文身份识别2个实证场景试验验证,双曲空间融合欧氏空间相比单一空间精确率增加了24.9%,验证了GINA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消歧 欧氏空间 双曲空间 网络对齐 网络表示学习 图嵌入 特征融合 锚链接预测
下载PDF
对中国人汉语拼音姓名的意见和建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国祯 《科技术语研究》 2000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中文姓名 汉语拼音姓名 拼音法 姓名
下载PDF
商标法姓名商品化权保护研究
12
作者 吴雪松 王洪友 冷傲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姓名商品化权的确立是进一步强化商标管理的需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主体擅自抢注自然人的姓名作为注册商标,而自然人的权利受到侵犯后,由于侵权责任成本过低、侵权认定困难、法律威慑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姓名商品化权人的合法权... 姓名商品化权的确立是进一步强化商标管理的需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主体擅自抢注自然人的姓名作为注册商标,而自然人的权利受到侵犯后,由于侵权责任成本过低、侵权认定困难、法律威慑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姓名商品化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通过分析研究李子柒姓名商标被抢注一案,从确立姓名商品化权商标法保护制度、明晰商标法保护认定标准及增设商标法惩罚赔偿机制等方面来探究商标法对姓名商品化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商标 商品化权 保护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姓名消歧算法
13
作者 汤哲冲 方志坚 贾子杰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由于语言的不同,中国作者在发表外文文献时很容易出现作者重名的问题,导致许多重名学者发表的学术文献无法很好地区分开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姓名消歧算法,解决外文文献中的中国作者同名问题。首先,基于待... 由于语言的不同,中国作者在发表外文文献时很容易出现作者重名的问题,导致许多重名学者发表的学术文献无法很好地区分开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姓名消歧算法,解决外文文献中的中国作者同名问题。首先,基于待消歧文献的属性特征及其关系构建异质学术关系网络,对文献进行表示学习;然后再进行聚类消歧。由于文献属性特征之间具有强关联性,本文在原有文献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了消歧特征对来丰富节点关系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对比方法,有更好的消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消歧 异质学术关系网络 消歧特征对
下载PDF
内隐联想测验中叠音姓名对人际知觉的影响
14
作者 陈建新 方紫梦 +4 位作者 陈倩郡 韩玥 张晓晨 杨伟平 魏柳青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已有研究大多是从外显的角度探讨叠音姓名特征对人际知觉的影响,而内隐层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任务,考察了叠音姓名对大学生人际知觉(温暖知觉、能力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非叠音姓名相比,被试更多地将叠... 已有研究大多是从外显的角度探讨叠音姓名特征对人际知觉的影响,而内隐层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任务,考察了叠音姓名对大学生人际知觉(温暖知觉、能力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非叠音姓名相比,被试更多地将叠音姓名与高温暖属性和高能力属性相联系。这说明在内隐认知层面上,个体对叠音姓名存在高温暖属性维度与高能力属性维度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音姓名 温暖知觉 能力知觉 内隐联想测验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周剑云姓名和籍贯考证——兼论其艺术批评观念(1912~1931)
15
作者 王序 陈德琥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周剑云是早期中国电影界的拓荒者,为回应目前学界关于周剑云姓名和籍贯存在的争议,本文采用微观史的视角对其早期的从艺经历进行考证。周剑云原名周钧,曾用“江潮”和“亚父”为艺名进行演出,其籍贯为安徽省的合肥市,而非歙县。针对过... 周剑云是早期中国电影界的拓荒者,为回应目前学界关于周剑云姓名和籍贯存在的争议,本文采用微观史的视角对其早期的从艺经历进行考证。周剑云原名周钧,曾用“江潮”和“亚父”为艺名进行演出,其籍贯为安徽省的合肥市,而非歙县。针对过去学界对其艺术活动的研究路径相对狭窄的情况,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意在重溯周剑云的艺术批评观,这不仅可以衍思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间的过往纠葛,也能管窥早期民营电影人在艺术实践和理论拓展上为自身定位的尝试与探索。1912年~1931年间,周剑云先后围绕戏剧、新剧和电影等艺术门类著书立说,对这些艺术实绩的回望,既是对中国早期电影史的又一次探微钩沉,也是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内在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剑云 姓名 籍贯 艺术批评观念
下载PDF
浅谈英汉姓名及其文化差异
16
作者 谢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3-44,共2页
姓名是称呼人的语言符号.每个姓名都有其特殊的发音、结构和意义.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将自己姓名的结构形式逐渐固定下来了.在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姓名不仅成了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而且还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 姓名是称呼人的语言符号.每个姓名都有其特殊的发音、结构和意义.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将自己姓名的结构形式逐渐固定下来了.在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姓名不仅成了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而且还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本文就英汉姓名的来源、形式及其文化意义作一粗浅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姓名 文化差异 英语姓名 女性名 结构形式 文化意义 汉语姓名 语言符号 命名日 价值观
下载PDF
刘一明俗家姓名与地籍考略——兼谈其捐国学问题
17
作者 赵宇翔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刘一明是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是清代道教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高道之一。目前学界对刘一明的俗家姓名、籍贯等问题有不同看法。通过《素朴师云游记》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刘一明曾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捐国学,此条记载为考证刘一明的... 刘一明是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是清代道教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高道之一。目前学界对刘一明的俗家姓名、籍贯等问题有不同看法。通过《素朴师云游记》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刘一明曾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捐国学,此条记载为考证刘一明的俗家姓名及籍贯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结合方志文献、科举文献及口述文献的记载,可判断刘一明在捐国学期间曾参加纪昀主持的山西乡试。通过考证,将刘一明早期的生活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进行勾勒,进而理解其选择出家入道的深刻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一明 俗家姓名 籍贯 捐国学
下载PDF
《急就篇》姓名“慈仁他”辨正
18
作者 李世持 《简帛研究》 2024年第1期334-343,共10页
對《急就篇》姓名“慈仁他”的解讀,學界觀點雖略有差異,但基本解讀框架相同,都是切分成“姓氏+人名”,即讀作“慈+仁他”或“慈+它人”。全面考察西漢簡牘人名和《漢書》人名用例後發現,不能將其僅僅視爲羅列姓氏和名字的條目,而應該... 對《急就篇》姓名“慈仁他”的解讀,學界觀點雖略有差異,但基本解讀框架相同,都是切分成“姓氏+人名”,即讀作“慈+仁他”或“慈+它人”。全面考察西漢簡牘人名和《漢書》人名用例後發現,不能將其僅僅視爲羅列姓氏和名字的條目,而應該看作是用“慈”“仁”“他”等三個常用人名用字組合而成的姓名字小系統。該系統中不僅包含了姓氏“慈”“仁”“佗”,人名“仁”“他/它”“它人”,還包含了“君仁”“子它”等西漢常見表字。從編排意圖上看,人名編排組合成“慈仁他”,不僅有相同義類組合,方便記憶之意,也有避免讀爲“慈它人”這樣的單一組合,而致使其系統性不能充分展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就篇》 姓名 慈仁他
下载PDF
我国学前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应用
19
作者 刘宝根 王玩琴 林亮智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姓名是学前儿童较早也是最常接触的书写内容之一,姓名书写常被作为研究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窗口”。系统梳理国外学前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详细分析现有汉语学前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结果发现:构建多阶段多水平的评价框架是... 姓名是学前儿童较早也是最常接触的书写内容之一,姓名书写常被作为研究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窗口”。系统梳理国外学前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详细分析现有汉语学前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结果发现:构建多阶段多水平的评价框架是基本趋势,但表音文字的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难以直接在表意文字的汉语情境下使用,已有汉语学前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也存在不适用或涵盖性不够等问题。为此,以240名3~6岁儿童的姓名书写作品为研究对象,按照评价量表编制程序,研制出三阶段十水平的学前儿童姓名书写评价标准。该标准以读写萌发理念为基础,体现了儿童姓名书写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具有良好的文化适应性和实践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发展 姓名书写 评价标准 学前儿童
下载PDF
探究“姓名”背后的汉字意义——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探索
20
作者 解生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2期64-66,共3页
汉字教学应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汉字文化展开学习与接受。在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姓名入手,研究姓氏由来,理解氏族的文化;探寻名字意义,理解寄托的期待,探究“姓名”背后的汉字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姓名文化 汉字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