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与情感的张力:论《孤独者》中的传统礼俗书写
1
作者 姜溪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5,共9页
鲁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孤独者》,显示出现代知识分子面对传统礼俗时的复杂心态。鲁迅将魏连殳对于祖母葬礼的“照旧”与“不哭”统一于批判庸众的启蒙逻辑之下。而在批判庸众之外,魏连殳的选择中包含着更为幽微的情感指向。... 鲁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孤独者》,显示出现代知识分子面对传统礼俗时的复杂心态。鲁迅将魏连殳对于祖母葬礼的“照旧”与“不哭”统一于批判庸众的启蒙逻辑之下。而在批判庸众之外,魏连殳的选择中包含着更为幽微的情感指向。鲁迅以魏连殳之“大殓不哭”,体现出现代情感主体对于传统礼俗情感异化机制的反思,这一反思路径的形成,与鲁迅在父亲临终时的礼俗创伤体验有关。魏连殳之“照旧”,从情感角度而言,乃是出于对祖母葬礼情感纯粹性的维护。而现实中鲁迅之“照旧”,则更有对母亲礼俗情感需求的尊重。鲁迅现实选择与文学书写间的关联和差异,正体现出转型期知识分子启蒙理性和个人情感间的冲突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孤独者 传统礼俗 葬礼
下载PDF
“盛装的画像”——《孤独者》与鲁迅小说的镜像动力
2
作者 丁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8-50,109,共14页
《孤独者》延续了自《狂人日记》起便贯穿在鲁迅小说中的“暴露家族制度”这层意旨,具体表现作为现代主体的魏连殳如何面对传统这一难题。周氏家族与绍兴地方大家族的联姻,使鲁迅将家族人物及内外姻亲作为小说的重要素材,为研究者提供... 《孤独者》延续了自《狂人日记》起便贯穿在鲁迅小说中的“暴露家族制度”这层意旨,具体表现作为现代主体的魏连殳如何面对传统这一难题。周氏家族与绍兴地方大家族的联姻,使鲁迅将家族人物及内外姻亲作为小说的重要素材,为研究者提供了从家族史视角把握鲁迅小说生成历程的线索。《孤独者》中“盛装的画像”,整合了鲁迅祖母孙月仙家族的相关信息。魏连殳与画像的对视,不仅隐喻了现代主体与传统之间的融和与叛逆,也显现“观者—镜像”这一总体结构在鲁迅文学世界的核心位置。在《孤独者》中,鲁迅表现了运用原型人物这一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造技法上的灵活多样:包含对原型人物的关系、所经历的事件、贯联人物经历、置身氛围的种种挪用。《孤独者》具有“样本”特质,展现了可供持续开掘的丰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孤独者 原型人物 镜像
下载PDF
“梦魇”中的姊妹篇:《在酒楼上》与《孤独者》 被引量:21
3
作者 汪卫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5,共12页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有立即发表的小说,篇幅很长,却没有发表,对于以写作为生的鲁迅,颇显蹊跷,莫非牵涉隐私不好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孤独者 梦魇 《彷徨》 《伤逝》 鲁迅 沉默 小说
下载PDF
“在酒楼上”的“孤独者”——论鲁迅对“庸众”与“精英”的理性思辨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剑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共11页
长期以来,"反庸众"与"国民性"批判,一直被视为鲁迅崇尚启蒙的"精英"意识;然而阅读《呐喊》与《彷徨》,我们发现鲁迅笔下那些"精英"人物,同样也是被加以否定的批判对象——无论是"狂人"的反叛与皈依,还是涓生的张扬与逃遁。
关键词 鲁迅思想 在酒楼上 孤独者 吕纬甫 《彷徨》 涓生 论鲁迅 《呐喊》 理性思辨 魏连殳
下载PDF
物质制约下的伦理诉求——以《孤独者》、《伤逝》、《弟兄》为中心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145,共15页
本文认为鲁迅小说除了精神性问题,其物质性问题也应特别重视。鲁迅作于1925年10~11月的《孤独者》、《伤逝》、《弟兄》共同凸现了物质性问题,在这三篇小说中,鲁迅有意识地分别叙述了人的生存方式、情爱关系、血亲关系是如何在物质的... 本文认为鲁迅小说除了精神性问题,其物质性问题也应特别重视。鲁迅作于1925年10~11月的《孤独者》、《伤逝》、《弟兄》共同凸现了物质性问题,在这三篇小说中,鲁迅有意识地分别叙述了人的生存方式、情爱关系、血亲关系是如何在物质的制约下呈现出"虚弱",并由此营构人物在自我悖论和自我诉讼过程中的伦理诉求,探究人物的道德心性和人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者 伦理诉求 《伤逝》 《弟兄》 物质 鲁迅小说 人的生存方式 性问题
下载PDF
《孤独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林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8-35,共18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孤独者 知识分子群体 自我认同 社会群体 中国古代 产生 政治家 近代中国 阶层
下载PDF
鲁迅的现代知识分子书写及其意义——《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阅读札记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晓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4,共10页
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经历了冲破“铁屋子”的呐喊之后,鲁迅将笔触伸向了后“五四”时代的现代知识分子。《彷徨》中的许多篇什忠实地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落在“五四”退潮期的境遇,其中尤... 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经历了冲破“铁屋子”的呐喊之后,鲁迅将笔触伸向了后“五四”时代的现代知识分子。《彷徨》中的许多篇什忠实地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落在“五四”退潮期的境遇,其中尤以《伤逝》《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 孤独者 鲁迅小说 《伤逝》 “五四”时代 札记 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中的“孤独者”精神基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卫平 石金焕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孤独者 典型 当代小说 《彷徨》 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 阿Q 农民 民族 贡献
下载PDF
从先驱者到孤独者——耶律楚材心态剖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子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在详细分析元前期北方诗文作家耶律楚材的生平经历后,不难看出耶律楚材作为汉法和文治先驱者的同时,也是一位屡遭排挤的孤独者。
关键词 耶律楚材 心态 先驱者 孤独者
下载PDF
“世纪病”、“多余人”与“孤独者”——中西近现代文学一个基本精神之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怡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91-95,64,共6页
“世纪病”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精神特征,它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19世纪早期,即传统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的一些创作,在夏多布里昂的短篇小说《勒内》中,在缪塞的长篇小说《世纪儿的忏悔》中,在拉马丁、维尼的诗歌中,我们最早看到了... “世纪病”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精神特征,它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19世纪早期,即传统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的一些创作,在夏多布里昂的短篇小说《勒内》中,在缪塞的长篇小说《世纪儿的忏悔》中,在拉马丁、维尼的诗歌中,我们最早看到了这些遗世独立、悲观迷茫的漂迫者。“多余人”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文学的青年主人公的典型形象,如恰茨基、奥涅金、毕巧林、别尔托夫、罗亭,其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这是俄国文学刚刚走向世界文学时就染上的时代性病症。“独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人” 孤独者 世纪病 近现代文学 奥涅金 基本精神 俄国文学 罗亭 达吉亚娜 悲剧
下载PDF
魏连殳为什么“孤独”?——关于《孤独者》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建先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5,共8页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写于1925年10月17日,这篇作品在收入《彷徨》之前,并没有公开发表过,以至于学界对它猜测纷纷。许多人都是从思想启蒙的角度出发,去探讨魏连殳这一艺术形象的悲剧成因,并以此去证明强大的封建传统势力对现代知识分...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写于1925年10月17日,这篇作品在收入《彷徨》之前,并没有公开发表过,以至于学界对它猜测纷纷。许多人都是从思想启蒙的角度出发,去探讨魏连殳这一艺术形象的悲剧成因,并以此去证明强大的封建传统势力对现代知识分子从物质到精神上的残酷虐杀。笔者不揣浅陋,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者 魏连殳 现代知识分子 《彷徨》 思想启蒙 悲剧成因 艺术形象 封建传统
下载PDF
“求乞者”身份与存在之问——鲁迅《求乞者》《孤独者》等文本新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5,共10页
在鲁迅的作品中,有一些很奇异的文本和概念,文本如《求乞者》《狗的驳诘》《孤独者》,而概念有“求乞者”“求乞”“像乞食者”“乞丐似的”等,与这些概念相关联的文本是《过客》《铸剑》《非攻》《理水》,还有书信《250411致赵其... 在鲁迅的作品中,有一些很奇异的文本和概念,文本如《求乞者》《狗的驳诘》《孤独者》,而概念有“求乞者”“求乞”“像乞食者”“乞丐似的”等,与这些概念相关联的文本是《过客》《铸剑》《非攻》《理水》,还有书信《250411致赵其文》、杂文《我的“籍”与“系”》等,这些文本和概念颇难理解,歧义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者 《求乞者》 文本 鲁迅 《铸剑》 《过客》 概念 书信
下载PDF
孤独者:卡夫卡及其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孤独者:卡夫卡及其长篇小说的主人公陈遐没有卡夫卡,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不可想象的。他以洞察幽微的慧眼窥见了现代西方社会蕴藏着的精神危机,并以其朴实无华的笔描画了一个神秘莫测、难以索解的异化世界,由此奠定了他现代主义文... 孤独者:卡夫卡及其长篇小说的主人公陈遐没有卡夫卡,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不可想象的。他以洞察幽微的慧眼窥见了现代西方社会蕴藏着的精神危机,并以其朴实无华的笔描画了一个神秘莫测、难以索解的异化世界,由此奠定了他现代主义文学鼻祖的崇高地位。然而卡夫卡生前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长篇小说 孤独者 《美国》 现代主义文学 主人公 土地测量员 法庭 “卡夫卡式” 格里高尔·萨姆沙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路径的翻译批评探索——鲁迅《孤独者》三个译本译者的意识形态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树槐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5,共9页
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探索翻译批评。在爬梳Fairclough,van Dijk,Wodak的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文、莱尔译文、蓝诗玲译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语篇实践分析法、社会-认知分析法、话语-历史批评法,... 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探索翻译批评。在爬梳Fairclough,van Dijk,Wodak的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文、莱尔译文、蓝诗玲译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语篇实践分析法、社会-认知分析法、话语-历史批评法,通过分析三个译文不同的人物身份和社会批判,描写译文主题的意识形态。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法、话语-历史批评中的语境分析法,揭示译者在社会实践中的意识形态,进而阐释译文主题意识形态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翻译批评 孤独者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关于鲁迅小说中“孤独者”形象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黛岚 王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04-105,共2页
孤独者是鲁迅小说塑造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最成功的文学形象。有孔乙己、陈士成、狂人、史涓生等等。探究孤独者形象的原型,带有鲁迅的影子,孤独者形象打上了进步知识分子的烙印,孤独者形象是作者对旧时代文人的整合提炼。对孤独者形象美... 孤独者是鲁迅小说塑造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最成功的文学形象。有孔乙己、陈士成、狂人、史涓生等等。探究孤独者形象的原型,带有鲁迅的影子,孤独者形象打上了进步知识分子的烙印,孤独者形象是作者对旧时代文人的整合提炼。对孤独者形象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充分认识,可以形成对鲁迅小说里中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探究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提供有价值的文本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中下层知识分子 孤独者形象
下载PDF
黑色的孤独与复仇——鲁迅《孤独者》和《铸剑》艺术表现之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庆东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8期65-69,共5页
潜心于鲁迅的作品,会有一种孤独的气息宛如一团淡淡的黑雾,掩面袭来。我们能够发现,鲁迅在娴熟地运用色彩技巧去达到他的艺术表现目的之时,最喜欢、也最擅长使用的颜色,是黑色。我们还能够发现,与黑色同时出现的,往往是孤独的情调或形象... 潜心于鲁迅的作品,会有一种孤独的气息宛如一团淡淡的黑雾,掩面袭来。我们能够发现,鲁迅在娴熟地运用色彩技巧去达到他的艺术表现目的之时,最喜欢、也最擅长使用的颜色,是黑色。我们还能够发现,与黑色同时出现的,往往是孤独的情调或形象,如同冬夜,天愈黑,冷愈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现 《铸剑》 孤独者 鲁迅 作品 小说 眉间 黑色人 少年 象征
下载PDF
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形象特质管窥 被引量:1
17
作者 古世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在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群。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相向正在死去的时代,也相向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绝不苟活的启蒙者的... 在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群。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相向正在死去的时代,也相向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绝不苟活的启蒙者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者 个性主义 人道主义 鲁迅 孤独 形象群 复仇 知识分子 人道精神 个性精神
下载PDF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鸿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3-98,共6页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张鸿声(郑州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五四”小说中的知识者作为一个类属。对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往往在相同的社会意义中...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张鸿声(郑州大学中文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五四”小说中的知识者作为一个类属。对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往往在相同的社会意义中视为同类,如社会的反抗者、多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者” 知识者 郁达夫小说 鲁迅小说 孤独者 主人公 人生价值 “五四”小说 生存困境 异质性
下载PDF
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浩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文学自主性 文化研究 孤独者 书写 形象 公民 道德 90年代文学
下载PDF
伊斯特伍德影片中的孤独者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79-81,共3页
对于伊斯特伍德,人们往往注意到其电影的英雄主义书写,却忽略了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孤独者形象。这些孤独者不仅意味着一个个新奇曲折的故事,也意味着现实社会存在着诸多荒诞与不合理之处。伊斯特伍德对人的孤独、绝望,以及对追求真实... 对于伊斯特伍德,人们往往注意到其电影的英雄主义书写,却忽略了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孤独者形象。这些孤独者不仅意味着一个个新奇曲折的故事,也意味着现实社会存在着诸多荒诞与不合理之处。伊斯特伍德对人的孤独、绝望,以及对追求真实自我和生存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领悟,他将这种领悟寄寓在片中人物身上。文章从暴力世界的独行者、另类内心世界的叛逆者、扭曲社会下的畸零者、世事洞察者四方面,分析其电影中的孤独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演员 导演 孤独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