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2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文峰
《民间文化论坛》
2007年第2期23-27,共5页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类戏剧形态。对跳戏的历史、演出形态以及它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的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早期戏曲文化的特征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阳
跳戏
宋金杂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文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类戏剧形态。对跳戏的历史、演出形态以及它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的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早期戏曲文化的特征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阳
跳戏
宋金杂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宋金杂剧中的“效百禽鸣”伎艺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刚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7-131,5,共6页
"效百禽鸣"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伎艺,它凭借精湛绝伦的艺术技巧和惟妙惟肖的模拟效果成为宋金时期宫廷与民间均喜闻乐见的诸杂百戏之一。在交互演出的过程中,"效百禽鸣"被吸收进宋金杂剧艺术体系的内部,成为...
"效百禽鸣"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伎艺,它凭借精湛绝伦的艺术技巧和惟妙惟肖的模拟效果成为宋金时期宫廷与民间均喜闻乐见的诸杂百戏之一。在交互演出的过程中,"效百禽鸣"被吸收进宋金杂剧艺术体系的内部,成为其重要的表演手段乃至故事题材,凝固为副末与副净两大脚色重要的外部形象特征之一,并彰显出这一时期杂剧"务在滑稽"的主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百禽鸣
口哨
宋金杂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金杂剧在南戏和明传奇中的遗存
被引量:
2
4
作者
江巨荣
《美术教育研究》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宋金杂剧是流行于南北宋、跨越宋金南北地区的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戏剧。它上接汉唐的歌舞百戏,下开宋元明清的南北曲戏剧,起着承前启后、融合创新的作用,是中国戏曲从简要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元初胡祗遹说:"乐音与政通,而伎剧...
宋金杂剧是流行于南北宋、跨越宋金南北地区的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戏剧。它上接汉唐的歌舞百戏,下开宋元明清的南北曲戏剧,起着承前启后、融合创新的作用,是中国戏曲从简要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元初胡祗遹说:"乐音与政通,而伎剧亦随时尚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明传奇
遗存
南戏
南北地区
宋元明清
承前启后
融合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金杂剧的音乐体制及其对戏曲成熟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俊德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4期150-152,共3页
宋金杂剧在演出时所采用的音乐类型主要为宋教坊中所记载的十八调四十大曲。音乐体制由于受诸宫调等说唱艺术的影响,主要是以大曲、法曲这种以歌舞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形式,后逐渐转变为以演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而歌舞也逐渐成为...
宋金杂剧在演出时所采用的音乐类型主要为宋教坊中所记载的十八调四十大曲。音乐体制由于受诸宫调等说唱艺术的影响,主要是以大曲、法曲这种以歌舞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形式,后逐渐转变为以演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而歌舞也逐渐成为了杂剧演出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得戏曲最终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接近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本质特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音乐体制
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清杂剧史上的节庆剧与宋金杂剧院本的关系
6
作者
赵星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4期4-7,共4页
无论是剧本体制,还是演出形态,明清时期的节庆剧都与一般的文人杂剧相去甚远。尽管节庆剧与文人杂剧同样多为短剧,但它们却在社会功能上迥然不同。节庆剧直接承袭了宋金杂剧院本等中国早期戏曲的社会功能,表现出了鲜明的演出特色。通过...
无论是剧本体制,还是演出形态,明清时期的节庆剧都与一般的文人杂剧相去甚远。尽管节庆剧与文人杂剧同样多为短剧,但它们却在社会功能上迥然不同。节庆剧直接承袭了宋金杂剧院本等中国早期戏曲的社会功能,表现出了鲜明的演出特色。通过考察明清杂剧史上的节庆剧,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杂剧创作及演出状况,还可以借以推测中国早期戏曲的大概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应戏
节庆剧
宋金杂剧
院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关系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冬亚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从我国戏剧的发展来看,本是先有宋杂剧,然后有南戏,最后才是元杂剧。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元代杂剧的关注度很高,而对宋金杂剧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从宋金杂剧之观念、特点及与元杂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研究杂剧发展史的基础上,...
从我国戏剧的发展来看,本是先有宋杂剧,然后有南戏,最后才是元杂剧。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元代杂剧的关注度很高,而对宋金杂剧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从宋金杂剧之观念、特点及与元杂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研究杂剧发展史的基础上,给宋金杂剧一个合理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元
杂剧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23-34,共12页
本文重新评价了宋金杂剧,探索了元杂剧的最直接的艺术渊源,证明了宋金杂剧不是滑稽戏,更不是“滑稽表演的片断”,或“只停留在叙唱故事的阶段”,而是一种已成熟了的戏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很快地繁荣起来,是因为宋金杂剧为它奠定了扎实的...
本文重新评价了宋金杂剧,探索了元杂剧的最直接的艺术渊源,证明了宋金杂剧不是滑稽戏,更不是“滑稽表演的片断”,或“只停留在叙唱故事的阶段”,而是一种已成熟了的戏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很快地繁荣起来,是因为宋金杂剧为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是因为元杂剧从多方面吸取了宋金杂剧的艺术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正
杂剧
元
杂剧
金院本
宋
杂剧
滑稽戏
参军戏
诸宫调
教坊
剧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比较
9
作者
梁越
《当代音乐》
2021年第12期86-88,共3页
宋金杂剧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戏曲音乐开始形成的标志,而元杂剧的孕育而生则代表我国戏曲音乐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规范,尽管宋金杂剧与元杂剧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元杂剧与宋金杂剧之间却有着深厚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所以二者的...
宋金杂剧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戏曲音乐开始形成的标志,而元杂剧的孕育而生则代表我国戏曲音乐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规范,尽管宋金杂剧与元杂剧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元杂剧与宋金杂剧之间却有着深厚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所以二者的联系又是异常紧密的。与此同时,正是宋金杂剧与元杂剧的共同作用而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戏曲音乐的深化和发展。本文就宋金杂剧与元杂剧的比较分析,探究二者的形式、结构、主题、表演方式等因素的特点,从而把握二者对后世戏曲音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元
杂剧
角色
体制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金杂剧历史分期新论
10
作者
马正正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9,F0003,共12页
宋金时期是我国戏曲形成的重要阶段。宋金杂剧演进为金元戏曲的过程中,其杂剧色、伴奏、乐舞及故事性等因素的发展是关键。据上述因素的变化,宋金杂剧演进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宋真宗以前的杂剧延续唐代弄参军的表演样式;仁宗朝以来杂剧...
宋金时期是我国戏曲形成的重要阶段。宋金杂剧演进为金元戏曲的过程中,其杂剧色、伴奏、乐舞及故事性等因素的发展是关键。据上述因素的变化,宋金杂剧演进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宋真宗以前的杂剧延续唐代弄参军的表演样式;仁宗朝以来杂剧演出已由杂剧色来完成,且初步有了乐器伴奏;徽宗朝至北宋末,形成了“两段式”杂剧的演出模式,且有了大量乐器伴奏,乐舞因素进一步强化;至南宋初期,出现了乐舞戏和“三段式”的杂剧演出样式,且乐舞因素不断发展,促使“装旦色”出现;南宋宁宗朝以降,宋金杂剧完成了向“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历史分期
形态演进
教坊乐舞
原文传递
宋金杂剧诨裹的形制与功能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丽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3,76,共4页
诨裹是宋金杂剧服饰装扮中极富特色的一种装扮形式。基于戏剧文献与出土戏剧文物,论文对宋金杂剧首服装扮诨裹的形制与功能进行了深入考察。诨裹在形制上可以分为偏坠式、喇叭式、软翅式、朝天式、簪花式等五种基本类型。诨裹在戏剧装...
诨裹是宋金杂剧服饰装扮中极富特色的一种装扮形式。基于戏剧文献与出土戏剧文物,论文对宋金杂剧首服装扮诨裹的形制与功能进行了深入考察。诨裹在形制上可以分为偏坠式、喇叭式、软翅式、朝天式、簪花式等五种基本类型。诨裹在戏剧装扮形制上变动不拘,滑稽怪异是其基本特性;在戏剧功能上,诨裹能清晰地区分杂剧部色,辨识脚色体制,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逗乐调笑,活跃戏剧表演气氛,吸引观众。诨裹的灵魂是滑稽,诨裹装扮为宋金杂剧舞台演出增加了靓丽的喜剧色彩。对诨裹的形制与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对研究宋金杂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诨裹
形制
功能
原文传递
元杂剧曲唱对宋金杂剧“主张”的扬弃——兼论戏曲的“念白叙事+曲唱抒情”模式
12
作者
张长彬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8,共13页
宋金杂剧“末泥色主张”中的“主张”伎艺,其表现方式为歌唱,其主要功能为抒情。它起源于宋代的歌舞剧“调笑转踏”,在宋金杂剧中定型,今存元杂剧剧本中亦有少量宋金杂剧“主张”的近似形态,由此可知“主张”是指以“曲唱抒情”的方式...
宋金杂剧“末泥色主张”中的“主张”伎艺,其表现方式为歌唱,其主要功能为抒情。它起源于宋代的歌舞剧“调笑转踏”,在宋金杂剧中定型,今存元杂剧剧本中亦有少量宋金杂剧“主张”的近似形态,由此可知“主张”是指以“曲唱抒情”的方式对“念白叙事”进行渲染与烘托。元杂剧曲唱是对宋金杂剧“主张”的扬弃,其“扬”有二端,一是发扬了其抒情的传统功能,二是保留了“一人主唱”的分工体制;其“弃”亦有二端,一是改联章体、大曲体为套曲体,二是改“对称化”的先叙事后抒情模式为“非对称化”的复杂多元结合模式。歌舞剧所创建的“念白叙事+曲唱抒情”模式经由宋金杂剧的完善和元杂剧的滋养而深入人心,是中国戏曲最鲜明的美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主张
元
杂剧
一人主唱
原文传递
宋金杂剧遗响,乐户代代传承——关于晋北赛戏的探析
13
作者
刘文峰
肖宜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7,共4页
赛戏,民间简称"赛"或"赛赛",是流布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古老剧种,明初已在晋北地区盛行。从赛戏的演出形式、剧目内容以及晋北乐户的特殊身份等不难看出宋金杂剧的遗存痕迹。在戏曲演出日现危机、古老剧种濒临灭绝的今...
赛戏,民间简称"赛"或"赛赛",是流布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古老剧种,明初已在晋北地区盛行。从赛戏的演出形式、剧目内容以及晋北乐户的特殊身份等不难看出宋金杂剧的遗存痕迹。在戏曲演出日现危机、古老剧种濒临灭绝的今天,对于晋北赛戏这一宋金杂剧的遗响之搜集传承与保护也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戏
乐户
宋金杂剧
遗响
原文传递
宋金杂剧道具考——以出土戏剧文物为中心
14
作者
宋丽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26,共3页
本文以戏雕、戏画等出土戏剧文物为中心考察宋金杂剧道具,对其主要内容、具体种类、基本功能、承传嬗变等展开分析。宋金杂剧道具以手持道具为主,包括笏板、杆杖、扇子、竹竿等种类,基本功能为角色标识,另有少量陈设道具。宋金杂剧道具...
本文以戏雕、戏画等出土戏剧文物为中心考察宋金杂剧道具,对其主要内容、具体种类、基本功能、承传嬗变等展开分析。宋金杂剧道具以手持道具为主,包括笏板、杆杖、扇子、竹竿等种类,基本功能为角色标识,另有少量陈设道具。宋金杂剧道具承袭前代戏剧形式与礼俗文化,同时又随时代发展嬗变,开启了元杂剧道具成熟运用的序幕,在中国戏剧道具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戏剧文物
杂剧
道具
戏雕
戏画
原文传递
神庙文化与瓦舍文化——宋金杂剧发展成长的社会文化动力
被引量:
2
15
作者
景李虎
苏玉春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41,共7页
神庙文化与瓦舍文化是哺育中国古代戏曲的两种重要的文化因素。神庙文化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产物,其特点是封闭与稳定。神庙文比不但是中国古代戏曲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也保留了丰富的古代戏曲遗产。瓦舍文化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神庙文化与瓦舍文化是哺育中国古代戏曲的两种重要的文化因素。神庙文化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产物,其特点是封闭与稳定。神庙文比不但是中国古代戏曲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也保留了丰富的古代戏曲遗产。瓦舍文化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贸易向文化领域渗透的结果,瓦舍文化的特点是开放、交流、竞争、提高,瓦舍文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飞跃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舍文化
宋金杂剧
发展成长
文化圈
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戏曲
戏剧活动
宗教活动
宗教祭祀
中国古代戏剧
原文传递
宋金杂剧乐队与乐器图像微探
16
作者
牛嘉
《音乐大观》
2014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宋金杂剧实为宋、金两代的戏曲艺术。宋杂剧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戏曲形式,而金杂剧,又名金院本,与宋杂剧相似,但又有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以图像考证的方式证明了宋金时期乐队乐器丰富多样的种类以及中西乐器大融合的现象,也通过图像...
宋金杂剧实为宋、金两代的戏曲艺术。宋杂剧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戏曲形式,而金杂剧,又名金院本,与宋杂剧相似,但又有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以图像考证的方式证明了宋金时期乐队乐器丰富多样的种类以及中西乐器大融合的现象,也通过图像看到戏曲乐队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乐队
乐器
原文传递
20世纪“宋金杂剧”研究的发轨与成熟
17
作者
张华宇
《中华戏曲》
2022年第2期110-127,共18页
“宋金杂剧”①,作为上承唐戏,下启南戏、北杂剧的戏剧形态,之于戏曲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宋、元时人虽是“宋金杂剧”的见证者,却记载粗疏,使其芜杂于笔记之中,或偶有考证,却大多寒寒数语而已。《太和正音谱》从当时的舞台表...
“宋金杂剧”①,作为上承唐戏,下启南戏、北杂剧的戏剧形态,之于戏曲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宋、元时人虽是“宋金杂剧”的见证者,却记载粗疏,使其芜杂于笔记之中,或偶有考证,却大多寒寒数语而已。《太和正音谱》从当时的舞台表演出发,论及“九色”,其中或有“宋金杂剧”一二脚色,但已如王国维所说“支离怪诞,不可究”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太和正音谱》
北
杂剧
戏剧形态
戏曲史研究
脚色
舞台表演
王国维
原文传递
试解元杂剧题名末尾的角色名
18
作者
杨秋红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在文献收录的元杂剧名目中,有些题名非常特别:旦、末、末泥等角色名赫然出现其中,且位于题末。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均和宋杂剧、金元院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为插演、扩充,或受到其中角色之剧命名方式的影响。从本质上看,...
在文献收录的元杂剧名目中,有些题名非常特别:旦、末、末泥等角色名赫然出现其中,且位于题末。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均和宋杂剧、金元院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为插演、扩充,或受到其中角色之剧命名方式的影响。从本质上看,角色名所提示的正是与之紧密相连的表意单元的主演。这种现象是戏曲角色形成过程的动态反映,是古剧遗风和成熟戏曲相结合的结果,展现出戏曲初成时期的浑融状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
杂剧
题名
角色名
宋金杂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宋金杂剧考》后
19
作者
赵景深
《文学遗产》
1960年第328期1-1,共1页
胡忌的《宋金杂剧考》是一部研究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的专著。到今天为止,
关键词
《
宋金杂剧
考》
文学史
文学遗产
文学作品
原文传递
宋代“戏”、“曲”对元杂剧形成的影响
20
作者
蒋中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94-100,共7页
中国古典戏曲从上古的原始歌舞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优人表演,发展到清代末年皮黄花部诸声腔的兴起,其间经历了从叙述体到代言体,从以第三人称讲故事到剧中人物表演故事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然而,中...
中国古典戏曲从上古的原始歌舞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优人表演,发展到清代末年皮黄花部诸声腔的兴起,其间经历了从叙述体到代言体,从以第三人称讲故事到剧中人物表演故事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然而,中国戏曲的真正形成却来得相当的迟晚,正式形成较为完整的以“曲”(即曲辞(韵文)和曲调(音乐))为中心的代言体的戏曲艺术,大约要到宋元之际,即北宋南渡之际的南曲戏文和元代北曲杂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
杂剧
宋
杂剧
诸宫调
傀儡戏
宋金杂剧
影戏
歌舞戏
戏曲艺术
代北
代言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文峰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07年第2期23-27,共5页
文摘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类戏剧形态。对跳戏的历史、演出形态以及它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的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早期戏曲文化的特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合阳
跳戏
宋金杂剧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文峰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文摘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其表演以吟诵、拳术舞蹈动作、锣鼓伴奏为特征,与河东山西临猗、新绛等地流行的“锣鼓杂戏”同源异流,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流行的赛戏和晋东南流行的队戏同属宋、金时期流传的吟诵类戏剧形态。对跳戏的历史、演出形态以及它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的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早期戏曲文化的特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舍阳
跳戏
宋金杂剧
Keywords
Heyang, The Leaping Drama, The Zaju Opera in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宋金杂剧中的“效百禽鸣”伎艺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刚健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7-131,5,共6页
文摘
"效百禽鸣"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伎艺,它凭借精湛绝伦的艺术技巧和惟妙惟肖的模拟效果成为宋金时期宫廷与民间均喜闻乐见的诸杂百戏之一。在交互演出的过程中,"效百禽鸣"被吸收进宋金杂剧艺术体系的内部,成为其重要的表演手段乃至故事题材,凝固为副末与副净两大脚色重要的外部形象特征之一,并彰显出这一时期杂剧"务在滑稽"的主体风格。
关键词
效百禽鸣
口哨
宋金杂剧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金杂剧在南戏和明传奇中的遗存
被引量:
2
4
作者
江巨荣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文摘
宋金杂剧是流行于南北宋、跨越宋金南北地区的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戏剧。它上接汉唐的歌舞百戏,下开宋元明清的南北曲戏剧,起着承前启后、融合创新的作用,是中国戏曲从简要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元初胡祗遹说:"乐音与政通,而伎剧亦随时尚而变。
关键词
宋金杂剧
明传奇
遗存
南戏
南北地区
宋元明清
承前启后
融合创新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金杂剧的音乐体制及其对戏曲成熟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俊德
机构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出处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4期150-152,共3页
基金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汉语言文学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成果
文摘
宋金杂剧在演出时所采用的音乐类型主要为宋教坊中所记载的十八调四十大曲。音乐体制由于受诸宫调等说唱艺术的影响,主要是以大曲、法曲这种以歌舞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形式,后逐渐转变为以演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而歌舞也逐渐成为了杂剧演出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得戏曲最终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接近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本质特征了。
关键词
宋金杂剧
音乐体制
戏曲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清杂剧史上的节庆剧与宋金杂剧院本的关系
6
作者
赵星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4期4-7,共4页
基金
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项目编号:201209
文摘
无论是剧本体制,还是演出形态,明清时期的节庆剧都与一般的文人杂剧相去甚远。尽管节庆剧与文人杂剧同样多为短剧,但它们却在社会功能上迥然不同。节庆剧直接承袭了宋金杂剧院本等中国早期戏曲的社会功能,表现出了鲜明的演出特色。通过考察明清杂剧史上的节庆剧,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杂剧创作及演出状况,还可以借以推测中国早期戏曲的大概轮廓。
关键词
承应戏
节庆剧
宋金杂剧
院本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关系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冬亚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文摘
从我国戏剧的发展来看,本是先有宋杂剧,然后有南戏,最后才是元杂剧。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元代杂剧的关注度很高,而对宋金杂剧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从宋金杂剧之观念、特点及与元杂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研究杂剧发展史的基础上,给宋金杂剧一个合理的定位。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元
杂剧
关系
Keywords
Song- Jin Miscellaneous Dramas, Yuan Miscellaneous Dramas, relationship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毅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23-34,共12页
文摘
本文重新评价了宋金杂剧,探索了元杂剧的最直接的艺术渊源,证明了宋金杂剧不是滑稽戏,更不是“滑稽表演的片断”,或“只停留在叙唱故事的阶段”,而是一种已成熟了的戏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很快地繁荣起来,是因为宋金杂剧为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是因为元杂剧从多方面吸取了宋金杂剧的艺术营养。
关键词
宋金杂剧
正
杂剧
元
杂剧
金院本
宋
杂剧
滑稽戏
参军戏
诸宫调
教坊
剧本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比较
9
作者
梁越
机构
哈尔滨音乐学院
出处
《当代音乐》
2021年第12期86-88,共3页
文摘
宋金杂剧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戏曲音乐开始形成的标志,而元杂剧的孕育而生则代表我国戏曲音乐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规范,尽管宋金杂剧与元杂剧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元杂剧与宋金杂剧之间却有着深厚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所以二者的联系又是异常紧密的。与此同时,正是宋金杂剧与元杂剧的共同作用而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戏曲音乐的深化和发展。本文就宋金杂剧与元杂剧的比较分析,探究二者的形式、结构、主题、表演方式等因素的特点,从而把握二者对后世戏曲音乐的影响。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元
杂剧
角色
体制
影响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金杂剧历史分期新论
10
作者
马正正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9,F0003,共12页
文摘
宋金时期是我国戏曲形成的重要阶段。宋金杂剧演进为金元戏曲的过程中,其杂剧色、伴奏、乐舞及故事性等因素的发展是关键。据上述因素的变化,宋金杂剧演进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宋真宗以前的杂剧延续唐代弄参军的表演样式;仁宗朝以来杂剧演出已由杂剧色来完成,且初步有了乐器伴奏;徽宗朝至北宋末,形成了“两段式”杂剧的演出模式,且有了大量乐器伴奏,乐舞因素进一步强化;至南宋初期,出现了乐舞戏和“三段式”的杂剧演出样式,且乐舞因素不断发展,促使“装旦色”出现;南宋宁宗朝以降,宋金杂剧完成了向“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转变。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历史分期
形态演进
教坊乐舞
Keywords
Song and Jin Zaju
historical stages
evolution of theatrical forms
music and dance in the palace teaching workshop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宋金杂剧诨裹的形制与功能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丽丽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3,76,共4页
文摘
诨裹是宋金杂剧服饰装扮中极富特色的一种装扮形式。基于戏剧文献与出土戏剧文物,论文对宋金杂剧首服装扮诨裹的形制与功能进行了深入考察。诨裹在形制上可以分为偏坠式、喇叭式、软翅式、朝天式、簪花式等五种基本类型。诨裹在戏剧装扮形制上变动不拘,滑稽怪异是其基本特性;在戏剧功能上,诨裹能清晰地区分杂剧部色,辨识脚色体制,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逗乐调笑,活跃戏剧表演气氛,吸引观众。诨裹的灵魂是滑稽,诨裹装扮为宋金杂剧舞台演出增加了靓丽的喜剧色彩。对诨裹的形制与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对研究宋金杂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宋金杂剧
诨裹
形制
功能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元杂剧曲唱对宋金杂剧“主张”的扬弃——兼论戏曲的“念白叙事+曲唱抒情”模式
12
作者
张长彬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8,共13页
文摘
宋金杂剧“末泥色主张”中的“主张”伎艺,其表现方式为歌唱,其主要功能为抒情。它起源于宋代的歌舞剧“调笑转踏”,在宋金杂剧中定型,今存元杂剧剧本中亦有少量宋金杂剧“主张”的近似形态,由此可知“主张”是指以“曲唱抒情”的方式对“念白叙事”进行渲染与烘托。元杂剧曲唱是对宋金杂剧“主张”的扬弃,其“扬”有二端,一是发扬了其抒情的传统功能,二是保留了“一人主唱”的分工体制;其“弃”亦有二端,一是改联章体、大曲体为套曲体,二是改“对称化”的先叙事后抒情模式为“非对称化”的复杂多元结合模式。歌舞剧所创建的“念白叙事+曲唱抒情”模式经由宋金杂剧的完善和元杂剧的滋养而深入人心,是中国戏曲最鲜明的美学形式。
关键词
宋金杂剧
主张
元
杂剧
一人主唱
Keywords
Song⁃Jin Zaju
Zhuzhang
Yuan Zaju
one lead singer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宋金杂剧遗响,乐户代代传承——关于晋北赛戏的探析
13
作者
刘文峰
肖宜悦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摘
赛戏,民间简称"赛"或"赛赛",是流布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古老剧种,明初已在晋北地区盛行。从赛戏的演出形式、剧目内容以及晋北乐户的特殊身份等不难看出宋金杂剧的遗存痕迹。在戏曲演出日现危机、古老剧种濒临灭绝的今天,对于晋北赛戏这一宋金杂剧的遗响之搜集传承与保护也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赛戏
乐户
宋金杂剧
遗响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宋金杂剧道具考——以出土戏剧文物为中心
14
作者
宋丽丽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26,共3页
文摘
本文以戏雕、戏画等出土戏剧文物为中心考察宋金杂剧道具,对其主要内容、具体种类、基本功能、承传嬗变等展开分析。宋金杂剧道具以手持道具为主,包括笏板、杆杖、扇子、竹竿等种类,基本功能为角色标识,另有少量陈设道具。宋金杂剧道具承袭前代戏剧形式与礼俗文化,同时又随时代发展嬗变,开启了元杂剧道具成熟运用的序幕,在中国戏剧道具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宋金杂剧
戏剧文物
杂剧
道具
戏雕
戏画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神庙文化与瓦舍文化——宋金杂剧发展成长的社会文化动力
被引量:
2
15
作者
景李虎
苏玉春
机构
博士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41,共7页
文摘
神庙文化与瓦舍文化是哺育中国古代戏曲的两种重要的文化因素。神庙文化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产物,其特点是封闭与稳定。神庙文比不但是中国古代戏曲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也保留了丰富的古代戏曲遗产。瓦舍文化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贸易向文化领域渗透的结果,瓦舍文化的特点是开放、交流、竞争、提高,瓦舍文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飞跃与成熟。
关键词
瓦舍文化
宋金杂剧
发展成长
文化圈
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戏曲
戏剧活动
宗教活动
宗教祭祀
中国古代戏剧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宋金杂剧乐队与乐器图像微探
16
作者
牛嘉
机构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大观》
2014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文摘
宋金杂剧实为宋、金两代的戏曲艺术。宋杂剧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戏曲形式,而金杂剧,又名金院本,与宋杂剧相似,但又有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以图像考证的方式证明了宋金时期乐队乐器丰富多样的种类以及中西乐器大融合的现象,也通过图像看到戏曲乐队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关键词
宋金杂剧
乐队
乐器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世纪“宋金杂剧”研究的发轨与成熟
17
作者
张华宇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华戏曲》
2022年第2期110-127,共18页
文摘
“宋金杂剧”①,作为上承唐戏,下启南戏、北杂剧的戏剧形态,之于戏曲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宋、元时人虽是“宋金杂剧”的见证者,却记载粗疏,使其芜杂于笔记之中,或偶有考证,却大多寒寒数语而已。《太和正音谱》从当时的舞台表演出发,论及“九色”,其中或有“宋金杂剧”一二脚色,但已如王国维所说“支离怪诞,不可究”③。
关键词
宋金杂剧
《太和正音谱》
北
杂剧
戏剧形态
戏曲史研究
脚色
舞台表演
王国维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解元杂剧题名末尾的角色名
18
作者
杨秋红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文摘
在文献收录的元杂剧名目中,有些题名非常特别:旦、末、末泥等角色名赫然出现其中,且位于题末。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均和宋杂剧、金元院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为插演、扩充,或受到其中角色之剧命名方式的影响。从本质上看,角色名所提示的正是与之紧密相连的表意单元的主演。这种现象是戏曲角色形成过程的动态反映,是古剧遗风和成熟戏曲相结合的结果,展现出戏曲初成时期的浑融状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元
杂剧
题名
角色名
宋金杂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宋金杂剧考》后
19
作者
赵景深
出处
《文学遗产》
1960年第328期1-1,共1页
文摘
胡忌的《宋金杂剧考》是一部研究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的专著。到今天为止,
关键词
《
宋金杂剧
考》
文学史
文学遗产
文学作品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宋代“戏”、“曲”对元杂剧形成的影响
20
作者
蒋中崎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94-100,共7页
文摘
中国古典戏曲从上古的原始歌舞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优人表演,发展到清代末年皮黄花部诸声腔的兴起,其间经历了从叙述体到代言体,从以第三人称讲故事到剧中人物表演故事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然而,中国戏曲的真正形成却来得相当的迟晚,正式形成较为完整的以“曲”(即曲辞(韵文)和曲调(音乐))为中心的代言体的戏曲艺术,大约要到宋元之际,即北宋南渡之际的南曲戏文和元代北曲杂剧的出现。
关键词
元
杂剧
宋
杂剧
诸宫调
傀儡戏
宋金杂剧
影戏
歌舞戏
戏曲艺术
代北
代言体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刘文峰
《民间文化论坛》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刘文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宋金杂剧中的“效百禽鸣”伎艺
田刚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宋金杂剧在南戏和明传奇中的遗存
江巨荣
《美术教育研究》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宋金杂剧的音乐体制及其对戏曲成熟的推动作用
王俊德
《艺术评鉴》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明清杂剧史上的节庆剧与宋金杂剧院本的关系
赵星
《戏剧之家》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关系探析
刘冬亚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
王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比较
梁越
《当代音乐》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宋金杂剧历史分期新论
马正正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1
宋金杂剧诨裹的形制与功能
宋丽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12
元杂剧曲唱对宋金杂剧“主张”的扬弃——兼论戏曲的“念白叙事+曲唱抒情”模式
张长彬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3
宋金杂剧遗响,乐户代代传承——关于晋北赛戏的探析
刘文峰
肖宜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14
宋金杂剧道具考——以出土戏剧文物为中心
宋丽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15
神庙文化与瓦舍文化——宋金杂剧发展成长的社会文化动力
景李虎
苏玉春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原文传递
16
宋金杂剧乐队与乐器图像微探
牛嘉
《音乐大观》
2014
0
原文传递
17
20世纪“宋金杂剧”研究的发轨与成熟
张华宇
《中华戏曲》
2022
0
原文传递
18
试解元杂剧题名末尾的角色名
杨秋红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读《宋金杂剧考》后
赵景深
《文学遗产》
1960
0
原文传递
20
宋代“戏”、“曲”对元杂剧形成的影响
蒋中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