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齐齐 蔡青山 +2 位作者 陈园园 周丽红 周建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在胸内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122例疑似胸内淋巴结结核...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在胸内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122例疑似胸内淋巴结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穿刺标本同时进行mNGS、Gene Xpert MTB/RIF(简称“Xpert”)、PCR-荧光探针法(简称“RT-PCR”)、RNA恒温扩增荧光实时检测技术(简称“TB-SAT”)、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和涂片抗酸染色(简称“涂片”),比较6种方法对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诊断标准,122例疑似患者中,最终89例诊断为胸内淋巴结结核,33例为非胸内淋巴结结核患者。以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m NGS对胸内淋巴结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89.9%(95%CI:81.7%~95.3%)、特异度为87.9%(95%CI:71.8%~96.6%)、准确率为89.3%(95%CI:82.5%~94.2%),AUC值为0.889(95%CI:0.819~0.939),明显高于Xpert、RT-PCR、TB-SAT、MGIT 960和涂片对胸内淋巴结结核检测的敏感度(68.5%、61.8%、33.7%、49.4%和11.2%)、特异度(93.9%、97.0%、97.0%、100.0%和100.0%)、准确率(75.4%、71.3%、50.8%、63.1%和35.2%)和AUC(0.812、0.794、0.747、0.653和0.556)。结论:m NGS检测对胸内淋巴结结核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在其他结核病相关检测均阴性时,该技术可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手段相比较,特异度仍偏低,尤其在鉴别疾病良恶性时,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测序 结核 胸内淋巴结 诊断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揭示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雪 刘声传 +2 位作者 周玉锋 林开勤 周富裕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为揭示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了同一茶园习惯施肥(CF)、微生物有机肥配施控释复合肥(MC),在冬季至夏季3个时间点[11月14日(CF1、MC1)、3月1日(CF2、MC2)、5月15日(CF3、MC3)]的土壤... 为揭示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了同一茶园习惯施肥(CF)、微生物有机肥配施控释复合肥(MC),在冬季至夏季3个时间点[11月14日(CF1、MC1)、3月1日(CF2、MC2)、5月15日(CF3、MC3)]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共获得311211956条高质量测序数据和1763759个Unigenes。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表明,MC1和CF1的土壤微生物基因丰度聚为一类,其他独聚一类。不同季节,CF和MC的细菌、古菌、真菌分别占微生物总数的88%~89%、0.8%~2.0%、0.02%~0.10%;古菌数量逐渐增加,真菌数量先增加后降低。CF2、CF3的古菌数量分别高于MC2、MC3,而真菌数量相反;CF2、CF3的细菌、真菌丰度分别显著低于MC2、MC3,古菌丰度相反。MC1、MC2、MC3之间的细菌、古菌、真菌丰度存在显著差异,而CF1与CF3的真菌丰度接近。相较于CF,MC提高了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装甲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古菌中的奇古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广古菌门、泉古菌门、深古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真菌中的毛霉门、捕虫霉门、隐真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总体上,CF和MC优势细菌门、优势古菌门、优势真菌门相对丰度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施肥方式性变化规律;微生物有机肥配施控释复合肥可以提高土壤细菌丰度、真菌数量和丰度,降低古菌数量和丰度,改变土壤优势菌群的组成,为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提高茶树养分利用率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施肥方式 基因组 微生物丰度 微生物群落结构 季节
下载PDF
基于纯培养和超高深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茅台镇两企业高温大曲微生物多样性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荣 侯强川 +3 位作者 田龙新 刘菊珍 周加平 郭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以茅台镇不同酒厂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纯培养技术和宏基因组测序对高温大曲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结果发现,分离的212株芽孢杆菌主要为77株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Bacillus sonorensis)、39株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和19株... 以茅台镇不同酒厂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纯培养技术和宏基因组测序对高温大曲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结果发现,分离的212株芽孢杆菌主要为77株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Bacillus sonorensis)、39株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和19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等。通过宏基因组Binning技术共获得55个高质量基因组,其中有18个疑似新菌株,分别为Bacillus sp.、Lactobacillus sp.和Weissella sp.等。菌群结构分析表明,高温大曲中的主要菌属分别为Desmospora sp. 8437、B. sonorensis和B. amyloliquefaciens等,其中A酒厂在B. sonorensis和B. amyloliquefaciens等的相对丰度显著较低(P<0.05)。A酒厂高温大曲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低于B酒厂(P<0.05),且两者的菌群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功能方面,A酒厂高温大曲中丰度较高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相关,而B酒厂高温大曲中丰度较高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与L-鼠李糖的降解相关。由此可见,本研究对后续发酵工艺的改良和优良菌株的筛选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纯培养技术 基因组 芽孢杆菌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和纯培养技术解析胀袋生抽酱油的微生物类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荣 席啦 +3 位作者 易宗伟 付彩霞 葛东颖 郭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0,177,共7页
该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胀袋生抽酱油微生物类群进行了解析,对其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是否可导致酱油胀气进行了验证。宏基因组结果表明,胀袋生抽酱油样品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微生物主要由嗜盐四联球菌(Tetra... 该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胀袋生抽酱油微生物类群进行了解析,对其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是否可导致酱油胀气进行了验证。宏基因组结果表明,胀袋生抽酱油样品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微生物主要由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酸鱼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植物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棒状腐败乳杆菌(Loigo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短促生乳杆菌(Levilactobacillus brev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构成,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8.01%、25.50%、9.45%、2.49%、1.83%、1.53%和1.33%;采用纯培养技术,分离出的49株细菌被鉴定为6个属下的11个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破布子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pobuzihii)、蛋白原酶腐败乳杆菌(Loigolactobacillus rennini)和L.acidipiscis分离株占总分离株数的39.22%、19.61%、11.76%和9.80%,分离出的2株酵母菌均被鉴定为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产气验证实验发现,所有分离株均不能单独引起生抽酱油的胀袋现象。由此可见,胀袋生抽酱油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在后续研究引入培养组学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分离株,亦或考虑多菌株的协同作用,对酱油涨袋这一产业问题的解决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抽酱油 胀气 基因组测序 纯培养 微生物
下载PDF
Access中的宏
5
作者 许漫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第6期117-118,共2页
在处理Access数据库对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重复执行某些操作,如在向数据表中添加记录时,需要多次打开同一个窗体。为了简化操作步骤,可以将这些需要重复执行的操作组织在一个宏中,在应用时通过事件来触发宏,自动执行集成在宏中的... 在处理Access数据库对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重复执行某些操作,如在向数据表中添加记录时,需要多次打开同一个窗体。为了简化操作步骤,可以将这些需要重复执行的操作组织在一个宏中,在应用时通过事件来触发宏,自动执行集成在宏中的各项操作。本文介绍宏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宏的设计视图创建宏、宏组以及宏的编辑运行等常用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 创建 编辑 运行
下载PDF
复配菌群降解煤产甲烷的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分析
6
作者 刘丁瑞 郭红光 弓凯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281,共12页
【目的】芳香化合物代谢是微生物降解煤产甲烷的限制因素。为了提高煤的生物甲烷产量,经过富集、驯化获得煤降解产甲烷菌群(RI)和菲降解功能菌群,并通过二者配伍获得复配菌群(CM)。【方法】采用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相结合方法分析CM与RI... 【目的】芳香化合物代谢是微生物降解煤产甲烷的限制因素。为了提高煤的生物甲烷产量,经过富集、驯化获得煤降解产甲烷菌群(RI)和菲降解功能菌群,并通过二者配伍获得复配菌群(CM)。【方法】采用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相结合方法分析CM与RI的菌群结构及代谢途径的异同。【结果】复配后菌群的甲烷产量明显提高,增产114.55%。复配显著提高了芳香化合物降解菌的占比,如Pseudomonas的占比高达63.49%;同时提高了优势菌的代谢活性以及芳香化合物代谢途径中各关键酶的合成和表达。CM中芳香族化合物降解途径的基因丰度是RI的1.65倍,基因表达丰度是RI的6.34倍(P<0.05)。其中,关键酶EC:1.13.11.2基因丰度和表达丰度分别是RI的2.24、62倍。这些酶表达丰度的增加促使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代谢为丙酮酸。复配同时增强了丙酮酸代谢为乙酰辅酶A过程的基因表达,该代谢途径中关键酶EC:1.2.4.1的表达丰度在CM中可达到RI的14.70倍。CM中各产甲烷途径的基因表达丰度也高于RI,是RI的2.66-7.10倍。【结论】复配富集了芳香化合物降解菌,并显著提高了芳香化合物降解产甲烷整个代谢途径中基因丰度,尤其是基因表达丰度,从而提高甲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复配菌群 芳香族化合物 基因 转录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堆石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7
作者 王辉 钮新强 +1 位作者 马刚 周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5-676,共12页
堆石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劣化。基于堆石料颗粒三维扫描结果,建立了宽粒径范围的堆石料颗粒模板库。考虑干湿循环对颗粒强度、颗粒间接触模量和摩擦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堆石颗粒干湿循环劣化的颗粒破碎模... 堆石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劣化。基于堆石料颗粒三维扫描结果,建立了宽粒径范围的堆石料颗粒模板库。考虑干湿循环对颗粒强度、颗粒间接触模量和摩擦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堆石颗粒干湿循环劣化的颗粒破碎模拟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FDM-DEM耦合方法对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堆石料试样进行一系列三轴压缩试验,讨论了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干湿循环对堆石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堆石料的初始模量和峰值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N的增加而呈非线性降低,干湿循环对体变曲线在初始阶段的剪缩和加载后期的剪胀有抑制作用,当N增大至某一值时,干湿循环对堆石料的宏观变形和强度的影响逐渐不明显。干湿循环次数越大,试样内部平均配位数越大,接触滑移比越大,试样内部的偏组构呈非线性减小,即各向异性程度在逐渐减小,这说明干湿循环对试样内部的各向异性发展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堆石体 颗粒破碎 离散单元法 细观力学特性
下载PDF
宏基因组来源高活性酯酶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表征
8
作者 张颖 董耀 +2 位作者 吕云斌 王绍琛 冯治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土壤中大量的非培养微生物是新酶发现的重要资源。该研究利用功能宏基因组学策略筛选获得高活性酯酶,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采用三丁酸甘油酯平板法对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中具有酯酶活性的克隆进行筛选,获得高活性的阳性克隆,通过生... 土壤中大量的非培养微生物是新酶发现的重要资源。该研究利用功能宏基因组学策略筛选获得高活性酯酶,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采用三丁酸甘油酯平板法对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中具有酯酶活性的克隆进行筛选,获得高活性的阳性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生化实验对酯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表征。获得一个比活力高达(3 957±3) U/mg的酯酶AesZF899,该酯酶为不含信号肽的酯酶第四家族胞内酯酶,蛋白大小34 kDa,与来自Afipia sp.P52-10中未表征的α/β水解酶(GenBank登录号为WP_034470467.1)一致性达76.43%。AesZF899的最佳底物为对硝基苯乙酸酯,酶反应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是9.0和40℃。AesZF899在30℃温育8 h后仍可保持初始活性,在35、40℃分别温育7和4 h后仍可保持50%的活性,在反应温度大于80℃后酶活性丧失。终浓度10 mmol/L的Fe3+可以增强酶活性,而终浓度10 mmol/L的Na+、Li+和Mg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积分数为1%二甲基亚砜可以增强酶活性,异戊醇也对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 HSL家族 基因组 异源表达 高活性
下载PDF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谢岷 司道林 +2 位作者 何剑 邓小鹿 王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81,共7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中南大学某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符合颅内细菌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及确诊)... 目的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中南大学某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符合颅内细菌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及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2021年10月起,在经验性使用抗颅内感染药物前送检脑脊液培养和mNGS检测。对脑脊液mNGS结果阴性病例,结合脑脊液培养结果及临床资料,不进行或尽早停用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共纳入43例病例,其中临床诊断组38例,病原学诊断组5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诊断组38例病例中,2020年1月—2021年9月10例临床诊断病例(对照组),临床诊断颅内感染后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2021年10月—2023年8月28例临床诊断颅内感染病例(干预组)mNGS病原学和脑脊液培养均阴性,16例病例未进行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另12例在mNGS回报阴性后结合临床资料及时停止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追踪随访28例病例均无细菌性脑膜炎发生,入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0(0,4)d]低于对照组10例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8(7,11)d,P<0.05]。结论脑脊液mNGS可以提高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病例病原学检出率,mNGS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外科 儿童
下载PDF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酸马奶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
10
作者 布仁其其格 董超 +5 位作者 包玉龙 红梅 张三润 李少华 芒来 马春丽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酸马奶不同发酵时期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收集发酵初期(12 h)、中期(48 h)、后期(96 h)酸马奶样品,构建宏转录组文库,进行RNA-Seq高通量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和功能注释后,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确定GO和K... [目的]探究酸马奶不同发酵时期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收集发酵初期(12 h)、中期(48 h)、后期(96 h)酸马奶样品,构建宏转录组文库,进行RNA-Seq高通量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和功能注释后,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确定GO和KEGG信号通路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的静态富集。[结果]3个发酵时期酸马奶样品的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共产生12.17 GB的高质量短序列。序列组装后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酸马奶发酵过程中代谢过程相关基因表达占主导地位。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显示,发酵前期、中期、后期酸马奶样品间两两相比,下调表达基因数量多于上调表达基因数量。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发酵初期与中期酸马奶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高度富集的GO条目是细胞过程、代谢过程、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杂环化合物结合;发酵中期与后期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高度富集的GO条目是细胞过程、细胞大分子代谢过程;发酵初期与后期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高度富集的GO条目主要涉及细胞过程、有机物质代谢过程、核苷结合、核糖核苷结合、嘌呤核苷酸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发酵前期与中期酸马奶样品间仅有1条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即核糖体通路;发酵中期与后期酸马奶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醚酯代谢、氨基苯甲酸降解、mRNA监测途径、类固醇生物合成;发酵前期与后期酸马奶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类固醇生物合成、氨基苯甲酸降解、mRNA监测途径、核糖体、乙苯降解。[结论]酸马奶发酵过程中涉及活性微生物多种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不同发酵时期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呈现动态变化。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酸马奶发酵机制、优化酸马奶发酵工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奶 发酵 转录组 功能基因
下载PDF
基于宏细观耦合的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模拟研究
11
作者 张宝增 李宝国 +2 位作者 江志安 崔溦 唐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7,共8页
为揭示塑性混凝土细观破坏机理,基于PFC-FLAC3D耦合建立了柔性膜边界三轴试验模型,深入分析了塑性混凝土在围压效应和尺寸效应下的细观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多元非线性公式定量描述了塑性混凝土宏观单轴力学强度-围压-三轴力学强度的经验... 为揭示塑性混凝土细观破坏机理,基于PFC-FLAC3D耦合建立了柔性膜边界三轴试验模型,深入分析了塑性混凝土在围压效应和尺寸效应下的细观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多元非线性公式定量描述了塑性混凝土宏观单轴力学强度-围压-三轴力学强度的经验函数关系,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围压越大,对内部颗粒运动约束越强,低围压下的剪切带形态更明显。高围压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性,弱化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随着尺寸增加,试样中部侧向鼓胀变形减小,斜截面贯通连接的颗粒减少,导致X形剪切面特征逐渐减弱。最后,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定量描述了单轴力学强度-围压-三轴力学强度联合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细观耦合 柔性边界 力学特性
下载PDF
贴敷宏纤维复合材料片的飞机壁板振动响应预测
12
作者 李凯翔 乔洲 +2 位作者 张飞 李晖 韩清凯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传统的有限元模型存在计算成本高、黑箱操作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采用解析法研究基础谐波激励下贴敷宏纤维复合材料(MFC)片的飞机壁板振动响应的预测问题;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机电耦合本构方程和能量法,建立基础谐波激励下MFC... 传统的有限元模型存在计算成本高、黑箱操作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采用解析法研究基础谐波激励下贴敷宏纤维复合材料(MFC)片的飞机壁板振动响应的预测问题;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机电耦合本构方程和能量法,建立基础谐波激励下MFC-壁板的解析模型;利用速度反馈法和模态叠加原理,实现对该激励条件下结构系统在主动控制前后振动响应的求解;结合文献和组建的振动测试系统获得的实验数据,对该解析模型及其预测结果进行详细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文献结果,模型等固有频率计算偏差最大不超过2%,模型预测获得的前两阶共振响应的最大误差不超过8.6%,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解析法 飞机壁板 基础谐波激励 振动
下载PDF
颗粒离散元岩石模型的宏细观抗拉强度关联
13
作者 谭鑫 胡跃刚 +1 位作者 尹心 曹文贵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1425,共15页
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由于具有反映材料宏细观力学特征的天然优势,而被大量学者采用开展岩石力学课题相关研究,但DEM数值模型涉及的跨尺度关联和参数标定问题给研究者带了挑战,且尚未形成获得统一认可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规则排列的圆形颗... 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由于具有反映材料宏细观力学特征的天然优势,而被大量学者采用开展岩石力学课题相关研究,但DEM数值模型涉及的跨尺度关联和参数标定问题给研究者带了挑战,且尚未形成获得统一认可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规则排列的圆形颗粒DEM岩石试件拉伸模型,开展细观接触破裂模式与宏观拉伸破坏强度相关性的力学分析,指出岩石试样宏观抗拉强度取决于内部细观接触破裂模式,而细观破裂模式则受到接触抗拉强度、接触抗剪强度、接触法向刚度、接触切向刚度,甚至颗粒大小及排列方式的共同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4种细观破裂模式及相应宏观抗拉强度理论计算公式,并将公式修正应用于随机颗粒排列的类岩石材料DEM模型,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宏观DEM岩石材料拉伸破坏机理,构建了宏细观抗拉强度参数关联.所建立关联公式的合理性得到了大量随机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验证,可为研究者利用颗粒DEM数值模型进行岩石和混凝土等类脆性材料模拟的参数选取及标定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岩石 破裂 细观 抗拉强度
下载PDF
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确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诺卡菌感染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李娟 王倩 +1 位作者 黄国虹 宋雅君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总结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诺卡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mNGS确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诺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该病的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 目的总结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诺卡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mNGS确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诺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该病的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结果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诺卡菌感染患者均存在咳嗽咳痰、可伴咯血的症状,查体可闻及肺部音,胸部CT提示肺部斑片影、胸膜增厚、支气管扩张,其中1例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1例合并冠心病,且2例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为头孢曲松钠,采用气管抽吸物mNGS确诊其菌株分型为脓肿诺卡菌后改用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诺卡菌感染缺乏临床特异性,且病原菌培养周期长,容易造成漏诊而延误诊治。mNGS可帮助临床医师快速明确脓肿诺卡菌诊断,磺胺类药物为首选治疗药物,该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 肺部感染 支气管扩张 基因组二代测序 病例报告
下载PDF
Excel 4.0宏自动化反混淆与家族分类系统
15
作者 李晨光 杨秀璋 彭国军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24年第3期66-80,共15页
近年来,使用恶意Excel 4.0宏(XLM)文档的攻击迎来了爆发,而XLM代码往往经过复杂的混淆,现有方法或检测系统难以分析海量样本的真实功能。因此,针对恶意样本中使用的各类混淆技术,基于抽象语法树和模拟执行,设计和实现了包含138个宏函数... 近年来,使用恶意Excel 4.0宏(XLM)文档的攻击迎来了爆发,而XLM代码往往经过复杂的混淆,现有方法或检测系统难以分析海量样本的真实功能。因此,针对恶意样本中使用的各类混淆技术,基于抽象语法树和模拟执行,设计和实现了包含138个宏函数处理程序的自动化XLM反混淆与关键威胁指标(IOC,indicators of compromise)提取系统XLMRevealer;在此基础上,根据XLM代码特点提取Word和Token特征,通过特征融合能够捕获多层次细粒度特征,并在XLMRevealer中构造CNN-BiLSTM(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模型,从不同维度挖掘家族样本的关联性和完成家族分类。最后,从5个来源构建包含2346个样本的数据集并用于反混淆实验和家族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XLMRevealer的反混淆成功率达到71.3%,相比XLMMacroDeobfuscator和SYMBEXCEL工具分别提高了20.8%和15.8%;反混淆效率稳定,平均耗时仅为0.512 s。XLMRevealer对去混淆XLM代码的家族分类准确率高达94.88%,效果优于所有基线模型,有效体现Word和Token特征融合的优势。此外,为探索反混淆对家族分类的影响,并考虑不同家族使用的混淆技术可能有所不同,模型会识别到混淆技术的特征,分别对反混淆前和反混淆后再统一混淆的XLM代码进行实验,家族分类准确率为89.58%、53.61%,证明模型能够学习混淆技术特征,更验证了反混淆对家族分类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文档 Excel 4.0 反混淆 家族分类
下载PDF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斑海豹食性分析
16
作者 高祥刚 夏莹 +3 位作者 王震 邢衍阔 鹿志创 田甲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8-503,共6页
野生动物食性研究是掌握动物生境需求的核心内容,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辽东湾斑海豹(Phoca largha)传统繁殖地和盘锦栖息地海域采集其粪便,选用12S rRNA作为分子标记进行粪便DNA扩增,利用高通量测序鉴定其食物组... 野生动物食性研究是掌握动物生境需求的核心内容,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辽东湾斑海豹(Phoca largha)传统繁殖地和盘锦栖息地海域采集其粪便,选用12S rRNA作为分子标记进行粪便DNA扩增,利用高通量测序鉴定其食物组成。结果发现:在斑海豹粪便中共鉴定出鱼类16种,隶属5目8科13属。食物组成的相对丰度显示:梭鱼(Liza haematocheilus)为绝对优势的饵料食物(40.72%),其次为鰕虎科(Gobiidae)种类(23.18%)。属水平不同采样群体的相对丰度显示:2021年、2023年辽东湾北部冰区和2023年盘锦辽河口栖息地排在前3位的种类分别是梭属(Liza)31.91%、矛尾鰕虎属(Chaeturichthys)14.06%和缟鰕虎属(Tri⁃dentiger)8.39%,梭属42.37%、复鰕虎属(Acanthogobius)14.06%和矛尾鰕虎属11.17%,及梭属47.93%、矛尾鰕虎属13.93%和绵鳚属(Zoarces)12.18%,分别合计占斑海豹3个群体食物组成相对丰度的54.36%、67.60%和74.04%。研究结果与辽东湾北部的渔业资源优势物种一致,表明斑海豹为广食性物种,其食物组成主要取决于栖息海域、季节及主要猎物种类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海豹 DNA条形码 12S rRNA 食性分析 繁育期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急性Q热并脑膜脑炎1例
17
作者 杨敏 马晶 +2 位作者 杨舒婷 黄国虹 王昌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74,共2页
Q热(Q Fever)是一种由贝纳特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Cb)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类Q热的感染源主要是家畜(尤其是牛、羊)。该病原体以蜱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并可以在动物体内经卵传代,从而形成自然疫源地^([1])。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病... Q热(Q Fever)是一种由贝纳特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Cb)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类Q热的感染源主要是家畜(尤其是牛、羊)。该病原体以蜱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并可以在动物体内经卵传代,从而形成自然疫源地^([1])。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病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0.2%(1139/11209)^([2])。Cb在常规血培养中不生长,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为血清学检测、PCR检测、病原培养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地 人畜共患病 Q热 脑膜脑炎 基因组 感染源 流行病学数据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诊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封韬 付堃 +2 位作者 张智慧 芦小单 高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血液病合并感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传统病原体检测结果与mNGS检测结果,探讨mNGS在血液病合并感染时诊疗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血液病合并感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传统病原体检测结果与mNGS检测结果,探讨mNGS在血液病合并感染时诊疗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共纳入患者20例,经mNGS检测,16例呈阳性,包括细菌感染3例、真菌感染1例、病毒感染4例,两种以上感染8例;4例呈阴性。mNGS病原体检出率和检出种类显著高于传统检测方法。根据mNGS检测结果调整临床用药后,治疗效果良好。与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相比,mNGS对血液病合并感染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检出更全面,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对于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为该类感染提供病原学证据以辅助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测序 血液病 感染 传统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谢颖 郑志海 +2 位作者 曲双 廖丽昇 陈碧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对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的患者23份外周血mNGS结果,与传统血培养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病原谱特征及...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对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的患者23份外周血mNGS结果,与传统血培养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病原谱特征及抗感染的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通过外周血mNGS技术检出9例病毒感染、4例细菌感染、2例真菌感染、3例病毒和细菌混合型感染、1例病毒和真菌混合型感染.传统外周血培养仅检出3例细菌感染,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未检出真菌及病毒.外周血mNG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血培养(82.6%vs.13.0%,P<0.05).根据外周血mNGS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73.6%vs.25.0%,P<0.05).结论外周血mNGS技术在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病原学诊断上较传统血培养具有更高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抗感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外周血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发热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性血管炎1例
20
作者 蔡衍珊 刘子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8-630,共3页
Q热是由贝氏柯克斯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罕见,经常被误诊和漏诊,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此文报告1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辅助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性血管炎病... Q热是由贝氏柯克斯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罕见,经常被误诊和漏诊,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此文报告1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辅助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性血管炎病例,提示mNGS技术在Q热快速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在此基础上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验,供国内外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热 贝氏柯克斯体 感染性血管炎 基因组二代测序 mNG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