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向——基于64个国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虹 张婷婷 王梓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50,共10页
探究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向,对于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以64个国家为样本,构建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分析框架,提炼出入学与人才培养能力、科研与学科建设... 探究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向,对于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以64个国家为样本,构建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分析框架,提炼出入学与人才培养能力、科研与学科建设能力、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全球影响力4个条件变量,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索条件变量之间的“多向互动”以及不同条件组合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产生的“联合效应”。研究发现,单一条件无法单独构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建设路径有两条,分别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科研学科建设的内生发展型、知识与技术创新赋能高等教育全球影响力的外生驱动型。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突破单一要素攻关,发挥多要素间的耦合协同,共同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立足人才培养与科研学科建设,释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聚焦知识技术创新与全球影响力,激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外源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强国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智能时代在线课程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天平 李珍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4期20-31,共12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每一次迭代更新都冲击已然形成且较为稳定的在线教育系统,衍生出新的在线教育实践形态。未来在线课程将呈现以智能素养为核心的智能育人体系、课程资源定制化供给、AI智适应导向的在线学习活动、凸显深度态势感知的人机... 人工智能技术的每一次迭代更新都冲击已然形成且较为稳定的在线教育系统,衍生出新的在线教育实践形态。未来在线课程将呈现以智能素养为核心的智能育人体系、课程资源定制化供给、AI智适应导向的在线学习活动、凸显深度态势感知的人机融合、全流程精细化在线课程评价的应然样态。实践中,课程用户难留住、课程质量难提升、智能交互薄弱以及科技伦理引发争议等现实困境都阻碍着在线课程的发展。为推动智能时代在线课程持续发展,应当关注用户体验、提升智能在线课程质量,促进技术融创、建设智能在线课程体系,增强智能交互、探索智能在线课程模式,坚守伦理底线、全面提升智能监管水平,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在线课程的深度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在线课程样态 人机交互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华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特征、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宝贵 车晓晓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华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华文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华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明确其特征,并探讨其对于提升华文教育质量、培养华语人才、适应全球中文教育需求、促进中华文明传承传播以及推动华文... 华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华文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华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明确其特征,并探讨其对于提升华文教育质量、培养华语人才、适应全球中文教育需求、促进中华文明传承传播以及推动华文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深远价值。然而,在推进华文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华文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不足、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以及华文教师数字素养有待提升等现实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应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科技赋能华文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华文教师数字素养等方面做出努力,以统筹推进华文教育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实现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教育 数字化转型 内涵特征 价值旨归 现实挑战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向:基于空间正义的分析
4
作者 何植民 蒋护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空间正义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及社会正义问题在空间上的投射,是对社会空间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征程中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可以通过相应的顶层设计与价值引领实现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空间正义内... 空间正义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及社会正义问题在空间上的投射,是对社会空间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征程中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可以通过相应的顶层设计与价值引领实现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空间正义内涵及特性出发,正视乡村空间非正义现实,并基于乡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对客观规律的充分尊重、空间权益的有效保障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空间正义需要,从宏观层面的空间制度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的空间分配的公平正义和微观层面的空间生产的均衡配置等三个层次,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空间分析维度,并阐述其在中国语境下的逻辑理路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同构性,为我国乡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考。在空间正义视域下,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与实践路向在于:坚持群众需求的价值导向,树立空间生产为人民的正义观;构建完善的空间分配格局,发挥促进公平正义的最大效用;加快制度创新与改革,保障乡村地区居民的空间权益;尊重乡村差异性文化,打造正义性的多元空间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空间正义 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数智时代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
5
作者 许祥云 刘海泱 胡林燕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5-27,109,共4页
随着数智时代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文科的研究领域,还使文科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新文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深... 随着数智时代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文科的研究领域,还使文科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新文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和交叉专业。文章从数智时代背景下探讨新文科的建设路径,从明确目标定位、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以及强化价值引领和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推动新文科的深入发展,积极适应数智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新文科 价值意蕴 实践路向
下载PDF
逻辑再构与实践路向: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审思
6
作者 余晓玲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55-60,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个人如何实现社会价值、追求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已形成了包括内涵、对象、途径和原则等多个维度,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复杂...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个人如何实现社会价值、追求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已形成了包括内涵、对象、途径和原则等多个维度,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和实践惯性的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仍然值得关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应该通过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认知基础、情感条件、意志锻造和行为检验四重逻辑的再构,推动生成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路向,以期培育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 认知逻辑 情感逻辑 意志逻辑 行为逻辑 实践路向
下载PDF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现实样态、实然困境与实践路向
7
作者 全海英 王鑫浩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步伐的目标,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是实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现实样态,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面临的实然困境,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步伐的目标,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是实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现实样态,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面临的实然困境,进而提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实践路向。研究认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面临的实然困境主要包括冰雪运动核心竞争力不足、冰雪运动人口基数不足、校园冰雪运动开展滞后、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实践路向:完善冰雪运动竞技体系,夯实冰雪体育支撑基础;扩充冰雪体育人口基数,提升群众冰雪参与热情;重塑冰雪运动进校园,保障校园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冰雪体育产业生产力,拓宽冰雪产业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冰雪运动 北京冬奥会 实然困境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地方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路向
8
作者 郝建辉 于巍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全面推行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通过教学、科研、产出的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助于地方高校教育体系优化,促成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具有还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性,培... 在全面推行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通过教学、科研、产出的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助于地方高校教育体系优化,促成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具有还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性,培养研究生全面且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在社会中深度参与的价值意蕴。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应当遵循克服同质发展追求,回归发展本真理念,防范片面实践局限,关照学生真实发展,融合应用数字技术,构建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向,从而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产学研联合 研究生培养 内涵 实践路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和实践路向 被引量:4
9
作者 侯春环 逄红梅 《商业经济》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乡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治理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体制规范合理、治理思维民主进步和治理方式科学多元。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其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 乡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治理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体制规范合理、治理思维民主进步和治理方式科学多元。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其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全面协调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更是对乡村历史发展实践的现实回应。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机制;其次创新治理理念,多措并举促进思维转变;最后要优化治理方式,构建三治融合现代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现代化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教育强国:出场语境、核心内涵、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健 薛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建设教育强国既是国家的战略部署,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最终目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教育,要求必须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会贯通于建设教育强国全过程。坚持以人... 建设教育强国既是国家的战略部署,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最终目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教育,要求必须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会贯通于建设教育强国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推进建设教育强国这一理念的出场有其思想渊源、文化根基和现实支撑,其核心内涵包括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为重要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趣。因此,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要以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为着力点,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教育强国 出场语境 核心内涵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基础、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8
11
作者 曲铁华 龚旭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M0010,共9页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导向的内外部协同发展,展现出目标任务从增量扩规发展为提质增效、方式手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指标评价走向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导向的内外部协同发展,展现出目标任务从增量扩规发展为提质增效、方式手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指标评价走向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多样化教育质量观;靶向基础教育需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教师教育标准的开发,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论意涵 实践路向
下载PDF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历史基础、演进脉络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刚 吴娅鑫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教育家是广大教师终身学习的典范,构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新时代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等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承续了近代以来勇于担当的教育使命,滋养于中国共产党伟大的... 教育家是广大教师终身学习的典范,构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新时代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等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承续了近代以来勇于担当的教育使命,滋养于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谱系。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中国特有”为根本前提,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六个要”“大先生”等重要教育论述一脉相承,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和内涵。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应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层面下功夫,从而为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历史基础 演进脉络 实践路向
下载PDF
高职生主题班会的意义、原则及实践路向
13
作者 黄敏 彭旭芳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
高职生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依据教育计划或客观需要,组织高职生为解决某一重要问题,举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会议,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创新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途径。在开展高职生主题班会中,通过师生共同确... 高职生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依据教育计划或客观需要,组织高职生为解决某一重要问题,举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会议,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创新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途径。在开展高职生主题班会中,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班会主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依规有序实施,总结反思笃行,能有效培育学生德性和德行,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主题班会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内在机理、成效检视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楠 李昀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3,共12页
数字技术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动能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亦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驱动力。深析其机理,数字技术同农业产业的融合能够纵向驱动全链条的优化创新与延伸互融,横向促进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数字技术同农业生产的融... 数字技术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动能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亦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驱动力。深析其机理,数字技术同农业产业的融合能够纵向驱动全链条的优化创新与延伸互融,横向促进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数字技术同农业生产的融合能够助益效率、品质、成本、生态效益多环节的全方位提升;数字技术同农业经营的融合能够赋能经营主体与经营服务的优质化转型。而今伴随数字技术架构的深入铺开,在其巨大的辐射效益下,农业产业功能价值日臻拓展,农业生产质效持续提升,农业经营方式改造优化,农业主体利益大幅增进。然而也必须看到,囿于顶层设计的滞后性、数字农业主体能力的失衡性、技术设施支撑的薄弱性,数字技术同农业体系的进一步深度交叉融合面临制约。系统思考深度推进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路径,应聚焦政策保障、主体赋能、技术设施供给三大破题口,强化支撑、补齐短板,为农业领域的模式变革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数字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业现代化 内在机理 成效检视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数字游戏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耦合逻辑、问题透视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
15
作者 谈文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41-54,共14页
数字游戏作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文化消费和娱乐休闲方式,已经成为形塑大学生社交关系和价值序列的关键变量,映射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生活的诉求转向。数字游戏是积累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载体,促进场域融通的持续性资源和链接多维... 数字游戏作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文化消费和娱乐休闲方式,已经成为形塑大学生社交关系和价值序列的关键变量,映射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生活的诉求转向。数字游戏是积累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载体,促进场域融通的持续性资源和链接多维场景的技术手段,具有升维数字化转型的独特优势。然而,囿于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合张力,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的观念裂痕与理论缺位、技术错位与治理异步、话语冲突与叙事困局等困境,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数字游戏形成被动静默形象,遮蔽了数字游戏的数据潜力、技术价值和场景优势。因此,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耦合共生的基本要义在于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开辟数字游戏新阵地;驱动数字游戏内嵌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演变逻辑,释放耦合动力;将主流叙事的认知图式嵌入数字游戏文化的新范式,通过情景叠加的叙事触达学生生活世界,在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耦合共生中释放共创的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转型 耦合逻辑 问题透视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培根铸魂: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向
16
作者 范卿泽 吴乐乐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74,共12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文化自信培育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地位具有重要价...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文化自信培育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地位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应统筹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相关主体和要素,健全多维联动育人体系。国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社会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完善文化自信教育,家庭优化育人文化风气,个人形成文化发展自觉,从不同层面产生协同效应,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青少年 时代意蕴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向
17
作者 王敏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与核心任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数智化的时代场景,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数智化赋能新时代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变革与实践转向... 高质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与核心任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数智化的时代场景,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数智化赋能新时代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变革与实践转向,驱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型的全面思政、深度思政、真实思政、精准思政,描绘了一幅新时代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当前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
18
作者 韩玉芳 李甜 范思梅 《高教论坛》 2024年第5期5-9,共5页
育人主体的全员性、育人资源的广泛性、育人场域的全面性、育人机制的健全性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理想样态。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发现“大思政课”建设仍存在育人主体协同性不强、育人资源整合性不足、育人场域联动性不够、育人机制... 育人主体的全员性、育人资源的广泛性、育人场域的全面性、育人机制的健全性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理想样态。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发现“大思政课”建设仍存在育人主体协同性不强、育人资源整合性不足、育人场域联动性不够、育人机制完善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实践路向须加强育人主体的协同、优化育人资源的整合、促进育人场域的联动、确保育人机制的完善等,力促各方有机联结,化“单兵突进”为“集团作战”,进而“打好协同战”,形成全社会齐心办好“大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和生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现实困境 实践路向
下载PDF
文化自信的理论底蕴、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向
19
作者 姚钲涵 刘爱军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日渐成为党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文化自信的理论底蕴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其时代价值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日渐成为党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文化自信的理论底蕴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其时代价值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在实践路向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通过以上三方面对文化自信的具体阐释,助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理论底蕴 时代价值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创新甘肃省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
20
作者 代瑾 《社科纵横》 202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甘肃省的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尽管甘肃省的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新时代加强甘肃省乡村社会治理工作,还存... 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甘肃省的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尽管甘肃省的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新时代加强甘肃省乡村社会治理工作,还存在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乡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良社会风俗和道德失范、乡土文化传承危机等多方面的困难,需要从培育乡村治理主体、强化乡村治理支撑、数字赋能乡村社会治理等途径创新甘肃省乡村治理模式,聚合各方力量,统筹推进甘肃省乡村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治理 模式创新 实践路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