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滇实验场地区活动地块边界新划分参考方案
1
作者 孙晓 鲁人齐 +2 位作者 张金玉 王伟 苏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7-1047,共21页
活动地块边界带是现今地壳应力高度积累和构造变形显著集中的区域,地震频发,是研究中国大陆强震活动规律的重要对象。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所在的川滇地区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持续会聚引起的强烈变形区,是中国大陆西部与周边板... 活动地块边界带是现今地壳应力高度积累和构造变形显著集中的区域,地震频发,是研究中国大陆强震活动规律的重要对象。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所在的川滇地区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持续会聚引起的强烈变形区,是中国大陆西部与周边板块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位。根据前人划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方案和依据,文中综合分析了地块的整体性、立体性、层次性和活动性,将川滇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划分为3条一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16条次级活动块体边界带。通过川滇地区有记录以来的强震分布特征、地震数量和震级的分带分级性、GNSS揭示的现今变形分区性、速度结构和重力资料反映的地壳深部构造差异性等结果,新的参考方案将金沙江-红河断裂带、甘孜-玉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归为一级活动地块边界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汀河断裂、龙日坝断裂等研究区内其他主要活动断裂归为次级活动块体边界带。基于对研究区强震活动、现今变形特征、活动断裂规模、地壳深部结构及古地震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一级边界带具备发生M≥7.5大地震的潜力,次级边界带有发生M≥6.5强震的能力。川滇地区活动地块边界新划分的参考方案,可为后续川滇实验场区活动地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数值模拟、强震概率预测分析及大地震危险性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边界带 地震活动性 构造特征 地震危险性 川滇实验场
下载PDF
可编辑陈列系统的实验场 Progen Suit西装定制与零售空间
2
作者 Metaviz Studio(摄影)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9期36-41,共6页
Progen Suit作为培罗成集团旗下的男士商务西服品牌,在它告别零售空间1.0版本时,邀请大犬建筑设计事务所为Pro.gen Suit升级设计一个全新的零售空间,并借此探索该品牌可持续化的店铺终端形象系统与复制店模式,从而带来运营策略上的转变。
关键词 建筑设计事务所 零售空间 终端形象 实验场 运营策略 可持续化
下载PDF
辽东半岛河口海岸带环境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河口野外观测实验场正式落成
3
作者 《辽宁自然资源》 2024年第3期29-29,共1页
3月11日,盘锦市自然资源局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举行“辽东半岛河口海岸带环境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河口野外观测试验场”揭牌仪式,同步举行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学科建设、智库平台、科学... 3月11日,盘锦市自然资源局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举行“辽东半岛河口海岸带环境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河口野外观测试验场”揭牌仪式,同步举行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学科建设、智库平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清晰,深度参与盘锦市自然资源事业,以强有力的学术技术支撑推动更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和智库资源布局盘锦、服务盘锦,助力盘锦在海岸带野外监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布局 深度参与 海岸带环境 实验场 野外观测 辽东半岛 智库平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从“实验场”走向“应用场” 中国智能交通进入2.0时代
4
作者 翟玉梅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8期83-84,共2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我国智能交通历经20余年,从“实验场”走向“应用场”,正在催生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让公众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和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交通 实验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新业态
下载PDF
冷原子重力仪研制与并网测试及川滇实验场监测试验
5
作者 陈泺侃 李琛阳 +4 位作者 郑国磊 杨璇 陈帅 姚华建 黄金水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53-56,共4页
1研究背景。大地震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通过多年的观测、实验和理论研究,科学家们对地震的孕育环境、成核和破裂过程、断层介质性质及其变化等的认识取得显著进步(如Kato and Ben-Zion,2021)。然而,有时在即使知道哪里会... 1研究背景。大地震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通过多年的观测、实验和理论研究,科学家们对地震的孕育环境、成核和破裂过程、断层介质性质及其变化等的认识取得显著进步(如Kato and Ben-Zion,2021)。然而,有时在即使知道哪里会发生大地震的情况下,科学家们仍然无法知道地震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如Hall,2023)。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可靠的地震发生的前兆特征。利用Grace卫星重力观测,通过对Tohoku-Oki地震前后的重力信号分析,Panet等(2018)发现,重力变化很好地展示了本次地震横跨整个断层的形变从深部向浅部迁移的过程。观测显示,重力场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变化,这种变化与孕震过程基本一致。该研究显示出重力场中可能包含着与地震孕震过程中的物质迁移密切相关的地震短临前兆信号。但是,Tohoku-Oki地震出现的这种重力前兆信号,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否会在今后的其他大地震中出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原子重力仪 绝对重力测量 川滇实验场 安徽重力网 地震监测
下载PDF
关于地震科学实验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杨军 王宝善 陈颙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09,I0001,共6页
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设在我国地震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回顾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的成果以及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科学实验场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地震科学... 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设在我国地震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回顾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的成果以及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科学实验场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地震科学发展要集中攻克关键性科学问题;可以开辟流动实验场,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长期性的科学问题及短期性的科学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科学实验场 科学问题导向 研究地区导向 流动实验场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异常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国华 罗增雄 赖群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1996年2月3日,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境内发生了一次Ms7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重力网共进行27期流动重力观测,其重力变化的总体特征为:1震中附近地区的丽江—剑川—洱源一带震前为下降变化,下降变... 1996年2月3日,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境内发生了一次Ms7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重力网共进行27期流动重力观测,其重力变化的总体特征为:1震中附近地区的丽江—剑川—洱源一带震前为下降变化,下降变化的幅值平均约30×10-8ms-2左右,震后重力变化继续下降;2距震中稍远一点的渡口附近地区震前为持续上升变化,累计上升变化的最大幅值达123×-8ms-2,震后重力变化下降,但下降变化的幅值不大,且永仁—南华一带的重力变化还在继续上升;3距震中较远的保山附近地区震前为持续上升背景上的下降变化,下降变化的最大幅值为68×10-8ms-2,震后还在继续下降,但昌宁—云县一带出现了局部上升变化。震前,根据前26期资料显示的重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地震前兆 实验场 重力异常
下载PDF
“中尺度地震预报实验场”的思路与方案──门头沟煤矿矿山地震的观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少泉 任振启 +2 位作者 张连城 张建军 邹立晔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9-537,共9页
对矿山地震研究进展、门头沟中尺度实验场概况和监测预测的实施方案等作了简要介绍.讨论了矿震与地震记录波形的差异,总结了1984~1995年ML=1.0以上7.9万次矿震的震级-频次分布,并且还根据矿震的震源机制的主压应... 对矿山地震研究进展、门头沟中尺度实验场概况和监测预测的实施方案等作了简要介绍.讨论了矿震与地震记录波形的差异,总结了1984~1995年ML=1.0以上7.9万次矿震的震级-频次分布,并且还根据矿震的震源机制的主压应力分量PH和PV作为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预报 矿山地震学 中尺度 地震预报 实验场
下载PDF
国家川滇实验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编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熙彦 徐锡伟 +4 位作者 于贵华 程佳 陈桂华 安艳芬 王启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41,共15页
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中国地震局于2014年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川滇地区,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 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中国地震局于2014年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川滇地区,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台。为搭建和完善实验场区的地震动力学模型,收集实验场区内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编制了《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活动构造 川滇实验场 地震地表破裂带
下载PDF
滇西实验场两次中强地震前后尾波衰减的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秦嘉政 刘祖荫 龙晓帆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本文在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1992年12月发生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永胜期纳地区的两次Ms5.4,5.1地震前后的序列地震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尾波Qc(-1)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尾波... 本文在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1992年12月发生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永胜期纳地区的两次Ms5.4,5.1地震前后的序列地震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尾波Qc(-1)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尾波衰减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小区域范围的非均匀性,在主震震中附近(Δ<50km)的近场区内,主震期间的β值是0.0076s(-1),相应的Qc(-1)值是0.00561余震期间的β值是0.02095(-1),相应的Qc(-1)值是0.0153,主震前后Qc(-1)值的变化接近3倍。而在主震的外围地区(Δ>50km),主震前的区域β值平均是0.0235s(-1),Qc(-1)是0.0153,与余震期间的结果相接近,表明主震前后在外围地区的尾波衰减变化不明显。地震序列的Qc(-1)值主震前后的变化为上升(起伏变化较大)-下降到最低值(主震发生)-回升(起伏变化小)这样的演变过程,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Qc(-1)所表现出的这种时空变化的非均匀性过程显示了具有明显前兆意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散射理论 尾波Q值法 地震前兆 滇西地震实验场
下载PDF
云南孟连中缅边境M_S7.3地震前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国华 罗增雄 +1 位作者 赖群 罗卫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6-154,共9页
1995年 7月 1 2日 ,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孟连县以西中缅边境发生了一次 MS7.3强烈地震。震前 ,距震中 2 80 km以远的滇西实验场重力网红河断裂以西出现了重力异常 ,平均变化幅值达 70× 1 0 - 8ms- 2 ,最大变化幅值达 1 1 4× 1 0 ... 1995年 7月 1 2日 ,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孟连县以西中缅边境发生了一次 MS7.3强烈地震。震前 ,距震中 2 80 km以远的滇西实验场重力网红河断裂以西出现了重力异常 ,平均变化幅值达 70× 1 0 - 8ms- 2 ,最大变化幅值达 1 1 4× 1 0 - 8ms- 2 ,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所测量队重力组根据上述重力异常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中期预报 滇西实验场 地震前兆 云南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滇西实验场区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测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忠华 苏有锦 刘祖荫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通过对滇西实验场区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测量的计算分析表明:1996年2月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实验场区5个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测量的测点中,只有位于程海断裂带上的永胜测点(震中距82km)在震前1年左右出现巨变异常... 通过对滇西实验场区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测量的计算分析表明:1996年2月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实验场区5个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测量的测点中,只有位于程海断裂带上的永胜测点(震中距82km)在震前1年左右出现巨变异常,而距震中最近的丽江测点(震中距42km),震前并没有显著的异常变化,但却有很大的同震变化。其它3个测点看不出与该次地震有明显联系的变化。尝试性地进行了两种计算,可能对孕震地区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测量 地震前兆 滇西实验场 水准测量
下载PDF
全天候多功能测量实验场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焦明连 董春来 杨爱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7期104-106,共3页
测绘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测量实验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测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全天候多功能测量实验场的必要性,介绍了测量实验场建设的方法和内容,分析了测量实验场产生的初步效果。
关键词 测量 实验场 建设 功能 效果
下载PDF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洪涛 王青华 +3 位作者 张新林 韦进 吴桂桔 胡敏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6-894,共19页
文中基于滇西地震实验场1986-2014年间近30a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重力场的长期变化背景。结果表明,重力场长期变化背景以负变化为主,年平均变化率约为-1.24×10^(-8)m/s^(2);空间分布上,重力场变化的剧烈程度与断裂带分... 文中基于滇西地震实验场1986-2014年间近30a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重力场的长期变化背景。结果表明,重力场长期变化背景以负变化为主,年平均变化率约为-1.24×10^(-8)m/s^(2);空间分布上,重力场变化的剧烈程度与断裂带分布和历史强震活动存在密切关联,红河断裂北段、龙蟠-乔后断裂对本地区的重力场变化和地震活动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界作用。结合地壳垂直形变、地壳结构和区域动力学背景对重力场变化机理进行分析,重力场整体负变化趋势可能反映下地壳物质流引起的地表隆升和地壳增厚,而重力场变化空间分布的细节则与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具体断裂带的活动特性以及相关的局部性物质分布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 流动重力观测 重力长期变化 地表垂直位移
下载PDF
数码相机内参数的实验场法标定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桂平 李小勇 钦桂勤 《测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介绍了数码相机的径向畸变、偏心畸变和像平面内仿射畸变对像点影响的畸变差模型;采用实验场法对内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视觉测量 实验场法标定 畸变差 内参数
下载PDF
测量标准实验场地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效军 刘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1-63,共3页
介绍同济大学测量系教学改革项目"测量标准实验场地的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 建设 实践 教学改革 场地 同济大学 测量标准 项目 实验场
下载PDF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宗迪 施爱东 +1 位作者 吕微 陈建宪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6期1-11,共11页
1923年2月,中国文化界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论战缘起于张君劢在清华大学的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张在演说中对科学万能的思想倾向提出批评,力主划清科学与人生观的界限,着力提倡宋明理学。这一观点受到了以丁文江为代表... 1923年2月,中国文化界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论战缘起于张君劢在清华大学的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张在演说中对科学万能的思想倾向提出批评,力主划清科学与人生观的界限,着力提倡宋明理学。这一观点受到了以丁文江为代表的科学派的严厉批评。西方世界将这种观念分歧称做“斯诺命题”。1952年,经济学家哈耶克(F.A.Hayek)的《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出版,率先在西方文化界掀起了对于科学的反动。几年之后,物理学家斯诺(C.P.Snow)在剑桥大学做了题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的演讲,认为科学所应得到的尊崇和重视还远远不够。后来,人们就把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这种对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的互相对立现象称为斯诺命题。今天,在一贯波澜不惊的民俗学圈内,也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文与科学的论战。最近,“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网站关于“田野是什么”的论争,无疑可以看做是斯诺命题在民俗学界的一次强势回应。其中涉及到许多关于人文学科的学术伦理与科学哲学的问题,对于我们清理民俗学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学术思路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有意思的是,这场论争不是发生在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而是发生在人文学科内部。论争的两个发起者施爱东和刘宗迪,都是原本出身于自然学科,后来从事人文学科的青年学者,这一论争被学界同人戏称为“石榴(施刘)之争”。论争引起了许多民俗学同人的关注,成为近期民俗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以下为论争双方的前期论辩整理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研究 丁文江 实验场 人文学科 民俗学者 两种文化 中国民俗学 民间文化 青年论坛 傲慢与偏见
下载PDF
野外实验场地球物理电磁数据采集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建华 林品荣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7-1384,共8页
地球物理电磁数据观测实验场的建立在国内仍属空白,根据开展电磁法的方法技术要求,我们率先选择具备条件的已知矿区作为实验场地,开展了包括国内、外多种型号电磁法仪器(GDP-32II、V8、DEM-V、DJS-8A)的相同装置下的同剖面同点位对比试... 地球物理电磁数据观测实验场的建立在国内仍属空白,根据开展电磁法的方法技术要求,我们率先选择具备条件的已知矿区作为实验场地,开展了包括国内、外多种型号电磁法仪器(GDP-32II、V8、DEM-V、DJS-8A)的相同装置下的同剖面同点位对比试验.对野外实验场上所开展的不同方法每种仪器的数据采集方式与取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与地质资料进行了结合分析;通过地球物理电磁数据的综合观测研究,形成标准化的数据,将对电磁法仪器开发、仪器引进提供实验检测场地与标准的检测数据,促进地球物理电磁探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电磁法 实验场 GDP-32II V8 DEM-V
下载PDF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验场:2004年6级地震及其对地震物理和地震预测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国民 钮凤林 邵志刚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55,共11页
介绍了美国中加州帕克菲尔德(Parkfield)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建设、运行和试验场工作期间发生的2004年6级地震的情况。着重阐述了在实验场20多年的地震预测研究中遇到的一系列科学问题以及一些新的认识。这些科学认识包括:对活动构造破裂... 介绍了美国中加州帕克菲尔德(Parkfield)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建设、运行和试验场工作期间发生的2004年6级地震的情况。着重阐述了在实验场20多年的地震预测研究中遇到的一系列科学问题以及一些新的认识。这些科学认识包括:对活动构造破裂分段的研究是地震长期预测的基础;无震滑动是地震预测中的一大难点和障碍;地震复发模型具有的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且在预测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其对地震预测中常用原则——前兆异常重现性和相似性的挑战等。这些认识对地震预测研究与实验场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克菲尔德 地震预报 实验场
下载PDF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国华 罗增雄 +1 位作者 赖群 罗伯华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5年第2期66-73,共8页
本文对澜沧─耿马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之前,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变化有一个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下降时段,震后迅速恢复。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地震实验场 澜沧-耿马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