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需求研究
1
作者 欧云 叶秀娟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2期242-244,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梳理家庭寄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家庭寄养在数量、分布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借鉴国内外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的实践经验,提... 本文针对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梳理家庭寄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家庭寄养在数量、分布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借鉴国内外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的实践经验,提出社会工作可从寄养家庭选择与匹配、寄养儿童适应与心理健康支持、寄养家庭支持与监管等方面介入,以提升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质量与效果。本文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社会工作 介入策略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服务视角下家庭寄养模式本土化的路径探析
2
作者 王心如 《女报》 2024年第13期0196-0198,共3页
儿童福利社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寄养模式方面的瓶颈问题。文章从社会工作服务视角出发,探讨家庭寄养模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实践路径。首先,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分析了中国家庭寄养模式面临的挑战,包括寄养父母认... 儿童福利社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寄养模式方面的瓶颈问题。文章从社会工作服务视角出发,探讨家庭寄养模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实践路径。首先,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分析了中国家庭寄养模式面临的挑战,包括寄养父母认知偏差、寄养过程执行不严谨、社会组织参与低、政策体制不健全等。然后,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提出家庭寄养模式的实践路径,包括帮助矫正认知偏差、评估寄养工作、促进社会参与、加强政策支持等。最后,对未来中国家庭寄养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模式 儿童福利社会化 本土化
下载PDF
家庭寄养儿童的需要逻辑与服务供给困境——基于嵌入性的视角
3
作者 陈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131,共14页
随着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深入开展,寄养儿童的社会融合与发展成为家庭寄养政策的核心问题。基于实地调查,笔者通过梳理寄养儿童现实发展需要,并以嵌入性的研究视角,重点分析了家庭寄养服务满足寄养儿童需要的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式供给... 随着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深入开展,寄养儿童的社会融合与发展成为家庭寄养政策的核心问题。基于实地调查,笔者通过梳理寄养儿童现实发展需要,并以嵌入性的研究视角,重点分析了家庭寄养服务满足寄养儿童需要的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式供给与寄养儿童现实需要的不匹配,是导致寄养儿童发展需要未获满足的根本原因。要确立以需要为导向的寄养儿童融合发展的制度理念,通过政府主导来引领资源与服务供给要素的结构整合,营造包容性社会环境并重视寄养关系的重塑以提供精准的服务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寄养儿童 需要 服务供给 嵌入性
下载PDF
日本家庭寄养制度探析
4
作者 江新兴 常梦斐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6期41-50,共10页
日本家庭寄养制度始于1948年,随着二战后保护战争受害儿童事业的结束逐渐走向衰退。20世纪90年代后,受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儿童权利以及日本国内虐待儿童成为社会问题的双重影响,政府在对需要保护的儿童实施社会养育时,确立了家庭寄养优先... 日本家庭寄养制度始于1948年,随着二战后保护战争受害儿童事业的结束逐渐走向衰退。20世纪90年代后,受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儿童权利以及日本国内虐待儿童成为社会问题的双重影响,政府在对需要保护的儿童实施社会养育时,确立了家庭寄养优先的原则。现行寄养家庭包括四个类型,其实施体制则由都道府县、儿童咨询所与各支援机构组成。近年来,日本的家庭寄养委托率虽然稳步提升,但进展依旧缓慢,存在着知名度不高、与“领养”混淆、民众成为寄养家庭的意向不高以及寄养家庭数量不足等问题。对此,日本政府从制度改革、扩大宣传、完善支援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制度 寄养家庭 需保护儿童 儿童福利 社会养育
下载PDF
社会工作视角下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分析
5
作者 邢元梅 《就业与保障》 2023年第7期100-102,共3页
寄养家庭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孤残儿童寄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以来,在关爱儿童健康成长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探索多种孤残儿童照料机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寄养家庭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孤残儿童寄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以来,在关爱儿童健康成长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探索多种孤残儿童照料机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推动我国整个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并探索了寄养家庭的亲子关系,从而帮助孤残儿童能够更好地融入寄养家庭,并与寄养家庭成员实现良好互动,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最终能够顺利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儿童成长
下载PDF
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 儿童家庭寄养 寄养家庭 寄养儿童 家庭寄养服务机构 寄养协议 责任
下载PDF
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曾凡林 昝飞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0-582,共3页
本研究运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对上海市的 70名家庭寄养及 31名在院的孤残儿童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 ;家庭寄养有助于孤残儿童的适应能力的发展 ,而且传统的隔离式孤残儿童养育方式向融合式转变是成功的 ;孤残儿童的寄养年龄越小 ,... 本研究运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对上海市的 70名家庭寄养及 31名在院的孤残儿童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 ;家庭寄养有助于孤残儿童的适应能力的发展 ,而且传统的隔离式孤残儿童养育方式向融合式转变是成功的 ;孤残儿童的寄养年龄越小 ,其适应能力越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孤残儿童 转变 安置 评定量表 传统 社会适应能力 养育方式 适应行为 名家
下载PDF
美国儿童家庭寄养体系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8
作者 满小欧 李月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533,共7页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分为普通家庭和亲属寄养,其核心理念是"稳定"与"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倡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融合。进入寄养体系的儿童...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分为普通家庭和亲属寄养,其核心理念是"稳定"与"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倡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融合。进入寄养体系的儿童主要因为受虐待或忽视,难于管教和遭受父母遗弃。美国儿童寄养体系常用的评估标准是从安全性和永久性两个维度中抽取的六项指标,分别为:虐待重发率,寄养儿童虐待/忽视率,重新进入寄养系统率,与原生家庭重新融合时间,获得收养时间,寄养安置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儿童福利 寄养理念 评估机制
下载PDF
上海家庭寄养孤残儿的社会生活能力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子才 钱冬梅 +2 位作者 唐彩虹 王嘉春 王季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3-424,共2页
目的 研究福利院孤残儿被家庭寄养后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现状。方法 对 12 4例寄养孤残儿用婴儿 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定其社会适应性行为 ,并用适当的智测量表测定其智商 ,综合评估。结果 生活能力量表测定 32例正常 ,41例可疑... 目的 研究福利院孤残儿被家庭寄养后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现状。方法 对 12 4例寄养孤残儿用婴儿 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定其社会适应性行为 ,并用适当的智测量表测定其智商 ,综合评估。结果 生活能力量表测定 32例正常 ,41例可疑 ,5 1例异常。异常者轻度 2 9例 ,中度 16例 ,重度 4例 ,极重度 2例。智测结果与生活能力量表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家庭寄养可提高和改善孤残儿的智力水平 ,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孤残儿 社会生活能力评估 上海
下载PDF
农村家庭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测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云霞 王晨光 +3 位作者 宋秀 马凤英 李亚萍 胡志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农村家庭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适应行为的差异。方法 农村家庭寄养儿童 2 2名 ,福利院集中供养儿童 2 6名 ,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 农村家庭寄养儿童总的适应行为水平ADQ为 86 .77,... 目的 比较分析农村家庭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适应行为的差异。方法 农村家庭寄养儿童 2 2名 ,福利院集中供养儿童 2 6名 ,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 农村家庭寄养儿童总的适应行为水平ADQ为 86 .77,属正常范围 ,福利院儿童ADQ为 80 .2 3 ,在边界范围。三种功能因子进行比较 ,认知功能因子有显著性差异 ,独立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功能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家庭寄养方式对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可能有良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福利院 适应行为 儿童
下载PDF
中美家庭寄养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7
11
作者 乔东平 谢倩雯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寄养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制度化的进程至今面临挑战。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中国与美国家庭寄养的历史发展、理念和政策演变、现状和实践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在价值取向和政策体系...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寄养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制度化的进程至今面临挑战。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中国与美国家庭寄养的历史发展、理念和政策演变、现状和实践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在价值取向和政策体系上有很大差异,寄养对象也不完全相同,但美国家庭寄养160年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并预测了中国家庭寄养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理念 政策 实践 中美比较
下载PDF
上海市内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智力现状评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子才 唐彩虹 +2 位作者 钱冬梅 朱佳静 王季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0-301,共2页
评析124例孤残儿被寄养后的智力发展及家庭寄养的意义,用智力测验和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定IQ,结果IQ正常27例,边缘30例,弱智63例,无法测定4例。53/63例弱智中,轻度34例,中度17例,重度及极重度各1例。生活能力量表测定结果大致相似。说明... 评析124例孤残儿被寄养后的智力发展及家庭寄养的意义,用智力测验和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定IQ,结果IQ正常27例,边缘30例,弱智63例,无法测定4例。53/63例弱智中,轻度34例,中度17例,重度及极重度各1例。生活能力量表测定结果大致相似。说明约50%寄养孤残儿已很好或较好地回归社会家庭生活中。领养开始年龄小、时间长,其智力发展好或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孤残儿童 智力
下载PDF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对湖南C市社会福利院弃婴养育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风梅 阳茜 《青年探索》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家庭寄养是一种新型现代的儿童养育方式。生活在福利院的儿童与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会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和深度个案访谈分析和比较福利院集中供养儿童与家庭寄养儿童在身体成长,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各方... 家庭寄养是一种新型现代的儿童养育方式。生活在福利院的儿童与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会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和深度个案访谈分析和比较福利院集中供养儿童与家庭寄养儿童在身体成长,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差异,发现家庭寄养模式将对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福利院
下载PDF
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秦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6-849,908,共5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院舍集中养育模式对孤残儿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集中养育模式的不足。但是,在寄养过程中也存在...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院舍集中养育模式对孤残儿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近年来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集中养育模式的不足。但是,在寄养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专业社工的介入,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寄养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真正维护孤残儿童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社会工作 社会融入
下载PDF
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评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迎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2,共3页
对城市孤残、失依儿童的社会救助,传统上采用政府包办、院内供养的模式。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深入,这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昆明市儿童救助机构提出并加以实施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将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 对城市孤残、失依儿童的社会救助,传统上采用政府包办、院内供养的模式。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深入,这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昆明市儿童救助机构提出并加以实施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将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寄养模式加以本土化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是对传统的集中供养模式的重要创新。它为探索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弱势人群急剧上升与政府福利供应不足的矛盾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可行性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社会救助模式 昆明模式 家庭寄养
下载PDF
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原因分析——云南安宁市草铺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银平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寄养儿童与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孩子有着非常大的环境和身心发展差异。进入寄养家庭的儿童在一年的寄养生活后 ,其生理、心理、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其中在生活技能、排泄习惯、语言表达力、性格特征、社会交往能力等方... 寄养儿童与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孩子有着非常大的环境和身心发展差异。进入寄养家庭的儿童在一年的寄养生活后 ,其生理、心理、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其中在生活技能、排泄习惯、语言表达力、性格特征、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会相对成熟起来。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农村家庭寄养儿童的尝试性做法 ,为孤残儿童的特殊培养找到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寄养 孤残儿童 生理心理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晶 韩芳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为例,通过对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寄养基地、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和半完全参与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遴选制度实施不规范... 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为例,通过对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寄养基地、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和半完全参与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遴选制度实施不规范、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配对缺乏科学性、家庭寄养关系的中断或变更、寄养家长康复技能培训不足、家庭寄养社会资源整合不足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并分别从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寄养工作、建立寄养家长常规培训制度以及建立国家、儿童福利机构、寄养家庭、社会四方良性互动的孤残儿童社会救助体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社会工作者 社会救助体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空间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细香 阳海霞 《社会工作》 2011年第4期68-70,共3页
自90年代以来,福利院集体照顾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999年国家民政部正式提出有关儿童社会福利改革的思想,并明确提出改变集中供养模式的指针。家庭寄养工作自开展以来,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响应。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自90年代以来,福利院集体照顾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999年国家民政部正式提出有关儿童社会福利改革的思想,并明确提出改变集中供养模式的指针。家庭寄养工作自开展以来,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响应。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回顾,立足我国家庭寄养工作的现实情况,指出了家庭寄养工作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中的介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寄养 社会工作 介入
下载PDF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暨“杭州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利峰 胡悦 罗思荣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7期44-47,共4页
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以来,国内逐步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且这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国内逐步得到了推广。杭州市儿童福利院自2000年开展... 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以来,国内逐步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且这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国内逐步得到了推广。杭州市儿童福利院自2000年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以来,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制度化的操作,但尚未形成一种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家庭寄养典型模式的研究,进而提出一种新的模式——"杭州模式",以期对杭州市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模式
下载PDF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探析——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朱孔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儿童福利、儿童保护的新模式。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至今已有10年。本文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研究个案,试图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理念、过程、方法... 在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儿童福利、儿童保护的新模式。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至今已有10年。本文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研究个案,试图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理念、过程、方法、技巧等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寄养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