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寓意于物”看苏轼美学思想的生态学智慧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存昌 崔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苏轼美学对“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观物态度的区分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物关系思想。“寓意于物”倡导人对世界采取一种自然适意的态度,是苏轼美学思想中生态学智慧的鲜明体现,其根源来自苏轼对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体认。这种生态... 苏轼美学对“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观物态度的区分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物关系思想。“寓意于物”倡导人对世界采取一种自然适意的态度,是苏轼美学思想中生态学智慧的鲜明体现,其根源来自苏轼对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体认。这种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生态问题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苏轼美学思想 寓意于物
下载PDF
苏轼“寓意于物”论与儒道佛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世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寓意于物 苏武 儒道佛思想 苏轼 随缘自适 天地 审美领域 庄子 审美态度
下载PDF
苏轼“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浅析苏轼外任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衡蓉蓉 《大舞台》 2011年第3期249-250,共2页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宝绘堂记》提出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人生态度,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揭示苏轼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 寓意于物 留意于物 审美态度 功利 非功利
下载PDF
“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的利与害——从苏轼《宝绘堂记》看古代文人参与书画活动的文化心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新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8,共3页
苏轼《宝绘堂记》中所提出的"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的理论观点,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儒学精神影响下参与书画活动的一种文... 苏轼《宝绘堂记》中所提出的"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的理论观点,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儒学精神影响下参与书画活动的一种文化心态——诗当以言志,文当以载道,画当以寄情,书当以悦性。寓意为之,皆进取之舟船;留意为之,则为结病之祸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王诜 寓意于物 留意于物
下载PDF
杞菊·巢菜·菖蒲——谈谈苏轼的“寓意于物”
5
作者 张崇琛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寓意于物”、物我相得、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文化心态 ,是苏轼经常都能保持乐观情绪的原因之一 ,也是他身处逆境时的重要精神支柱。密州时期的食杞菊 ,黄州时期的种巢菜 (即薇菜 ) ,以及迁谪期间的养菖蒲 ,便是他“寓意于物”的最好说明。
关键词 苏轼 寓意于物 文化心态 巢菜 杞菊 菖蒲 文学研究 中国 诗歌
下载PDF
浅析儒、佛、道思想的融合对苏轼“寓意于物”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静 《青海师专学报》 2006年第S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苏轼 寓意于物
下载PDF
志行高洁清气生--简谈“并蒂莲壶”清灵适心的形态结构和寓意于物的审美情趣
7
作者 金全大 《江苏陶瓷》 CAS 2021年第5期73-74,共2页
提起自然界中的植物“莲”,人们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宋代周敦颐那篇著名的《爱莲说》,由衷地对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种清廉高洁的品行赞赏有加。“并蒂莲壶”的造型结构取源于自然界中莲花的形态,运用紫砂传统的光素圆形器与点彩的工... 提起自然界中的植物“莲”,人们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宋代周敦颐那篇著名的《爱莲说》,由衷地对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种清廉高洁的品行赞赏有加。“并蒂莲壶”的造型结构取源于自然界中莲花的形态,运用紫砂传统的光素圆形器与点彩的工艺技法进行成型制作与装饰,清灵适心的形态结构中既饱含着对和睦恩爱、情深意重、洁净无瑕等独立人格魅力的崇尚,同时又以寓意于物的审美手段对“志行高洁、清正廉洁”的道德观以紫砂壶艺的形式进行渲染,让传统的题材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蒂莲壶 清灵适心 志行高洁 寓意于物
下载PDF
北宋“寓意于物”的书画鉴藏观
8
作者 尤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书画鉴藏 寓意于物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藏品 书画收藏
下载PDF
君子寓意于物
9
作者 韩天衡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10期4-9,共6页
兰室,是对居家斋室的一种雅称。唐代李泌别出心裁地为自己的家居书房取名“端居室”。自此蔚成风气,大凡达官贵人都风雅地为家室取个斋堂馆阁类的名号。若明代书画家文徽明就有玉兰堂、停云馆、玉磐山房、歌斯楼、悟言室等诸多的斋室。
关键词 蔚成风气 玉兰堂 文徽明 斋室 停云馆 风雅 寓意于物
原文传递
寓意于物——基于中国人文传统的思考
10
作者 唐书民 《中国油画》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我在山中度过了整个童年,最终为自己杜撰了一个中国:他令眼前的风景时隐时显,又使远处的山壑——想必有仙人居住!——无从攀登。这一切,便是我想象中的中国。……我恳求我的中国朋友,不要受西方的影响,而今此地,只是一片极度可怕... "我在山中度过了整个童年,最终为自己杜撰了一个中国:他令眼前的风景时隐时显,又使远处的山壑——想必有仙人居住!——无从攀登。这一切,便是我想象中的中国。……我恳求我的中国朋友,不要受西方的影响,而今此地,只是一片极度可怕的混乱!"这是巴尔蒂斯致北京书的部分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文传统 寓意于物 中国当代 思考 巴尔蒂斯 油画 艺术作品 西方文化 人与自然 中国绘画艺术
原文传递
“寓意于物”与“适意逍遥”——苏轼美学思想再探
11
作者 江梅玲 《中国美学研究》 2020年第1期66-78,304-305,共15页
与"留意于物"所呈现出的浓厚情感色彩不同,苏轼"寓意于物"的思想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以往说"意",往往注重主体精神,却不自觉忽视"意"其实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其天然具有"客观性"... 与"留意于物"所呈现出的浓厚情感色彩不同,苏轼"寓意于物"的思想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以往说"意",往往注重主体精神,却不自觉忽视"意"其实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其天然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两个层面。"寓意于物"要求艺术家对外物物性以及内在之理有高度的把握,笔下所呈现的是万物不断变化的自然之意。"意"也有主观性的特点,艺术家可通过外物呈现出自我情感及品性。而苏轼之所以强调创作的"无意"性,正是不断提醒人们不要局限于法度之内,而忘却了享受艺术过程本身的自由快乐。"寓意于物"包含了"取意于物","物我相融","意畅情出"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适意逍遥"是"寓意于物"过程中主体的精神状态。苏轼所希望达到的是不限于某个范围的"无适而不可"的境界。他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艺术化了,审美化了,于是能够在任何时候取"适之意",实现身心的自在和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意于物 留意于物 适意逍遥 美学思想 人生哲学
原文传递
“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
12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第8期63-63,共1页
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寓意于物',可以寄托情感、发掘旨趣、收获安宁,这是好事。... 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寓意于物',可以寄托情感、发掘旨趣、收获安宁,这是好事。可一旦'留意于物',便容易沉湎其中,乃至玩物丧志、精神懈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意于物
原文传递
留意物欲与寓寄情意——苏轼美学思想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世德 《天府新论》 1988年第2期50-54,共5页
苏轼的美学思想,是巴蜀美学史上的奇葩,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奇葩。随着对它整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相信,人们会认识到它也是世界美学史上的奇葩。 苏轼,不仅是宋代与以周敦颐为首的“洛学”、以张载为首的“关学”相鼎峙的“蜀学”的... 苏轼的美学思想,是巴蜀美学史上的奇葩,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奇葩。随着对它整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相信,人们会认识到它也是世界美学史上的奇葩。 苏轼,不仅是宋代与以周敦颐为首的“洛学”、以张载为首的“关学”相鼎峙的“蜀学”的领袖,而且是我国几百年之内在文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史 苏轼 书法 周敦颐 整理研究 关学 绘画 寓意于物 散文
下载PDF
超然物外:苏轼人生思考成熟的标志
14
作者 王启鹏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苏轼是个智者,他从小就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他青少年开始直至密州任上提出超然物外思想为止,分析研究他在各个时期对人生思考的言论和行动,得出了"超然思想的提出是他人生思考成熟的标志"的结论。文章还阐述了超然思... 苏轼是个智者,他从小就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他青少年开始直至密州任上提出超然物外思想为止,分析研究他在各个时期对人生思考的言论和行动,得出了"超然思想的提出是他人生思考成熟的标志"的结论。文章还阐述了超然思想对于认识人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人生思考 超然 寓意于物 思想成熟
下载PDF
寓意与联想
15
作者 梁成林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76-77,共2页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有的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叙述和描写来体现的,而有些则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叙述和描写来体现的.不管是直接叙述和描写,还是间接叙述和描写,这都有一个寓意的问题.文章的寓意深刻,就能...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有的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叙述和描写来体现的,而有些则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叙述和描写来体现的.不管是直接叙述和描写,还是间接叙述和描写,这都有一个寓意的问题.文章的寓意深刻,就能深刻地揭示主旨,引人深思;寓意不深,或没有寓意,文章就缺乏力量,就不能很好发挥文章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寓意,就是借其他事物以寄托本意.刘勰在《文心雕龙·赞颂》里说:"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苏轼在《宝绘堂记》里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里说:"叙事有寓理,有寓气,有寓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意于物 客观事 寓意深刻 联想 间接叙述 文章 直接叙述 刘熙载 思想认识 描写
下载PDF
苏轼“闲者便是主人”自然审美心境论探析
16
作者 刘汉君 《南海学刊》 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闲者便是主人”自然审美心境论,包含了苏轼对自然审美时应该保持何种心境的思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苏轼思想中的闲适心境。在苏轼看来,闲适心境并非指向虚无缥缈、远离尘世、沉沦认命,而是趋向自由、超脱执着、通晓天命的内... “闲者便是主人”自然审美心境论,包含了苏轼对自然审美时应该保持何种心境的思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苏轼思想中的闲适心境。在苏轼看来,闲适心境并非指向虚无缥缈、远离尘世、沉沦认命,而是趋向自由、超脱执着、通晓天命的内心状态。这样的闲适心境可以成为最适合的自然审美心境。二是闲适心境与自然审美。“闲”“超然”“快哉”“痴”“狂”,这便是闲适心境在苏轼自然审美中的具体呈现。三是审美“主人”的问题。苏轼认为,拥有闲适心境的人对万物毫无占有之心,他们不“留意于物”,只“寓意于物”,精神自由自在,从而成为万物审美层面上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自然审美 闲适心境 寓意于物 审美主人
下载PDF
苏轼的赏石审美观念
17
作者 周利美 吴壁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8-55,共8页
苏轼与石头结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爱石行为对宋朝赏石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苏轼的赏石观表现为:追求体形精巧,形状奇特的赏石趣味;尚自然、抽象化,且主观化的赏石行为;清供雅座、石附植物、以水养石、香炉熏石的赏石情境;“石丑而... 苏轼与石头结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爱石行为对宋朝赏石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苏轼的赏石观表现为:追求体形精巧,形状奇特的赏石趣味;尚自然、抽象化,且主观化的赏石行为;清供雅座、石附植物、以水养石、香炉熏石的赏石情境;“石丑而文”与“寓意于物”的赏石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石头 寓意于物 石丑而文
下载PDF
北宋文人画理论与佛教禅宗思想的联系
18
作者 高舒淇 《河北画报》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宋代文人阶级广泛出现,文人思想繁荣,文化的昌盛给各类思想提供了传播和孕育的空间。佛教自两汉时期进入中国,历经魏晋和唐代的大发展,虽中间有过灭法运动,但却从未中断,尤其是其宗派之一禅宗。宋代皇室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使得这一时期... 宋代文人阶级广泛出现,文人思想繁荣,文化的昌盛给各类思想提供了传播和孕育的空间。佛教自两汉时期进入中国,历经魏晋和唐代的大发展,虽中间有过灭法运动,但却从未中断,尤其是其宗派之一禅宗。宋代皇室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使得这一时期佛教禅宗广为流行,文人与禅宗之间也更为密切。许多文人与禅僧较好,听法讲经,不可避免地在其思想理论中受到了禅宗义理的影响。本文即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北宋文人画论及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试分析这时期各种文人画论与佛教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分别体现的佛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寓意于物 常理 脱俗
下载PDF
论苏轼作为寄寓之道的自然审美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相占 刘汉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89,共9页
寄寓是苏轼对人生在世状态的思考。从空间维度上,他提出“吾生如寄耳”,人只是寄寓天地间,一生漂泊;从时间维度上,他提出“人间如梦”,人生如同一场梦境,转瞬即逝。不过,他并未沉沦,而是通过自然审美生发出寄寓之道--齐同“寄”与“归”... 寄寓是苏轼对人生在世状态的思考。从空间维度上,他提出“吾生如寄耳”,人只是寄寓天地间,一生漂泊;从时间维度上,他提出“人间如梦”,人生如同一场梦境,转瞬即逝。不过,他并未沉沦,而是通过自然审美生发出寄寓之道--齐同“寄”与“归”,认山水最佳处为家;齐同“梦”与“觉”,化如梦人生为审美人生。苏轼的自然审美不是以自己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主客对立式观照,而是生发出注重自在自得的“寓意于物”的这种自然审美模式。从寄寓之道的角度探讨苏轼的自然审美,能够使自然审美超越审美对象的意义而获得生存哲学的意义,从而深化当代自然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寄寓之道 自然审美 家园意识 寓意于物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文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92,共2页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姚文放中国美学研究在前几年曾好好地“热”过一阵子,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实绩,于是我们有了一批纵论两、三千年中国美学史的宏篇巨制,其理论贡献和学术价...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姚文放中国美学研究在前几年曾好好地“热”过一阵子,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实绩,于是我们有了一批纵论两、三千年中国美学史的宏篇巨制,其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不可低估。然而与这种通史著作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研究 文艺美学 思想研究 儒道佛思想 美学思想 苏轼 审美态度 寓意于物 中国美学研究 审美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