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5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学表达及其叙事话语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俊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新表述,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诸多方面反映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面貌。少数民族文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和国家话语建构中,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新表述,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诸多方面反映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面貌。少数民族文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和国家话语建构中,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各民族的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几个方面表达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维度、时空维度及学科主体性角度重新梳理少数民族的话语结构,实现传统叙事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学叙事话语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表达 叙事话语 建构
下载PDF
边疆自觉、少数民族文学与当代中国观
2
作者 刘大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4,共11页
近现代中国由王朝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边疆的自觉,边民的发现、想象和书写,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观念基础。国际地理和国内空间的再认识与复杂化,意味着中国对于外部与内部、世界与自我的认知变化。在国内外多重因素所导致的... 近现代中国由王朝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边疆的自觉,边民的发现、想象和书写,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观念基础。国际地理和国内空间的再认识与复杂化,意味着中国对于外部与内部、世界与自我的认知变化。在国内外多重因素所导致的主动与被动的迁徙与流动中,地理、政治、社会与价值观念得以重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权国家。包容不同类型的文化于国家一体的内部,兼顾共同性与特殊性,促成了新中国多民族共同主体的再造。这个主体再造的过程,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意志体现与文化表达的当代属性。少数民族文学从属于社会主义文化新体系与格局的建构,成为总体性中华民族审美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进而形成了集体主义的美学风格。在经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后学”思潮的洗礼之后,如今需要重申社会主义早期文化实践的遗产,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文学 主体 共同体
下载PDF
延安解放区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3
作者 申朝晖 易辰希 李俭普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4-51,共8页
延安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团结与解放的重要基石,它从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族政策等方面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在团结御辱、共克时艰的民族解放激流中,少数民族作家纷纷投奔革命圣地延安,究其原因,既... 延安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团结与解放的重要基石,它从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族政策等方面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在团结御辱、共克时艰的民族解放激流中,少数民族作家纷纷投奔革命圣地延安,究其原因,既有民族解放的诉求,又有个人理想的探寻,也有成长环境的熏陶,他们的文学叙事丰富了延安解放区文学的同一性与多元化。延安解放区西南少数民族文学将时代共振与边地异动的主题相结合,呈现出了延安文艺与西南边陲艺术风格的交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了集体诗学与个体审美的相互关联。通过探究延安解放区西南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利于加深西南边地与中原内陆地区的联结,彰显各民族在共同奋斗中铸就的深厚情感与文化记忆,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丰厚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解放区 西南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与研究走向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联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84-89,共6页
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绩,并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走向。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创作与研究 新时期 少数民族作家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民族民间文学 玛拉沁夫 作家文学 维吾尔族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志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5-40,共6页
“温故而知新”。回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会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们这一代民族文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只有认识过去,总结经验,... “温故而知新”。回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会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们这一代民族文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只有认识过去,总结经验,才能正视今天,面向未来。这便是本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学院 英雄史诗 文学工作者 编写工作 民间文学 《江格尔》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建构
6
作者 聂章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文学对于文化记忆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具有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多种方式书写中华儿女的血脉联系。重述神话,以当代语境和古老记忆对话,激发共鸣,传承记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 文学对于文化记忆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具有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多种方式书写中华儿女的血脉联系。重述神话,以当代语境和古老记忆对话,激发共鸣,传承记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填补中国历史中的少数民族视角,文学再现“我们悠久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通过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学书写,少数民族作家将“地方故事”融入“中国故事”,建构共享的国家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 中国故事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发展之背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研究之二
7
作者 欧造杰 《百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现象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背景和原因: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文艺扶持政策的出台,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兴起提供了制度和...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现象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背景和原因: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文艺扶持政策的出台,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兴起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的召开和民族文学学科意识的强化,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批评 背景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8
作者 苏珊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程发展至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对其进行实践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了少数民族文学史提炼各民族文...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程发展至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对其进行实践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了少数民族文学史提炼各民族文学美学风格、构建各民族文学经典的重要编写原则。少数民族文学史记述了大量各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例证,这是各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和发展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编写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建军 陈芬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80-86,共7页
将新世纪的少数民族文学置入全球化文化语境、文坛主流汉民族文学、边缘少数民族文学的三元互动格局中可以发现,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题材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应利用全球文化交流的时代契机汲取文学营养... 将新世纪的少数民族文学置入全球化文化语境、文坛主流汉民族文学、边缘少数民族文学的三元互动格局中可以发现,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题材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应利用全球文化交流的时代契机汲取文学营养,借鉴他人由边缘走向成功的创作经验;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探讨是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新亮点,未来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可尝试从跨文化、跨族际、跨国别三个向度探寻新的生长点;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更注重精品,少数民族作家坚持民族特色是其作品获得中国主流文坛、世界文坛认同的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全球化语境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基本经验——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研究之一
10
作者 欧造杰 《河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空前繁荣,为文学批评事业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其不仅建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知识体系,明确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地位,繁荣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而...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空前繁荣,为文学批评事业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其不仅建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知识体系,明确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地位,繁荣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而且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共同体提供了借鉴,为协调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关系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基本经验 批评共同体 地方性经验 文学批评机制
下载PDF
浅谈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学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1-17,共7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 比较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作品 长篇叙事诗 作家文学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史编纂语境下“民间文学”问题研究——基于何其芳的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继富 杜孝琼 《河池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6-33,共8页
1949年前,我国文学史主要为汉族文学史,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关注不够。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学受到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纂工作被国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何其芳,作为编写少... 1949年前,我国文学史主要为汉族文学史,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关注不够。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学受到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纂工作被国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何其芳,作为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的首倡者,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看待民间文学,从民间文学材料搜集、材料鉴别到史书内容编定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成为推动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 文学遗产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机遇、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清光 曾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着一种能够天然拉近情感的亲和力,"走出去"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和价值。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成效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中层规划。为推动...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着一种能够天然拉近情感的亲和力,"走出去"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和价值。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成效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中层规划。为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应加强路径规划、选题规划、实施多语种战略、明确翻译策略等方式与路径。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我们就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走出去"战略,让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共担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走出去" 优先路径 选题规划 多语种战略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46
14
作者 刘大先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5,共11页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批评处于边缘地位 ,且话语系统陈旧。当务之急 ,是摆脱主流/汉语文学批评影响的焦虑 ,树立自己独特的批评品格。这需要批评家批评范式的转型 ,有效吸收民俗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批评理论 ,明确自己的批评态...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批评处于边缘地位 ,且话语系统陈旧。当务之急 ,是摆脱主流/汉语文学批评影响的焦虑 ,树立自己独特的批评品格。这需要批评家批评范式的转型 ,有效吸收民俗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批评理论 ,明确自己的批评态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独特 少数民族文学 批评理论 批评态度 批评范式 少数民族作家 主流 批评家 民俗学
下载PDF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清光 李跃平 周绪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6,117,共9页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了由二元对立向多元一体的转变,在心理认知上体现了由民族视野向国家视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他者话语化用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建军 张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自我书写、历史重述及身份认同等重要问题的实践中,存在着对地方性知识、后殖民主义理论、生态批评等他者话语化用的内在逻辑,但也因主体性问题意识的悬置,存在着理论化用的片面性、问题域的混同以及理论产生背景的...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自我书写、历史重述及身份认同等重要问题的实践中,存在着对地方性知识、后殖民主义理论、生态批评等他者话语化用的内在逻辑,但也因主体性问题意识的悬置,存在着理论化用的片面性、问题域的混同以及理论产生背景的忽略等问题,从而陷入“游离”“迷失”“焦虑”等“他者化”困境。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制的价值追求,构成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实践的基本范式。研究者在批评实践中要立足该范式,注重观念层面、策略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守正创新,树立集“民族性-中华性-世界性”于一体的批评视野,为世界多民族文学发展繁荣提供中国智慧,进而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身份话语与主体性生产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新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162,共16页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当代六十年的建构史中,被给予了"社会主义民族文学"、"民族的民族文学"以及"后殖民弱势文学"三种身份定位。它们都是不同语境下话语的主体性生产的结果。通过历史的梳理与西方相关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当代六十年的建构史中,被给予了"社会主义民族文学"、"民族的民族文学"以及"后殖民弱势文学"三种身份定位。它们都是不同语境下话语的主体性生产的结果。通过历史的梳理与西方相关理论(尤其是后殖民身份话语、德勒兹等的"弱势文学"理论)的深入对话,我们既可能有效地破除困扰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中的简单性、本质化的认识误区,同时也可能从此一特定角度出发,推动中国文艺理论建设与世界对话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身份 主体 话语 生产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译介出版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杏玲 张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66,共4页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民族文化呈现出相互交融、相互包容,中华文化也亟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译介出版面临着成效低、数量少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译介出版...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民族文化呈现出相互交融、相互包容,中华文化也亟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译介出版面临着成效低、数量少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译介出版的困境,探讨并总结出解决困境的相应出路,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译介出版提供有效的见解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译介 出版
下载PDF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海外出版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4-67,共4页
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但是,对于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英译状况,国内学界却关注不多。我国出版界应积极参与,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英译作品和研究作品的出版中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 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但是,对于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英译状况,国内学界却关注不多。我国出版界应积极参与,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英译作品和研究作品的出版中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减少海外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误读,进而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海外出版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使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能真正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民族出版 中西对话 走出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现状及入史策略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彬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8,共5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少数民族文学存在逐渐弱化的现象。从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没有确定,划分少数民族文学的标准没有统一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入史逐渐弱化的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者...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少数民族文学存在逐渐弱化的现象。从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没有确定,划分少数民族文学的标准没有统一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入史逐渐弱化的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者,尤其是少数民族身份的研究者,为了撰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将具有少数民族族属身份的作家的所有文学作品都算作少数民族文学,从而导致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泛化。概念的泛化会导致编写文学史的学者难以遴选真正的少数民族作品,因此常常就采用弱化或者不入史的办法对待少数民族文学。要想扭转少数民族文学入史逐渐弱化的现状,我们应取的策略首先是明确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应界定为:作家的族属身份、作家的民族意识、作品的民族特质。在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时,按照这三点去划分少数民族文学,就能将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学写入文学史,从而可以避免将没有民族意识的作品以及汉族作家写作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等不是少数民族文学的作品写入文学史,造成混乱。坚持经典标准,遴选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入史,遴选优秀的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作品入史,这也是扭转少数民族文学入史逐渐弱化现状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族属身份 民族意识 民族特质 入史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