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所出《唐尚书省牒为怀岌等西讨大军给果毅傔人事》性质新解
1
作者 王圣琳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4-75,154,共13页
吐鲁番所出《唐尚书省牒为怀岌等西讨大军给果毅傔人事》是一件尚书省下西州都督府的符文,今残存两部分:文书第1~13行的原初性质可能是怀岌上皇太子的启文,第14~21行的原初性质可能是兵部司呈尚书都省的商量状,后者是对前者的处分意见... 吐鲁番所出《唐尚书省牒为怀岌等西讨大军给果毅傔人事》是一件尚书省下西州都督府的符文,今残存两部分:文书第1~13行的原初性质可能是怀岌上皇太子的启文,第14~21行的原初性质可能是兵部司呈尚书都省的商量状,后者是对前者的处分意见。通过分析这件文书的性质,有助于重新思考唐代刺文及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省 商量状 启文 刺文
下载PDF
唐宋尚書省符形態考論
2
作者 張雨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3年第3期79-102,392,共25页
唐代尚書省符是以“尚書省”為發文機構,由諸司郎官署位的下行文書,用以指揮公事或轉發制敕。宋元豐改官制以後,尚書省符雖然延續由諸司郎官署位的慣例,但其發文機構已變为“某司”,故宋人一度沿唐制將省符稱諸司符。不過,與唐代省符運... 唐代尚書省符是以“尚書省”為發文機構,由諸司郎官署位的下行文書,用以指揮公事或轉發制敕。宋元豐改官制以後,尚書省符雖然延續由諸司郎官署位的慣例,但其發文機構已變为“某司”,故宋人一度沿唐制將省符稱諸司符。不過,與唐代省符運作以省、司為中心不同,元豐以後省符運作以省、部为中心。而且,就現有資料來看,進入南宋不久,諸司符就已不見於史籍。因為在當時人,尤其是南宋後期人看來,省符的主體應是尚書六部,所以徑稱之部符。與此同時,六部印也從原來唐代尚書省諸司印中逐步分化出來,以區别於諸郎官廳印記。這都反映出唐宋之際六部在尚書省政務運行機制中走向實體化的轉捩點为元豐改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元豐 尚書省符 部符
下载PDF
《唐尚书省右司郎官考》考补——以新出石刻资料为中心
3
作者 曾涧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9期110-115,共6页
张忱石先生《唐尚书省右司郎官考》是研究唐代文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然唐代文献浩如烟海,郎官人物数目众多,新出石刻层出不穷,因此该书在资料的搜集上也偶有疏失,有些新出石刻文献也因成书时间的关系未曾寓目。文章以新出石刻资料为中... 张忱石先生《唐尚书省右司郎官考》是研究唐代文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然唐代文献浩如烟海,郎官人物数目众多,新出石刻层出不穷,因此该书在资料的搜集上也偶有疏失,有些新出石刻文献也因成书时间的关系未曾寓目。文章以新出石刻资料为中心,结合传世文献,对其略作考补,以期使其书更加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尚书省右司郎官考》 唐代 右司郎官 考补
下载PDF
《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補考》《唐尚書省右司郎官考》辨訂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婧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5-282,共28页
張忱石先生《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補考》(附《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補考》)在清人搜輯史料基礎上,增補唐代歷任左司郎官776人次、三院御史99人次;《唐尚書省右司郎官考》究索各類文獻,鈎沉排比右司郎官名簿,輯考郎官2152人次。兩部著... 張忱石先生《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補考》(附《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補考》)在清人搜輯史料基礎上,增補唐代歷任左司郎官776人次、三院御史99人次;《唐尚書省右司郎官考》究索各類文獻,鈎沉排比右司郎官名簿,輯考郎官2152人次。兩部著述用力精深,對唐代郎官資料搜討整理居功至偉。二書所存瑕隙,亦有待訂補,可考知立目失當45例,郎官人名、事迹誤失24例(含御史1例),任職編次失序26例,引證資料訛奪18例。二書已檢用資料中仍略有失1,可據以增立郎官名目8人次、增補任職書證17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補考》 《唐尚書省右司郎官考》 訂補
下载PDF
赵翼“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考辨——兼论金朝中后期尚书省与枢密院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武玉环 孙孝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39,共4页
金朝尚书省与枢密院的关系,赵翼认为"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此说不确。金朝自熙宗至金末,宰相对军事的参与是一直存在的。金朝后期,枢密院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未脱离尚书省节制。天兴元年(1232),省院合一,枢密院取消,是金朝... 金朝尚书省与枢密院的关系,赵翼认为"金中叶以后宰相不与兵事",此说不确。金朝自熙宗至金末,宰相对军事的参与是一直存在的。金朝后期,枢密院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未脱离尚书省节制。天兴元年(1232),省院合一,枢密院取消,是金朝后期尚书省与枢密院关系的最终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翼 金朝 省院关系 尚书省 枢密院
下载PDF
再论唐代尚书省四等官制的执行——以长官、通判官任职情况为中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孙盈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四等官制即长官、通判官、判官和主典共同判署文案,是唐律规定的官府行政运行模式。唐前期,尚书省六部在某些时期,由于长官或通判官缺任,只有三官判案。唐后期,除户部外的五部文案处理情况基本同于前期。唐代前后期行政运行模式没有实... 四等官制即长官、通判官、判官和主典共同判署文案,是唐律规定的官府行政运行模式。唐前期,尚书省六部在某些时期,由于长官或通判官缺任,只有三官判案。唐后期,除户部外的五部文案处理情况基本同于前期。唐代前后期行政运行模式没有实质改变,反映了唐宋变革之际,玄宗以后诸朝对前期制度改革的同时亦有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尚书省 四等官制 长官 通判官
下载PDF
金初行台尚书省与汉地统治政策 被引量:3
7
作者 鲁西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尚书省 燕京行台 枢密院 左丞相 《要录》 河南 金朝 地位与作用 都元帅 直接统治
下载PDF
论西魏尚书省的改革 被引量:5
8
作者 石冬梅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大统十二年(546)西魏改革了尚书省制度,将原来的六尚书三十六曹制改成了六尚书十二部制,尚书六部最后确定为吏、民、礼、兵、刑、工,郎曹十二部是:吏、民、礼、兵、刑、工、计、蕃、虞、膳、驾、宾。这次改革不仅确立了隋唐以至明清六... 大统十二年(546)西魏改革了尚书省制度,将原来的六尚书三十六曹制改成了六尚书十二部制,尚书六部最后确定为吏、民、礼、兵、刑、工,郎曹十二部是:吏、民、礼、兵、刑、工、计、蕃、虞、膳、驾、宾。这次改革不仅确立了隋唐以至明清六部的名称,而且还开启了北朝后期精简机构、归并尚书省郎曹的先声。其弊端是对尚书郎曹精简过甚,不便于政务的运行,这一点在随后实行的六官制度中得到了纠正,六官制度在六卿的体制下设立了大约二十二个相当于尚书省郎曹的机构,奠定了隋朝尚书省二十四司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 尚书省 六部 十二部 六官制度 太和新官制
下载PDF
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职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金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3-78,共6页
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职权张金铣一、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管辖范围金朝灭亡前,蒙金之间展开了持续二十余年的战争。战争初期,蒙古“所获城邑,即委而去,未尝置兵戍守”①,至多以归附之人留守所下之地。至12l5年,蒙古真正... 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职权张金铣一、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管辖范围金朝灭亡前,蒙金之间展开了持续二十余年的战争。战争初期,蒙古“所获城邑,即委而去,未尝置兵戍守”①,至多以归附之人留守所下之地。至12l5年,蒙古真正占领的只有金北京、中都及西京周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省 《元史》 神道碑 耶律楚材 课税所 燕京行台 札鲁忽赤 大断事官 中书省 中原地区
下载PDF
略论唐代的东都尚书省 被引量:1
10
作者 勾利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唐代中央职官在东都洛阳分设了一套职官体系,东都尚书省是唐代东都分司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都尚书省并不全盘照搬长安官制,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东都尚书省不设尚书令与左右仆射,以东都留守为长官。东都尚书省虽也设有吏、户、礼... 唐代中央职官在东都洛阳分设了一套职官体系,东都尚书省是唐代东都分司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都尚书省并不全盘照搬长安官制,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东都尚书省不设尚书令与左右仆射,以东都留守为长官。东都尚书省虽也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六部之下所设各司往往不齐备,六部的具体工作也和长安官制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东都 尚书省 分司
下载PDF
试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鸣飞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08年第1期17-30,共14页
传统观点多认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重用蒙古、回回大臣,滥封滥赏、聚敛剥削,导致元代政治走向衰败。实际上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具体考察元武宗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其封赠、考课、增加俸禄、举行郊祀等政治措施体现出明显的汉化因素... 传统观点多认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重用蒙古、回回大臣,滥封滥赏、聚敛剥削,导致元代政治走向衰败。实际上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具体考察元武宗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其封赠、考课、增加俸禄、举行郊祀等政治措施体现出明显的汉化因素,增海运、革钞法、加赋税等经济措施也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武宗 尚书省 改革 政治走向 经济措施 传统观点 政治措施 大臣
下载PDF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增补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浩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9-43,共5页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是清人赵钺、劳格对唐尚书省左司十三司郎官石柱题名的考订,今人岑仲勉曾予补订。然二氏所订仍有缺失、遗误。本文利用石刻文献、纸质文献互证互补、考订辨疑,增补了左司、吏部、司封、司勋、考功郎中、员外...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是清人赵钺、劳格对唐尚书省左司十三司郎官石柱题名的考订,今人岑仲勉曾予补订。然二氏所订仍有缺失、遗误。本文利用石刻文献、纸质文献互证互补、考订辨疑,增补了左司、吏部、司封、司勋、考功郎中、员外郎33人,为研究唐代政治,尤其是官制提供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省 郎官 石柱
下载PDF
汉唐时期尚书省的演变
13
作者 郝松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封建社会职官制度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引起变化的原因之一。汉唐时期尚书省职权的起落,体现出这种矛盾从“主书小吏”演变为“位极人臣”的宰相之职,又以其职高位重而渐被分权、终至衰落。
关键词 汉唐职官制度 尚书省 皇权 相权
下载PDF
北齐的并州尚书省
14
作者 左华明 《沧桑》 2004年第Z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北齐书》 尚书省 东魏北齐 并州地区 晋阳 军事集团 行台 高欢 尚书 《资治通鉴》
下载PDF
唐代尚书省档案管理中的南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更 綦中明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145,共2页
唐代是我国古代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尚书省南曹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文章对唐代南曹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其官员任职及职责进行分析,为我国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唐代 尚书省 南曹 人事档案 铨选考试
下载PDF
金天会四年“建尚书省”微议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博泉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4期37-40,共4页
金初占领辽、北宋汉人地区后实行汉官制。因为天会四年前已有关于尚书省职官的记载,而在全国推行汉官制始于金熙宗即位后,那么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金史·百官志·序》),与前后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虽然算不上... 金初占领辽、北宋汉人地区后实行汉官制。因为天会四年前已有关于尚书省职官的记载,而在全国推行汉官制始于金熙宗即位后,那么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金史·百官志·序》),与前后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虽然算不上金代官制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但至少是个费解的症结。我的看法,天会四年“建尚书省”是金太祖天辅七年“设中书省、枢密院”与金熙宗全面推行汉官制的一个中间环节。现就此讲点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省 枢密院 中书省 汉官 三省 官制 金熙宗 汉人 北宋 黄河
下载PDF
吐鲁番所出《唐尚书省牒》残卷考释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继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1-96,127-128,共8页
马斯伯乐《斯坦因中亚第三次探险所获中国古文书考样》(以下简称《考样》)中第264号文书为斯坦因1914年于吐鲁番墓葬所得。《考释》录文除漏掉一行外尚有若干文字的误识,今参照《考释》所附原件图版重录如下:
关键词 尚书省 吐鲁番出土文书 吐鲁番文书 译语人 阿史那 军事活动 处理意见 残卷 检校 唐律疏议
下载PDF
唐代的尚书省—寺监体制及其行政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楼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65-70,共6页
三省制及以之为基础的宰相制构成了唐代国家的最高决策部门,而寺监与尚书省及其相互的联系则构成了中央行政体系的骨架。故尚书省为一身二任的机关:对上,它参与三省的联合运行而从事最高决策;对下,它总辖寺、监、府、州而管辖实际政务... 三省制及以之为基础的宰相制构成了唐代国家的最高决策部门,而寺监与尚书省及其相互的联系则构成了中央行政体系的骨架。故尚书省为一身二任的机关:对上,它参与三省的联合运行而从事最高决策;对下,它总辖寺、监、府、州而管辖实际政务。关于前者,史界已多有论述,而对后者则几付阙如。这反映了政制史界长期以来重视中央甚于地方、重视政枢甚于一般机关的倾向。笔者以为,对理解整个行政体制而言,建领于政枢的角度固然也可能窥知全豹,但毋宁说自下而上的角度更来得亲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省 行政机制 唐代 行政过程 行政体系 行政体制 三省 运行机制 将作监 国家机关
下载PDF
南齐宗室所任尚书省诸职探析
19
作者 刘贺 薛海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8-60,共3页
从对南齐尚书省官员的统计分析看,南齐宗室在录尚书事和尚书令两职中占有较大比重。宗室任录尚书事者,颇有问鼎皇权之势。因而,南齐皇帝对录尚书事一职控制较为严格。与录尚书事职不同,南齐宗室任尚书令者不仅人数多、任职时间长,而且... 从对南齐尚书省官员的统计分析看,南齐宗室在录尚书事和尚书令两职中占有较大比重。宗室任录尚书事者,颇有问鼎皇权之势。因而,南齐皇帝对录尚书事一职控制较为严格。与录尚书事职不同,南齐宗室任尚书令者不仅人数多、任职时间长,而且任职者皆为皇帝亲信。与录尚书事和尚书令职相反,南齐宗室在左仆射、右仆射和诸部尚书等职中所占比例较小,世家大族在这些职位中则占据较大比例。南齐宗室没能对左仆射、右仆射和诸部尚书等职形成较强的控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齐 宗室 尚书省 任官
下载PDF
脱虎脱丞相史事探微——兼論元武宗朝尚書省之用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陳新元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3-250,共18页
脱虎脱是元武宗朝的尚書右丞相,也是"至大新政"中的核心人物,《新元史·脱虎脱傳》等論著中對其族屬及生平的介紹有不少謬誤和隱漏之處,本文通過勾稽元代史籍中的散見资料,考證出他是蒙古人,世祖時期曾在江南地區擔任高官... 脱虎脱是元武宗朝的尚書右丞相,也是"至大新政"中的核心人物,《新元史·脱虎脱傳》等論著中對其族屬及生平的介紹有不少謬誤和隱漏之處,本文通過勾稽元代史籍中的散見资料,考證出他是蒙古人,世祖時期曾在江南地區擔任高官,後因深度涉入至大末年的武、仁之争而被殺。同時本文還以脱虎脱等省臣的出身爲切入點,對武宗朝尚書省的用人取向進行了探討,指出過去認爲武宗任人唯親的看法並不客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虎脱 元武宗 尚书省 至大新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