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图像视觉设计艺术
1
作者 吉晨 《巴蜀史志》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是两汉时期墓室中出土的珍贵的造型艺术和图像视觉设计艺术品,是带有图像设计、文字设计和纹样设计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构件。两汉时期的画像砖是在传承秦代传统画像砖的基础上,历经创新、继承和发展的艰难过程... 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是两汉时期墓室中出土的珍贵的造型艺术和图像视觉设计艺术品,是带有图像设计、文字设计和纹样设计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构件。两汉时期的画像砖是在传承秦代传统画像砖的基础上,历经创新、继承和发展的艰难过程,使画像砖不论在艺术设计造型还是图像制作技艺等方面都得到极大进步和提高,是汉代设计造型艺术重要的视觉表现形式。画像砖和画像石一同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两汉时期 画像石 图像制作 建筑构件 巴蜀地区 图像设计 文字设计
下载PDF
巴蜀地区水口塔的形制特征与文化内涵初探
2
作者 曹罗誉 赵春兰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20-223,共4页
巴蜀地区传统聚落多因水而建,因水而兴,且水口处常见古塔矗立。尽管其形制、名称各有不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地聚落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物。在广泛挖掘和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实地踏勘调研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口塔,分析概... 巴蜀地区传统聚落多因水而建,因水而兴,且水口处常见古塔矗立。尽管其形制、名称各有不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地聚落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物。在广泛挖掘和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实地踏勘调研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口塔,分析概括了主要的形制特征及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揭示出水口塔作为重要地域性景观建筑在当代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文化景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水口塔 形制特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巴蜀地区城市公园休憩空间理景手法研究--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
3
作者 张锐娜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7期179-181,共3页
城市公园是较能直观反映一个地区建筑、景观特色的城市空间之一。而休憩空间是城市公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群在公园中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舒适的休憩空间。休憩空间内的小品、水体、景石、植物、铺装等各种元素共同发挥作用,对空间... 城市公园是较能直观反映一个地区建筑、景观特色的城市空间之一。而休憩空间是城市公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群在公园中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舒适的休憩空间。休憩空间内的小品、水体、景石、植物、铺装等各种元素共同发挥作用,对空间的舒适度产生很大影响。论文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对公园内的休憩空间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究城市公园休憩空间的理景手法,以及在巴蜀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特色景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城市公园 休憩空间
下载PDF
唐代早期巴蜀地区的佛教传播——基于《续高僧传·释玄奘传》的视角
4
作者 邹旻 《炎黄地理》 2024年第6期24-26,共3页
有唐一代,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播,对当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续高僧传·释玄奘传》为视角,对唐代早期巴蜀地区佛教传播历史进行考察,探究其传播路径及佛教文化对巴蜀地区政治文化的影响。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入,... 有唐一代,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播,对当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续高僧传·释玄奘传》为视角,对唐代早期巴蜀地区佛教传播历史进行考察,探究其传播路径及佛教文化对巴蜀地区政治文化的影响。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入,始于东汉时期。关于最早来到四川地区的僧人,各种说法不一,有学者结合《高僧传》和《佛祖历代通载》等文献,认为四川第一位僧人是前秦时代的涉公,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最先入蜀的高僧是释法和与单道开。但无论如何,通过大量汉代考古资料出土的佛教遗迹,基本可以认定,东汉时期巴蜀地区已有佛教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传播 《高僧传》 续高僧传 佛教文化 巴蜀地区 传播路径 单道开 玄奘传
下载PDF
巴蜀地区的杨柳科植物(一) 被引量:9
5
作者 赵能 刘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巴蜀地区 (原四川省地区 ) ,杨柳科植物包含 3个属、93个种 (以及大量的天然杂种和栽培品种 ) ,即杨属 (16种 ) ,原柳属 (6种 ) ,柳属 (71种 ) ,同时广泛分布于海拔约 5 0 0 0米以下的各个地区。本文包括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 ... 巴蜀地区 (原四川省地区 ) ,杨柳科植物包含 3个属、93个种 (以及大量的天然杂种和栽培品种 ) ,即杨属 (16种 ) ,原柳属 (6种 ) ,柳属 (71种 ) ,同时广泛分布于海拔约 5 0 0 0米以下的各个地区。本文包括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 ,及所有种和种下分类单位的正名、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杨柳科 杨属 原柳属 柳属
下载PDF
巴蜀地区的杨柳科植物(二)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能 刘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1-13,共13页
巴蜀地区 (原四川省地区 ) ,杨柳科植物包含 3个属、93个种 (以及大量的天然杂种和栽培品种 ) ,即杨属 (16种 ) ,原柳属 (6种 ) ,柳属 (71种 ) ,同时广泛分布于海拔约 5 0 0 0米以下的各个地区。本文包括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 ... 巴蜀地区 (原四川省地区 ) ,杨柳科植物包含 3个属、93个种 (以及大量的天然杂种和栽培品种 ) ,即杨属 (16种 ) ,原柳属 (6种 ) ,柳属 (71种 ) ,同时广泛分布于海拔约 5 0 0 0米以下的各个地区。本文包括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 ,及所有种和种下分类单位的正名、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杨柳科 杨属 原柳属 柳属 分种检索表
下载PDF
古代巴蜀地区针灸学术特点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楠 印帅 +1 位作者 兰颖 周建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62-1664,共3页
巴蜀地区作为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针灸医学的发展中占有先机,探寻巴蜀地区针灸学术发展的源头、总结提炼学术特点对理解针灸发生、发展渊源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巴蜀地区相关出土文物及部分医家的针灸学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梳理,... 巴蜀地区作为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针灸医学的发展中占有先机,探寻巴蜀地区针灸学术发展的源头、总结提炼学术特点对理解针灸发生、发展渊源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巴蜀地区相关出土文物及部分医家的针灸学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梳理,表明四川针灸置身于针灸医学的发展中占有先机,川籍医家通过总结中医经典及历代针灸学家学术思想,不断实践创新形成学术特点。其学术特点主要可以从针灸体系颇具特色,由博返约、惠泽后学,针药一理、针医汇通,针推灸焠、丰富临床,善治危症、针起沉疴5个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针灸 发展源头 学术特点
下载PDF
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特质与开发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苟安经 严琼芳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3-106,共4页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新兴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就农村而言,巴蜀地区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明显,具备了深度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从产业的角度,巴蜀地区的农村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特色农业资源、自然景...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新兴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就农村而言,巴蜀地区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明显,具备了深度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从产业的角度,巴蜀地区的农村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特色农业资源、自然景观、古镇、民俗文化和世居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五大类,这些文化资源的乡土性、休闲性和生态性特质正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立足于资源特质,采取资源整合和以城带乡等开发策略,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农村文化
下载PDF
景观视野下巴蜀地区典型线性文化遗产体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杜春兰 陈丹阳 《建筑遗产》 CSSCI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巴蜀地区人居文明传承悠久,因山川之势而成西南地区先民交流的重要走廊,走廊沿线孕育了大量文化遗产,成为今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文化瑰宝。过去学界的研究多聚焦于关键节点保护,对线性文化遗产体系整体性价值和系统性结构的认知还不... 巴蜀地区人居文明传承悠久,因山川之势而成西南地区先民交流的重要走廊,走廊沿线孕育了大量文化遗产,成为今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文化瑰宝。过去学界的研究多聚焦于关键节点保护,对线性文化遗产体系整体性价值和系统性结构的认知还不充分。线性文化遗产是动态的文化景观,从景观的视野审视巴蜀地区线性文化遗产,更有利于其价值体现。文章分析了巴蜀地区线性文化遗产的生成条件,厘清其主要类型及景观特征,并针对典型线路展开进一步的剖析,提炼出巴蜀地区线性文化遗产景观系统结构具有丰富性、变化性、渗透性、辐射性的特点,以期为区域遗产保护提供基础研究的资料和新视角,从而推动地区内线性文化遗产的景观价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线性文化遗产 结构特征 整体价值
下载PDF
巴蜀地区摩崖佛寺的流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5,共5页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摩崖佛寺 佛教的中国化
下载PDF
从《华阳国志》看巴蜀地区的农业状况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6,共6页
《华阳国志》记录了许多关于巴蜀地区农业的资料。本文根据该书相关记载,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论述了先秦秦汉魏晋时期巴蜀地区农业兴起、发展、衰落的开发历程,并简述了巴蜀地区水稻、黍、粟、芋、蒟、柑橘、荔枝、茶、麻布、... 《华阳国志》记录了许多关于巴蜀地区农业的资料。本文根据该书相关记载,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论述了先秦秦汉魏晋时期巴蜀地区农业兴起、发展、衰落的开发历程,并简述了巴蜀地区水稻、黍、粟、芋、蒟、柑橘、荔枝、茶、麻布、蚕丝等农业物产资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巴蜀地区 农业
下载PDF
《高僧传》所见部分东晋南朝巴蜀地区僧人事迹及推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
巴蜀地区的“高僧” ,多与当地政府官员有交往 ,佛教与世俗政治有着密切联系。巴蜀地区道教势力强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 ,也使得巴蜀地区的佛学 ,在境界上与三吴地区始终存在着差距。
关键词 《高僧传》 东晋南朝 巴蜀地区 佛教
下载PDF
巴蜀地区的“小神子”信仰及其文化谱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和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从明朝初年开始,大批汉族移民跟随远征的军队从江浙一带进入到西南地区,随之带来的邪恶神灵(如五通神等)被当地原住民贬称为"小神子"。在不同的族群文化和民间宗教快速嬗变的过程中,小神子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无意识的集体信... 从明朝初年开始,大批汉族移民跟随远征的军队从江浙一带进入到西南地区,随之带来的邪恶神灵(如五通神等)被当地原住民贬称为"小神子"。在不同的族群文化和民间宗教快速嬗变的过程中,小神子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无意识的集体信仰。据说其神性与一般的主神不同,虽然它能给主人家带来数不尽的财富,但若有人对之稍有不恭,它便行捉弄害人之事。因此普通村民对它都存有敬畏心理。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又不断添加进去一些想象和诬蔑的成分,最终使得小神子被妖魔化成为地道的恶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小神子” 历史记忆 民间传闻 文化谱系
下载PDF
宋代巴蜀地区的巫觋信仰与崇祀祠庙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春生 孙雪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5-21,共7页
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巫风盛行,巫觋和祠神信仰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病、求子、祛除自然灾害等。巫觋及其依附的神祠聚敛钱财,甚至对地方政权构成了潜在的危险,招致了朝廷至地方的打压。同时,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官员积极引导百姓信医... 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巫风盛行,巫觋和祠神信仰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病、求子、祛除自然灾害等。巫觋及其依附的神祠聚敛钱财,甚至对地方政权构成了潜在的危险,招致了朝廷至地方的打压。同时,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官员积极引导百姓信医不信巫,并树立有利于道德秩序和政治伦理建设的正祀之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巴蜀地区 巫觋 神祠
下载PDF
论魏晋时期巴蜀地区本土文学的寂寥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阿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9,共5页
魏晋时期,巴蜀地区仅出文学家14人,较之西汉巴蜀本土文学的辉煌及魏晋时期其他一些地区本土文学的发达,显得相当寂寥。所以如此的根源在于:蜀汉的人才政策与立国方针不利于巴蜀本土文学的成长,西晋巴蜀政治地位的下落有碍巴蜀文家的显... 魏晋时期,巴蜀地区仅出文学家14人,较之西汉巴蜀本土文学的辉煌及魏晋时期其他一些地区本土文学的发达,显得相当寂寥。所以如此的根源在于:蜀汉的人才政策与立国方针不利于巴蜀本土文学的成长,西晋巴蜀政治地位的下落有碍巴蜀文家的显名于世,西晋末年及东晋时代巴蜀政局的动荡导致巴蜀本土文学的整体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巴蜀地区 本土文学
下载PDF
傩祭仪式与目连赛戏——以巴蜀地区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志全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93-101,共9页
巴蜀地区的傩文化源远流长,傩戏种类繁多,民间的酬神还愿、袪病消灾、迎神赛会等,都离不了巫傩的参与。目连戏大兴之后,傩戏与目连戏迅速结盟,相互渗透,形成融端公傩仪、目连剧目于一体的酬神仪式体系。将傩戏和目连戏纳入到"赛会... 巴蜀地区的傩文化源远流长,傩戏种类繁多,民间的酬神还愿、袪病消灾、迎神赛会等,都离不了巫傩的参与。目连戏大兴之后,傩戏与目连戏迅速结盟,相互渗透,形成融端公傩仪、目连剧目于一体的酬神仪式体系。将傩戏和目连戏纳入到"赛会演剧"的整体考察之中,我们可看到,巴蜀地区的傩戏发展经历了原始崇拜、官民并举、隐遁民间和融合巫文化、道教、佛教甚至儒教等多种元素而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仪 目连戏 民间演剧 巴蜀地区
下载PDF
采茶戏与巴蜀地区采茶戏之音乐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锐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0-321,共2页
采茶戏是一种汉族戏剧,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采茶戏与盛产茶叶的地区有关,起源于赣南安远一带。每到采茶的季节,采茶的妇女们就会上山,一遍采茶一遍唱歌,来鼓舞劳动的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就被称为采茶歌。后来采茶... 采茶戏是一种汉族戏剧,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采茶戏与盛产茶叶的地区有关,起源于赣南安远一带。每到采茶的季节,采茶的妇女们就会上山,一遍采茶一遍唱歌,来鼓舞劳动的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就被称为采茶歌。后来采茶歌又与民间的舞蹈相结合,形成了采茶戏。由于地区的不同,采茶戏延生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巴蜀地区的采茶戏非常有自身的特色,虽然与传统的采茶戏有所区别,但其在音乐上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本文从音乐关系的角度,比较了采茶戏与巴蜀地区采茶戏之间的关系及其音乐特征,分析出两者之间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茶戏 巴蜀地区 音乐 关系
下载PDF
略考巴蜀地区的道教法印——以“灵宝大法司印”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远国 《文史杂志》 2003年第6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巴蜀地区 道教法印 灵宝大法司印 宗教文化价值 中国 文物考古
下载PDF
巴蜀地区古代侠义文化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正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93-98,共6页
巴蜀地区的侠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巴蜀先民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形成了剽悍劲勇、质直好义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侠义文化的一些原始特征。秦汉时期,秦赵燕等地豪侠迁徙入蜀,对蜀地侠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 巴蜀地区的侠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巴蜀先民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形成了剽悍劲勇、质直好义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侠义文化的一些原始特征。秦汉时期,秦赵燕等地豪侠迁徙入蜀,对蜀地侠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以地方豪强为特征的豪侠文化。两汉时期,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其附近地区,之后转移至乡邑边鄙地区,极为炽盛,谓为巴蜀旧俗。受这样一种浓郁的豪侠文化氛围影响,巴蜀地区的文人普遍具有一种侠义情结,而尤以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为代表,形成巴蜀地区文人任侠的独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朴素侠意识 豪侠文化 文人任侠
下载PDF
唐宋巴蜀地区杜集整理略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燕 《杜甫研究学刊》 2014年第1期44-52,共9页
杜集定本因蜀人王琪整理刊刻而流布于世,后代对杜集的整理研究莫不祖述此本。在王琪前后,蜀中整理、编撰、注释杜诗已是蔚然成风。本文拟对唐宋巴蜀地区杜集整理状况略作一番勾勒,以期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巴蜀杜诗学研究在杜诗学史上的... 杜集定本因蜀人王琪整理刊刻而流布于世,后代对杜集的整理研究莫不祖述此本。在王琪前后,蜀中整理、编撰、注释杜诗已是蔚然成风。本文拟对唐宋巴蜀地区杜集整理状况略作一番勾勒,以期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巴蜀杜诗学研究在杜诗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巴蜀地区 杜集整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