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9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大膀 司东 缪家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72,共12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AMO的形成机制与指数定义、AMO对东亚夏季和冬季气候的影响、AMO与其他大洋的协同作用。目前,关于AMO的形成机制仍有不同意见,传统观点认为AMO是气...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AMO的形成机制与指数定义、AMO对东亚夏季和冬季气候的影响、AMO与其他大洋的协同作用。目前,关于AMO的形成机制仍有不同意见,传统观点认为AMO是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尤其是大西洋经向翻转流造成的,但近期有工作指出AMO是气溶胶、火山喷发等外强迫驱动产生或是海洋对大气随机强迫的一种响应。AMO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调制东亚夏季气候,当AMO处于正位相时,东亚夏季风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反之亦然。同时,AMO正位相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强,欧亚大陆中纬度及中国北方偏冷;负位相时则大体相反。鉴于AMO的重要作用,加深理解AMO形成机制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有益于提升东亚气候的年代际预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 年代际气候变化 东亚夏季风 东亚冬季风
下载PDF
1979-2020年西北地区地表风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2
作者 王勇 周子涵 +3 位作者 王澄海 肖栋 秦豪君 黄武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0-1396,共17页
基于1979-2020年西北地区173个气象站点10 m风速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揭示了西北地区年、各季节风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2003/2004年年代际变化可能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1979-2020年趋势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风速增大区域主要... 基于1979-2020年西北地区173个气象站点10 m风速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揭示了西北地区年、各季节风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2003/2004年年代际变化可能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1979-2020年趋势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风速增大区域主要位于甘肃中部和东部、陕西、新疆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其余站点风速大体减小。呈现减小趋势的站点数明显多于增加趋势的站点数,呈现减小趋势站点平均地表风速大于整个西北平均的风速值,呈现增加趋势的站点的平均地表风速小于整个西北平均的风速值,并且在2004年后明显增大。年平均和各季节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1979-2020年趋势分布相似,时间序列的年代际变化发生在2000年前后。年平均和各季节第二模态除宁夏和陕西南部地区为负异常,其余站点大体均为正异常,其时间序列均发生了两次突变,分别发生在1987/1988年和2003/2004年。1987/1988年的西北地区风速变化成因已有大量研究,本研究重点分析了2003/2004年西北风速年代际变化成因的环流因子。从500 hPa位势高度2004-2020年与1988-2003年的合成差图可知,春季环流场呈现中亚-北欧的经向偶极子模态,夏季和秋季呈现为“丝绸之路”模态,冬季呈现“斯堪的纳维亚”模态,年平均呈现为北极涛动负位相。可见,2003/2004年前后四季和年平均环流背景变化都各有特点,它们如何影响中国西北地表风速2003/2004年的年代际变化的物理过程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风速 时空分布 年代际变化 西北地区 趋势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欧亚中高纬夏季极端高温年代际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索朗多旦 黄艳艳 +1 位作者 陈雨豪 王会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3,共11页
近几十年来频繁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命安全。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欧亚中高纬地区,首先评估了当前主流动力模式(CMIP6 DCPP)对于该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年代际预测水平,并构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 近几十年来频繁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命安全。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欧亚中高纬地区,首先评估了当前主流动力模式(CMIP6 DCPP)对于该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年代际预测水平,并构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的年代际预测模型。多模式集合平均(Multi-Model Ensemble,MME)的评估结果显示,得益于大样本和初始化的贡献,当前动力模式对于60°N以南区域(South Eurasia,SEA)展现了预测技巧,准确预测出了其线性增长趋势和1968—2008年间主要的年代际变率,然而模式对于60°N以北区域(North Eurasia,NEA)极端高温的年代际变率几乎没有任何预测技巧,仅预测出比观测低的线性增长趋势。基于86个初始场的动力模式大样本预测结果,RNN将2008—2020年间NEA和SEA极端高温的年代际变率预测技巧显著提高,距平相关系数技巧从MME中的-0.61和-0.03,提升至0.86和0.83,均方差技巧评分从MME中的-1.10和-0.94,提升至0.37和0.52。RNN的实时预测结果表明,在2021—2026年,SEA区域的极端高温将持续增加,2026年很可能发生突破历史极值的极端高温事件,NEA区域在2022年异常偏低,而后将呈现波动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DCPP 年代际预测 循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全球海表温度场中主要的年代际突变及其模态 被引量:61
4
作者 肖栋 李建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9-854,共16页
用滑动t检验法对NOAA提供的改进扩展重建的全球海表温度场(1867-2005年)的年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年代际突变的定量检验。给出了几个年代际突变时期的时空分布,这些时期有:1894~1901年、1905~1909年、1920-1930年、1939-1945年、195... 用滑动t检验法对NOAA提供的改进扩展重建的全球海表温度场(1867-2005年)的年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年代际突变的定量检验。给出了几个年代际突变时期的时空分布,这些时期有:1894~1901年、1905~1909年、1920-1930年、1939-1945年、1954-1958年、1973-1979年和1994-1998年,并确定了全球海表温度年代际突变的时间,不仅发现了大家熟知的1924、1942和1976年左右的突变,还发现了1894、1907、1956年和最近的1997年的突变。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是海温变化的敏感区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用合成差分析得到了全球海表温度场的年代际模态的空间分布,1895~1906年和1908~1923年、1925-1941年和1943-1955年以及1977-1996年和1998-2005年这三对模态分别在大部分海域大体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反位相结构,太平洋上各个时期均表现为PDO模态,只是强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大西洋的南北结构具有不对称性,增暖占主导地位。用滑动t检验法对PDO的年代际突变的信号进行了定量的检验,发现其年代际突变的时间依次为:1908、1924、1942、1956、1976和1997年,除了1894年的突变外,其余突变年份与上述全球海表温度场的年代际突变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说明PDO是全球海表温度场年代际突变的重要成员之一。假如存在1997年左右的突变,1998-至今时段就是全球海表温度场一个新的年代际背景,就其年代际模态而言,目前的强度比1943-1955时段的年代际背景还要强;就PDO目前的强度来说,与1909-1923和1957-1975这两个时段的强度大体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表温度 滑动t检验法 年代际突变 年代际模态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下载PDF
ENSO组合模态可预测性的季节-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怡然 郑飞 杨若文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组合模态(C-mode)是厄尔尼诺衰减期西北太平洋上空异常反气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常可以形成水汽输送通道,导致我国南部地区降水增多并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在拉尼娜期间则情况相反。利用1981—202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组合模态(C-mode)是厄尔尼诺衰减期西北太平洋上空异常反气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常可以形成水汽输送通道,导致我国南部地区降水增多并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在拉尼娜期间则情况相反。利用1981—202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数据集的表面风场资料分析了C-mode可预测性的季节-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C-mode在2000年以后的可预测性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其变率减小、强度减弱、信噪比降低等。在季节尺度上,C-mode存在“秋季预报障碍”,这与信号的季节循环密切关联,当C-mode在秋季进入衰退期时,信号强度最弱、变率最小,因此其秋季的可预测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组合模态 C-mode可预测性 季节-年代际
下载PDF
北极涛动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春霞 窦焘焘 +2 位作者 李倩 郝微微 汤旻轩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1187,共7页
利用小波变换和小波互相关分析法对1901—2000年的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的年代际振荡关系进... 利用小波变换和小波互相关分析法对1901—2000年的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的年代际振荡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1 000 h Pa高度场合成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个气候模态均有明显的多年代际尺度的振荡特征,且它们在各特征时间尺度上的振荡相关性存在显著区别,主要表现为:在60 a尺度上,AO超前PDO约4 a正相关,AO滞后AMO约12 a负相关;在20~30 a尺度上,AO超前PDO约12 a正相关;在30 a尺度上,AO超前AMO约8 a正相关。在60 a尺度上,超前PDO负位相4 a和滞后AMO正位相12 a的高度场合成结果为AO负位相;在20~30 a尺度上,超前PDO正位相12 a和超前AMO正位相8 a的高度场合成结果为AO正位相。合成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三个模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互相关 北极涛动(AO) 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
下载PDF
冬春两湖盆地地区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经向风南北反相位的联系
7
作者 姜玉洁 张玲 +2 位作者 朱寿鹏 白永清 智协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3-788,共16页
基于MERRA-2及ERA5逐月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EOF分析、线性回归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0~2020年长江流域中游两湖盆地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东亚经向风南北反位相模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尺度上两湖... 基于MERRA-2及ERA5逐月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EOF分析、线性回归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0~2020年长江流域中游两湖盆地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东亚经向风南北反位相模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尺度上两湖盆地地区AOD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20世纪80、90年代处于低值,21世纪初AOD持续升高,2010年后开始下降。空间场上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变化特征,高值区主要位于两湖盆地中部,以洞庭湖为中心呈南北纵向分布。进一步对两湖盆地AOD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异常关系的分析表明,在东亚经向风南北反相模的影响下,偏北风输送是影响两湖盆地AOD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气象原因。在年代际尺度上,当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面积增大,东亚大槽西移,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移时,东亚经向风南北反相模趋于正相位(即长江以北有异常偏南风、长江以南有异常偏北风)。此时,两湖盆地位于气旋性环流异常的底部,在异常的偏北风的作用下,西北地区的气溶胶向两湖盆地输送加强。且两湖盆地处于两个异常气旋性环流的中间,气压梯度小,风速偏弱,使得两湖盆地气溶胶输入大于输出,促进21世纪初AOD年代际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 (aerosol optical depth) 年代际 两湖盆地 冬春 经向风南北反相模
下载PDF
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8
作者 杨崧 林楠 张团团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东亚冬季风系统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环流系统,通过与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大槽和东亚西风急流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关注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 东亚冬季风系统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环流系统,通过与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大槽和东亚西风急流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关注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提取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南北移动、西北-东南传播型和东西移动模态,并研究这4种模态与冬季风的北部型、南部型模态关系。结果表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与2种东亚冬季风型的关系都不显著。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较强且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1995年后南北涛动中心受ENSO(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向东移动,阿留申低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的配置不利于中国东南部气压梯度的形成,导致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降低。另外,1975年后北大西洋涛动在中西伯利亚地区激发正位势高度异常,扩大传播型模态影响范围,给中高纬地区带来东北风异常,有利于北部型冬季风的形成,此时传播型模态与北部型冬季风显著相关。东亚冬季风系统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环流系统,通过与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大槽和东亚西风急流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关注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提取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南北移动、西北-东南传播型和东西移动模态,并研究这4种模态与冬季风的北部型、南部型模态关系。结果表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与2种东亚冬季风型的关系都不显著。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较强且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1995年后南北涛动中心受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向东移动,阿留申低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的配置不利于中国东南部气压梯度的形成,导致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降低。另外,1975年后北大西洋涛动在中西伯利亚地区激发正位势高度异常,扩大传播型模态影响范围,给中高纬地区带来东北风异常,有利于北部型冬季风的形成,此时传播型模态与北部型冬季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阿留申低压 年代际变化 ENSO
下载PDF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
9
作者 时文娟 冯俊乔 +3 位作者 王富军 王庆业 胡石建 张子叶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2-816,共15页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和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作为热带和副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主要模态,二者联系密切。本文基于梁氏-克里曼信息流理论确定IOD与SIOD互为因果,并利用Had...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和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作为热带和副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主要模态,二者联系密切。本文基于梁氏-克里曼信息流理论确定IOD与SIOD互为因果,并利用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数据以及NCEP大气再分析等数据分析了1950~2021年期间前期IOD对SIOD发展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规律。结果显示,IOD超前SIOD的相关关系在1976年和2002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转变。1950~1976年期间(P1),二者关系不显著;1977~2002年期间(P2),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当IOD超前SIOD 5个月时达到最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003~2021年期间(P3),二者相关性有所减弱,相关系数为-0.33。IOD与SIOD主周期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P2时期,IOD与SIOD之间存在显著的2~4 a反位相一致周期,而在P1、P3时期两者没有明显的同周期。与此同时,IOD超前SIOD时二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的位相转换有密切联系。PDO冷位相下,副热带印度洋大气环流响应较弱,海气背景不利于IOD对SIOD事件的激发。PDO暖位相能够通过ENSO加强赤道印度洋-太平洋的Walker环流异常,与赤道东风异常有关的反气旋环流促使热带西印度洋的正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向东南方向延伸,促进东南印度洋正SSTA的发展;IOD通过经向环流的垂直运动引起中纬度对流层高层辐散,产生等效正压Rossby波,与之相关的低层异常气旋环流通过“风-蒸发-海表面温度”(wind-evaporation-SST,WES)反馈诱导副热带西南印度洋负SSTA的发展,二者共同促进了次年冬季负SIOD事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北太平洋维多利亚模态(VM)与海洋性大陆秋季降水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10
作者 朱科旭 任保华 郑建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4-1456,共13页
本文利用HadISST和ERSSTv5海表温度、EN4次表层海温数据、CMAP降水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太平洋春季海表温度与海洋性大陆秋季降水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北太平洋维多利亚模态(VM)是北太平洋春季海表温... 本文利用HadISST和ERSSTv5海表温度、EN4次表层海温数据、CMAP降水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太平洋春季海表温度与海洋性大陆秋季降水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北太平洋维多利亚模态(VM)是北太平洋春季海表温度EOF第二模态,其与秋季海洋性大陆的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春季的VM为正(负)位相时,通常伴随太平洋经向模态的正(负)位相和西北太平洋的冷(暖)海表温度异常,海表温度梯度会导致赤道太平洋的西风(东风)异常,影响东传的赤道开尔文波,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暖(冷)海温异常,再通过Bjerknes正反馈,西风异常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维持到秋季,秋季时出现较成熟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再通过沃克环流,海洋性大陆出现异常下沉(上升)运动和低层辐散、高层辐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形势,产生降水负(正)异常。(3)春季的VM和秋季的海洋性大陆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在2003年发生了年代际转变,1979~2002年春季VM与秋季降水在年际变化上有显著的负相关,而2004~2020年相关关系转变为不显著。造成这个年代际转变的原因是北太平洋涛动(NPO)在2004~2020年强度减弱、位置移动,导致VM南部海表温度关键区受NPO的影响减弱,从而振幅减弱,使得VM的南部和北部海表温度关键区的经向梯度减弱,VM强度减弱,最终导致相关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维多利亚模态 海洋性大陆 秋季降水 北太平洋涛动 年代际转变
下载PDF
1961—2020年宁夏干旱事件年代际变化及风险评估
11
作者 王岱 崔洋 +1 位作者 王素艳 张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7,共13页
利用1961—2020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近40 a宁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宁夏干旱过程事件指标,并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宁夏年代际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宁夏干旱事件和主要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利用1961—2020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近40 a宁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宁夏干旱过程事件指标,并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宁夏年代际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宁夏干旱事件和主要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并探讨造成区域农作物年代际风险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60 a宁夏干旱事件的累积效应、持续时间以及强度指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宁夏中北部和南部山区分别在1980年和2010年前后出现趋势和均值的突变;干旱事件指标及致灾危险性指标大值区空间范围均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特征。(2)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不同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等级依次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受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加影响,在中南部地区其干旱风险呈逐年代际增大趋势;小麦干旱灾害风险增加幅度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引黄灌区,致灾危险性、小麦种植面积及GDP等级较高是2010s中部干旱带部分地区干旱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3)面对未来宁夏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灌溉用水不足的挑战,建议通过提高人工增雨能力、开发种植品种、退耕或移民等措施,减少干旱致灾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暴露度,从而降低当地玉米和小麦的干旱灾害风险等级。研究结果可为地方科学规划农业生产、高效利用水资源、抗旱救灾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促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事件 年代际变化 灾害风险评估 宁夏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凌情演变的年代际特征分析
12
作者 张小奇 郭卫宁 +1 位作者 任烽 张海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共3页
宁蒙河段是黄河防凌的重点河段,其凌情演变的年代际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做好防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宁蒙河段整体上呈现首凌、首封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水文站最大冰厚变薄,槽蓄水增量增大,开河凌峰及最大十日水量减小... 宁蒙河段是黄河防凌的重点河段,其凌情演变的年代际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做好防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宁蒙河段整体上呈现首凌、首封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水文站最大冰厚变薄,槽蓄水增量增大,开河凌峰及最大十日水量减小等特点。从热力因素、水流动力因素、河道边界条件和水利工程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凌汛期气温逐年代上升、水库运用改变径流年内分配使凌汛期来水偏多,河道淤积造成过流能力降低以及逐渐发展成熟的防凌调度思路是形成上述年代际特征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情演变 年代际 成因分析 宁蒙河段
下载PDF
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最大值年代际变异机理研究
13
作者 朱婷婷 王庆业 陈丽丽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1,共11页
已有研究表明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最大值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盐度位置的变化,而对于调控该年代际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利用1999—2022年的盐度数据,再现了盐度最大值位置的东北—西南向摆动,即2005年和2016年盐度位置偏东北,201... 已有研究表明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最大值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盐度位置的变化,而对于调控该年代际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利用1999—2022年的盐度数据,再现了盐度最大值位置的东北—西南向摆动,即2005年和2016年盐度位置偏东北,2011年和2022年偏西南。在此基础上,利用盐度收支分析与1.5层约化重力模式两种方法研究了1999—2022年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最大值的年代际变化机理,评估了淡水强迫、水平平流、垂直夹卷、水平扩散这4种因素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水平平流、淡水强迫的平均贡献最大,前者是驱动南太平洋海表面盐度最大值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因素,而淡水强迫项主要是引起盐度量值大小的年代际变化;垂直夹卷项与水平扩散项在盐度最大值年代际变化中的贡献可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海表面盐度 年代际变化 水平平流 淡水强迫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识别及年代际变化特征模拟
14
作者 黄睿茜 赵俊芳 +2 位作者 杨嘉琪 彭慧文 秦曦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9期1041-1052,共12页
采用深度学习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基于中国重要冬小麦种植区河南省的99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的气象、作物、灾情等多源数据,识别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发生情况,探讨冬小麦春季冻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LST... 采用深度学习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基于中国重要冬小麦种植区河南省的99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的气象、作物、灾情等多源数据,识别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发生情况,探讨冬小麦春季冻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较好实现冬小麦春季冻害的识别。2017-2020年LSTM模型模拟日最低气温结果与实际最低气温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8.73%,拟合优度R^(2)为0.90。结合冬小麦春季冻害指标和灾情资料,2017-2020年实际受灾情况与本研究模型模拟结果相符。(2)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轻度冻害危害在逐渐减弱,轻度冻害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轻度冻害的整体分布情况呈东北部高,西南部和东南部低,40a平均发生频率为0~1.75次·10a^(-1)。轻度冻害发生频率由0.843次·10a^(-1)逐步降至0.157次·10a^(-1),其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3)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重度冻害发生频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重度冻害40a整体分布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40a平均发生频率为0~2.75次·10a^(-1)。冬小麦春季重度冻害的发生频率由0.508次·10a^(-1)增至0.857次·10a^(-1),后减至0.289次·10a^(-1),重度冻害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整体呈减少趋势,但气候变暖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态势,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各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LSTM的冬小麦春季冻害识别模型,对各精度评价指标均有提升,冻害识别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一致,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面积冬小麦冻害识别提供思路和方法,对其他农业气象灾害识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冬小麦 春季冻害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对流层北极极涡强度和形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季节性特征
15
作者 高文哲 丁瑞昌 黄菲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3期724-734,共11页
基于1960~2020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5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数据,结合500 hPa描述北极极涡边界的特征等值线,本文定义并计算了对流层描述北极极涡物理特征的范围指数、强度指数和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60~2020年对流层北... 基于1960~2020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5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数据,结合500 hPa描述北极极涡边界的特征等值线,本文定义并计算了对流层描述北极极涡物理特征的范围指数、强度指数和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60~2020年对流层北极极涡的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初步探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极涡的强度和形态变化新特征及其与北极放大的关系。结果表明:1) 北极极涡的范围和强度具有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7月份极涡范围最小,强度最弱,极涡边界特征等值线(5560 gpm)呈四波结构;冬季1月份极涡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极涡特征等值线呈现三波结构。2) 北极极涡的综合指数与强度指数具有高度一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除夏季外,其他季节二者之间的相关达0.99以上。北极极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极涡强度的年代际减弱,年代际转折时间发生在1995年前后,秋季的年代际减弱最显著。3) 北极极涡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别是在春季绕极非对称的北极极涡中心在后一年代时段分裂成东西半球的欧亚和北美两个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极涡 对流层 环流指数 年代际变化 强度 形态变化 北极放大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累积能量与ENSO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
16
作者 吴元月 黄菲 许士斌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5期1189-1199,共11页
文章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盛季(7~9月份)、后季(10~11月份)西北太平洋(WNP)TC累积气旋能量(ACE)与ENSO事件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发现WNP TC盛季ACE与ENSO的相关性在198... 文章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盛季(7~9月份)、后季(10~11月份)西北太平洋(WNP)TC累积气旋能量(ACE)与ENSO事件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发现WNP TC盛季ACE与ENSO的相关性在1980年发生了年代际的突变,二者相关性由不显著变为显著的正相关。TC后季ACE与ENSO的相关性在1990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的突变,相关性由不相关变为显著的正相关。盛季、后季二者相关性年代际转变发生的事件不同,影响机制也不同。盛季ACE与ENSO相关性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连续型ENSO在1980年之前发生频次较高,减弱了ENSO对ACE的影响。后季ACE与ENSO相关性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是1990年之前,El Niño多为东太平洋型,在WNP激发的环流异常为偶极子型分布,不能影响ACE的总量,1990年之后,El Niño发生时异常对流的位置偏西,WNP大部分区域被气旋式异常环流控制,有利于TC的生成和加强,因此TC ACE与ENSO有较好的相关性。This paper utilizes the best track data of tropical cyclones from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long with NCEP/NCAR reanalysis atmospheric data, to analyze the decadal shif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 (ACE) of tropical cyclones (TC)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WNP) during the peak (July-September) and late (October-November) seasons and ENSO ev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NP TC ACE during the peak season and ENSO underwent a decadal shift in 1980, changing from non-significant to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season TC ACE and ENSO also experienced a decadal shift around 1990, changing from no correlation to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decadal shifts in correlation during the peak and late seasons occurre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were driven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The shift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ak season TC ACE and ENSO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high frequency of continuous-type ENSO events before 1980, which weakened the influence of ENSO on ACE. The reason for the shift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season TC ACE and ENSO is mainly because before 1990, El Niño was predominantly of the Eastern Pacific type, and the circulation anomalies it triggered in the WNP were of a dipole distribution, which did not affect the total ACE. After 1990, the position of anomalous convection during El Niño events shifted westward, and most of the WNP was controlled by cyclonic anomaly circulation, 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gene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Cs, hence the better correlation between TC ACE and EN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ENSO 相关关系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增暖对西太平洋台风的影响
17
作者 张权 明静 《自然科学》 2024年第5期812-822,共11页
本文利用NOAA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JTWC的台风数据集,以及NCEP/NCAR发布的再分析资料,探讨了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热带中太平洋的海温相较于1950~1979年的平均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 本文利用NOAA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JTWC的台风数据集,以及NCEP/NCAR发布的再分析资料,探讨了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热带中太平洋的海温相较于1950~1979年的平均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突变后海温增暖;2) 在此突变后,西太平洋的台风及强台风生成频率有所增加,但强度变化并不显著;此外,台风生成区域在地理上呈现出向东向南的扩展趋势,而登陆区域则向西向北移动;3) 热带中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通过调控一系列与台风生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辐射通量等气象要素,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研究为理解台风活动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的气候预测和台风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decadal change of SST in th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 on the typhoon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using the reconstructed SST data from NOAA, the typhoon dataset from JTWC, and the reanalysis data released by NCEP/NCAR.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ST in th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terdecadal abrupt change in the mid~1980s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condition from 1950 to 1979, and the SST warmed up after the abrupt change. 2) After this abrupt change, the frequency of typhoons and strong typhoons generated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increased, but the change in intensity was not significant;moreover, the typhoon generating region geographically showed an expansion trend from east to south, while the landfalling region moved from west to north. 3)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SST in th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 Oce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nhancement of typhoon activit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by regulating a serie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such a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radiation fluxe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yphoon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se studies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typhoon activity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ture climate prediction and typhoon 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中太平洋海温 年代际突变 西太平洋台风
下载PDF
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统计特征及年代际变化
18
作者 鲁子翰 李晓静 +1 位作者 唐佑民 李熠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4-1592,共9页
本研究利用基于统一卫星观测和识别方法产生的ADT-HURSAT气旋数据集,对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在1978~2017共40年的整体特征及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春季和秋季是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高发季节,孟加拉湾气旋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在... 本研究利用基于统一卫星观测和识别方法产生的ADT-HURSAT气旋数据集,对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在1978~2017共40年的整体特征及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春季和秋季是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高发季节,孟加拉湾气旋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在两个高发季节中均比阿拉伯海提前约一个月。北印度洋气旋的生成区域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海东部海域和孟加拉湾中部偏西海域。CS(Cyclone Storm)等级气旋更多生成于在北印度洋的偏北海域,ESCS(Extremely Severe Cyclone Storm)等级及以上的强气旋全部在5°N~15°N纬度范围内生成。对于年代际变化,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在秋季的生成数量平均每十年增加5个,生成区域在后二十年呈现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点,其中阿拉伯海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分别向西移动1.3°和3.2°(p<0.01),较孟加拉湾气旋变化更加显著,平均增强速率也超过孟加拉湾约20%。特别是,相比于前10年(1998~2007),阿拉伯海近10年(2008~2017年)热带气旋数量减少,气旋达到的最大强度提高至120 kt,孟加拉湾气旋数量自1998年以来较为稳定,气旋最大强度却持续降低,这与使用其他数据集的研究结果不同,表明数据集质量对气旋特征变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北印度洋潜热通量的年代际差异是控制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印度洋 热带气旋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潜热通量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19
作者 任子健 王江林 +1 位作者 徐贺年 秦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7,共14页
祁连山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年代际重大干旱事件对其植被、冻土等生态要素影响显著。根据前人所重建的干湿变化数据集,分析了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发生规律、演化趋势及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祁连山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年代际重大干旱事件对其植被、冻土等生态要素影响显著。根据前人所重建的干湿变化数据集,分析了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发生规律、演化趋势及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祁连山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呈现明显的湿润化趋势,且1951年之后的变湿趋势已超出了历史时期自然变率范围。(2)亚洲夏季降水数据集对研究区历史干湿状况代表性良好,该地区过去7次年代际干旱事件降水差异显著,其中严重程度最高的是1786—1796年干旱;4次年代际湿润事件持续时间差异显著,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发生在1968—2009年长达42 a的湿润事件。(3)年代际旱涝事件受气候外强迫和海温内部变率综合影响,太平洋和大西洋年代际海温模态变化及二者位相组合是调节祁连山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关键因子。太阳辐射与祁连山降水呈同相位变化,火山活动则主要影响年代际干旱事件。研究强调长时间背景对评估当前祁连山地区气候异常的重要性,并建议评估未来该地区发生重大旱涝事件风险时需综合考虑外强迫和海温内部变率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旱涝 小冰期 气候驱动因素 祁连山
下载PDF
青海高原生长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对气候暖湿化响应的年代际变化
20
作者 历正豪 王慧 +3 位作者 杨访问 李栋梁 石玉立 蒋元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5-2058,共14页
本文利用1982~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观测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近地面气温和地面降水率驱动数据集(CMFD),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偏相关和方差分析等方... 本文利用1982~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观测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近地面气温和地面降水率驱动数据集(CMFD),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偏相关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海高原生长季(5~9月)地表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暖湿化响应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1)1982~2018年,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达0.01(10 a)-1,但在空间上呈两极化发展,在青海高原东部和西南部植被显著变好(面积占57.3%)的同时,青海高原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地表植被表现为退化态势(面积占14.8%)。(2)1982~2018年青海高原气候整体呈暖湿化特征,但在19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显著的趋势变化,不同时段气候暖湿化的区域和强度存在差异,P1时段(1982~1998年)的增温强于P2(1998~2018年)时段,而P2时段的变湿强于P1时段;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在1998年之前为波动上升,趋势不显著,但从1998年开始出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这与青海高原地面降水率的变化相一致。(3)在青海高原气候暖湿化不同阶段,地表植被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在P1时段,水分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地表植被对热量因子(气温)以负反馈为主,增温不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特别是在黄河源区北部和青海湖附近;而在P2时段,在水分条件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地表植被对水分和热量因子均以正反馈为主,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出现了大范围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植被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气候暖湿化 气候响应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