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苏晓月 沈亚安 王艳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64只体重(29.25±0.35) kg、健康的杜寒杂交育肥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64只体重(29.25±0.35) kg、健康的杜寒杂交育肥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15%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试验3组的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肉羊饲粮中添加10%和15%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够改善肉羊的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发酵饲料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粪便微生物菌群 血清指标
下载PDF
菌酶发酵饲料对徐淮白山羊生产性能及胃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张林吉 任春芝 +6 位作者 贾燕 孙朋 任士飞 邱良伟 邱士刚 谭学桃 张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6-64,共9页
试验探究菌酶发酵饲料对徐淮白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10.0±2.0)kg健康白山羊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 试验探究菌酶发酵饲料对徐淮白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10.0±2.0)kg健康白山羊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20%的菌酶发酵饲料,饲喂180 d后屠宰,取样,对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和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等7项生产性能指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屠宰率、眼肌面积等9项屠宰指标和9项器官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的胴体重、屠宰率等6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十二指肠绒毛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Ⅲ组的瘤胃Chao1指数、Simpson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的拟杆菌门、纤维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丰度值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Ⅲ组的普雷沃氏菌属、丁酸弧菌属、纤维杆菌属和疣微菌属的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拟杆菌属和密螺旋体属的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Ⅲ组肠道的Chao1指数、Ace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厚壁菌门的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的丰度值显著降低(P<0.05);3个试验组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琥珀酸弧菌属、沙门氏菌属、弯曲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丰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徐淮白山羊日粮中添加10%~20%菌酶发酵饲料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胃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白山羊 酶发酵饲料 生长性能 微生物菌群 屠宰性能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孙趁意 赵建波 +1 位作者 李贵 刘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4只LDLR^(-/-)雄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选择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喂养生理盐水;选择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灌胃;选择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小鼠,应用CLA灌胃。...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4只LDLR^(-/-)雄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选择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喂养生理盐水;选择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灌胃;选择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小鼠,应用CLA灌胃。所有小鼠均正常喂养16周,每2周记录小鼠体重,第15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小鼠眼球血进行血清中脂质和胰岛素指标检测;采用RT-PCR分析回肠中炎症因子和肠道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ln)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组,高脂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回肠炎症水平增加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CLA干预后,干预组小鼠体重下降(P=0.025),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回肠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1),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P=0.006)和Ocln(P=0.004)相对表达量增加,厚壁菌门和双歧杆菌丰度增加。结论CLA可能通过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提高肠道双歧杆菌和厚壁菌门的丰度,减轻高脂组小鼠的体重、平衡紊乱的糖脂代谢、降低肠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恢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共轭亚油酸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媛媛 闫俊书 +5 位作者 宦海琳 奚雨萌 陈浩 李旭勇 刘艳玲 王胜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1,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与平均蛋重相近的43周龄健康蛋鸡18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生物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 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与平均蛋重相近的43周龄健康蛋鸡18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生物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如下: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升高,料蛋比、破蛋率及死淘率均有所降低。②第60天,试验组平均蛋重、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壳重和蛋黄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肠道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减少,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值升高,且群落多样性升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增强蛋鸡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改善蛋鸡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因此,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可为生物发酵饲料在蛋鸡饲粮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饲料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 王钊 +5 位作者 于昊 夏雨婷 李鹏 牛伟强 万永杰 茆达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期10 d,正式期50 d。试验结束后采集空肠组织及食糜(n=5),通过RT-qPCR检测黏膜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消化酶活性,高通量测序分析食糜微生物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BS组空肠黏膜细胞连接基因Claudin-1、Occludin、MUC-2和ZO-1,促炎因子IL-6、IL-10和TNF-α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IL-1β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2组空肠黏膜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BBS组食糜微生物Shannon、Chao1和Observed_otus指数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BBS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和F/B值显著降低(P<0.05);属水平上,BBS组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未分类厚壁菌属(Firmicutes_unclassified)、糖单胞菌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糖酵解菌属(Saccharofermentans)、毛螺科NK3A20菌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和聚乙酸菌属(Acetitomaculum)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16S rDNA基因组的PICRUSt 2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空肠微生物差异菌群主要富集在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原儿茶酸降解和L-亮氨酸降解通路。[结论]日粮添加30%蚕豆皮可降低空肠黏膜炎症因子IL-1β mRNA表达量,改变空肠食糜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调节肠道发酵环境。研究结果为蚕豆皮在养羊业发展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皮 湖羊 空肠 屏障功能 消化酶活性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黄颡鱼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士琦 郭慧 +4 位作者 张倩 王果 杜春莹 薛洋 李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黄颡鱼肌肉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5、27、33℃温度下冰藏黄颡鱼肌肉各质构指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各温度组TBA、TVB-N和MetMb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三组的TVB-N和MetMb含量在12 h冰藏期间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限值,15℃组TVB-N含量始终处于一级鲜度标准。各温度组肌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随冰藏时间延长而有所下降。微生物组分析表明在冰藏期间,三个温度组的黄颡鱼肌肉均未产生有害病原菌微生物。研究表明,宰杀后的黄颡鱼33℃时冰藏保鲜时长为4 h,27℃时冰藏保鲜时长为6 h,15℃时冰藏保鲜时长可达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冰藏 温度 肌肉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丹阳黄酒酒曲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磊 戴亦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该研究以江苏丹阳某黄酒酒曲为原料,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酒曲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细菌,而丰富度低于细菌。从样品中共注释到7个细菌门,10个细菌属;6个真菌门,14个真菌属。优... 该研究以江苏丹阳某黄酒酒曲为原料,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酒曲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细菌,而丰富度低于细菌。从样品中共注释到7个细菌门,10个细菌属;6个真菌门,14个真菌属。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泛菌属(Pantoea);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1%)为曲霉属(Aspergillus)、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芽枝霉属(Cladosporium)、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木拉克酵母属(Mrakia)、根霉属(Rhizopus)、镰刀菌属(Fusarium)、帚枝霉属(Saroclad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其中,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均为酒曲微生物中报道较少的属,其特性和功能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该研究结果为丹阳黄酒的发酵工艺改进和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酒曲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落结构
下载PDF
自然发酵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及细菌功能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文馨 安飞宇 +1 位作者 曹恺欣 乌日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中期(D2~D3)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后期(D4)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共检测到34个细菌属,发酵前期绝对优势菌属为未分类的蓝藻门(norank_c__Cyanobacteria),中期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后期为未分类的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对于真菌,共检测到13个真菌门,发酵过程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共检测到12个真菌属,未分类的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_unclassified)为绝对优势菌属,后期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也被大量检出。通过PICRUSt进行分析预测,细菌群落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基因功能主要有能量产生和转化、转录、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等,该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酸面团内优良发酵功能菌种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酸面团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李炯 唐亚楠 +6 位作者 魏赜 段春辉 刘月琴 张英杰 郭云霞 纪守坤 严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6-1106,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5日龄、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4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果寡糖,Ⅰ、Ⅱ和Ⅲ组开食料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果寡糖。所有羔羊60日龄断奶...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5日龄、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4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果寡糖,Ⅰ、Ⅱ和Ⅲ组开食料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果寡糖。所有羔羊60日龄断奶,记为第0天。羔羊第-7、7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间记录羔羊腹泻情况并采集直肠粪样。断奶后继续饲喂至74日龄,试验期共59 d。结果表明:1)处理显著影响哺乳羔羊腹泻率以及腹泻频率(P<0.05),对照组哺乳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处理×时间对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处理对羔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及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Ⅰ、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羔羊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显著影响了DMI、CP、EE、NDF、ADF表观消化率(P<0.05),断奶后各组DMI高于断奶前,断奶后各组CP、EE、NDF、ADF表观消化率较断奶前降低。处理×时间对哺乳羔羊DMI、DM、CP、EE、NDF、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处理、时间均显著影响了羔羊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羔羊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时间显著影响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在开食料中添加果寡糖可提高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并可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羔羊腹泻。本试验条件下,在哺乳羔羊饲粮中果寡糖的适宜添加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果寡糖 断奶 表观消化率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不同病原所致感染的肺部微生物菌群差异分析
10
作者 庞明慧 路素坤 +6 位作者 黄坤玲 帅金凤 牛波 曹丽洁 褚亚娟 李甜 刘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患儿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与不同病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因肺部感染行支气管镜诊疗患儿的肺泡灌洗液,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进行微生物菌群检测,根据最... 目的分析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患儿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与不同病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因肺部感染行支气管镜诊疗患儿的肺泡灌洗液,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进行微生物菌群检测,根据最终临床确诊的病原分为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MPP)组、肺炎链球菌组和真菌组。分析比较3组患儿NGS检测结果,从门、属、菌群多样性水平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异同。结果纳入肺炎支原体组25例,肺炎链球菌组13例和真菌组16例。3组患儿的年龄与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3组样本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群主要有厚壁菌、拟杆菌、变形菌和放线菌,肺炎支原体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高于肺炎链球菌组和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链球菌组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和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真菌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和肺炎链球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支原体组与肺炎链球菌组的优势菌属为普雷沃菌属、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而真菌组为链球菌属、罗氏菌属、颗粒链菌属;肺炎链球菌组α多样性高于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组的β多样性与肺炎支原体组、真菌组有差异,且有一定的临界意义(属水平上:P=0.07;种水平上:P=0.14)。结论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患儿肺部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差异,拟杆菌门可能有利于肺炎支原体的生长,肺炎链球菌可能抑制其他门类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微生物菌群 肺部感染 肺炎链球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符翔 陈朴然 +2 位作者 李静 叶鑫 吕景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目的】比较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差异,并探讨行为与盲肠微生物菌群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35日龄雄性断奶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各72只,各分为2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预饲期7d,正试... 【目的】比较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差异,并探讨行为与盲肠微生物菌群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35日龄雄性断奶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各72只,各分为2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预饲期7d,正试期33d,试验共持续40d。宰前24h,观察川白獭兔和伊拉兔的行为。在75日龄时,进行强直不动性行为测试、新物体试验和旷场试验。将75日龄的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进行屠宰,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并采集盲肠内容物测定微生物组。【结果】川白獭兔躺、闻嗅和食粪行为频率显著高于伊拉兔(P<0.05),坐、社交行为和啃咬笼具行为频率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躺和食粪行为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伊拉兔(P<0.05),进食、坐和啃咬笼具行为持续时间显著短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强直不动性试验和新物体试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旷场试验中,川白獭兔静止不动时间、后腿直立次数显著高于伊拉兔(P<0.05),但探索时间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在血清生化方面,川白獭兔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和伊拉兔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两个兔品种的优势菌门,拟杆菌门与食粪行为时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与伊拉兔相比,川白獭兔血清葡萄糖浓度较低,此外,川白獭兔啃咬笼具行为频率低、持续时间短,提示川白獭兔的刻板行为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伊拉兔 行为 血清生化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酱卤鸭脖冷藏期间品质变化与微生物菌群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吴思纷 涂宗财 +4 位作者 郭德斌 胡新炎 李金林 罗义勇 胡明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19-327,共9页
为探究酱卤鸭脖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与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以市售气调包装的酱卤鸭脖为研究对象,将其在4℃条件下冷藏1、4、7、10、13 d,分别测定其pH、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色泽、... 为探究酱卤鸭脖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与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以市售气调包装的酱卤鸭脖为研究对象,将其在4℃条件下冷藏1、4、7、10、13 d,分别测定其pH、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色泽、质构、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以及微生物菌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酱卤鸭脖在冷藏过程中pH先下降后上升;亮度(L^(*))、红度(a^(*))、黄度(b^(*))和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胶粘性先上升后下降;菌落总数、TVB-N和TBARS值均逐渐上升,其中菌落总数和TVB-N在第10 d超过可接受上限值。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冷藏初期优势菌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尿素芽孢杆菌属(Ureibacillus)、共生短杆菌属(Symbiobacterium),冷藏末期优势菌为红球菌属、不动杆菌属、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表明两个主坐标叠加解释度为74.03%,贮藏4 d后菌群结构开始出现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明串珠菌属与酱卤鸭脖冷藏过程中的pH、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TBARS值呈正相关,表明明串珠菌属是酱卤鸭脖贮藏过程的主要腐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鸭脖 品质变化 微生物菌群 相关性
下载PDF
中链甘油酯复合物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3
作者 孙小晶 屈先先 +3 位作者 黄宇靓 葛辉 李玉莲 高凤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0-87,共8页
为研究中链甘油酯(MCG)复合物对保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5头体重(13.96±1.10)kg的杜长大保育猪,随机分为3组(A、B、C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 为研究中链甘油酯(MCG)复合物对保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5头体重(13.96±1.10)kg的杜长大保育猪,随机分为3组(A、B、C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t泰万菌素,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 kg/t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复合物。预试期3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C组保育猪末均重提高16.53%、平均日增重提高32.21%,料重比降低12.44%(P <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B组、C组腹泻率比A组分别降低了57.61%、83.08%(P>0.05)。(2)与A组、B组相比,C组试验猪血液白细胞数(WBC)分别增加24.84%、31.98%(P <0.05),与B组相比,C组红细胞数(RBC)增加12.07%(P <0.05),C组试验猪血清IgG水平分别较A组、B组提高9.70%、22.56%(P <0.05),各组间IgA、IgM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与B组相比,C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上升17.44%、21.32%(P <0.05),与A组、B组相比,C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别显增强17.01%、20.65%(P <0.01)。C组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低于B组24.83%(P <0.01),低于A组14.83%(P <0.05)。(4)试验结束后,相较于A组、B组,C组粪便大肠杆菌数分别减少25.81%、29.47%(P <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MCG复合物可促进保育猪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保育猪抗氧化能力,减少粪便有害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酯 乳酸 保育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粪便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微生物菌群对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芯茹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抗生素耐药性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耐药性形成不仅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有关,还与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紧密相关。微生物菌群的复杂性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对耐药基因的产生、维持和传播有深刻影响。文... 抗生素耐药性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耐药性形成不仅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有关,还与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紧密相关。微生物菌群的复杂性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对耐药基因的产生、维持和传播有深刻影响。文章聚焦于微生物菌群与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菌群组成是如何影响耐药性发展的,以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群 抗生素耐药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卢红巧 李杨 吴家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与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及免疫失调密切关联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唾液中一些口腔微生物菌群可抵御胃酸、胆汁酸和肠液的作用,通过口-肠微生物轴最终异位定植于肠道中,破坏肠上皮...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与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及免疫失调密切关联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唾液中一些口腔微生物菌群可抵御胃酸、胆汁酸和肠液的作用,通过口-肠微生物轴最终异位定植于肠道中,破坏肠上皮屏障、诱导肠道免疫失衡及菌群失调,促进IBD的发生发展。具核梭杆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定植肠道后,上调及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具核梭杆菌通过分泌FadA粘附素参与细菌和上皮细胞的结合与入侵,牙龈卟啉单胞菌分泌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肽基腺嘌呤脱氨酶及牙龈蛋白酶等毒力因子蛋白酶分离并降解紧密连接蛋白,增加肠道屏障的通透性,加重肠道炎症反应,促进IBD的发生发展。克雷伯杆菌可激活结肠单核吞噬细胞中的炎症小体,诱导肠道炎症反应,促进IBD的发生发展。弯曲杆菌毒力因子Zot,破坏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巨噬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IBD严重程度相关的pSma1质粒、分泌型肠毒素B同源物Csep1,与IB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白色念珠菌可破坏肠道屏障的通透性,促进肠道细菌的生长,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促进IBD的发生发展。链球菌通过血源感染诱导免疫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加重肠道炎症反应,促进IB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菌群 具核梭杆 牙龈卟啉单胞 克雷伯杆 弯曲杆 白色念珠 链球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袁洛花 陈竹 +3 位作者 李文丽 彭中华 范嘉佳 刘海兵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032-1034,共3页
作为腺样体肥大的常见并发症,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率较高,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腺样体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958年Senturia等[2]在中耳积液... 作为腺样体肥大的常见并发症,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率较高,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腺样体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958年Senturia等[2]在中耳积液中检测到细菌,认为细菌感染是OME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病原体储存库假说”认为腺样体是细菌的储存库,在中耳炎中起着潜在的致病作用[3]。本文就儿童OME和腺样体微生物菌群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
17
作者 张晶 齐建钢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23-625,共3页
目的 探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情况。方法 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共120例,根据病情分为溃疡组和愈合组,各6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验3组研究对象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结果 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计数明... 目的 探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情况。方法 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共120例,根据病情分为溃疡组和愈合组,各6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验3组研究对象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结果 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计数明显低于愈合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组链球菌和韦荣菌计数以及愈合组链球菌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奈瑟菌计数无明显波动,愈合组韦荣菌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平衡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对口腔微生物菌群的检验,从而为患者定制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微生物菌群 检验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效果研讨
18
作者 赵冬凤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78-180,共3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实施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溃疡患者(34例)纳入溃疡组,溃疡愈合患者(34例)纳入愈合组,对比两组口腔微生物菌...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实施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溃疡患者(34例)纳入溃疡组,溃疡愈合患者(34例)纳入愈合组,对比两组口腔微生物菌群、口腔细菌数。结果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为(45.71±1.93)copies/mL、革兰阴性杆菌为(4.54±0.61)copies/mL,相比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7、2.362,P均<0.05);两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愈合组链球菌、奈瑟菌数高于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韦荣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可明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感染微生物情况,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口腔溃疡 口腔微生物菌群 检验 愈合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菌群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
19
作者 黄诗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5-0148,共4页
探讨口腔微生物菌群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2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溃疡组和愈合组,每组40例。采用分子生物学PCR技术,对其口腔微生物菌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溃疡组、愈合组比较,各类菌群存... 探讨口腔微生物菌群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2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溃疡组和愈合组,每组40例。采用分子生物学PCR技术,对其口腔微生物菌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溃疡组、愈合组比较,各类菌群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球菌菌群表现出明显改变(P<0.05);溃疡组与愈合组比较的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菌群没有显著变化。口腔内韦荣菌与链球菌在各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对照组与溃疡组、愈合组间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次证明口腔微生物菌群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韦荣菌、链球菌在牙周炎溃疡与愈合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影响,为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菌群 牙周炎 革兰阳性球 韦荣 链球
下载PDF
乳牙患龋儿童口腔内微生物菌群与过渡性修复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欧阳付军 万静平 马子惠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乳牙患龋儿童口腔内微生物菌群与过渡性修复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乳牙患龋儿童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乳牙患龋的程度分为轻度患龋组(58例)和重度患龋组(50例),以探讨... 目的探讨乳牙患龋儿童口腔内微生物菌群与过渡性修复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乳牙患龋儿童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乳牙患龋的程度分为轻度患龋组(58例)和重度患龋组(50例),以探讨不同程度患龋对口腔内微生物菌群与过渡性修复疗效相关性的影响。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有无正畸治疗史、刷牙是否有出血、牙齿是否松动、咀嚼是否无力、牙周治疗史、牙周炎家族史;测定口腔菌种,分析乳牙患龋儿童口腔内微生物菌群与过渡性修复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轻度患龋组唾液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短乳杆菌、乳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等有益菌含有人数比率高于重度患龋组(P<0.05)。轻度患龋组链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内氏放线菌、嗜酸乳杆菌等有害菌含有人数比率低于重度患龋组(P<0.05)。修复后有害菌含有人数比率低于修复前,有益菌含有人数比率高于修复前(P<0.05)。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内氏放线菌、嗜酸乳杆菌、唾液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短乳杆菌、乳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等菌种是影响乳牙患龋儿童口腔健康的因素(P<0.05)。结论乳牙患龋儿童口腔内微生物菌群与过渡性修复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为优化乳牙患龋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乳牙患龋儿童口腔内微生物菌群与过渡性修复疗效相关性的影响,以及调节口腔微生物菌群的方法,为乳牙患龋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患龋 口腔 微生物菌群 过渡性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