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5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中MMP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一凡 白卓 何琳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CRC组织140例为实验组,同期CRC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再根据MMP7表达分为阳性组(n=114)和阴性组(n=2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CRC组织140例为实验组,同期CRC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再根据MMP7表达分为阳性组(n=114)和阴性组(n=2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MMP7表达和MVD值,分析MMP7的表达、MVD值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中MMP7阳性率与MVD均值分别为81.4%与(30.09±7.54);对照组中MMP7阳性率与MVD均值分别为36.7%与(15.80±4.57),实验组MMP7阳性率及MVD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MMP7阳性组MVD均值高于MMP7阴性组[(31.51±6.92)vs.(23.88±7.1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MP7阳性率及MVD值均与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RC组织中MMP7表达水平与MVD值正相关(P<0.05)。结论:CRC中MMP7呈高表达,并与MVD值正相关,提示MMP7可能促进CRC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望为CRC患者抗血管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瑞香狼毒对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2
作者 陈国俊 黄禹栋 +5 位作者 强紫阳 陈爽 张宝琳 张君 任海林 任承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69-2773,共5页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对N-亚硝基-N-甲基脲(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微血管密度(MVN)的影响。方法采用MNU诱导建立膀胱癌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羟基喜树碱2 mg/kg)和瑞香狼毒低、中、高剂量...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对N-亚硝基-N-甲基脲(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微血管密度(MVN)的影响。方法采用MNU诱导建立膀胱癌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羟基喜树碱2 mg/kg)和瑞香狼毒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另设对照组,每周给药2次,共给药3周。末次给药6 h后处死,观察大鼠膀胱病理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抑瘤率、肿瘤细胞凋亡率、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以及肿瘤组织FasL、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膀胱形态及肿瘤组织在9周后逐渐增大,膀胱组织病理变化显著;瑞香狼毒给药后膀胱组织病理形态有不同程度改善,抑瘤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香狼毒低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MVD降低(P<0.05),瑞香狼毒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MVD降低(P<0.01),各给药组大鼠肿瘤组织Fas、FasL、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瑞香狼毒通过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抑制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膀胱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微血管密度 Fas/FasL信号通路
下载PDF
PD-L1及微血管密度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赵媛 陈红 +2 位作者 谢燕 李宁 金木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评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16例肿瘤中CD31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肉瘤样肾细胞癌区域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不伴肉瘤样分化的区域,微血管密度计数分别为68.6±25.8 vs 38.7±16.0(t=3.931,P=0.0005)和69.5±28.1 vs 40.1±18.4(t=3.506,P=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肉瘤样区域PD-L1表达水平高于非肉瘤样区域,CPS分别为34.7±26.9和25.9±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肉瘤样区域微血管密度和PD-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肉瘤样区域,提示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为此类肿瘤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肾细胞癌 PD-L1 微血管密度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微血管密度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咏华 范梅花 +1 位作者 董敏 王宝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微血管密度(MVD)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分为常规组和超声造影组各30例。评估两组的检出率、确诊率、误诊率及漏诊率及病灶直径。结...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微血管密度(MVD)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分为常规组和超声造影组各30例。评估两组的检出率、确诊率、误诊率及漏诊率及病灶直径。结果 超声造影组确诊率为94.92%,常规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3.39%和1.69%,均低于常规组12.28%和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组测量病灶直径为(1.85±0.60)cm,高于常规组(1.69±0.58)cm,常规组低于病理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造影组恶性中心部位达峰时间、增强幅度、上升支斜率和MVD分别为(35.40±2.47)s、(16.96±1.56)dB、(11.12±1.26)和(27.81±2.09)个,均高于周围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部分治疗后,达峰时间、增强幅度、上升支斜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评估病灶更接近病理结果,通过超声造影参数及MVD检测结果呈现相同趋势,能够有效评估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罗林香 姚建军 蔡云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2-1437,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MM)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200例MM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根据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间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与未耐药组。单因素和...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MM)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200例MM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根据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间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与未耐药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发生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通过验证校准图判断实际发生率和预测发生率的一致性;并采用H-L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200例MM患者中有68例在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出现耐药且临床疗效不佳的情况,硼替佐米临床耐药率为3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高骨髓微血管密度(MVD)、高骨髓上清VEGF、HGF、bFGF表达水平等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均是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发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骨髓MVD、血清VEGF、HGF、bFGF和TNF-α水平联合构建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其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78.8%联合预测模型AUC高于骨髓MVD(AUC=0.743)和血管相关生成因子(AUC=0.878)独立预测模型。绘制联合预测模型校准图当中校准曲线贴近于标准曲线,提示该模型一致性较好。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14.748,P=0.164,说明联合预测模型拟合度好。DCA曲线提示干预在0.0~1.0区间的临床净收益大于全干预和不干预。结论:以MM患者骨髓MVD和血管相关生成因子(VEGF、HGF、bFGF)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具备更高的临床评估效能和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耐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DCE-MRI对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微血管密度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黄海营 吴露露 +3 位作者 洪强 貌志成 李昉 杨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2579-2583,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5例作为宫颈癌组,均完善DCE-MRI检查,另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因子宫内膜或膀...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5例作为宫颈癌组,均完善DCE-MRI检查,另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因子宫内膜或膀胱类疾病(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炎症)在该院进行DCE-MRI检查的65例健康宫颈患者作为对照组,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两组MVD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将宫颈癌组分为低分化组(12例)、中分化组(27例)、高分化组(26例),比较不同组织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Ktrans、Kep、Ve值与MVD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trans、Kep、Ve值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DCE-MR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度为86.15%(112/130),灵敏度为83.08%,特异度为89.23%,阳性预测值为88.52%,阴性预测值为84.06%,Kappa值为0.723。宫颈癌组Ktrans、Kep、Ve值及MVD明显高于对照组,AD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的Ktrans、Kep、Ve值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及高分化组,ADC明显低于中分化组及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中分化组,高分化组的Ktrans、Kep、Ve值更低,ADC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Ve值与组织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与MVD呈正相关(P<0.05);ADC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MVD呈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其定量参数与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MVD密切相关,应用DCE-MRI定量参数可较好地评估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MVD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组织分化程度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超声血流成像、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灶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郝永欣 孟祥安 +2 位作者 骆允 刘欢 刘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成像、超声造影(CEUS)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灶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按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按分期分亚组)和良性组。比较各组超声血流成像指标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成像、超声造影(CEUS)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灶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按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按分期分亚组)和良性组。比较各组超声血流成像指标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末流速(EDV)和CEUS指标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上升斜率(A),比较不同分期组MVD;分析恶性组超声血流成像、CEUS指标与MVD的相关性,以及超声血流成像、CEUS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血流成像、CEUS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单独检测(P<0.05)。恶性组PSV、EDV高于良性组,RI低于良性组;PI、TTP低于良性组,AUC、A高于良性组(P<0.05)。Ⅳ期组PSV、EDV及MVD高于Ⅰ~Ⅲ期组,RI低于Ⅰ~Ⅲ期组;Ⅱ~Ⅳ期组PI、TTP低于Ⅰ期组,AUC及A高于Ⅰ期组(P<0.05)。恶性组PI、RI分别与MVD呈负相关,AUC、PSV分别与MVD呈正相关(P<0.05)。超声血流成像联合CEUS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P<0.001)。结论超声血流成像联合CEUS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果优于单独检测,可反映结直肠癌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为结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超声血流成像 超声造影 微血管密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评价血管生成拟态密度及微血管密度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8
作者 侯小霞 周浔丹 王伟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207-221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卵巢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卵巢良性病...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卵巢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卵巢良性病变组。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测量并比较患者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VM及MVD,比较两组患者VM、MVD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与VM、MVD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卵巢癌临床特征患者PI、RI、EDV、PSV相关超声参数,并分析PI、RI、EDV、PSV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RI、PI分别为0.52±0.17、0.96±0.16,均明显低于卵巢良性病变组(0.77±0.14、1.67±0.24),卵巢癌组EDV、PSV分别为(12.73±1.79)、(20.14±2.25)cm/s,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8.63±1.27)、(16.53±2.53)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VM、MVD分别为(6.11±1.06)、(24.33±3.24)个/400×,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3.65±1.17)、(18.54±2.31)个/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I与VM、MVD均呈正相关(P<0.05),EDV、PSV与VM、MVD均呈负相关(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RI、PI、EDV、PSV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患者RI、PI、EDV水平对比差异显著,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患者RI、PI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参数PSV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RI、PI与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EDV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相关参数与卵巢癌的VM及MVD密切相关,因此可认定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超声相关参数与卵巢癌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具有一定关系,对于采用超声血流参数判定卵巢癌转移情况还具有一定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管生成拟态密度 微血管密度 卵巢癌
下载PDF
兔VX2肿瘤CT灌注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飚 梁长虹 +5 位作者 张云亭 李伟雄 林华欢 茹光腾 刘其顺 刘红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分析兔VX2软组织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在双侧兔大腿接种VX2肿瘤,接种2周后CT灌注检查,然后单侧(右侧)局部大剂量放疗,左侧作为对照组.放疗后7~8 d做第二次CT灌注检查,随后取出肿... 目的分析兔VX2软组织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在双侧兔大腿接种VX2肿瘤,接种2周后CT灌注检查,然后单侧(右侧)局部大剂量放疗,左侧作为对照组.放疗后7~8 d做第二次CT灌注检查,随后取出肿瘤,用Weidner技术计算肿瘤标本的MVD.结果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肌肉组织的相应值.VX2肿瘤放疗后,肿瘤MVD下降,BF、BV和PS值也随之下降,肿瘤的BF、PS、BV均与肿瘤MVD呈正相关.结论兔VX2肿瘤的BF、BV和PS均与肿瘤微血管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评价研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微血管密度 VX2肿瘤 新西兰白兔 相关性研究 CT灌注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前列腺癌的MRI动态增强特征与微血管密度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倪新初 沈钧康 +5 位作者 陆之安 单玉喜 钱农 陈建国 陆曙炎 钱铭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的动态增强特征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帮助。资料与方法对32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设立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的...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的动态增强特征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帮助。资料与方法对32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设立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的强化参数: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获得感兴趣区的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MVD的测定,比较分析前列腺癌和BPH的动态增强参数、两者的MVD和PSA的相关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的MRI动态增强的强化参数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P分别<0.01、0.05、0.01)。前列腺癌的MVD的测定水平高于BPH(P<0.001)。前列腺癌和BPH的MRI动态增强参数中的最大信号强度和早期强化率与MVD有相关性(P<0.05或0.01)。前列腺癌的血清PSA与MVD的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特征、前列腺癌的MVD与PSA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RI动态增强与PSA的测定相结合能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微血管密度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微血管密度(MVD) MRI动态增强扫描 前列腺癌患者 动态增强特征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步研究 最大信号强度 动态增强MRI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PRDM14、IGFBP2水平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11
作者 张文杰 戴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 分析胰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前和手术后PRDM14、IGFBP2水平变化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的10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 分析胰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前和手术后PRDM14、IGFBP2水平变化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的10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淋巴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S100A9、MMP-9、PRDM14、IGFBP2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PRDM14、IGFBP2指标与胰腺癌的相关性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ROC曲线分析PRDM14、IGFBP2对胰腺癌患者微血管密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胰腺癌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后,其S100A9、MMP-9、PRDM14、IGFBP2水平呈降低趋势,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微血管密度与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低分化组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的微血管密度比高分化组高;淋巴结转移组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RDM14、IGFBP2表达与胰腺癌患者微血管密度均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分析显示,联合诊断高于PRDM14、IGFBP2单项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DM14、IGFBP2水平在胰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后呈降低趋势,PRDM14、IGFBP2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 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胃癌患者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田佰柱 钟书峰 +1 位作者 刘秀芝 王晓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比较不同病理学...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比较不同病理学特征中的微血管密度、灌注成像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胃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胃癌分化患者微血管密度低于未分化患者,TNM Ⅲ~Ⅳ期患者微血管密度高于TNM Ⅰ~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微血管密度高于淋巴结无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未分化患者AF、BV、PS水平高于分化患者,TNM Ⅰ~Ⅱ期患者AF、BV、PS水平低于TNM Ⅲ~Ⅳ期患者,淋巴结无转移患者AF、BV、PS水平低于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SCT灌注成像参数AF、BV、PS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MSCT灌注成像参数AF、BV、PS与微血管密度存在相关性,MSCT灌注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癌体内血管生成和转移的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医师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灌注成像参数 胃癌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血清PSA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杨洋 薛淑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8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渭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及MVD、血清PSA水平检测,以病理学检...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渭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及MVD、血清PSA水平检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前列腺癌组(n=62)和前列腺良性病变组(n=24),比较两组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WIS)]以及MVD、血清PSA水平,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与MVD、血清PSA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超声造影参数TTP、MTT、RT、WIS均低于前列腺良性病变组,PI以及MVD、血清PSA水平均高于前列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参数TTP、MTT、RT、WIS与MVD、血清PSA呈负相关,PI与MVD、血清PSA呈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超声造影能准确反映病灶血流动力学情况,且定量参数TTP、MTT、RT、WIS、PI与MVD、血清PSA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超声造影 微血管密度 前列腺癌特异抗原 相关性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刘双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于菏泽市妇幼保健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0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5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于菏泽市妇幼保健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0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5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TVCDU检查以及MVD检测,比较两组TVCDU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MVD计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VCDU参数与宫颈癌患者MVD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TVCDU参数PSV水平高于对照组,RI、P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分期Ⅲ期宫颈癌患者TVCDU参数PSV水平高于Ⅱ期和Ⅰ期患者,RI、PI水平低于Ⅱ期和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TVCDU参数PSV水平高于无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RI、PI水平低于无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类型宫颈癌患者TVCDU参数PSV、RI、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MVD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VCDU参数PSV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715,P<0.05),RI、PI与MVD计数呈负相关(r=-0.661、-0.603,P<0.05)。结论:TVCDU参数PS、RI、PI与宫颈癌患者MVD计数密切相关,TVCDU可作为评估宫颈癌血管生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伍建林 李巍 +3 位作者 王克礼 谭庆伟 王淼淼 沈慧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3 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 (鳞癌 14例 ,腺癌 19例 )术前行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病理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其MVD。结果 周...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3 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 (鳞癌 14例 ,腺癌 19例 )术前行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病理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其MVD。结果 周围型肺腺癌MVD明显高于鳞癌 ,其MVD分别为 63 .4± 11.9和 5 0 .2± 16.3 (P <0 .0 5 ) ,边缘区和间质部分的MVD高于坏死区、瘢痕区和实质部分。肺癌MVD值与CT影像上肿瘤直径、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 (P均 <0 .0 5 )。肺腺、鳞癌平均CT强化值分别为 ( 4 3 .4± 11.8)HU和 ( 3 4.6± 10 .7)HU (P <0 .0 5 ) ,与其相应的MVD值均呈正相关 (r =0 .719,P <0 .0 1;r =0 .819,P <0 .0 1)。结论 周围型肺腺癌的部分CT征象和CT增强幅度与其MVD值有密切关系 ,可用于预测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评价其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CT征象 动态CT增强 微血管密度 诊断
下载PDF
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VEGF、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0
16
作者 江从庆 刘志苏 +3 位作者 钱群 何跃明 袁玉峰 艾中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而产生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在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而产生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在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IF-1α 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大肠腺癌组织HIF-1α mRNA阳性表达率为67.8%(42/62),腺瘤组织为44.4%(8/18)。腺癌组织从Dukes’A期到Dukes’C+D期HIF-lα mRNA表达阳性率不断增加(P<0.05)。HIF-1α mRNA表达平均阳性率为:腺瘤44.4%;腺癌Dukes’A期41.2%,Dukes’B期72.2%,Dukes’C+D期81.5%。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组(59.7% vs 33.3%,P<0.005).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r_s=0.768,P<0.01),与MVD呈正相关(r_s=0.683,P<0.05)。结论:HIF-1α及其靶基因 VEGF的过度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呈正相关,这在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腺癌组织 缺氧诱导因子-1Α VEGF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甲状腺单发结节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17
作者 顾继英 白敏 +2 位作者 张学梅 杜联芳 胡宏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CEUS的特点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甲状腺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CEUS,分析结节的造影特点;术后以CD34单克隆抗体染色肿瘤组织,于光镜下计数肿瘤的微血管数。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腺瘤...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CEUS的特点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甲状腺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CEUS,分析结节的造影特点;术后以CD34单克隆抗体染色肿瘤组织,于光镜下计数肿瘤的微血管数。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腺瘤8例,甲状腺癌14例,CEUS峰值强度分别为(26.82±4.48)dB,(31.50±4.22)dB,(22.36±6.13)dB,MVD分别为(58.55±7.32)条/高倍视野、(68.67±10.62)条/高倍视野、(35.00±6.16)条/高倍视野,峰值强度与MVD呈正相关(r=0.692,P=0.001)。结论 CEUS对甲状腺结节有一定诊断价值,其峰值强度可反映结节的MVD,可于术前反映结节的血管生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峰值强度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乳腺肿块微血管密度与血氧近红外光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黄烨 陈登峰 +5 位作者 袁璐 刘艳 刘华 张柳 孔珺 王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从组织微血管分布密度初探乳腺肿块血氧近红外光参数的可靠性。方法用近红外光TBO-I型双波长乳腺肿瘤检测仪,对检测的181例乳腺肿块进行近红外光血氧参数分类和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肿块性质,并对其中20例恶性肿块和20例良性肿块进行免... 目的从组织微血管分布密度初探乳腺肿块血氧近红外光参数的可靠性。方法用近红外光TBO-I型双波长乳腺肿瘤检测仪,对检测的181例乳腺肿块进行近红外光血氧参数分类和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肿块性质,并对其中20例恶性肿块和20例良性肿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肿块微血管密度,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近红外光血氧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1)28例高血乳腺肿块微血管密度值和血含量值分别为24.56±8.110和1.891±0.850,12例低血乳腺肿块微血管密度值和血含量值分别为17.98±8.729和0.698±0.283,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40例乳腺肿块的微血管密度值与近红外光血含量值直线相关系数为r=0.4208(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局部微血管密度与其血含量近红外检测参数存在相关性,说明了近红外光血含量检测参数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微血管密度 血氧近红外光参数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增强CT表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96
19
作者 史景云 易祥华 +1 位作者 刘士远 肖湘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增强CT特点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 ,并探讨其CT强化的基础。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HL 16例 ,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 ,研究其强化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用CD... 目的 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增强CT特点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 ,并探讨其CT强化的基础。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HL 16例 ,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 ,研究其强化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用CD 31抗体标记SHL组织血管内皮细胞 ,计算MVD。结果 增强后全部病例均呈显著强化 ,CT强化值为 4 3.2 3± 8.6 5HU。肿块直径 <3cm者 10例呈均匀强化 ,直径 >3cm者 6例呈不均匀强化。肿块的CT强化程度与血管密度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SHLCT增强呈显著强化 ,是由其内的MVD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 CT增强检查 微血管密度 手术治疗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大鼠肝泡球蚴病灶浸润增殖区微血管密度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宋涛 李海涛 +2 位作者 杨凌菲 姚兰辉 温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肝泡球蚴病(HAE)模型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评价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造影增强的病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接种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 (0.2 ml/只,约含原头节800个),建立泡球蚴Wi... 目的研究大鼠肝泡球蚴病(HAE)模型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评价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造影增强的病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接种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 (0.2 ml/只,约含原头节800个),建立泡球蚴Wistar大鼠模型30只。接种后3个月B超检查大鼠,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等。超声造影分析病灶的增强模式和强度。处死大鼠,取病灶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制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HAE病灶的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AE病灶周边浸润增殖区和周围肝组织的微血管中CD34的表达情况,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并进行染色强度评分。分析MVD与肝泡球蚴病灶浸润增殖区超声增强的相关性。结果 B超结果显示,30只大鼠中共23只感染成功,获得HAE病灶27个;病灶最大直径为2.24 cm,平均为(0.97±0.48)cm;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较复杂,周边以中高回声为主,中央多呈低回声,甚至呈无回声,病灶亦可呈蜂窝状;24个病灶周边出现点状血流信号,所有病灶内部均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结果显示,HAE病灶于超声造影动脉相早期出现周边环状增强者25个,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出现蜂窝状造影剂充盈缺损区者2个;病灶增强模式表现为快速增强而缓慢消退,即"快进慢退型"。病灶HE染色结果显示,泡球蚴结构基本正常,囊泡群周边形成假结节,大量淋巴细胞形成肉芽肿。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HAE病灶周边浸润区微血管呈棕褐色,其CD34阳性表达率为99.2%(118/119),其中强阳性者17.6%(21/119),中度阳性者73.1%(87/119),弱阳性者8.4%(10/119),阴性者0.8%(1/119);周围肝组织内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25.2%(30/119),无强阳性者,中度阳性者4.2%(5/119),弱阳性者21.0%(25/119),阴性者74.8%(89/119)。MVD与HAE病灶浸润增殖区造影增强超声图像的平均灰阶值和周围肝组织平均灰阶值的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HAE病灶浸润增殖超声造影增强的灰阶强度与MVD之间呈正相关(r=0.238,P<0.05)。结论大鼠HAE病灶周边在超声造影后的环状增强区与MVD呈正相关,对了解HAE周边浸润增殖区的微血供状态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声诺维 泡球蚴病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