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5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育德:学校德育工作新视野
1
作者 刘霞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5期1-1,共1页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建构道德意识,并以此规范自身的行为,形成道德自觉。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是道德主体,记忆育德就是通过研究道德记忆的内在逻辑,探索儿童道德品格的形成规律,为道德教育寻找更...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建构道德意识,并以此规范自身的行为,形成道德自觉。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是道德主体,记忆育德就是通过研究道德记忆的内在逻辑,探索儿童道德品格的形成规律,为道德教育寻找更为内在、更加有效的路径。因而记忆育德是道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也是道德教育的任务,更是教育的道德责任。研究和实践记忆育德,必然要回答好三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 教育 品格 责任 主体 意识 路径和方法
下载PDF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路径
2
作者 王树强 《天津教育》 2024年第8期31-33,共3页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一个核心理念,它强调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在这一理念下,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引领者和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德育研究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一个核心理念,它强调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在这一理念下,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引领者和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德育研究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研究的重要性和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更好地推动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树人 的培养 育研究 良好品 育路径 育工作 班主任
下载PDF
德性:行政管理的重要资源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忠益 洪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德性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心信念和内在准则的优良品质。行政人员内含的德性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资源,当前则表现出稀缺性的特点。为确保行政管理中德性资源供给与需求间的动态平衡,可通过社会建构和个体自塑两种途径对德性资源进... 德性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心信念和内在准则的优良品质。行政人员内含的德性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资源,当前则表现出稀缺性的特点。为确保行政管理中德性资源供给与需求间的动态平衡,可通过社会建构和个体自塑两种途径对德性资源进行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 规范 性资源供给 性资源需求 社会 个体 教育 认知 行为 情感
下载PDF
德智关系辩证
4
作者 沈佳强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88-90,共3页
人的思想品德状况与人的智力(主要指认知、知识)存着辩证的关联,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不能脱离智力业务素质,而人的智力业务素质同样不可能片面地、弧立地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思想品德素质依赖于知识,知识是德行的必要条... 人的思想品德状况与人的智力(主要指认知、知识)存着辩证的关联,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不能脱离智力业务素质,而人的智力业务素质同样不可能片面地、弧立地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思想品德素质依赖于知识,知识是德行的必要条件,知识对品德有前导作用,人的美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关系 认知 规范 情感 观念 教育 情感意志 意志 育教育 基督教道
下载PDF
立德树人 育人为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5
作者 陈传进 马步霞 《天津教育》 2024年第14期43-45,共3页
从目前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未能深入钻研教材,导致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未能被充分挖掘”“没有寻找教材以外的德育资源,现有的德育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了良好德育情境的构建,导致学生对德... 从目前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未能深入钻研教材,导致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未能被充分挖掘”“没有寻找教材以外的德育资源,现有的德育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了良好德育情境的构建,导致学生对德育兴趣缺乏,很难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学科德育工作”“没有从学生出发,在课堂增设必要的实践探究环节,导致学生很难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受到教育”“课后缺乏必要的反思与评价,德育效果不明显”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科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资源 学科 树人 育效果 育活动 钻研教材 渗透 反思与评价
下载PDF
中小学学科德育实施的内在逻辑与有效路径
6
作者 刘霞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高质量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必须深入实施学科德育。学科德育是学科知识和德育要素的内在耦合,是学科学习与道德养成的同向同构。实施中小学学科德育要遵循学科逻辑和德育逻辑,通过课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高质量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必须深入实施学科德育。学科德育是学科知识和德育要素的内在耦合,是学科学习与道德养成的同向同构。实施中小学学科德育要遵循学科逻辑和德育逻辑,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完成公共知识向个人能力和素养的转译,达成学科德育目标。因此,要坚持从道德价值的角度深度解读教材的育人价值,从道德养成的角度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从道德评价的角度引领课程作业和评价改革,优化学科德育实施路径,提升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 学科 核心素养 学科实践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如何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
7
作者 姚辉华 《天津教育》 2024年第24期43-45,共3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来展开,不仅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了学科教学内容的扩充,也为课程赋予了新的内涵,有效改变了以往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内容缺失的问题。但是,就...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来展开,不仅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了学科教学内容的扩充,也为课程赋予了新的内涵,有效改变了以往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内容缺失的问题。但是,就目前学科教学的形势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忽视了良好德育环境的建设,导致学生对学科中德育的融入和渗透关注度不高”“对于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缺乏深度挖掘,现有的德育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忽视了真实德育情境的构筑,导致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德育当中,获得良好的德育体验”“学生思维受限,缺乏主动实践意识,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关联,影响了学科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对课后的反思缺乏关注,很少从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入手进行课后反思,加上反思效果不佳,无法提升德育效果,导致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科德育工作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 学科教学内容 育内容 学科 学生 育环境 课后反思 育效果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法治化路径
8
作者 罗兰 《决策与信息》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并明确指出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程,重点在于明确法治核心地位、确保法律秩序实现和推动思维方式转变。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师...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并明确指出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程,重点在于明确法治核心地位、确保法律秩序实现和推动思维方式转变。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经历了探索发展、体系构建、政策深化和持续推进四个阶段,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也仍存在制度流于形式、法规程序有待完善和法治意识薄弱等现实问题。基于此,建议从国家的法治保障、高校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法治素养等全方位出发,多措并举推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法治化进程,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教师 师风 法治化 树人
下载PDF
小学德育模式创新的路径探析
9
作者 崔鹏飞 《留学》 2024年第12期32-33,共2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培养良好品德的人,是一项关系民族未来的重要工程。小学阶段是品德培养的关键和最佳时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陵城区实验小学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培养良好品德的人,是一项关系民族未来的重要工程。小学阶段是品德培养的关键和最佳时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陵城区实验小学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实践方式,坚守“养正、润德、启智”的德育思路,大力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德育工作,让德育走“新”更走“心”,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阶段,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培养 育实践 思想道教育 教育工作者 树人 良好品
下载PDF
中小学德育模式评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刘生 白莉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5年第Z2期18-22,33,共6页
一、德育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 一、德育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模式 育过程 育理论研究 中小学 育工作者 接受模式 育实践 主体作用 观念
下载PDF
千阳县:创新德育模式 增强育人实效
11
作者 马明秀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4年第7期19-20,共2页
近年来,千阳县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创新德育模式... 近年来,千阳县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创新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阵地、提升德育实效,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德育”铸魂行动,着力打造“德润魅力千阳,书香燕伋故里”德育教育品牌,初步构建起全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育工作 育模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育教育 树人 育实效 育人实效 育阵地
下载PDF
关于家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杨晴 《新丝路》 2024年第18期0133-0135,共3页
文章从家庭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入手,分析了家庭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家庭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主体责任意识缺乏明确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理念缺乏科... 文章从家庭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入手,分析了家庭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家庭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主体责任意识缺乏明确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理念缺乏科学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沟通桥梁”缺乏有效性,然后提出了家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包括明主体,树榜样;回本质,去功利;重环境,益沟通;学理论,补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树人 严私 守公 明大
下载PDF
具身德育理论视域下高校以体育德的现实审视与纾困之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伟 李德显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具身德育理论为高校开展以体育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本研究以具身德育理论为研究视角,研究发现高校体育中体育与德育融合不够深入,内涵挖掘不透彻;课程教学过程重技能教授,轻道德认知培养;实践中缺少道... 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具身德育理论为高校开展以体育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本研究以具身德育理论为研究视角,研究发现高校体育中体育与德育融合不够深入,内涵挖掘不透彻;课程教学过程重技能教授,轻道德认知培养;实践中缺少道德冲突情境,弱化了道德行为;校园体育文化育德不突出,缺乏道德情感渗入。建议高校要深化体育课程思政,以体育具身加强道德认知;深挖体育实践赋能,以体育活动规范道德行为;强化体育文化归属,以体育文化培育道德情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体育 树人 具身 体育课程思政 体育精神
下载PDF
“德”字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玉能 黄卫星 《城市学刊》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德"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应为"道德",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道德"、"德政"、"德教"、"德治"、"德行"、"德育"等词汇。从哲学上看,"德&q... "德"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应为"道德",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道德"、"德政"、"德教"、"德治"、"德行"、"德育"等词汇。从哲学上看,"德"的本义引申为"客观规律",主要表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人文精神,中国哲学思想从总体上来看就是一种人生哲学,就是讲究人类的德行、德性、德心,以成就有道德的贤明的人即所谓君子;中国哲学史上道家是与儒家相辅相成的主要思想流派,因此儒道两家所谓的"德"就形成了儒道互补的两种不同含义,道家之德追求自然率性,儒家之德讲求修身养性。从伦理学看,"德"、"道德"、"德性"、"德心"、"德行"等概念是人类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准则;中国伦理学史以儒家为主导的伦理规范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三纲五常"等道德体系,曾经对封建社会的稳态发展起着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僵化作用。从美学看,"美善相乐"的中华美学精神铸就了社会美的"以德为先"、自然美的"比德之美"、艺术美的"道德教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上强调"以美储善"、"兴观群怨"、"温柔敦厚"、人文化成,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在治国理政方面,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设和谐社会,从小康达到大同的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如何建构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体系?
15
作者 刘亚男 《留学》 2025年第1期38-39,共2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科学、客观、准确的课程评价是增强课程质效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必须着眼时代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加强探索实践,积极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评...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科学、客观、准确的课程评价是增强课程质效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必须着眼时代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加强探索实践,积极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一体推进、互促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法治课程 树人 探索实践 问题导向 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 互促共进 教学评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统一论:争论与回应
16
作者 林晓娴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5期33-44,共12页
在德性伦理学的当代复兴中,德性统一论一直为人们聚讼不已。它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亚里士多德在修正苏格拉底观点的基础上,强调任何一种德性都蕴含明智,如果一个人拥有了明智,那么他将拥有全部德性。然而,这一命题在当代面临“德性非统... 在德性伦理学的当代复兴中,德性统一论一直为人们聚讼不已。它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亚里士多德在修正苏格拉底观点的基础上,强调任何一种德性都蕴含明智,如果一个人拥有了明智,那么他将拥有全部德性。然而,这一命题在当代面临“德性非统一”或“有限统一”观点的挑战,前者试图否定诸德性之间的关联,消解德性之间的统一,后者易陷入情境主义的泥沼,解构德性的实在性,无法捍卫德性统一论的正确性。事实上,无论是德性非统一论还是德性有限统一论,都严重背离了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概念、诸德性统一论问题的理解。重新回顾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统一论命题,对于重新思考德性伦理的当代复兴与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统一论 亚里士多 性伦理 教育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孝珍 吴庆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5-89,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教育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小学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为使二者有效结合,就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教育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小学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为使二者有效结合,就需要理解并把握意义、问题和路径之间的逻辑。价值逻辑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键价值;问题逻辑即二者结合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落脚到实践逻辑,整合融入资源,优选融入内容,创新融入方式,关注融入效果,形成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法治课程 小学 课程资源 学习 树人
下载PDF
江苏省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打造“大思政”德育校本课程
18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江苏省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整合德育资源,积极开展“大思政”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学校以“新时代好少年”为培养目标,塑造学生道德品质... 江苏省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整合德育资源,积极开展“大思政”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学校以“新时代好少年”为培养目标,塑造学生道德品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道品质 大思政 树人 育资源 育效果 育校本课程 特殊教育学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探微
19
作者 刘艳艳 《天津教育》 2024年第25期28-29,共2页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一个人的品德良好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优化德育方法,切实将...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一个人的品德良好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优化德育方法,切实将德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从教师自身、学生引导以及家校合作等多方面深挖德育内容,真正做到将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 家校合作 品质 育内容 育方法 班主任 教师自身 育渗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