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脏不复跳1例体外循环处理分析
1
作者 严美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430-4430,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外科学 心脏瓣膜 人工 手术中并发症 心脏停搏/病因学 循环
下载PDF
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缪文瑞 张曙东 +4 位作者 许日昊 王天策 朱志成 王春光 李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分析 1 0 2例心胸比率≥ 0 .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 ,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 目的 :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分析 1 0 2例心胸比率≥ 0 .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 ,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 ;联合瓣膜置换。附加术式为保留二尖瓣装置行二尖瓣置换 ,左心房折叠缝合及部分切除。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死亡 5例 ,占同期手术病例的 4.9% ,晚期死亡 7例。长期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胸比率平均缩小 0 .1 9。结论 :大心脏瓣膜病人经围术期全面、确切的心肌保护 ,同时行改进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 ,完全可以得到救治 ,近、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下载PDF
瓣膜置换患者浅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氧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兆民 汪正平 +1 位作者 彭中美 李士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中瓣膜置换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脑糖、脑乳酸的变化。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33例,行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颈内静脉球部,分别于体外循环前、转机后鼻咽温降至35℃、32℃稳定10min、复温至35℃、停机后30min采取颈内静脉球...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中瓣膜置换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脑糖、脑乳酸的变化。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33例,行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颈内静脉球部,分别于体外循环前、转机后鼻咽温降至35℃、32℃稳定10min、复温至35℃、停机后30min采取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血糖及乳酸,并计算脑氧摄取率(oxygenextraction,O2Ext)、脑动静脉血糖差(glucosedifferencesbetweenarterialandjugularbulbblood,Ga j)以及乳酸差(lactatedifferencesbetweenarterialandjugularbulbblood,AVDL)。结果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jugular bulbvenousoxygensaturation,SjvO2)在32℃时较体外循环前明显升高(P<0.05),复温至35℃则明显下降,有5例出现SjvO2<50%;O2Ext在32℃时明显降低,复温至35℃时则升高显著(P<0.01);Ga j在32℃有极明显的降低(P<0.01),而复温阶段则明显升高(P<0.05);体外循环期间的AVDL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瓣膜置换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氧平衡受到明显干扰,复温阶段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氧/代谢 心脏瓣膜/外科学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在心脏瓣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强 卢彬 +5 位作者 缪冬梅 余璇 郭飞 王君 范彬 郑业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在心脏瓣膜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效果评估、左心排气及麻醉循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拟行手术治疗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40例,按...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在心脏瓣膜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效果评估、左心排气及麻醉循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拟行手术治疗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E监测组(T组)和传统监测组(C组),各20例。记录T组应用TEE监测后补充或完善术前诊断、改变或调整手术方案的病例数,评估手术效果,监测左心气体程度及排除情况。比较T组术前和术后面积减少分数(FAC)、速度时间积分(AVTI)、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复跳到体外循环(CPB)停机时间,停机后即刻(T0),10(T1)、30(T2)、60 min(T3)各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乳酸值。结果 T组补充术前诊断2例,调整拟行手术方式4例,术后无一例发生瓣叶活动异常、瓣周漏及过瓣血流明显加速等严重手术并发症。T组有1例在三尖瓣重度反流成型术后又发生重度反流,无适合的人工瓣膜,未行特殊处理;T组所有患者心脏复跳后左心均发现不同程度气体,充分排气,术后随访未发现气体栓塞所致相关并发症;T组中无一例发生TEE操作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T组患者术后FAC、AVTI、SV、CI分别为(0.50±0.05)、(25.1±6.5)cm、(71.0±6.0)m L、(2.90±0.74)L/(min·m2),与术前[分别为(0.43±0.08)、(24.5±7.8)cm、(65.0±8.0)m L、(2.70±0.87)L/(min·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心脏复跳到CPB停机平均时间为(26.75±5.66)min,C组为(28.99±5.9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停机后各时刻MAP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患者停机后各时刻M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机后各时刻乳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E监测在心脏瓣膜手术前再次评价瓣膜情况,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指导心内排气、CPB停机和麻醉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监测 手术中 心脏瓣膜/外科学 麻醉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高浓度静脉补钾的应用80例分析
5
作者 范胤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8期6960-6961,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外科学 心脏瓣膜 人工 钾/治疗应用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葛圣林 周汝元 +6 位作者 林敏 葛建军 高晴云 张士兵 张飞 李峰 李艳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3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8例,病死率4.6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多脏器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3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8例,病死率4.68%。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2例,左心室破裂1例。单变量分析提示,年龄、手术前心功能分级、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心胸比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心功能与心胸比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手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加强手术中心肌保护和手术后的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可望提高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死亡原因
下载PDF
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志祥 张成鑫 葛圣林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人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术。...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人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术。术前心电图确诊房颤心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脏瓣膜疾病。比较病人术前及术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人。窦性心律术后即时为100%(66/66),出院时为90.9%(60/66),术后六个月时为84.8%(56/66)。术后病人左房内径(45.3±4.8)mm、左室内径(47.3±3.5)mm减小明显(P<0.05),射血分数明显升高(60.8±3.1)(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45/21)(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简便且近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瓣膜成形术
下载PDF
晚发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海波 夏旭 胡宁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对晚发性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1996—01~2004—03诊断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彩色心动图(UCG)示所有患者存在机械瓣膜开启障碍。15例瓣口有... 目的;对晚发性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1996—01~2004—03诊断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彩色心动图(UCG)示所有患者存在机械瓣膜开启障碍。15例瓣口有效面积下降,8例人工机械瓣膜上有血栓声像。再次换瓣手术7例,5例为急诊手术,死亡1例;溶栓治疗6例,死亡3例;未行治疗的3例均已死亡。结论:超声彩色心动图有助于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诊断,手术和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再手术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36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解洪涛 柏本健 张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704-170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人工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新型(GK)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的初步临床应用(附20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仲京 万士杰 +3 位作者 王维新 李一粟 陈元恒 徐金星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GK型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GK双叶瓣)植入人体后的临床疗效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例病人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MVR)14例,主动脉瓣替换(AVR)4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MVR+AVR)2例。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是否有瓣膜... 目的观察GK型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GK双叶瓣)植入人体后的临床疗效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例病人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MVR)14例,主动脉瓣替换(AVR)4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MVR+AVR)2例。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是否有瓣膜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死亡。无并发症,长期生存已1年至2年半。术后病人心功能均已从Ⅲ~Ⅳ级转为Ⅰ~Ⅱ级,血流动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生活质量改善。结论GK双叶瓣初步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近期随访结果未发现与瓣膜有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下载PDF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
12
作者 郑俊猛 王得坤 +4 位作者 姜海明 梁毅 张志刚 李斌飞 舒惠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总结65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5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超滤技术,心肌保护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 目的 总结65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5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超滤技术,心肌保护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技术。单纯二尖瓣置换术45例,均保留瓣下结构(MVR/SVP),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13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20例。结果 全组患者中54例心脏自动复跳,11例电击除颤复跳。3例死亡,2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致创面广泛出血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治疗经验:①充分术前准备;②采用超滤技术;③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心肌保护技术;④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S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瓣下结构
下载PDF
小儿心脏瓣膜置换术18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申红亚 宋艳 洪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638-2639,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下载PDF
国产GK-2型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20年报告
14
作者 仲京 万士杰 +3 位作者 张红超 于鲁峰 陈元恒 徐金星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报告近20年间共应用402枚GK-2型侧倾式碟瓣行瓣膜替换术301例患者的效果。方法男性113例,女性188例。年龄1.6~68(37.59±10.23)岁。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93例,Ⅳ87例。术式为二尖瓣置换(MVR)183例(60.80%),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 目的报告近20年间共应用402枚GK-2型侧倾式碟瓣行瓣膜替换术301例患者的效果。方法男性113例,女性188例。年龄1.6~68(37.59±10.23)岁。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93例,Ⅳ87例。术式为二尖瓣置换(MVR)183例(60.80%),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92例(30.56%),主动脉瓣置换(AVR)21例(6.98%),三尖瓣置换(TVR)5例(1.66%)。术后48h胸腔引流管拔出后给予口服华法令或新抗凝片,凝血酶元时间维持在正常的1.5~2倍(PTR)。本组共使用GK-2型二尖瓣290枚,主动脉瓣112枚(其中自行设计的波浪缝合缘主动脉瓣51枚)。结果早期死亡10例,死亡率为3.32%(10/301)。术后早期无瓣周漏、机械瓣故障等瓣膜相关死亡。对生存的291例随访31d至20年,平均随访10.48±4.35年。所有受访者死亡17例。术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多数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经20年的临床应用和术后随访观察,该型瓣膜具有多项优点,临床应用可靠,促进了国产瓣膜在治疗瓣膜病中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随访研究
下载PDF
瓣膜性心脏病围术期处理76例分析
15
作者 张赋 吴文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576-2576,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心脏瓣膜术后心理行为异常26例分析
16
作者 杨万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4415-4416,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抑郁障碍/病因学
下载PDF
七氟烷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更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行CPB下CVR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纽,各27例;其中研究纽(27例,有效25例,中途脱落2例)予以梯度法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方...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行CPB下CVR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纽,各27例;其中研究纽(27例,有效25例,中途脱落2例)予以梯度法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方案;对照组(27例,有效26例,中途脱落1例)予以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方案。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术中各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变化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诱导前两组受试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主动脉开放后6h、24h时,两组cTnI、CK—MB较麻醉诱导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麻醉诱导5min及气管插管10min时,两组受试者HR、MAP水平较麻醉诱导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对照组;CVP水平则较麻醉诱导前显著提升,且研究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手术后,两组受试者LVEF、LVEDV指标均较手术前显著提升(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将七氟烷用于CVR的麻醉诱导中,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但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及丙泊酚稳定,可根据受试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醚类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人工 心室功能 心肌/病理学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戈楠 李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2426-242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6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死组(n=31)及存活组(n=129)。分...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6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死组(n=31)及存活组(n=129)。分析瓣膜置换术后影响患者死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评价相应危险因素对患者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价值。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应危险因素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病死事件的关系。【结果】病死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动脉阻断时间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显著高于存活组,病死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BMI、LVEF、肌酐以及体外循环时间对术后死亡时间具备一定预测价值,其中年龄、LVEF以及BMI是预测患者死亡时间的强烈因子,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80,0.94)、0.89(0.82,0.95)和0.86(0.78,0.9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25.36 kg/m2、年龄>60.71岁、LVEF<34.66%、动脉阻断时间>104.39 min及术前合并冠心病均与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病死事件密切相关。【结论】年龄、BMI及LVEF是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病死的危险因素。BMI>25.36kg/m2、年龄>60.71岁、LVEF>34.66%、动脉阻断时间>104.39 min及术前合并冠心病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人工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置换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龙建平 熊为民 +2 位作者 黄标通 汪更胜 杨彬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0期1583-1584,158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置换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重症心脏瓣膜病人7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18~68岁,术前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44例。二尖瓣置换39例,其中5例为再次...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置换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重症心脏瓣膜病人7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18~68岁,术前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44例。二尖瓣置换39例,其中5例为再次手术,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25例,其中再次手术2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51例,左房血栓清除15例,左房成形12例,冠状动脉搭桥2例。【结果】早期死亡5例(6.9%),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主要并发症。【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应注重术前准备,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人工
下载PDF
心脏瓣膜替换术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
20
作者 汤跃卿 赵文宇 +3 位作者 杨涛 张向立 彭月华 许纬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人工 手术期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