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全球化:历史必然性、显著特征及战略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正图 朱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9,共15页
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如何把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如何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如何依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历史必然性和显著特征进行国家战略的正... 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如何把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如何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如何依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历史必然性和显著特征进行国家战略的正确选择?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学理上进行全面系统完整地探究。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把经济全球化细分为农业经济全球化、工业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经济全球化,依次阐述它们的区别联系、相互依赖和依次递进,进而论证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演进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客观规律基础上,论证数字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自然历史过程的结晶,阐述数字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显著特征基础上,结合经济全球化客观演进规律,阐述了数字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最后,基于数字经济全球化历史必然性及其显著特征,提出了新时代我国参与、引领和主导数字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选择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全球化 历史必然 战略选择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调查研究的历史必然与守正创新
2
作者 王立群 杨芸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调查研究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和独特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调查研究已成为势所必至、时所必需,既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现实需要,... 调查研究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和独特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调查研究已成为势所必至、时所必需,既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力举措。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其精髓要义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一脉相承,着力推动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的深度融通,努力实现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的互动升华。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持续聚焦实践、优化制度、提升效能,推进调查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调查研究 历史必然 守正创新
下载PDF
威廉斯的“实践必然性”叙事
3
作者 陈德中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8,共9页
威廉斯认为“理解自我”就是理解我们的能力和局限。他因而批评“本体自我”,主张经验自我;反对人是“无拘的理智存在物”的假设,反对理性主义者作为绝对化要求的道德必然性。他把“道德行动者”刻画为一个“作为需要和渴望的个体”。... 威廉斯认为“理解自我”就是理解我们的能力和局限。他因而批评“本体自我”,主张经验自我;反对人是“无拘的理智存在物”的假设,反对理性主义者作为绝对化要求的道德必然性。他把“道德行动者”刻画为一个“作为需要和渴望的个体”。这个个体追随自身的内在冲动,出于“内在必然性”即“基于品格的必然性”而展开自己的人生规划。与此同时,这一个体敏感于外在的偶然性,需要文化地在地地理解之。威廉斯的“实践必然性”因而是“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偶然性”的结合。人的能动行为只能部分地理解世界,这世界本身也不必完全适合伦理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必然 道德行动者 伦理的做不到 个人品格 偶然性
下载PDF
随附性的必然性与心身关系——从系统本体论的观点看
4
作者 陈晓平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3,196,197,共17页
金在权首先把随附性看作上下两层性质即随附性质和基础性质之间的依赖或决定关系,区分了弱和强这两种随附性概念。当其随附性理论遭遇诸多困难之后,他又提出整—部随附性概念,并赋予它形而上学的必然性,表现出从认识论向实践论转变的倾... 金在权首先把随附性看作上下两层性质即随附性质和基础性质之间的依赖或决定关系,区分了弱和强这两种随附性概念。当其随附性理论遭遇诸多困难之后,他又提出整—部随附性概念,并赋予它形而上学的必然性,表现出从认识论向实践论转变的倾向。可以沿着金在权已经开启但未贯彻到底的实践论路线继续前行,明确地把随附性理论奠定在系统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随附必然性的逻辑性质和哲学意义,并用整—部随附性把其他所有随附性统领和贯穿起来;进而提出基于系统本体论(或系统一元论)的随附二元论,用以取代物理主义一元论和笛卡尔的心物平行二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附性 必然 心身关系 系统本体论 金在权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
5
作者 黄谋琛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第11期31-37,共7页
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从历史唯物主义应有的高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对历史主体的尊重:秉持群众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人口规模巨大,而且要... 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从历史唯物主义应有的高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对历史主体的尊重:秉持群众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人口规模巨大,而且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惠及世界人民。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对历史必然的遵循:扬弃西方现代化理论,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对历史主动的把握:党团结带领人民骁勇奋战的伟大实践,科技持续进步,经济稳步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现代国家治理加速推进。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毅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然抉择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命题:科学内涵、必然逻辑、时代价值
6
作者 王立平 张路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一个重要论断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想当然的,而是有它的深刻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马克思主义行”之后进一步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命题,同样有它的科学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 一个重要论断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想当然的,而是有它的深刻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马克思主义行”之后进一步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命题,同样有它的科学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它的科学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行”为基础凸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理论和现实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它的必然逻辑体现为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彰显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是追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包括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为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整体看待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中国人民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和坚持“两个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科学内涵 必然逻辑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
7
作者 韦燕 廖和平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凸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成为必然要求。从理论内涵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的文化使命”具有不同的要义旨趣。从二者关系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内...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凸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成为必然要求。从理论内涵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的文化使命”具有不同的要义旨趣。从二者关系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内核、内在要求与目标追求。从行动逻辑看,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以理论学习为文化引领力,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方向;以党的领导为文化凝聚力,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政治基础;以“第二个结合”为文化驱动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华章;以“三个超越”为文化塑造力,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使命 必然要求
下载PDF
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必然逻辑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吕小芳 李凤臣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82-387,共6页
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有效融入到教学体系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理论探索方面,需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现实逻辑等... 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有效融入到教学体系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理论探索方面,需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现实逻辑等方面梳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必然性,及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实践探索方面,需要从教育理念、制度机制、社会评价等不同的维度,探索加强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为劳动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劳动教育 必然逻辑 基本原则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独特优势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金晓燕 李雪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探析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探析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分析新质生产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独特优势,从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探寻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必然 独特优势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革命精神与“四个必然选择”相融合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10
作者 黄雪霞 庄穆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革命精神与“四个必然选择”之间具有内生互融的逻辑关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将二者相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认为要实现二者相融合,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完善课程顶层设计,厘清主要教学内容... 革命精神与“四个必然选择”之间具有内生互融的逻辑关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将二者相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认为要实现二者相融合,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完善课程顶层设计,厘清主要教学内容,讲好革命精神故事,打造专题式教学方法,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精神 四个必然选择 融合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应然要义、实然状态与必然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晓英 庞媛 +1 位作者 王芷凡 宋依婷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年第6期28-34,共7页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提升不仅是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更是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培育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在创新教育教学体验、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生数字能力、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弥合...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提升不仅是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更是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培育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在创新教育教学体验、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生数字能力、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弥合城乡教育鸿沟、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存在主观提升意愿薄弱、配套政策不到位、教学共同体建设缓慢、教师研修培训问题频发、教育资源联动不足等现实困境,应通过破除观念桎梏,深化数字教学实践;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制度保障;加快教学共同体建设,营造乐教氛围;优化培训模式,增强服务供给;融通区校数字学习资源,大力开发文化数字资源来实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教育数字化 应然要义 实然状态 必然路径
下载PDF
早期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2
作者 刘莹莹 李洁 《世纪桥》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在当今时代下,研究早期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于培养新时代有志青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和危难的关键时刻,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先进分子带... 在当今时代下,研究早期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于培养新时代有志青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和危难的关键时刻,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先进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时代动因、历史机遇、工人阶级日益壮大和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优势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自然而然走进了先进分子的视野并最终被先进分子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分子 马克思主义 历史必然
下载PDF
“两个确立”的三重必然性
13
作者 杨晓宁 张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7期26-28,共3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做出“两个确立”的重大判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开拓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两个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承继和发展,是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做出“两个确立”的重大判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开拓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两个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承继和发展,是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我们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进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两个确立”的提出,使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了政治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确立” 理论必然 历史必然 现实必然
下载PDF
逻辑的必然 历史的必然 现实的必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杰忠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9-11,共3页
关键词 "两个必然"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逻辑的必然 历史的必然 现实的必然
下载PDF
规范性与必然性
15
作者 孟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1,共4页
以往,哲学把规范性奠基于必然性之上。必然性分为先天必然性和后天必然性,后天必然性又分为自然的或因果的必然性与社会文化的必然性。把规范性奠基于必然性难以说明规范的效力,因此有必要回到实践生活本身。
关键词 规范性 先天必然 因果必然 历史必然 规范效力
下载PDF
论斯宾诺莎哲学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悖论
16
作者 杨凯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2947-2953,共7页
斯宾诺莎的哲学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封闭的决定论体系。在实体内部,神的必然性贯穿一切,偶然性只能作为人类经验到的错误认识而存在。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完成斯宾诺莎设想的认识序列而达至对必然性的认识,并且人类碍于自身的有限性,只能... 斯宾诺莎的哲学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封闭的决定论体系。在实体内部,神的必然性贯穿一切,偶然性只能作为人类经验到的错误认识而存在。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完成斯宾诺莎设想的认识序列而达至对必然性的认识,并且人类碍于自身的有限性,只能形式化地认识到神的必然性,不可能知道这种支配关系的内容。斯宾诺莎哲学的悖论就在于,他需要消除人与神之间的隔阂,但又需要借用人类的有限性来反衬神的完满。因此,斯宾诺莎在尝试彻底摒弃偶然性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让偶然性在有限者的层面持续发挥效果。Spinoza’s philosophy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closed deterministic system. Within the substance, the necessity of God permeates everything, while contingency exists only as a misguided perception experienced by humans. However, not everyone is capable of completing the cognitive sequence envisioned by Spinoza to achieve an understanding of necessity. Moreover, constrained by their own finitude, humans can only formally recognize the necessity of God without comprehending the content of this dominant relationship. The paradox of Spinoza’s philosophy lies in the fact that while he seek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humans and God, he also relies on human finitude to underscore the perfection of God. Consequently, despite attempting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contingency, Spinoza inevitably allows contingency to persist and exert its influence at the level of finite be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 偶然性 必然 机械论 目的论
下载PDF
从基于必然性的行动到基于偶然性的行动
17
作者 张康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构成了一种社会形态,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果将其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联系起来的话,就会发现它是在对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的否定中生成的。风险社会中的行动将面临许多根本性的哲学观念变革... 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构成了一种社会形态,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果将其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联系起来的话,就会发现它是在对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的否定中生成的。风险社会中的行动将面临许多根本性的哲学观念变革的问题,其中,关于必然性、偶然性这对哲学概念的认识,对于构建风险社会中的行动模式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工业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已经形成了基于必然性行动的共识,但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必然性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涌现了出来,致使人们需要将行动方式调整到基于偶然性行动上来。风险社会中的行动在性质上属于合作行动,在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应急响应式的即时行动,行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行动原则 必然 偶然性 合作行动
下载PDF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炬堡 《陕西档案》 2024年第1期57-58,共2页
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变革和更新,档案管理现代化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技术手段,都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其发展进程也面临着不同的考验。我们要重视当前形势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了解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事业的要求和动态趋势,利用... 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变革和更新,档案管理现代化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技术手段,都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其发展进程也面临着不同的考验。我们要重视当前形势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了解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事业的要求和动态趋势,利用数字化资源,积极推进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步伐,以满足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需求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数字化资源 社会信息化 动态趋势 档案事业发展 新形势下 新的内涵 必然趋势
下载PDF
同一陈述的必然性
19
作者 张燕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46-57,共12页
同一性概念和必然性概念是当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同一性问题和必然性问题是当代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克里普克提出的必然同一理论,对于当代哲学和逻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克里普克认为,同一陈述的哲学释义基于对必然性作出的形而上学界定... 同一性概念和必然性概念是当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同一性问题和必然性问题是当代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克里普克提出的必然同一理论,对于当代哲学和逻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克里普克认为,同一陈述的哲学释义基于对必然性作出的形而上学界定和本体论反思,由专名构成的同一陈述和科学理论同一陈述,如果它们是真的,那么它们就是必然的。必然同一理论更深层次的论证根基,是基于严格指示词和摹状词的截然二分,严格区分二者的逻辑作用,才能有力地拒斥偶然同一的观点,从而为必然同一作出辩护。克里普克必然同一理论促进了其本质主义的发展,只有本质能够经得起必然性的检验,是一个个体保持与其自身同一的唯一标准。从严格指示词和摹状词的区分论述克里普克同一陈述必然性的观点,有助于深刻把握克里普克的必然同一理论,有助于加深对于当代语言哲学和形而上学相关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 必然 严格指示词 摹状词 本质主义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性、理论意蕴与根本遵循
20
作者 冉津宇 张思军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7,135,共10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文化担当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其必然性,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必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化解世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文化担当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其必然性,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必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化解世界性挑战的时代必然,是“两个结合”的理论必然,是重建与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逻辑必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具体可以解析为建设具有民族性的中华文明、建设具有人民性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有世界性的人类文明、建设具有创新性的发展型文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并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定方向、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传承文化血脉、在交流互鉴中博采众长、在扎根实践中开拓创新等方法论原则,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必然 理论意蕴 根本遵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