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9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部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鹏 张必萌 +4 位作者 张开勇 蒋会茹 寿崟 徐斯伟 赵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观察三部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至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慢性C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42例),对照组予维生素B1片、肌苷片、三磷... 目的 观察三部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至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慢性C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42例),对照组予维生素B1片、肌苷片、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的基础治疗(40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三部配穴法针刺,隔天针刺1次,共20次(4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问卷-25(NEI-VFQ-25)、中医症状证候量表、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结果 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4例。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EI-VFQ-25评分、BCVA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证候量表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部配穴法针刺联合基础治疗慢性CSC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配穴法 针刺 性中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2
作者 王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18-2222,共5页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100眼)慢性CS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100眼)慢性CS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3.51±0.88)次。两组患者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视力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CRT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CRT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扁平不规则PED最大高度、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以扁平不规则PED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慢性CSC疗效良好,但对扁平不规则PED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性中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层脱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美东 胡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以参考组34例34眼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首次注射后按照每个月1次进行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是否再次予以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组34例34眼在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做法同参考组)前两周采用SML治疗。统计两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水平和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改变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logMAR BCVA及CM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及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SML能够减少CSC继发CNV患者的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次数,有助于减小CMT,且不会影响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并可避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阈下微脉冲激光 性中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矫正视力
下载PDF
急性中毒75例流行病学分析
4
作者 杨淑玉 史桂兰 孙寿芝 《黑龙江医学》 CAS 1992年第7期48-48,共1页
中毒性疾病包括:生活性意外中毒、医源性中毒、职业性中毒及公害病,已日益受到重视。在基层尤其是在农村生活意外中毒多见。我院1985.3至1988年3月,共收治内儿科住院患者2156人,其中急性中毒患者75例、占同期内儿科住院病人3.
关键词 性中 内儿科 职业性中 公害病 性中 疾病 雷米封 毒途径 生活 经口
下载PDF
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洋 孙建宁 +3 位作者 董世芬 刘明 张易 张硕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3-47,I0004,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发作后2 d、7 d脑内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缺血动物术后随机分为缺血2 d组、缺血7 d组,另设假手术组。在术后2 d... 目的观察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发作后2 d、7 d脑内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缺血动物术后随机分为缺血2 d组、缺血7 d组,另设假手术组。在术后2 d、7 d 2个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动物神经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动物的缺血侧脑组织突触素-I(synapsin-I)、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后,模型动物神经元大量变性坏死,数目减少,排列散乱。缺血后2 d,synapsin-I在CA1区、CA3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PSD-95在CA1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α-synuclein在CA1区神经元产生显著积聚(P<0.01);缺血后7 d,synapsin-I在CA1区、皮层表达仍显著降低(P<0.01),PSD-95在CA1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α-synuclein在CA1、CA3、皮层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pMCAO模型大鼠在脑缺血发生后,神经突触有关蛋白的表达显著改变,并随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情况不同,这可能与神经元突触重塑有关。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缺血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模型 突触素-Ⅰ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汉民 王文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03-2203,共1页
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2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 临床分析 症状 诊断 治疗 病例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中小量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丹 温兴艳 刘全国 《吉林中医药》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1999年1月~2003年6月,我院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中小量脑出血48例,并与单用西医综合治疗的36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高血压性中小量脑出血 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泡性中鼻甲脓囊肿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韩飞 梁辉 崔朝阳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性中鼻甲脓囊肿 神经末梢 内窥镜
下载PDF
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12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宁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 :分析探讨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的临床、CT特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 1997年 1月~ 1999年 7月收治的 12例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12例中 10例出现环池受压后形态改变 ,占 83%。手术治疗 1... 目的 :分析探讨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的临床、CT特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 1997年 1月~ 1999年 7月收治的 12例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12例中 10例出现环池受压后形态改变 ,占 83%。手术治疗 10例 ,均治愈 ;保守治疗 2例 ,1例好转 ,1例恶化死亡。结论 :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易出现环池改变 ;若出现环池受压后形态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 CT 手术适应证
下载PDF
康柏西普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姚亮 吕莎莎 +4 位作者 刘子瑶 冯海晓 郑玉萍 王建明 王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10/2016-05我院门诊确诊的9例9眼慢性CSC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0.5mg/0.05mL康柏西普治疗(其中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10/2016-05我院门诊确诊的9例9眼慢性CSC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0.5mg/0.05mL康柏西普治疗(其中6眼1mo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的玻璃体腔注射)。注射后第1、2、6mo随访观察,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OCT、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fundus fluoresceine angiography,FFA)、脉络膜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结果:患者9例9眼中,7眼对康柏西普有明显应答,2眼患者无应答。玻璃体腔注药前9眼患者CMT平均值为373.12±72.43μm,康柏西普治疗后1、2、6mo时CMT分别为332.05±67.13、282.24±62.30、225.56±71.08μm,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9眼患者治疗前SFCT厚度为422.11±64.82μm,无应答患者治疗前脉络膜厚度低于平均值,分别为353、65μm。9眼患者治疗后1、2、6mo的SFCT分别为391.45±75.24、365.53±63.07、355.40±66.65μm,治疗前与治疗后1mo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与治疗后2、6mo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53±0.32,注射后平均视力为0.65±0.2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CSC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降低CMT。玻璃体腔注药后6mo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可能是患者是否应答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性中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仙璐贝滴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辉 张治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061-1062,共2页
目的观察仙璐贝滴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78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仙璐贝滴剂;对照组30例,予常规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2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中1... 目的观察仙璐贝滴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78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仙璐贝滴剂;对照组30例,予常规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2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中1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仙璐贝滴剂能有效提高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璐贝滴剂 分泌性中
下载PDF
泡性中鼻甲并真菌感染一例
12
作者 刘锋 周水淼 张速勤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1-291,T009,共2页
关键词 性中鼻甲 并发症 真菌感染 病理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严波 危维 +1 位作者 杨晓彤 彭晓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筛选考虑为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4~58岁,平均47岁。术前... 目的探讨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筛选考虑为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4~58岁,平均47岁。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于全麻鼻内镜下行泡性中鼻甲修正手术,术后定期清理术腔,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偏头痛残疾量表(MID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头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7例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患者术后定期随访12个月。术前VAS的平均值(7.47±1.23)分明显高于术后VAS的平均值(2.18±0.95)分;术前MIDAS评分平均值(17.24±2.14)分也明显高于术后的平均值(2.53±1.23)分。术后患者头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头痛复发。结论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术前鼻内镜检查结合鼻窦CT检查可明确诊断,经鼻内镜下行泡性中鼻甲修正手术,是一种经济、安全、简便易行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性中鼻甲 头痛 诊疗
下载PDF
鼻内镜下治疗泡性中鼻甲合并脓囊肿1例报告
14
作者 汪国武 彭莉芬 +1 位作者 张学军 黄妍雯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性中鼻甲 黏液囊肿 内镜下治疗 罕见疾病 网上查询 CHKD 文献
下载PDF
巨大泡性中鼻甲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熊洪斌 钱洁 +2 位作者 王惠华 敖智晶 石润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0期539-540,共2页
目的提高对泡性中鼻甲的临床认识。方法报道1例巨大泡性中鼻甲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2个月的随访结果,对泡性中鼻甲的常见病变及相关问题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泡性中鼻甲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或流脓、头痛伴嗅觉减退,特别巨大可... 目的提高对泡性中鼻甲的临床认识。方法报道1例巨大泡性中鼻甲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2个月的随访结果,对泡性中鼻甲的常见病变及相关问题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泡性中鼻甲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或流脓、头痛伴嗅觉减退,特别巨大可占据周围空间并压迫下鼻甲,使下鼻甲外移。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泡性中鼻甲是中鼻甲常见的解剖结构变异,较大时可引起鼻塞、头痛、嗅觉减退、鼻窦炎等并发症,但其发展过程一般较缓慢,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鼻甲 鼻甲气化(即泡性中鼻甲)
下载PDF
半剂量维替泊芬与半能量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为梅 雷晓琴 +1 位作者 田芳 周荣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比较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与半能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病例研究。将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CSC患... 目的比较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与半能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病例研究。将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CSC患者42例(42眼)纳入研究。根据患者PDT治疗过程中所接受的药物剂量和激光参数的不同分为半剂量和半能量组。半剂量组22例(22眼)接受半剂量维替泊芬(3 mg·m^(-2))和标准能量PDT(83 s,50 J·cm^(-2))治疗。半能量组20例(20眼)接受全剂量维替泊芬(6 mg·m^(-2))和半能量PDT(42 s,25 J·cm^(-2))治疗。PDT治疗后1、3、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完全吸收的比例,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变化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半剂量组患者22眼(100%)SRF完全吸收,半能量患者19例(95%)SRF完全吸收,两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半剂量组BCVA提高7.2字母,半能量组BCVA提高6.7个字母,BCVA提高字母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半剂量组CMT为(351±90)μm,治疗后6个月降至(178±55)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能量组CMT治疗前为(322±96)μm,治疗后6个月降至(181±47)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和PDT治疗慢性CSC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性中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维替泊芬
下载PDF
不典型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误诊分析
17
作者 黄丽娟 彭素银 +3 位作者 刘彬泉 邓智祥 王秀琴 张秋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6-9,共4页
目的 分析库欣综合征并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2022年10月诊治的1例库欣综合征并慢性CSCR误诊脉络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岁女性,肥胖体型,有抑郁症、高血压病史,因... 目的 分析库欣综合征并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2022年10月诊治的1例库欣综合征并慢性CSCR误诊脉络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岁女性,肥胖体型,有抑郁症、高血压病史,因左眼视力下降1年,加重2个月就诊,经专科查体、激光眼底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眼底自发荧光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左眼脉络膜炎,予曲安奈德左眼球后注射、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左眼和血明目片口服,症状无明显改善,后于某眼科中心经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双眼慢性CSCR,行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库欣综合征并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后随访10个月,视力有所恢复。结论 库欣综合征并非典型慢性CSCR较少见,若仅重视局部眼部症状而忽视全身症状,极易导致误诊;加强对慢性CSCR的认识,及时更新并巩固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各眼底疾病之间的鉴别能力,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库欣综合征 误诊 脉络膜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三分之一剂量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6
18
作者 毛新帮 游志鹏 赵菊莲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1/3剂量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造影(ICGA)检查并结合患者的病史诊断为慢性CSC患者10例10眼,采用1/3剂量维替泊芬及... 目的探讨1/3剂量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造影(ICGA)检查并结合患者的病史诊断为慢性CSC患者10例10眼,采用1/3剂量维替泊芬及经专用激光裂隙灯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维替泊芬注入8 min后,在吲哚菁绿的引导下激光照射30 s。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7.3个月;随访期间进行最佳矫正视力、FFA和IC-GA检查。结果最佳矫正视力0.1-0.9,平均0.6。视力明显改善者8只眼,占80%;视力稳定者2只眼,占20%;无1眼视力下降。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显效9眼,占90%;有效1眼,占10%;无渗漏未改善或加重者。结论1/3剂量维替泊芬联合PDT治疗慢性CSC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该治疗方法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对照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中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维替泊芬 治疗
下载PDF
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宣懿 赵培泉 彭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760-763,共4页
目的:观察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短期疗效。方法:2009-04/2009-09确诊为急性CSC患者12例12眼,行单次半量维替泊芬(3mg/m2... 目的:观察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短期疗效。方法:2009-04/2009-09确诊为急性CSC患者12例12眼,行单次半量维替泊芬(3mg/m2)光动力学治疗,术前和术后1,4,12wk进行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的检测,且于术前、术后4wk和12wk进行视网膜荧光造影(FFA)、脉络膜血管造影(ICG)和眼底自发荧光(FAF)检查,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前3D-OCT均显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造影中均存在墨迹样或炊烟样的渗漏及脉络膜血管扭曲扩张弥漫荧光渗漏;术后1wk,3D-OCT有6眼的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术后4wk时有9眼在OCT中显示渗液完全吸收,7眼在FFA中显示荧光渗漏消失、3眼渗漏减轻,9眼在ICG中显示扭曲扩张的脉络膜血管管径恢复正常、3眼管径略改善,且9眼在术前渗漏点处的异常自发荧光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2wk,仅有1例视网膜下积液仍未完全吸收,余11眼渗液均完全吸收,12眼在造影中均未显示异常荧光渗漏,在FAF上显示在原有浆液性脱离区域内出现点片状散在强自发荧光点。治疗后12wk,视力从术前平均0·43升高至0.8,其中2眼视力术后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12眼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半量维替泊芬PDT治疗急性CSC短期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中浆液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荧光造影
下载PDF
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敏 胡竹林 +2 位作者 薛黎萍 李云琴 肖丽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激光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科... 目的探讨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激光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CCSC患者25例(33眼),所有患者接受静脉注射剂量为3 mg·m-2体表面积的维替泊芬和能量为25 J·cm-2的PDT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重复进行BCVA、裂隙灯、间接眼底镜和OCT检查,治疗后6个月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末次随访时视力改善者31眼、稳定者2眼,最佳矫正视力(0.15±0.09)LogM AR,与治疗前的(0.50±0.18)LogM A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4,P<0.001);OCT检查示,显效率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8.5%、84.8%、93.9%和100.0%。CCSC眼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91.53±101.18)μm,与治疗前的(483.21±89.13)μm相比明显降低(t=-3.902,P<0.001),黄斑中心凹下平均脉络膜厚度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治疗后6个月FFA结果显示33眼渗漏病灶均完全消失。未观察到复发、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PDT治疗对于单纯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的CCSC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性中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维替泊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