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4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老年性爱文学的新收获--评寻坚报告文学集《夕阳下的骚动》
1
作者 邓绍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8-70,共3页
寻坚的报告文学集<夕阳下的骚动>在描写老年性爱题材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视角:一是以医生的眼光,细心地观察现实生活;二是以记者的嗅觉,及时地捕捉生活信息;三是以哲人的智慧,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本质;四是以文学的形式,塑造多种多... 寻坚的报告文学集<夕阳下的骚动>在描写老年性爱题材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视角:一是以医生的眼光,细心地观察现实生活;二是以记者的嗅觉,及时地捕捉生活信息;三是以哲人的智慧,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本质;四是以文学的形式,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文学 性爱题材 性爱主题 创作经验
下载PDF
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的女性与公共卫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北川 李洋 +4 位作者 李秀芳 李现红 于增照 刘明华 史同新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男同/MSM)的异性爱女性伴侣普遍面临的挑战。西方国家当代的一般女性很少与男同/MSM结合成固定伴侣,但这一情况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常见。在中国,大量男同/MSM与一般女性结合成固定伴侣,他... 本文介绍了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男同/MSM)的异性爱女性伴侣普遍面临的挑战。西方国家当代的一般女性很少与男同/MSM结合成固定伴侣,但这一情况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常见。在中国,大量男同/MSM与一般女性结合成固定伴侣,他们同时存在男男性行为。中国的许多研究提示,MSM的固定女性伴同样生活在易感染艾滋病及性病的高危环境中,而一般女性的固定伴侣是男同时,会普遍面对特殊的心理困境。由于社会传统文化等原因,该女性群体的生存环境相当脆弱,并希望获得医界帮助。医界需要从女性学和社会性别平等的高度认识相关问题,积极参与解决相关问题的社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女性 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性病 心理
下载PDF
性爱叙事:文学史意义上的价值建构——论中国文学史上三次性爱文学创作浪潮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经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6,共10页
性爱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存在于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每当历史转型、秩序变更之际,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常常成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的催化剂并被转述在文学创作中。中国文学史上性爱文学创作曾呈现出三次浪潮阶段:明清之际;&q... 性爱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存在于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每当历史转型、秩序变更之际,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常常成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的催化剂并被转述在文学创作中。中国文学史上性爱文学创作曾呈现出三次浪潮阶段:明清之际;"五四"时期;20世纪90年代。本文对三次性爱文学浪潮的历史文化语境、性爱话语的生成机制、时代的道德价值理念以及性爱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进行了审视和阐述,试图从文学史的意义层面发掘其具有价值建构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文化 中国文学史 性爱文学叙事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爱文学性爱分离的文化选择——精神分析学与中国20世纪性爱文学研究之五 被引量:5
4
作者 毛正天 《求索》 CSSCI 200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性爱分离作为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的文化选择 ,以宣示人性复苏和反叛旧礼教的“深刻的片面性”标示着对西方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人学思潮的接纳 ,标示着文学性深度探索的勇毅与执著 ,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
关键词 现代性爱文学 性爱 人性 物神分析学
下载PDF
灵与肉的分离:现代文学中女性性爱悲剧的描述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帆 齐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关键词 两性之爱 灵与肉的分离 性爱 现代文学 张爱玲 性爱意识 女性形象 罗维娜 凌叔华 性意识
下载PDF
性爱的现代性与文明的再造——茅盾早期性爱思想浅探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仲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核心是灵肉一致的现代性爱观。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他认为文明再造是进行社会改革的根本途径。因此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阐发带有明显的再造文明的意识。茅盾认为在文明再造过程中以性爱为中心的道... 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核心是灵肉一致的现代性爱观。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他认为文明再造是进行社会改革的根本途径。因此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阐发带有明显的再造文明的意识。茅盾认为在文明再造过程中以性爱为中心的道德改革与政治制度的改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大革命失败以后 ,茅盾在《蚀》中分析其原因 ,认为是这两者的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性爱思想 现代性 茅盾 性爱 道德 改革 政治制度 源流 《蚀》 三部曲
下载PDF
一种叙事:关于异性爱与同性爱 被引量:4
7
作者 林丹娅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5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性爱 性爱 叙事原型 女性主义 传统女性 惠安女 女作家 性政治 小说 凌叔华
下载PDF
性爱文学:在中西比较中阐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经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76,共13页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缔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中、西性爱文化呈现出不同本色和发展进程:前者基本上是在道德意识形态严格制导下的一种单线延展,后者则是在或对立并举、或抑扬有致、或多元...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缔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中、西性爱文化呈现出不同本色和发展进程:前者基本上是在道德意识形态严格制导下的一种单线延展,后者则是在或对立并举、或抑扬有致、或多元兼蓄的形态中发展。"性爱"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西方的性爱文学创作往往超逸出既定文化的视域、在符合文学创作本质的方式中不断调整、演变并在一种颇具变革性张力的形态中运行。中国性爱文学则基本与性爱文化取同步发展态势,具体呈现出明清之前、明清之际、20世纪初期和末期等三个不同阶段。从共通性层面审视,中、西性爱文学可分为激情之性爱、浪漫之性爱、融汇之性爱、异化之性爱、不伦之性爱等五种叙事类型,文章对此进行了艺术评析和文化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文化 性爱文学 中西对比
下载PDF
文化的现代性启蒙与“五四”文学的性爱话语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经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5,共4页
性爱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存在于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每当历史转型、秩序变更之际,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常常成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的催化剂并被转述在文学创作中。"五四"时期的性爱文学创作高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性爱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存在于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每当历史转型、秩序变更之际,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常常成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的催化剂并被转述在文学创作中。"五四"时期的性爱文学创作高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五四"性爱文学是"现代性"转型的产物:首先是个体本位文化对传统宗法伦理文化的突破,从性爱关系去拆解传统伦理本位文化不啻于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其次是性爱本能欲望在特定意义上为"五四"时期"立人"的启蒙目标提供了人性的原动力前提;加之"五四"时期已基本形成了现代性爱话语构建的背景。"五四"过后由于主流文学逐渐由启蒙理性叙事走向了激进式的历史理性叙事,包括性爱在内的人的个体感性欲望的文学叙事失去了表述的理由而消隐褪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性爱文化 现代性启蒙 性爱文学
下载PDF
明清性爱小说:中国性爱文学成熟的标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经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明清性爱小说与整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状况具有显在的同谋关系。首先,明清性爱小说的创作语境是晚明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人文启蒙思潮在促进社会性爱观的近代化转向的同时也导致审美情趣上主"情"反"理&qu... 明清性爱小说与整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状况具有显在的同谋关系。首先,明清性爱小说的创作语境是晚明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人文启蒙思潮在促进社会性爱观的近代化转向的同时也导致审美情趣上主"情"反"理"的重大转向;其次是当时性爱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并存互补,反映在小说中就变奏出一方面以"情"胜于"理",另一方面又以"礼"节"情"的叙事作品;三是随着物质和经济条件的繁荣和发展,人们开始将世俗欲望合法化,性爱叙事自然成为小说创作的诉求形式。明清性爱小说代表作品主要是以《红楼梦》为主的"至情"类作品和以《金瓶梅》为代表的"艳情"或"任性"类作品。它们既代表了古代叙事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又是中国性爱文学的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文化 明清小说 性爱叙事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爱文学“性偏至”特质透视──中国现代文学心理批评研究之五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正天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2-86,共5页
“性偏至”以宣示人性复苏和反叛旧教的“深刻的片面性”标示着中国现代性爱文学对西方以精神分析为代表人学思潮的接纳,标示着文学性深度探索的勇毅与执著,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性爱文学 人性 中国 性爱结构 文学研究 文化 "性偏至" 精神分析 人学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的性爱主题──兼及性爱主题在现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命运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庆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86-92,共7页
论沈从文小说的性爱主题──兼及性爱主题在现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命运詹庆生我是这样来理解应存在于文学中的性爱主题的:它是通过两性之间的各种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的微妙关系的描绘,来探索人心的(人性的)世界,并展示出生命形式的深... 论沈从文小说的性爱主题──兼及性爱主题在现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命运詹庆生我是这样来理解应存在于文学中的性爱主题的:它是通过两性之间的各种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的微妙关系的描绘,来探索人心的(人性的)世界,并展示出生命形式的深入复杂状态。本文将会强调这样一个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主题 沈从文小说 本体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研究会 “湘西世界” 性爱 张爱玲 性爱意识 历史命运
下载PDF
日性爱和月性爱:启蒙话语下的两种教育爱
13
作者 尹宗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27,共3页
教育中的师爱既包括女性教师的"母爱",也包括男性教师的"父爱",在启蒙话语中,前者可以被称为月性爱,后者可以被称为日性爱。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在一定意义上常常充当了儿童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月性爱和日... 教育中的师爱既包括女性教师的"母爱",也包括男性教师的"父爱",在启蒙话语中,前者可以被称为月性爱,后者可以被称为日性爱。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在一定意义上常常充当了儿童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月性爱和日性爱成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然而,幼儿教育阶段男教师数量较少造成了师爱结构的相对不完整。不过,月性爱和日性爱的关系是辨证的,是可以"代偿"和超越的。为此,有必要对日性爱与月性爱作较深入的辩证思考,进而探求相关策略,以有效应对单一维度师爱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最终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启蒙教育 性爱 性爱
下载PDF
性爱有度——兼谈同性爱的几个度及艾滋
14
作者 秦士德 《中国性科学》 200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属于少数人的心理倾向。大量科研调查证实,同性恋现象存在于各种社会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有这一心理倾向的成年男性和女性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在经济、文化不同的社会里相对恒定,大约占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属于少数人的心理倾向。大量科研调查证实,同性恋现象存在于各种社会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有这一心理倾向的成年男性和女性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在经济、文化不同的社会里相对恒定,大约占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可以推断,我国是同性恋者人口数值较多的国家之一。人类对同性恋现象的认识,受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共十六大报告)植根于封建小农经济的性文化崇尚生育的传统理念,在全社会有着深广的影响。弘扬科学,以人为本,是学界的职责和科学界引导大众前进的力量所在。为此,我们编发了一组研讨同性恋现象的文章。本组文章由青大医学院附院性健康中心《朋友》项目组供稿。部分作者是同性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 性爱 艾滋病 同性恋 性别倾慕度 性伴执着度
下载PDF
现代性爱视角观照下的海派小说——评《现代性内涵的冲突——海派小说性爱叙事》
15
作者 孙晓东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3期197-203,共7页
根植于现代都市文化的海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其文学史地位一直饱受争议。然而,海派作家以其大量的充满商业才情的文学作品,迎合了读者的审美趣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消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了“五四”以后... 根植于现代都市文化的海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其文学史地位一直饱受争议。然而,海派作家以其大量的充满商业才情的文学作品,迎合了读者的审美趣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消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了“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内涵 海派小说 性爱叙事 现代性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冲突 观照 都市文化
下载PDF
异性爱与同性爱——比较视野下的《紫颜色》
16
作者 郑梅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品,它为作者赢得了至高无上的文学荣誉,奠定了艾丽斯·沃克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大家的地位。《紫颜色》以书信体的形式,通过描写黑人女主人公西丽在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品,它为作者赢得了至高无上的文学荣誉,奠定了艾丽斯·沃克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大家的地位。《紫颜色》以书信体的形式,通过描写黑人女主人公西丽在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悲惨境遇,直到取得独立和解放的漫长历程。在她前半生的悲惨遭遇中,离不开折磨欺凌她的男人——继父和丈夫,而在她后半生寻找独立的过程中,离不开她的姐妹——莎格。基于此,在比较视野下,探究小说中继父、某某先生和莎格,在西丽苦难和独立成长过程中的异性爱与同性爱,从而分析情感在西丽走向觉醒道路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 性爱 《紫颜色》 艾丽斯·沃克
下载PDF
《诗经》性爱观初探
17
作者 赵振兴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3期16-20,29,共6页
性爱不仅仅是纯生物、本能的性欲表现,而且是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它是人类生理与心理、性欲与精神渴求的一种有机的结合。《诗经》中关于爱情、婚姻的七十二首诗,对于那种两心相悦、琴瑟和鸣的自然情爱和直率、坦诚热烈的咏叹,就反映了... 性爱不仅仅是纯生物、本能的性欲表现,而且是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它是人类生理与心理、性欲与精神渴求的一种有机的结合。《诗经》中关于爱情、婚姻的七十二首诗,对于那种两心相悦、琴瑟和鸣的自然情爱和直率、坦诚热烈的咏叹,就反映了该时代文明中最为生动、最为绚烂丰富的性爱意识。本文试图从这个最生动的性爱领域的视角,对其性爱观作一番初步的探讨。共分四点论述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心理 性爱 诗经 情爱 爱情 礼法 婚姻生活 性爱意识 自主意识 青年
下载PDF
中国九城市2046例男同性爱者与艾滋病相关状况调查概况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8 位作者 储全胜 汪宁 汪兆国 周生建 童传良 张敬东 管文辉 崔兆麟 王夏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男同性爱者一般心理—行为状况等的了解,为制定对该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9城市2046例男同性爱者同步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 目的:通过对男同性爱者一般心理—行为状况等的了解,为制定对该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9城市2046例男同性爱者同步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使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1%(曾)因同性爱性取向感到很痛苦。55.6%认为性取向暴露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加害者首先来自家庭,其次是"单位"和一般人。因性取向或有关活动,15.2%遭受过异性爱者伤害,29.8%遭受过其他男同性爱者伤害。20.3%有过强烈自杀念头,9.4%有过自杀行为。68.7%希望国家立法承认同性婚姻。未在婚者中,30.6%确定未来独身,79.7%希望(过)与同性的固定专一性伴生活,44.1%希望生育,31.2%与女性性交过。在婚者结婚的最重要原因:53.8%是为满足父母愿望,13.4%是为证明自己"正常",56.7%认为社会宽容自己就不会结婚,仅有11.2%把性取向告知过配偶。结论:需要积极通过反歧视宣传和立法手段等加强对性取向少数人群的权益尊重与保障,进而促进艾滋病防控等工作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爱 生存状况 艾滋病 公共政策
下载PDF
对男性同性爱人群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调查及其干预模式探索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2 位作者 史同新 胡铁中 刘殿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 调查我国男男性接触者 (MSM)性病艾滋病 (STD AIDS)的高危行为 ,并探讨一种遏制我国MSM ,特别是同性爱者中STD AIDS流行的模式。方法 :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对MSM的高危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等的调查结果 ,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 ... 目的 : 调查我国男男性接触者 (MSM)性病艾滋病 (STD AIDS)的高危行为 ,并探讨一种遏制我国MSM ,特别是同性爱者中STD AIDS流行的模式。方法 :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对MSM的高危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等的调查结果 ,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 我国的MSM普遍存在易感染STD AIDS的高危行为。根据国情设计的多种医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权威学者和同性爱人群参与的这一干预模式 ,可以有效地减少MSM的高危行为并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结论 : 本文提出的对MSM的干预模式 ,不仅有利于我国MSM的STD AIDS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 性病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干预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同性爱者、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明华 于增照 +5 位作者 张北川 史同新 李秀芳 李洋 王燕飞 朱明泉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目的:在新的社会人口学和医学背景下,估测中国同性爱者、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量,为当今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人口基数和潘绥铭2010年对中国成年人口的多层等概率性学抽... 目的:在新的社会人口学和医学背景下,估测中国同性爱者、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量,为当今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人口基数和潘绥铭2010年对中国成年人口的多层等概率性学抽样调查给出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结果:估测我国男同性爱者(包括男双性爱者)总人口极可能明显超过2100万,性活跃期男男性行为者约922.4万;我国女同性爱者总人口可达1200万左右,性活跃期女女性行为者约585.9万;配偶是男同性爱的女性人口数约为1360万,配偶是男男性行为者的女性有近1000万。结论:我国有数量庞大的同性爱者和同性性行为者群体以及相关的女性群体,他(她)们的身心健康亟需医界等学界高度关注,在未来的10几年内,我国“可见的”同性爱者和同性性行为者群体数量会有所增加,而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及男男性行为者的女性数值将不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爱 同性性行为 人口数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