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患者采用卵母细胞捐赠获得活产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郑露 马金召 +3 位作者 许娟娟 崔英霞 姚兵 陈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10-418,共9页
目的:探讨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的病因、诊断、治疗、受孕及分娩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通过患者... 目的:探讨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的病因、诊断、治疗、受孕及分娩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通过患者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条索状性腺、染色体核型与社会性别不符等临床特征,结合性腺组织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并给予“卵母细胞捐赠ICSI-ET治疗”获得活产。结合文献分析总结此类患者妊娠受孕、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的临床特点。结论: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女性患者无生育能力,可通过卵母细胞捐赠获得妊娠,但此类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及异常分娩率均高于普通人群。明确诊断,加强妊娠风险评估,以改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发育不全 性染色体畸变 嵌合体 45 X/46 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 卵母细胞捐赠 ICSI-ET 妊娠
下载PDF
17β-HSD14 基因在魁蚶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2
作者 王文静 吴彪 +3 位作者 刘志鸿 孙秀俊 周丽青 徐万栋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为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4(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4,17β-HSD14)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魁蚶转录组中筛选并验证了17β-HSD14基因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和... 为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4(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4,17β-HSD14)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魁蚶转录组中筛选并验证了17β-HSD14基因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魁蚶中的组织定位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7β-HSD1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原位杂交实验在魁蚶卵巢的成熟卵细胞、滤泡壁和精巢中的精原细胞、精子以及其他组织的细胞中都检测到了17β-HSD14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qRT-PCR结果表明,17β-HSD14基因的表达随其性腺发育而产生变化,在形成期(Ⅰ期)到增殖期(Ⅱ期)的过程中呈上升趋势,成熟期(Ⅲ期)至耗尽期(Ⅴ期)呈下降趋势,且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组织。综上,17β-HSD14基因与魁蚶的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可能对其性腺发育、功能维持和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17β-HSD14 性腺发育 性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亲本生长性能、卵巢脂肪酸组成、性腺发育以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肖俊 姚远 +4 位作者 丁立云 张桂芳 张爱芳 巫伟华 袁芳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99-661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亲本生长性能、卵巢脂肪酸组成、性腺发育以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258.95±2.67) g的健康彭泽鲫亲本13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3组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亲本生长性能、卵巢脂肪酸组成、性腺发育以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258.95±2.67) g的健康彭泽鲫亲本13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3组试验鱼分别饲喂含有5%鱼油(FO组)、大豆油(SO组)和亚麻籽油(LO组)的等氮等能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彭泽鲫亲本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卵巢组织均检测出7种饱和脂肪酸(SFA)、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中,SO组卵巢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总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LO组卵巢总n-3 PUF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以及n-3 PUFA/n-6 PUFA值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FO组卵巢总M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 SO组性腺指数最高,其次是LO组,FO组最低,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FO组卵径显著低于SO组和LO组(P<0.05)。4) LO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FO组(P<0.05),FO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LO组(P<0.05),FO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LO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亲本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大豆油和亚麻籽油在彭泽鲫亲本饲料中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鱼油,有利于促进其性腺发育和提高卵巢ARA、DHA和EP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彭泽鲫亲本 生长性能 卵巢 脂肪酸 性腺发育
下载PDF
长牡蛎AMPK基因在三倍体性腺发育中的表达特性及调控机制
4
作者 王朔 于红 +1 位作者 李琪 王庆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探究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性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对AMPK基因及其靶基因在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进行研究。长牡蛎AMPK包含AMPKα、AMPKβ和AMPKγ三个亚基。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这三个亚基的mRNA表达量在二倍... 为探究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性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对AMPK基因及其靶基因在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进行研究。长牡蛎AMPK包含AMPKα、AMPKβ和AMPKγ三个亚基。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这三个亚基的mRNA表达量在二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在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二倍体长牡蛎性腺中AMPKα亚基Thr172位点磷酸化(p-AMPKα)水平在增殖期高,到成熟期几乎完全消失,这说明在长牡蛎性腺发育早期AMPK基因可能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在三倍体长牡蛎中,不育型三倍体(3nβ)的p-AMPKα水平显著高于可育型三倍体(3nα),推测AMPKα亚基磷酸化增强可能与三倍体不育密切相关。AMPKα亚基活性蛋白主要定位在滤泡细胞、精原/精母细胞和卵原/卵母细胞,说明该蛋白可能参与调控长牡蛎配子发生的早期过程。对AMPK潜在靶基因(GCS、CREB、SREBP1、ACC和Raptor)进行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长牡蛎中p-AMPKα可能参与了CREB和SREBP1基因表达的调控。推测在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性腺发育早期AMPK基因可能调控促进糖原和脂质的分解,为生殖细胞分裂和分化提供能量;而在不可育型三倍体长牡蛎中由于生殖细胞分裂不旺盛,AMPK基因表达未被抑制,AMPK发挥维持体内能量稳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性腺发育 AMPK基因 三倍体 调控机制
下载PDF
南海黄鳍金枪鱼性腺发育形态观察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雯晓 符文雅 +4 位作者 潘帅 吴耀刚 肖娟 黄海 郭志强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为了解南海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性腺发育规律和繁殖特征,2021年5月—2022年5月,用延绳钓在南海(17.41°N,110.61°E)采集黄鳍金枪鱼41尾,体质量0.6~35.0 kg,采用解剖和常规组织学方法,研究南海黄鳍金枪鱼的性腺发育... 为了解南海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性腺发育规律和繁殖特征,2021年5月—2022年5月,用延绳钓在南海(17.41°N,110.61°E)采集黄鳍金枪鱼41尾,体质量0.6~35.0 kg,采用解剖和常规组织学方法,研究南海黄鳍金枪鱼的性腺发育周期和各发育时期性腺中生殖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黄鳍金枪鱼卵母细胞发育共分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原细胞增殖期、初级卵母细胞生长期、皮质液泡形成期、卵黄颗粒积累期、排卵期、退化期。黄鳍金枪鱼为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期:精原细胞分化期、精原细胞增殖期、早期成熟期、中期成熟期、排精期、退化期。本文阐明了黄鳍金枪鱼性腺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组织结构特征及发育规律,以丰富黄鳍金枪鱼繁殖生物学基础资料,并为其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黄鳍金枪鱼 卵巢 精巢 性腺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早繁生殖调控期间亲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6
作者 毛欣童 刘立明 +4 位作者 王九龙 刘琰 吴艳庆 姜宏利 徐文刚 《渔业研究》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为了解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早繁生殖调控期间亲鱼性腺的发育规律和繁殖特征,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连续采集绿鳍马面鲀亲鱼5次,每次雌雄各3尾,共计30尾;每次采样测定绿鳍马面鲀亲鱼全长、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 为了解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早繁生殖调控期间亲鱼性腺的发育规律和繁殖特征,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连续采集绿鳍马面鲀亲鱼5次,每次雌雄各3尾,共计30尾;每次采样测定绿鳍马面鲀亲鱼全长、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同时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其性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在人工控温条件下,绿鳍马面鲀雌、雄亲鱼在2月时性腺质量和性腺指数均达到最大值,进入性成熟高峰期,且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绿鳍马面鲀的产卵类型为非同步发育的分批产卵型,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分为核仁外周期、卵黄囊泡期、初级卵黄球期、次级卵黄球期、三级卵黄球期和成熟期6个时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则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5个时期。综上,本文阐明了绿鳍马面鲀性腺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发育规律,不仅丰富了其繁殖生物学基础资料,也为其人工繁育和苗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性腺发育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下载PDF
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与初步分析
7
作者 金方彭 左鹏翔 +1 位作者 赵静霞 吴俊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掌握花身副丽鱼(Cichlasoma managuense)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系统描述其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方法】利用石蜡切片对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的结构和时相进行研究。【结果】花身副丽鱼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 【目的】掌握花身副丽鱼(Cichlasoma managuense)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系统描述其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方法】利用石蜡切片对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的结构和时相进行研究。【结果】花身副丽鱼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约30日龄性腺出现分化。卵巢发育属于分批不同步型,为分批不同步产卵,第Ⅰ期最早出现在34日龄;第Ⅱ期出现在64日龄;第Ⅲ期分为前、中、后期,分别出现在120、140、165日龄;第Ⅳ期也分为前、中、后期,分别出现在180、200、247日龄;第Ⅴ期出现在282日龄,达到性成熟,此时鱼体质量为(9.70±2.20)g;之后逐渐进入第Ⅵ期。精巢属于小叶型,发育略晚于卵巢,第Ⅰ期出现在64日龄;第Ⅱ期出现在110日龄;第Ⅲ期出现在180日龄;第Ⅳ期出现在320日龄;第Ⅴ期出现在350日龄,达到性成熟,此时鱼体质量为(40.77±18.20)g;之后逐渐进入第Ⅵ期。【结论】花身副丽鱼的卵巢发育早于精巢且发育速度快于精巢,导致雌、雄成熟不同步,需要对雄鱼进行人工催产等技术加快精巢发育以提高人工繁殖效率。本研究对花身副丽鱼人工繁育和精准性别控制育种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身副丽鱼 组织学观察 性腺发育 小叶型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疣吻沙蚕性腺发育相关基因
8
作者 赵玉薇 黄成 +6 位作者 唐驰鹏 朱鹏 张虹 杨家林 许尤厚 李万就 刘芳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7,共15页
【目的】鉴定筛选出与疣吻沙蚕性腺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性别分化及变态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疣吻沙蚕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熟雄性(M)、成熟雌性(F)和未变态疣吻沙蚕(R)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 【目的】鉴定筛选出与疣吻沙蚕性腺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性别分化及变态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疣吻沙蚕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熟雄性(M)、成熟雌性(F)和未变态疣吻沙蚕(R)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完成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经过滤、质量控制及拼接组装后,依据FoldChange≥2且错误发现率(FDR)<0.01的筛选标准,通过DESeq2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然后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经转录组测序从9个疣吻沙蚕样品中获得46891条Unigenes,在COG、GO、KEGG、KOG、Pfam、Swiss-Prot、TrEMBL、eggNOG和Nr等9个主要功能数据库中有27878条Unigenes得到注释。依据筛选标准,共筛选出1798个DEGs,其中,M vs F组有349个DEGs,R vs F组有1090个DEGs,R vs M组有359个DEGs。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DEGs主要注释到细胞、细胞部分、结合、细胞过程、单生物过程等GO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氧化磷酸化、花生四烯酸代谢、视黄醇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上。综合DEGs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及Nr数据库BLASTx比对分析,最终筛选出DMRT1、SOX7、HSP90、CALM等14个与疣吻沙蚕性腺发育相关的DEG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目的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论】疣吻沙蚕的性腺发育和成熟机制与多基因发挥功能及多个信号通路相关,包括雄性个体偏向MT-CYB、HSP60和DNAH5等基因,雌性个体偏向HSP90、SOX7和COL1A1等基因,以及氧化磷酸化、花生四烯酸代谢、视黄醇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等与性腺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吻沙蚕 性腺发育 差异表达基因(DEGs)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46,XX睾丸型性腺发育异常患者遗传和临床特征研究
9
作者 叶青林 房建正 杨晓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46,XX睾丸型性腺发育异常患者的遗传和临床资料,为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被诊断为46,XX睾丸型性腺发育异常的患者资料,分析其遗传学和临床资料特征,并... 目的:分析46,XX睾丸型性腺发育异常患者的遗传和临床资料,为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被诊断为46,XX睾丸型性腺发育异常的患者资料,分析其遗传学和临床资料特征,并对SRY阳性患者取外周血进行SRY基因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1)共2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染色体核型均为46,XX,且AZFa、b、c区全部缺失。患者身高为(168.3±5.9)cm,体重为(64.0±7.5)kg,BMI为(22.66±2.79)kg/m^(2),左侧睾丸体积(2.53±1.16)ml,右侧睾丸体积:(2.74±1.34)ml。精液量为1.35(0.18~2.78)ml,FSH(36.85±18.01)IU/L,LH(19.71±9.71)IU/L,T(6.08±2.71)nmol/L。3例患者最高学历是大学本科,其余均为本科以下学历。(2)SRY阳性患者20例,SRY阴性患者6例。与SRY阳性患者相比,SRY阴性患者合并有生殖系统发育异常问题概率较高(5/6 vs 3/20,P=0.004),而两组在身高、体重、BMI、生殖激素,睾丸体积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4例SRY基因定位分析显示:13例定位于Xp末端,1例定位于15p末端。结论:46,XX睾丸型性腺发育异常患者在遗传学和临床特征上呈现出一定相似性和异质性,需要寻求更好的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X睾丸型性腺发育异常 SRY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男性不育症
下载PDF
水产无脊椎动物性腺发育调控研究进展
10
作者 黄凯悦 陈艺蒙 +1 位作者 霍忠明 秦艳杰 《水产研究》 2024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水产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研究水产无脊椎动物的性腺发育调控机制对探究其人工繁育技术、规模化养殖以及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类固醇激素、性别决定与分化基因的分子调控及环境方... 水产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研究水产无脊椎动物的性腺发育调控机制对探究其人工繁育技术、规模化养殖以及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类固醇激素、性别决定与分化基因的分子调控及环境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水产无脊椎动物性腺发育调控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无脊椎动物繁殖调控提供参考。Because of their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aquatic invertebrates provide as significant food sources for humans as well as having significant ecological and commercial significance.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s governing gonadal development in aquatic invertebrate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s governing gonadal development in aquatic invertebrate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artificial breeding methods, large-scale aquaculture and genetic breeding. In order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f a similar nature, we reviewed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this paper regarding the regulation of gonadal development in aquatic invertebrates as it relates to steroid hormones,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determining and differentiating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无脊椎动物 性腺发育 类固醇激素 基因
下载PDF
金钱鱼性腺发育及其组织结构观察 被引量:40
11
作者 崔丹 刘志伟 +2 位作者 刘南希 张莹莹 张俊彬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6-704,共9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金钱鱼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龄的金钱鱼性腺发育成熟。金钱鱼精巢为管型,可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等5个时期。从Ⅱ期精巢起...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金钱鱼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龄的金钱鱼性腺发育成熟。金钱鱼精巢为管型,可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等5个时期。从Ⅱ期精巢起,金钱鱼精巢的成熟系数(GSI)为0.2%~1.5%,精巢成熟系数在发育到精子细胞成熟期(Ⅴ期)达到峰值,肝重指数(HSI)在精子细胞变态期(Ⅳ期)达到峰值。金钱鱼卵巢的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相,相对应的卵巢发育亦分为5个时期。从Ⅱ期卵巢起,金钱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为1.2%~14.9%,在发育到Ⅴ期时达到峰值,HSI在Ⅳ期达到峰值。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核和滤泡膜。Ⅲ时相卵母细胞中开始出现油滴,卵黄颗粒。Ⅳ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滴的数量迅速增多。Ⅴ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融合成片,在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球之间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切片观察,Ⅴ期卵巢中,除了Ⅴ时相卵母细胞外,还有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时相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发育呈现非同步型。并且发现在多数产完卵后的卵巢中,除空的滤泡外亦存在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期卵母细胞,因此推测,金钱鱼的产卵类型为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鱼 性腺发育 卵巢 精巢
下载PDF
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条件下池养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及其性腺发育 被引量:27
12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4 位作者 赵恒亮 姜晓东 葛永春 王幼鹏 成永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618,共13页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对池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观测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规律、成活率、早熟率、性腺发育速度、产量、规格分布和饲料系数等。结果表明:(1)扣蟹阶段雌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对池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观测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规律、成活率、早熟率、性腺发育速度、产量、规格分布和饲料系数等。结果表明:(1)扣蟹阶段雌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WG)和特定增长率(SGR)为先上升后下降,整个扣蟹培育阶段的平均SGR为1.9%/d左右;平均成活率和早熟率分别为10.0%和4.9%,雌体的早熟率显著高于雄体(P<0.05);一龄早熟蟹和正常扣蟹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9.8 g和7.5 g左右,一龄早熟蟹和正常扣蟹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29 kg/hm^2和2433 kg/hm^2;扣蟹培育阶段饲料投喂主要发生在7—10月,占全部饲料用量的80%以上,饲料投喂量与扣蟹体重及池塘水温具有一定的关系,扣蟹阶段饲料系数(FCR)为2.15。(2)成蟹养殖过程中,自6月份起雄体体重大于雌体,整个养殖阶段雄体的SGR显著高于雌体(P<0.05);雌雄成蟹最终平均体重分别为126.1 g和181.1 g,雌、雄及总体成活率分别为61.30%、53.47%和58.4%,产量分别为412.20 kg/hm^2、536.10 kg/hm^2和950 kg/hm^2;成蟹养殖的饲料消耗主要发生在7—10月,其中育肥前期(9—11月)的饲料用量占50%左右,整个成蟹养殖阶段的FCR为2.63。(3)池养成蟹的生殖蜕壳主要发生在8—9月,雌体比雄体早20 d左右;雌体的性腺发育主要发生在生殖蜕壳后的9—10月,雄体的性腺发育时间跨度较长,生殖蜕壳前性腺指数已达0.8%左右;雌雄成蟹性腺发育期间肝胰腺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综上,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能保证池养中华绒螯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可大规模推广应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配合饲料 全程 池塘养殖 生长性能 性腺发育
下载PDF
文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被引量:32
13
作者 林志华 单乐州 +5 位作者 柴雪良 应雪萍 杨星星 张永普 方军 王如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0-514,共5页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性腺发育 生殖周期 肥满度
下载PDF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 被引量:36
14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4 位作者 龙晓文 刘青 赵恒亮 姜晓东 成永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818,共11页
以长江水系大规格中华绒螯蟹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为选育基础群,以降低一龄性早熟率、提前或延后二龄成熟期和提高成蟹规格为主要选育目标,进行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综合比较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野选G1,养选G1)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 以长江水系大规格中华绒螯蟹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为选育基础群,以降低一龄性早熟率、提前或延后二龄成熟期和提高成蟹规格为主要选育目标,进行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综合比较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野选G1,养选G1)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扣蟹养殖阶段,野选和养选G1的早熟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6.89%和15.25%,养选G1早熟率略高于野选G1(P>0.05);野选G1在9—11月平均体重略低于养选G1和对照组,且8—9月野选G1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野选和养选G1的正常扣蟹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选育群体G1早熟蟹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成蟹养殖阶段,野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晚于对照组,养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早于对照组;(3)三群体中华绒螯蟹在成蟹养殖阶段的早期(3—6月)生长速度接近,6—8月野选G1雄体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8—9月则明显高于其它两群体雄体;野选G1雌体的生长速度仅在6—7月明显低于其它两组,7—9月则反之;(4)野选G1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选育群体最终成蟹平均规格均高于对照组,仅野选G1雌体成蟹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选和养选G1成蟹平均体重均比对照组大10%以上;两选育群体雄体和雌体的大规格成蟹(雄蟹≥175g,雌蟹≥125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野选G1具有一龄扣蟹早熟率低、二龄成蟹规格大和性腺成熟时间略有推迟等特点,养选G1具有扣蟹养殖阶段饲料系数低、性腺发育时间提前和成蟹规格大等特点,两群体G1均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群体选育 子一代 养殖性能 性腺发育
下载PDF
鸡胚PGCs迁移与性腺发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碧春 陈国宏 +2 位作者 赵东伟 王克华 钱菊汾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8-22,26,共6页
采用连续切片法进行鸡胚胎显微观察 ,研究鸡原始生殖细胞 (PGCs)迁移特性及其与性腺发生、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在孵化 5 3~ 5 6h时鸡胚PGCs到达未来性腺形成区域 (体腔上皮 ) ,且在PGCs到达之前 ,这一区域已开始增厚 ;孵化 5 3~ ... 采用连续切片法进行鸡胚胎显微观察 ,研究鸡原始生殖细胞 (PGCs)迁移特性及其与性腺发生、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在孵化 5 3~ 5 6h时鸡胚PGCs到达未来性腺形成区域 (体腔上皮 ) ,且在PGCs到达之前 ,这一区域已开始增厚 ;孵化 5 3~ 5 6h时 ,体腔上皮的脏壁层发现有PGCs,说明生殖嵴的发生亦在此期。②PGCs最终迁移至增厚的体腔上皮 ,部分体腔上皮的增厚区域趋向中肾 ,说明中肾和生殖嵴的发生均有体腔上皮增厚活动的参与。③孵化前 5d ,PGCs仍保持典型特性 ;孵化 7d后 ,PGCs细胞质中的糖原完全消失。④PGCs刚进入未来生殖腺形成区域时呈无序排列 ,孵化 6d时大多数从中肾侧向外移动 ,排列于未来性腺的上皮层 ,此时性腺已具有雌雄分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性腺发育 胚胎 原始生殖细胞 起源 聚集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建中 张轩杰 +2 位作者 刘少军 周工健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程序和普通鲤鲫鱼相似 ,可以分为 6个时期。雌雄个体都能达到性成熟 ,其中雌性个体性成熟年龄为一周年 ;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成熟早 ,1 5 0日龄...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程序和普通鲤鲫鱼相似 ,可以分为 6个时期。雌雄个体都能达到性成熟 ,其中雌性个体性成熟年龄为一周年 ;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成熟早 ,1 5 0日龄即可达到性成熟。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数为 9.2 5 %— 1 5 .6 0 % ,成熟精巢的成熟系数为 1 .6 5 %— 5 .1 9%。成熟期卵径为1 6 70 .4— 1 780 .5 μm之间 ,成熟精子头径为 2 .3— 2 .4μm。繁殖期为每年 3— 5月份。该研究证明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是正常的 ,雌雄个体都能达到性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 性腺发育 成熟 鲫鲤杂种
下载PDF
人工养殖施氏鲟性腺发育观察 被引量:20
17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5 位作者 张涛 张征 李大鹏 蓝泽桥 王正凯 答和庆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27,共5页
供实验用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第 1代人工养殖群体。对 0~ 4龄鲟性腺发育定期活体取样监测观察 ,发现雌鲟在 3龄 ,肉眼可以观察到卵巢中直径为 0 .2~ 0 .3mm的白色卵粒 ,处于卵巢发育的第Ⅱ期。 4龄雌鲟... 供实验用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第 1代人工养殖群体。对 0~ 4龄鲟性腺发育定期活体取样监测观察 ,发现雌鲟在 3龄 ,肉眼可以观察到卵巢中直径为 0 .2~ 0 .3mm的白色卵粒 ,处于卵巢发育的第Ⅱ期。 4龄雌鲟卵径达 0 .5~ 0 .8mm ,卵黄生长期开始 ,卵核位于卵母细胞的中央。推测养殖雌性施氏鲟在5~ 6龄可以达到性成熟产卵。 3龄雄性养殖施氏鲟精巢宽 0 .9~ 1.5cm ,重 9.1~ 15 .6 g ,呈粉白色。 4龄雄鲟已完全达到性成熟 ,精巢宽度达 3.5~ 5 .7cm ,重 2 6 0~ 5 0 4g ,通过注射激素催情 ,可获得大量优质精液。养殖雄性施氏鲟的性成熟年龄比野生的提早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 施氏鲟 性腺发育 人工培育 性成熟年龄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唐洪玉 陈大庆 +2 位作者 史建全 熊飞 祁洪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72,共7页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对青海湖裸鲤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各期卵巢和精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1)青海湖裸鲤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卵母细胞从第3时相发育到第4时相基本同步。第Ⅳ期末卵巢,第4时相卵...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对青海湖裸鲤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各期卵巢和精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1)青海湖裸鲤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卵母细胞从第3时相发育到第4时相基本同步。第Ⅳ期末卵巢,第4时相卵母细胞的卵径大小比较整齐,卵径平均值为2.3mm,第4时相卵母细胞占切面上卵数的85%以上,占切片面积的96%以上,第2、3时相卵母细胞已很少;(2)产后卵巢的组织结构逐步由第Ⅵ期回复到第Ⅱ期,再由第Ⅱ期到第Ⅲ期向第Ⅳ期过渡;(3)性成熟个体有68.12%的雌鱼和83.9%的雄鱼以第Ⅳ期性腺越冬,另有21.01%的雌鱼和10.7%的雄鱼以第Ⅲ期性腺越冬,还有10.87%的雌鱼和5.4%的雄鱼以第Ⅱ期性腺越冬。根据青海湖裸鲤各季节性腺发育情况,作者认为青海湖裸鲤已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并不是每年都参与繁殖活动,存在生殖间断性。这反映了青海湖裸鲤的繁殖习性对高原寒冷多变气候的适应性。还对卵黄核和核仁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以及青海湖裸鲤的产卵类型和生殖间断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性腺发育 组织学 产卵类型 生殖间断性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罗氏沼虾生长、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戴习林 周梦颖 +4 位作者 鞠波 过正乾 蒋飞 苏建 丁福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4-1882,共9页
通过比较4个养殖密度(7.50×104、12.75×104、42.00×104、97.50×104尾/hm^2)条件下罗氏沼虾的生长、存活、性别分化、性腺发育等指标,研究养殖密度对罗氏沼虾生长、性别分化和早期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 通过比较4个养殖密度(7.50×104、12.75×104、42.00×104、97.50×104尾/hm^2)条件下罗氏沼虾的生长、存活、性别分化、性腺发育等指标,研究养殖密度对罗氏沼虾生长、性别分化和早期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密度范围内,养殖密度显著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规格整齐度、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密度对生长的抑制效应越明显;7.50×104尾/hm^2组罗氏沼虾体质量增速加速度与97.50×104尾/hm^2组的倍数由养殖10 d时的2.3上升到80 d时的3.4;低密度组罗氏沼虾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比高密度组早约10 d,但规格显著大于高密度组;7.50×104尾/hm^2组雌虾初始平均体长(4.158±0.592)cm比97.50×104尾/hm^2组大1.09 cm;养殖密度对性别比没有影响,但对雌虾成活率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罗氏沼虾生长和性腺发育,合适的养殖密度是预防罗氏沼虾性早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养殖密度 性别分化 性腺发育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合成虾青素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色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麻楠 龙晓文 +3 位作者 赵磊 常国亮 吴旭干 成永旭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5-765,共11页
采用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30和260 mg/kg的合成虾青素配制成3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和16%的等氮等脂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1、2和3),以中华绒螯蟹商业育肥饲料作为饲料4,分别投喂4组雌蟹(... 采用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30和260 mg/kg的合成虾青素配制成3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和16%的等氮等脂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1、2和3),以中华绒螯蟹商业育肥饲料作为饲料4,分别投喂4组雌蟹(每个饲料组3个重复水槽,每个水槽中12只蟹),进行为期60d的室内养殖实验,以探讨添加合成虾青素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色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进行到30d和60d,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雌体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均无显著影响(P>0.05)。(2)性腺、肝胰腺和头胸甲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红度值(a值)均以饲料3组最高,性腺亮度值(L值)和黄度值(b值)以饲料1组最高(P<0.05);饲料2组头胸甲的b值最高,饲料1组最低(P<0.05)。(3)饲料1组中华绒螯蟹血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饲料4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乳酸脱氢酶(LDH)、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最高(P<0.05);肝胰腺中的SOD、T-AOC、GSH-Px和GR活性均以饲料1组最高,饲料2组最低(P<0.05)。(4)饲料2组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血蓝蛋白(H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以饲料4组最高(P<0.05),肝胰腺中的ACP、ALP和γ-GT活性以饲料1组最高。综上,在育肥饲料中添加合成虾青素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头胸甲、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类胡萝卜素总量、色泽和抗氧化能力,建议雌蟹育肥饲料中合成虾青素的含量为90 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虾青素 中华绒螯蟹 雌体 性腺发育 色泽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