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悬浮法消光PVC糊树脂膨润度的测定方法
1
作者 邵慧明 郇晶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确定了微悬浮消光PVC糊树脂膨润度的测试方法:采用10 mL刻度试管,样品量为0.2440 g,加入四氢呋喃溶剂量为8 mL,水浴溶胀温度为60℃,水浴溶胀时间为2 h,室温放置溶胀时间为48 h。
关键词 悬浮法消光PVC糊树脂 膨润度 溶胀 四氢呋喃 温度 时间
下载PDF
旋挖灌注桩泥浆悬浮法机械清孔施工技术研究
2
作者 陈平宇 常晓峰 +2 位作者 陈磊 黄宏林 张强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5期53-55,共3页
泥浆护壁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是采用人工制作成品泥浆来置换孔中挖出的土、石,利用泥浆对孔壁的静压力和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来有效防止孔壁坍塌,再利用水下混凝土置换孔内泥浆的成桩工艺。结合桩基施工经验,以某项目泥浆悬浮法... 泥浆护壁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是采用人工制作成品泥浆来置换孔中挖出的土、石,利用泥浆对孔壁的静压力和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来有效防止孔壁坍塌,再利用水下混凝土置换孔内泥浆的成桩工艺。结合桩基施工经验,以某项目泥浆悬浮法机械清孔旋挖施工技术为例,对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给予细致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灌注桩 泥浆悬浮法 孔底沉渣 机械清孔
下载PDF
微悬浮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流变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周云飞 《聚氯乙烯》 CAS 2023年第10期6-9,共4页
采用旋转流变仪测试微悬浮法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流变性能,重点分析了聚氯乙烯糊树脂的颗粒形态、粒度分布、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悬浮法聚氯乙烯糊树脂 颗粒形态 粒度分布 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分布 流变性能
下载PDF
阴道分泌物瑞氏法与悬浮法检查结果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凌晓午 曾强武 +5 位作者 安邦权 周湘红 许筑 孙辉 谭燕 李凤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3298-3299,共2页
目的对比瑞氏染色法和悬浮法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见疾病信息的检出率,以证明瑞氏染色法替代悬浮法的可行性。方法用悬浮法、瑞氏染色法对39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检查清洁度、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淋球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 目的对比瑞氏染色法和悬浮法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见疾病信息的检出率,以证明瑞氏染色法替代悬浮法的可行性。方法用悬浮法、瑞氏染色法对39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检查清洁度、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淋球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悬浮法检出清洁度(Ⅲ~Ⅳ)、滴虫、真菌、线索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60.10%、5.56%、25.51%、21.97%,瑞氏染色法检出其阳性率分别为70.70%、5.81%、32.32%、29.04%,瑞氏法对清洁度、真菌、线索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结论瑞氏法白带常规阳性检出率高且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建议采用该法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滴虫 真菌 瑞氏染色 悬浮法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郭建维 崔英德 +1 位作者 康正 廖列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8-350,共3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相 ) =2 2∶1 0 ,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吸水率 (6 6 0g/g)和吸盐水率 (6 4g/g)最高 ,吸盐水速度较快 (2 9 6s) ,热稳定性良好 ,在 2 5 0℃以下热处理对其吸水性能无明显影响。引入非离子性单体聚丙烯酰胺AM ,使n (AM)∶n (AA +AM) =0 3∶1 0 ,能显著提高产物的吸水速度 (3s)和吸盐水率 (>10 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反相悬浮法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合成
下载PDF
水悬浮法制备-εHNIW基传爆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健 王晶禹 +1 位作者 王保国 黄浩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1,共4页
为获得高能低感传爆药,以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为主体炸药,用水悬浮法制备了ε-HNIW为基的传爆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并对影响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撞击感度测试等... 为获得高能低感传爆药,以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为主体炸药,用水悬浮法制备了ε-HNIW为基的传爆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并对影响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撞击感度测试等手段对包覆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影响包覆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温度>搅拌速度>加料速度>真空度;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温度70℃、真空度0.05MPa、搅拌速度700r/min、加料速度0.725mL/s。包覆过程中ε-HNIW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包覆后样品撞击感度的特性落高H50比原料ε-HNIW提高了2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CL- 20 造型粉 传爆药 悬浮法
下载PDF
悬浮法培养C6胶质瘤细胞系和该细胞系中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茗初 陈风华 +7 位作者 邓永文 伍军 周仁辉 卢明 陈成 周向阳 方芳 方加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法培养C6胶质瘤细胞系的方法;并分离该细胞系中的脑肿瘤干细胞,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应用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采用悬浮法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系;再将分离获... 目的研究应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法培养C6胶质瘤细胞系的方法;并分离该细胞系中的脑肿瘤干细胞,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应用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采用悬浮法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系;再将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干细胞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其分化;应用有限稀释和单克隆形成实验确定该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比例。结果C6胶质瘤细胞系中有约1.18%的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存活、增殖,形成自由漂浮的细胞球;这种细胞球具有人脑肿瘤干细胞球的特征,并可连续传代,若重新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中可重新贴壁分化,贴壁分化后细胞形态与直接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系无明显差别。结论C6大鼠胶质瘤细胞系中含有比例较低的、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脑肿瘤干细胞(约1.18%),该细胞系可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并维持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大鼠胶质瘤细胞系 脑肿瘤干细胞 脑肿瘤干细胞球 悬浮法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下载PDF
空气悬浮法制备微胶囊延迟破胶剂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曹健 刘洪升 +1 位作者 郎学军 刘钟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空气悬浮法制备以过硫酸铵 (APS)为活性芯材料的压裂液微胶囊延迟破胶剂 ,设计了以乳液聚合方式合成的含氯化乙烯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为内层 ,以有机硅接枝改性的聚丙烯酸超微乳液和无机硅高分子材料为外层的体系 ,制成复合膜。可以通... 采用空气悬浮法制备以过硫酸铵 (APS)为活性芯材料的压裂液微胶囊延迟破胶剂 ,设计了以乳液聚合方式合成的含氯化乙烯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为内层 ,以有机硅接枝改性的聚丙烯酸超微乳液和无机硅高分子材料为外层的体系 ,制成复合膜。可以通过改变膜层厚度、包衣乳液中助剂组成以及成品溶剂处理等方法调整胶囊的保护程度和释放行为。包衣材料回收率 90 % ,室温下水溶液中的初始释放率 <0 .5 % ,有符合应用需要的释放特性和化学、机械稳定性。 80℃下加入浓度为 0 .1 % (ω)的胶囊破胶剂的压裂液冻胶在 2h后仍可保持其初始粘度的 2 /3,与加入浓度为 0 .0 2 % (ω)的过硫酸铵的压裂液相比 ,岩心渗透性的伤害率由 2 5 .7%下降为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 延迟破胶剂 空气悬浮法 压裂液 制备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合成PNaAA高吸水性树脂的聚合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陈雪萍 朱耕宇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PNaAA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聚合初始温度、搅拌转速、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对聚合稳定性、树脂粒径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初始温度为50℃、以Span-60为分散剂、分散剂用量为4.4%(相对于单体质量)及搅...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PNaAA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聚合初始温度、搅拌转速、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对聚合稳定性、树脂粒径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初始温度为50℃、以Span-60为分散剂、分散剂用量为4.4%(相对于单体质量)及搅拌转速为500r.min-1的条件下,聚合过程稳定性好,树脂粒径适中、饱和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悬浮法 合成 PNAAA 水性树脂 聚合工艺 聚丙烯酯钠 性能表征 吸水性
下载PDF
聚丙烯悬浮法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乔钧 李春成 +3 位作者 钱菊玲 张郑军 梁宝栋 潘恩黎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悬浮法接枝苯乙烯,考察了聚丙烯(PP)型号、溶胀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苯乙烯(St)及过氧化苯甲酰(BPO)的浓度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实验条件为:PP:St=1:1,BPO 1%,60℃溶胀2h,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6... 研究了聚丙烯悬浮法接枝苯乙烯,考察了聚丙烯(PP)型号、溶胀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苯乙烯(St)及过氧化苯甲酰(BPO)的浓度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实验条件为:PP:St=1:1,BPO 1%,60℃溶胀2h,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6~7h。St接枝率可达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接枝共聚 接枝率 悬浮法 改性
下载PDF
链转移剂对悬浮法PVC树脂颗粒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詹晓力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1年第3期33-37,共5页
研究了链转移剂对悬浮法聚氯乙烯(PVC)树脂颗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巯基乙醇使氯乙烯—分散剂水溶液的界面张力降低,分散剂的保胶能力减弱。以致分散剂用量少时,颗粒变粗或结块;分散剂用量多时,颗粒变细或几乎不变。这一变化与分散剂... 研究了链转移剂对悬浮法聚氯乙烯(PVC)树脂颗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巯基乙醇使氯乙烯—分散剂水溶液的界面张力降低,分散剂的保胶能力减弱。以致分散剂用量少时,颗粒变粗或结块;分散剂用量多时,颗粒变细或几乎不变。这一变化与分散剂的稳定作用有关。同时发现,巯基乙醇可改善树脂内部形态而使树脂具有良好的单体脱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悬浮法 链转移剂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胜林 陈雪萍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探讨了体系乳化剂、中和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引发体系、链转移剂、交联剂等与分子量、凝胶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当选用 Span- 6 0作为乳化剂、单体中和度为 93%时体系稳定性较好。用一定配比的过硫酸铵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 探讨了体系乳化剂、中和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引发体系、链转移剂、交联剂等与分子量、凝胶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当选用 Span- 6 0作为乳化剂、单体中和度为 93%时体系稳定性较好。用一定配比的过硫酸铵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以异丙醇作链转移剂 ,在适量的交联剂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盐类的存在下 ,聚合得到了粒径为 5 0~ 2 0 0μm、分子量高达 10 0 0× 10 4 左右的聚丙烯酸钠透明粒子 ,并且解决水溶液聚合后期体系粘度大、搅拌和传热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聚丙烯酸钠 反相悬浮法 氧化还原体系
下载PDF
悬浮法制备玻璃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力学与热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易长海 许家瑞 +1 位作者 李家驹 曾汉民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12,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用水悬浮法制备的玻纤/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热学性能,考察了悬浮液的组分、纤维表面处理、纤维含量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悬浮法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热学性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制备AA-AM共聚耐盐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16
14
作者 唐宏科 陈均志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对反相悬浮法制备丙烯酸 (AA)和丙烯酰胺 (AM)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 :AA 2 0g( 2 80mmol) ,n(AA)∶n(AM +AA) =0 .6 ,交联剂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 0 .2‰ ,引发剂... 对反相悬浮法制备丙烯酸 (AA)和丙烯酰胺 (AM)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 :AA 2 0g( 2 80mmol) ,n(AA)∶n(AM +AA) =0 .6 ,交联剂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 0 .2‰ ,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 0 .6‰ ,聚合温度 6 5℃ ,聚合时间 1.5h。AA -AM的吸水率为 12 5 0g·g-1,吸盐水率为 14 0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法 共聚
下载PDF
水悬浮法制备NTO/HMX基PBX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娜娜 鲁志艳 +3 位作者 金韶华 张争争 王建龙 高建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78,共4页
为了获得安全性能较好的压装高聚物粘结炸药(PBX),以3-硝基-1,2,4-三唑-5-酮(NTO)和奥克托今(HMX)为主体炸药,采用水悬浮法制备了NTO/HMX基压装PBX,测定了NTO在水中的溶解度,考察了水药比、搅拌速度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和主炸药粒度对撞击... 为了获得安全性能较好的压装高聚物粘结炸药(PBX),以3-硝基-1,2,4-三唑-5-酮(NTO)和奥克托今(HMX)为主体炸药,采用水悬浮法制备了NTO/HMX基压装PBX,测定了NTO在水中的溶解度,考察了水药比、搅拌速度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和主炸药粒度对撞击感度的影响,测定了产品的爆速。结果表明:NTO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在常温下制备,用NTO饱和水溶液代替水作分散介质;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药比(体积质量比)为1.6∶1,搅拌速度为500 r/min;主炸药粒度细化后产品的撞击感度下降了43%,只有15.3%;产品的爆速为8 200 m/s,达到了理论爆速的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1 2 4-三唑-5-酮(NTO) 奥克托今 压装PBX 悬浮法
下载PDF
悬浮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新工艺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倩茜 马莹 +3 位作者 赵容 张琴 罗芩 蒋文伟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21,共4页
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采用悬浮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以反应时间、催化剂(浓HCl)含量、丁醛滴加时间以及反应温度为试验因素,以丁醛利用率、缩醛度和雾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PVB的最优方案... 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采用悬浮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以反应时间、催化剂(浓HCl)含量、丁醛滴加时间以及反应温度为试验因素,以丁醛利用率、缩醛度和雾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PVB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10 h、m(浓HCl)∶m(聚乙烯醇)=0.25∶1.0、丁醛滴加时间为40 min和反应温度为70℃时,PVB的综合性能良好;此时,PVB与增塑剂相容性良好,其缩醛基分布均匀、丁醛利用率超过94%、黏度为62.705 mPa.s且雾度降至0.3%,完全满足安全玻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聚乙烯醇 缩合反应 安全玻璃 悬浮法 N-甲基吡咯烷酮
下载PDF
溶剂悬浮法制备含铝炸药造型粉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建虎 潘丽萍 +1 位作者 丁玲 刘佳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2-286,共5页
针对铝粉在水悬浮造粒过程中易与水发生反应的问题,对传统水悬浮造粒工艺进行改进,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悬浮法溶剂介质,可应用于含铝炸药的溶剂悬浮造粒。实验结果表明:该造粒技术能有效避免铝粉与水发生反应,获得的造型粉颗粒与捏合法相比... 针对铝粉在水悬浮造粒过程中易与水发生反应的问题,对传统水悬浮造粒工艺进行改进,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悬浮法溶剂介质,可应用于含铝炸药的溶剂悬浮造粒。实验结果表明:该造粒技术能有效避免铝粉与水发生反应,获得的造型粉颗粒与捏合法相比,大小更加均匀、流散性更好,爆热值相当;该含铝炸药安全性能良好,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均为0%;采用溶剂悬浮法制备的含铝炸药,成型性能良好,压制所得药柱外观均匀,无铝粉迁移,炸药拉伸及压缩力学性能较捏合法制备的样品显著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铝炸药 溶剂悬浮法 造型粉 性能 安全
下载PDF
用型内悬浮法制取金属基颗粒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正吼 陈其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30,共2页
对型内悬浮法制取金属基复合材料方法作了介绍,并用该法成功地制取TiC/钢基复合材料。
关键词 型内悬浮法 复合材料 钢基 碳化钛颗粒
下载PDF
水悬浮法制备玻璃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易长海 许家瑞 +1 位作者 李家驹 曾汉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阐述了水悬浮法制备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优点,着重研究了用水悬浮法制备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工艺技术和工艺配方以及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
关键词 悬浮法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玻璃纤维 聚氯乙烯
下载PDF
水相悬浮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的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哲 边玉玲 +3 位作者 孙志坚 张明耀 杨海东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82,86,共4页
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了氯磺化聚乙烯(CSM),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产物中不同氯、硫含量对氯磺化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БopoxobckИЙ方程得到的结晶动力学参数,较好地解释了氯磺化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过程中的成核与生... 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了氯磺化聚乙烯(CSM),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产物中不同氯、硫含量对氯磺化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БopoxobckИЙ方程得到的结晶动力学参数,较好地解释了氯磺化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过程中的成核与生长机理。而且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Avrami指数n并没有大幅度的变化,约为4左右。说明CSM为三维球晶结晶生长,结晶速率常数变化无规律,但变化数量级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悬浮法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БopoxobckИЙ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