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意识流手法探析
1
作者 彭军阶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4期14-16,共3页
香港地区女作家西西的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但在具体的写作手法上又有非典型之处,主要表现在“蒙太奇”手法和话语模式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由电影移植到文学中的蒙太奇手法被称为“文学蒙太奇”,根据... 香港地区女作家西西的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但在具体的写作手法上又有非典型之处,主要表现在“蒙太奇”手法和话语模式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由电影移植到文学中的蒙太奇手法被称为“文学蒙太奇”,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小说中主要使用的就是文学中非典型的“动态蒙太奇”。从话语模式的角度来看,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叙述声音和叙述视点的交互组合,使得小说在平静的文字中蕴藏极大的情感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西西 意识流手法
下载PDF
浅析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手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芬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在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无疑是最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作品之一。小说刻画了一个曾经显赫的密西西比州杰弗生镇的康普生家族自内战前即开始的衰败。《喧哗与骚动》不仅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意识流小说,...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在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无疑是最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作品之一。小说刻画了一个曾经显赫的密西西比州杰弗生镇的康普生家族自内战前即开始的衰败。《喧哗与骚动》不仅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意识流小说,而且还是一部在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上对英国意识流小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意识流手法 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手法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X期23-25,共3页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作品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的作品齐名。女性主义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要表达的主题,她采用了一种全新的...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作品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的作品齐名。女性主义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要表达的主题,她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即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来为这一主题服务,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意识流手法 间接内心独白 拉姆齐夫人 伍尔夫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识流手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万兵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从情节简单化、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方面对塞林格的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意识流手法进行分析,旨在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灵魂的真实和强大的物质压迫下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各... 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从情节简单化、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方面对塞林格的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意识流手法进行分析,旨在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灵魂的真实和强大的物质压迫下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各种病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意识流手法 分析 灵魂的真实
下载PDF
电影《盗梦空间》的意识流手法
5
作者 兰继洲 孙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盗梦空间》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玛丽昂·歌迪亚主演,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电影,讲述了筑梦师柯布带领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之中盗取重要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 《盗梦空间》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玛丽昂·歌迪亚主演,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电影,讲述了筑梦师柯布带领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之中盗取重要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影片故事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梦境层层递进,逐步从一层扩展至六层,整体架构颇为复杂,故事情节极其精巧,从观影角度来看拥有多种解读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手法 莱昂纳 科幻电影 诺兰 迪亚 超现实 电影史 克里斯托弗 意识流电影 玛丽
下载PDF
应用意识流手法的艺术尺度
6
作者 王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意识流手法是描写人物心理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方式,在当今小说创作中仍被广泛应用着。但是,任何表现手法,只能适应特定的生活内容;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陷入滥用与玩弄技巧的歧途。文章试就应用意识流的艺术尺度加以界定,以便更恰当地对... 意识流手法是描写人物心理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方式,在当今小说创作中仍被广泛应用着。但是,任何表现手法,只能适应特定的生活内容;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陷入滥用与玩弄技巧的歧途。文章试就应用意识流的艺术尺度加以界定,以便更恰当地对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手法 艺术尺度
下载PDF
诗歌意识流手法探略——以戴望舒《雨巷》为例
7
作者 李小宁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7年第11期45-48,共4页
"意识流"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9世纪提出的。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不是片段的拼凑与连缀,而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混沌不堪的洪流,他称其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1)。詹姆斯虽然提出这个问题,但他... "意识流"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9世纪提出的。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不是片段的拼凑与连缀,而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混沌不堪的洪流,他称其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1)。詹姆斯虽然提出这个问题,但他未能做进一步深入的阐述。要深入探究"意识流"这一心理学现象,就不能不借助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状态类似于睡眠前的自由联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巷》 意识流手法 戴望舒 意识流 心理学家 思想流 威廉·詹姆斯 他称 丁香结 格蒙
下载PDF
浅谈《只争朝夕》中的意识流手法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刚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7-39,共3页
索尔·贝洛是当代文学界一位享有盛誉的美国作家。他不仅获得过一次普利策奖和三次美国全国图书奖,更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多部作品被《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评为畅销书。《只争朝夕》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 索尔·贝洛是当代文学界一位享有盛誉的美国作家。他不仅获得过一次普利策奖和三次美国全国图书奖,更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多部作品被《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评为畅销书。《只争朝夕》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小说,瑞典皇家学会为索尔·贝洛授奖时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只争朝夕》 索尔·贝洛 意识流手法 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技巧 诺贝尔文学奖 心理世界 心理活动 马铃薯
下载PDF
《狂人日记》的意识流手法
9
作者 喻镇荣 《晋阳学刊》 2003年第1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狂人日记》 意识流手法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达罗卫夫人》的意识流手法和语言特色
10
作者 熊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Z期40-41,共2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不管是在文学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都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达罗卫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部成熟的意识流作品,人物心理、语言描写生动细腻,取得了创作层面上...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不管是在文学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都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达罗卫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部成熟的意识流作品,人物心理、语言描写生动细腻,取得了创作层面上质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罗卫夫人》 意识流手法 达罗卫夫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语言特色
下载PDF
解读“天书”——从一段文字看《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手法
11
作者 倪新生 《写作》 2006年第5期27-29,共3页
80年前,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882—1941)的小说《尤利西斯》刚一问世,就以其完全另类的面孔.在世界文坛引起一场强烈地震。原因之一.是它展现出了全新的结构形式和叙事风格,这就是“意识流”的新颖手法。本文拟从一个并未正式出场... 80年前,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882—1941)的小说《尤利西斯》刚一问世,就以其完全另类的面孔.在世界文坛引起一场强烈地震。原因之一.是它展现出了全新的结构形式和叙事风格,这就是“意识流”的新颖手法。本文拟从一个并未正式出场的人物,从一段有关他的文字谈起,来一探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叙事风格,以求“窥豹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意识流手法 叙事风格 意识流 乔伊斯 爱尔兰
下载PDF
意识流手法给影片添彩——看《赌命汉》
12
作者 游开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7-27,共1页
很多观众说:影片《赌命汉》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笔者有此同感。说明《赌》片的银幕形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具有感染力。影片对已染赌还不悟者以及对赌的危害认识不够者,确是一声警钟! 我很赞赏影片在表现方面所运用的某些... 很多观众说:影片《赌命汉》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笔者有此同感。说明《赌》片的银幕形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具有感染力。影片对已染赌还不悟者以及对赌的危害认识不够者,确是一声警钟! 我很赞赏影片在表现方面所运用的某些意识流手法:如在银子凭吊她亡夫坟墓的镜头中,以她亡夫的兄弟迫使她哭跪这一因素的诱发之下,“切”入了银子与亡夫兄弟的一段纠葛关系,也就流露出人物的意识心态,给剧情的发展需要埋下了伏笔。又有一个镜头是银子和刘玉岭在谈情中的即兴歌舞“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手法 谈情 银幕形象 感情基础 心理状态 令人
下载PDF
我国第一部采用意识流手法的诗剧之史实新考
13
作者 卜庆华 《天中学刊》 1988年第2期8-9,共2页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方文学中,流行着一种称为“意识流”的小说。这种小说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交织等手法,充分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全部内容。它的生理科学依据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说,但“...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方文学中,流行着一种称为“意识流”的小说。这种小说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交织等手法,充分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全部内容。它的生理科学依据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说,但“意识流”这名称却是弗洛伊德以前就有的,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谦·詹姆士提出来的。一九一九年,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沃尔夫发表了她的《墙上的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手法 意识流 意识流 内心独白 意识 精神病学家 心理描写 一九 沃尔夫 维吉尼亚
下载PDF
浅谈《氓》的意识流手法
14
作者 刘佳明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2年第3期38-39,共2页
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现代派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并风行欧美。它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西方资产阶级作家力图寻找新的写作方法,直接表现人们在动乱社会中畸形心理的产物。这种创作手法近年来... 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现代派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并风行欧美。它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西方资产阶级作家力图寻找新的写作方法,直接表现人们在动乱社会中畸形心理的产物。这种创作手法近年来在我国文坛广为流行,以其深入细致的内心描写、纵横驰骋的自由联想,为读者留下了极大的咀嚼、回味、想象以至分析推理的空间,紧紧抓住了广大读者的心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手法 《氓》 西方资产阶级 西方文学 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 资本主义 写作方法
下载PDF
浅析《诗经》名篇的意识流手法
15
作者 王福东 《学习论坛》 2000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诗经》 意识流手法 内心独白 名篇 卷耳
下载PDF
试论《喧哗与骚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16
作者 车永强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8期10-13,32,共5页
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刻划、情节的发展、人物认识发展的逻辑过程及作品的叙述方法等方面,对作品的意识流手法运用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意识流手法 福克纳 美国 小说 人物刻划
全文增补中
“形散神聚”——《春之声》的意识流手法赏析
17
作者 邱禄俊 《语文知识》 2001年第7期73-74,共2页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春之声》描写的是80年代初一个工程物理学家乘坐破旧的火车回乡探亲过春节的沿途见闻和感想。由于小说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表现手法,不是以展开故事情节为主要内容。
关键词 "形散神聚" 《春之声》 意识流手法 王蒙 小说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象征主义与意识流手法的完美结合——评野间宏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先瑞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5年第1期64-68,共5页
野间宏是日本"战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揭示了人的利己主义,对于侵略战争造成的人性扭曲进行了剖析。在这个短篇中,野间宏大胆运用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手法,在叙事方法上呈现了有别于传统文学的... 野间宏是日本"战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揭示了人的利己主义,对于侵略战争造成的人性扭曲进行了剖析。在这个短篇中,野间宏大胆运用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手法,在叙事方法上呈现了有别于传统文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间宏 意识流手法 象征主义 短篇小说 人性扭曲 战后派 传统文学 侵略战争 作家 完美
原文传递
浅谈《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及象征手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立峰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S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乞力马扎罗的雪 意识流手法 象征手法 象征意义 著名小说家 内心独白 对比描写 象征物 死亡威胁 文学评论家
下载PDF
《麦田守望者》中的意识流手法
20
作者 肖文娟 贾利军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3-174,共2页
一、意识流文学概述 "意识流"一词最初是由19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用以指代人类意识活动如流水般连续不断的状态,于1918年被引入文学界,成为一支独特的文学流派,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詹姆斯·乔伊斯、维吉尼亚... 一、意识流文学概述 "意识流"一词最初是由19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用以指代人类意识活动如流水般连续不断的状态,于1918年被引入文学界,成为一支独特的文学流派,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詹姆斯·乔伊斯、维吉尼亚·伍尔夫、威廉·福克纳均为该派别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手法 《麦田守望者》 意识流文学 二三十年代 心理学家 19世纪 意识活动 文学流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